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乱针绣作品《荷花》的创作体会

[日期:2011-12-08]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提要]中国的刺绣历史悠久,而乱针绣是近代刺绣史上辉煌的创新,它有着独特的“构线技术”和“设色技术”,乱针绣作品比传统刺绣作品更具立体感,也比西洋油画更显得多姿多彩。而且,乱针绣后人又创造了“虚实法”、“衬托法”、“留色法”、“彩绘法”、“攀丝法”等诸多技法,加之以拼布合成、多种线材综合运用,各种题材如人物、风景、静物、动物,各种形式如油画、摄影、素描、水墨、工笔,各种效果如明暗、透视、笔触、泼墨等,无不可以得到恰到好处的表现。

  《荷花》取材于水粉画,画中所展现出荷花的美、荷塘的宁静,使观者心旷神怡,如何用乱针绣加以诠释,也是一次创作的尝试。以原题材为主线,加之自身对画面的分析理解,先确定主色彩后,再加以配色的具体细腻化,通过色线和针法地相结合,完成了这幅《荷花》。

 

关键词:乱针绣、乱针绣构线、设色、绣面虚实效果、绣面色彩调和

 

    1.前言

    乱针绣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由创始人杨守玉创立至今。在众多刺绣业者的忠诚和坚守下,发展壮大了。作为工艺美术行业中的一支独秀,它作为中国刺绣史上的革新,改造的崭新面貌影响和感染着人们日益提升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以它的独特魅力,屹立于刺绣艺术之林。

我们是乱针绣事业的后继者,由于家族关系自幼受到老师单银娣(省工艺美术大师)敬业、坚守精神的熏陶和影响,奠定了我们热爱乱针绣的思想基础,在老师一幅幅成功作品的美的感染触动下,从帮老师穿针引线开始,感悟着作品制作的过程及和针线打交道的艰辛。当时尽管我们不会直接扎下每一针,没有真实的“针感”,但从老师从容的“针感”中,感觉到了她每完成一幅作品释放出来的喜悦心情,也对“乱针绣”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伴随着老师“从针”经历而成长,自学业完成后也就正式踏上了“从针”的征途。老师教导我们:刺绣要用“脑”去绣,用脑指挥针,为绣而绣是没有长进的;要从读稿开始,以配色为基础,审出色彩的“冷”、“暖”、“深”、“浅”和布局中的“远”、“中”、“近”去推敲和思考;要磨锐气,耐得住;要不断学习,增进美学知识,丰富自己的心灵内涵…等等,这些教导对我们至今的“从针”感悟都是受益匪浅的。               

近二十年的体验,我们创作了多幅作品,在多次评比中也获得了奖项,虽还未得到“金奖”,但我们还是觉得很幸运,我们相信只要努力,一定会有成果。近几个月我们完成了作品《荷花》的制作,并想谈一下我们的创作体会。

   

 

    2.《荷花》的创作体会

 

    选择这幅《荷花》作为创作题材,是因为我们从这幅《荷花》中看到了它那出污泥而不染的气节,并且画面中荷花那别具一格地美及荷塘所展示出的宁静,使我们产生了创作激情,也是我们要在这次创作中所要表现的中心主题。然而,要用乱针绣来表现好这幅《荷花》,在技术上要解决好以下两个问题。

 

 如何应用好乱针绣的构线技术来表现出绣面的虚实效果

  如何应用好乱针绣的设色技术来表现出绣面的色彩效果

 

  1)绣面虚实效果的创作体会

    要重点突出绣面中央那枝荷花(参照图-1),体现她那高洁的形象。需要根据画面的远、中、近的关系,绣出由虚到实的效果。也就是说,要把远处的背景绣虚,中间部分绣得半虚,近处的荷花绣实,越实越好。为了达到这一效果,在绣远处的背景时,我尽量多地采用一些没有方向性的短乱针和用一些横交叉的乱针,以分散丝线的光泽(避免光线对丝线的反光)。而在绣近处的荷花时,尽量多地采用了一些有方向性的竖交叉长乱针,使其和背景的针法区分,但又不能过于孤立荷花这个主题,在表层绣制时,把丝线劈细,着重于荷花与背景结合处施以短乱针,使得画面针法并不生硬,增加其受光效果(参照图-2)。

 

  2)绣面的色彩效果的创作体会

    这幅《荷花》的色彩特点是,中央部荷花色彩鲜明,与背景部色彩形成明显反差。同时,背景部色级既近又异。显然,要使绣面的色彩、明暗调和统一起来,需要很好地解决以下两个难点。

①               背景部相近色彩的恰当表现

    荷花与背景部色彩的自然过渡

    毋庸置疑,解决以上难点的方法只有灵活应用乱针绣的设色技术。为了表现出景部既近又异的色彩变化,我们采用了同层异色和分层加色的手法。在第一层时就把相近颜色的丝线四绒合成一股进行铺底(参照图-3),使画面更为饱满、立体。然后在逐层加色时有意留出下层所需要的部分,以增加色彩的多样性。为了让荷花与背景部色彩过渡自然,在绣制荷花表层时,我们加以环境的主色彩,并配合虚实针法,使荷花即艳丽又不与整体画面孤立。在绣制作品时,绣面的针法和色线的运用一直是相辅相成,这就要在制作作品之前就要对题材进行分析,理解和思考之后才能施之以针,配之以色。否则,只能流于表相,不能深入作品的精髓。

 

 

 

 

    3.结语

   以上是我们在创作《荷花》时的一些体会,比较肤浅。望针绣同行和爱好者们多提宝贵意见。

    针绣是把画理和绣理有机结合而创造出来的一种新的刺绣艺术。它有比传统绣更富立体感和逼真效果、构线术,比西洋油画更擅于表色彩的色技术。也就是说,利用针绣术可以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因此,掌握针绣术是每一位针绣人所必须的。然而,仅掌握了针绣术不等于就能创作出优秀的针绣作品。因为针绣术只是一种创作技巧,要服务于艺术。也就是说,想要创作出优秀的针绣作品,必须要熟练地应用这门创作技巧来充分而鲜明地体现出作品所要表达的中心主题。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强烈的创作激情和灵感。这也就是老师说的“要用‘脑’去绣,用脑指挥针”。

    因此,作为年轻的乱针绣后人,在今后的针绣创作过程中,首先要不断学习针绣术,提高自己创作技巧。其次是要努力学习绘画术,增进对画理、画法的理解。另外,还要在材方面下功夫,选一些有创作激情和灵感的题材。只有这样,才会有所进步。

    最后,在《荷花》的创作过程中,得到了我们的老师单银娣(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大师的恳切指导和帮助,借此机会表示衷心的感谢!

   

 

作者介:

    黄莉,1976年生,学针绣20余年,现为常州市单银娣刺工作室助理工术师

    玉霞,1973年生,学针绣20余年,现为常州市单银娣刺工作室助理工术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