探索将青铜器引到玉器中

[日期:2010-08-05]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摘要

      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延续、演变与发展。从历史的长河中一路走来,玉器与青铜器存在很多共通性。时代发展至今,玉雕艺术迫切需要突破与革新。考究古代青铜器可作为当代玉雕艺术的突破点,并结合现代人新的美学观念与玉器的时代价值,探索开创出玉器的新局面。本文中我以青铜器的两个角度,探索玉雕艺术的创新,分别是:纹饰和镶嵌艺术。

关键词:玉雕;青铜器;纹饰;镶嵌

1 历史回顾

1.1 玉器与青铜器的历史渊源

      随着艺术时代的发展而延续、演变与发展。研究古代青铜器艺术跟玉器艺术的结合,实际上是在寻找与激活在当代新背景下的传统玉雕新生命。以突破在于从玉雕文化层面上获得新的增长点,唐代玉器造型的丰韵、华贵;宋代玉器所追求的高雅的艺术品味和玉雕装饰纹样中体现出的画意;元代器物件的豪放与大气;明清时代的精湛技艺和恢宏的艺术气氛,都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也为现代玉器提供了直接借鉴。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延续、演变与发展。本文以古代青铜器为新的起点,开创探索当代玉器雕刻艺术的新领域。

      文明伊始,青铜器传承于玉器。自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玉、石分离之后,玉文化独立发展并自成体系,先周青铜器与玉器的文化渊源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首先,青铜器纹饰对玉器纹饰的继承与变形发展。虽然材质不同,观感各异,玉器通透而青铜器凝重,但某些纹饰铸刻笔法的一致性显而易见。比如,云雷纹的样式以及线条的流畅性是极其相似的。新石器时代上已见的动物造型,如龟、鸟、禅、鱼、龙、凤、等,在青铜器纹饰中叶都有表现。

      其次,先周青铜器纹饰不仅继承了玉器纹饰的文化意义,而且两者所蕴含的宗教色彩为研究院士社会的图腾文化提供线索,凤纹的应用即为显例。

      凤纹与鸟纹是两种不同飞禽形象的装饰,凤鸟形象在新石器时代已经成熟,有玉凤为证(图1、图2)。迄今发现商代的青铜纹饰中,虽然不乏鸟纹,凤饰却极其少见,但西周青铜器上凤鸟纹饰激增(图3),不仅对研究周部族的图腾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凤凰作为祥瑞的意义即在此时得以强化,与龙纹一起作为最具王权象征意义的纹饰固定下来,传之后世。

                   

图1 剔地阳纹凤形玉凤                      图2 镂雕凤纹玉佩

(石家河文化)                               (大溪文化)

 

 

图3凤纹卣(西周早期)

      再如商周青铜器上常见的兽面纹,也并非缘起于夏商之际,在新石器时代的玉器中已颇为常见。兽面纹在宋人的著述中被称为饕餮纹,是沿用了《吕氏春秋》的界定,即“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认为器物上雕铸饕餮纹有警世戒贪的寓意。兽面纹源于想象中多种猛兽局部特征的抽象化综合与夸张表现,其寓意则是文化增殖的表现。

      最后,三礼制中,玉器与青铜器能够共同参与祭祀仪式,其共性在于神秘、浓郁的宗教色彩与神圣、典雅的文化气质相吻合。青铜器在祭祀天地神衹、宗庙先祖及丧葬仪式等场合均见使用。商周时代,玉器与青铜器并行发展,共同承担着礼法作用。而适用礼仪场合的一致性,也是证明二者文化内涵共通性的重要方面。

      从历史的长河中一路走来,深刻体会到玉器与青铜器的共通性,时代发展至今,玉雕艺术迫切需要突破与革新。而古代青铜器的纹饰确实可作为当代玉雕艺术的突破点,结合现代人新的美学观念与玉器的时代价值,开创出玉器的新局面。本文中,我将从青铜器的两个角度,开启进行玉雕艺术的创意,它们分别是:纹饰和镶嵌艺术。

1.2 玉雕镶嵌艺术的历史

      镶嵌是一种用途广泛的艺术品创作手段,是运用镶和嵌的手法将一种材料拼合在另一种平面或立体的基底上的工艺技巧。玉雕的镶嵌技术,则是将其它质料的东西镶嵌于玉器上或将玉石镶嵌到其它质料的器物上,或将数件较小的玉器分别雕琢后,镶嵌卯扣成一件较大的器物。镶嵌技术古代也称作“金镶玉”,俗语用“有眼不识金镶玉”形容一些人对珍贵玉器的鉴尚能力低下。镶嵌技术在玉雕工艺上主要表现为压丝、嵌宝两种形式,统称“压丝嵌宝”。

2.2.1 压丝

      所谓压丝,就是在玉器表面上勾槽,把金或银丝用小锤敲入槽内构成图案,将金银丝与玉器表面磨到一个水平面上,出现玉的金玉错效果。嵌入金银丝先要用契花刻划出阴刻线,这种阴刻线技术要求较高,阴刻线深浅必须保持一致,刻线开口宽度也要一致,线条要圆滑,嵌入金银丝后的图案才精美。刻划阴刻线时尤其要注意的是阴刻线必须上窄下宽,这样嵌入的金银丝才不易脱出。压丝工艺多见于明清时期。

2.2.2 嵌宝

      所谓嵌宝就是在玉器表面上刻槽,把绿松石等玉质材料嵌如玉器槽内,被嵌入的玉石一般会高出玉器的表面。嵌入玉石先要用琴陀雕刻出凹槽,雕刻的凹槽要注意槽壁要略微上窄下宽,这样嵌入的玉石才不易脱出。古代用于镶嵌的宝玉石最多的是绿松石,明清以后多为镶嵌红宝石、蓝宝石等。嵌宝是我国古代很早就被使用的一种工艺技术。在据今约5000年—6000的大汉口文化4号墓中出土了一件骨雕筒,嵌有十颗漂亮的松绿石珠,这是迄今所知我国古代最早的一件镶嵌绿松石的工艺珍品;在据今约4500年—4000年的山东省临胸县朱封龙山文化墓葬中出土的玉冠饰,在白色玉冠镂空透雕地子上,分别在两面镶嵌两颗绿松石这是在玉器上镶嵌玉石的最早实物例证。

3 玉雕艺术革新——玉与青铜器的镶嵌艺术

      玉雕除了从纹饰上来传承模仿青铜器,鉴于“金镶玉”的传统工艺,我探索性大胆地将玉器与青铜器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图4是一只青铜器独角龙。图5为玉器与青铜器的镶嵌作品。两个作品相对比,固然青铜器独角龙有其本身的特点——威猛气魄。但玉石与青铜器的镶嵌作品更显前者无法与之比拟的优势。青铜器是铜锡和金,有较强硬度,造型生动,多采多姿令人目不暇接。“玉”、温润华滋凝结着人们深深的感情——对故乡的怀念,对祖先的崇拜。

 

   

图4 青铜器独角龙                          图5 玉器与青铜器的镶嵌作品

 

      利用压丝、嵌宝工艺,将玉石嵌入到铜器独角龙首的眼部位,凸出其“龙”眼睛的活灵活现,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更显作品的神气。    作者通过一双玉石镶嵌而成的龙眼睛,来引出,青铜器的龙头和温润华滋玉石融合的龙身的组合成为现代玉雕艺术的突破点,再结合现代人新的美学观念对玉的爱好吉祥祝福的寓意、神奇巧夺的雕工、高贵典雅的气质和柔中带刚,威猛中不失神秘的革新创作思路来使之成为玉雕突破材料自身的限制,而降底消耗成本乃以较易取得的材料代替贵重材料,既保留原艺术品的风格,更提高了作品的艺术效果。

 

4 玉雕艺术创新的价值

      玉器是古老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它凝聚着文化,象征着智慧,孕育着财富,享有高贵、美丽、典雅、圣洁、富贵、纯粹、通灵而神秘的崇高地位。与中国玉器有关的一切物质、精神的东西,早己构成了独特的中华玉文化。经历七千多年的发展,玉器从简单的装饰品发展为古代宗教和礼仪用品,又发展为标志高尚道德品质的佩戴品,最后成为内容丰富的艺术欣赏品。玉器的发展史中充满了不断创新。青铜器元素引入到玉文化中来,将会带来玉文化的又一次新的变革和发展。

 

[相关链接]作者简介

      周平,女,1956年生。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江苏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员,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苏省纤维艺术协会常务理事。1976年,师从吴门画院高级工艺师朱欣生先生学画。1992年,受聘于苏州佳福工艺品有限公司——吴县市光福旅游工艺品厂,从事缂丝、刺绣和玉雕图案的设计工作。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