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翡翠的主要种类及其识别

[日期:2011-03-31]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摘要]如何识别翡翠是众多收藏者迫切需要了解的问题,本文根据作者的实践经验和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从翡翠的概念、主要种类、品质和识别等方面作了比较全面的阐述,对翡翠的爱好者和收藏者在提高自己收藏品味的同时不断缩短与翡翠的距离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翡翠  种类  品质  鉴别

 

        说到翡翠的绚丽及其市场价值,几乎是老幼皆知,但是要说怎样来识别翡翠,其难度就相当大了,即使是“久经沙场”的老将,有时也难免会看走眼。在当今收藏热不断升温,市场上“假作真来,真亦假”的情势下,掌握一些翡翠的基本知识,了解翡翠的主要种类及其特征,学会鉴别翡翠的优劣,就成了众多翡翠收藏爱好者迫切关注的问题。本文根据本人长期以来的实践,并结合识别翡翠的一些基本常识作一归纳和整理,以此供消费爱好者参考。

 

一、什么是翡翠。

        翡翠是硬玉为主的多种矿物组成的多晶集合体,主要产自缅甸。一般来说,这种多晶集合体呈翠绿色的称之为“翠”,呈红色的称之为“翡”。它的组成物为硅酸铝钠(NaALSI2O6),并需含有50%以上硅酸钠的宝石矿才能被视为翡翠这种宝石矿出产于低温高压下生成的变质岩层中,往往伴生着蓝闪石、白云母、硬拄石(二水钙长石)、霰石和石英。它的莫氏硬度在6.5-7之间,比重在3.25-3,35之间,熔点介于900-1000度C。

        从翡翠的外观颜色看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皮类颜色,即指最外层表皮的颜色,由于其形成与后期风化有关,因此为各种深浅不同的红色、黄色和灰色,它的特点是在靠近原料的外皮部分呈近同心状;二是地子色,又称底子色,指绿色以外的其它颜色,表现为深浅不同的白色、油色、藕粉色、灰色等;三是绿类颜色,即指翡翠的本色,这类颜色的特点为各种深浅不同的绿色,有时绿中包含有些许黑色。

 

二、翡翠有哪些主要种类

        市场上的翡翠令人眼花缭乱,慧眼难辨,要学会识别它们,首先要了解翡翠有哪些主要品种。需要要说明的是,翡翠的优劣强调的不仅是“色”,更强调“种”,行家将翡翠的透明度称为“种”,种好就是透明度高的意思。翡翠虽然颜色够鲜艳,但透明度差,被称为有色无种,价值就不会很高,好的翡翠必须是色种兼优。就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翡翠主要有以下几种。

 

1、老坑种翡翠:颜色符合正(纯正)、浓(浓郁)、阳(明亮)、均(均匀)四个条件的可以称为老坑种。老坑种主要指翡翠的颜色,这种浓绿色分布均匀,浓度高且鲜艳,晶粒细,通常具玻璃光泽,如果透明度高,水份充足(行话称“水头长”)即在光的照射下呈半透明和透明状就是“老坑玻璃种”了,这样的老坑玻璃翡翠中的上品或极品,市场价值极高。在市场上,有些翡翠中间是经过挖空的,挖空部分使翡翠变薄了,透光性显得好多看起来水头长了,这要引起注意。

2、冰种翡翠:质地与老坑种有相似之处,无色或少色,外层表面上透明或半透明,光泽很好,给人以冰莹的感觉,清亮如冰,但非完全通透,头不及老坑玻璃种水头长。常见的冰种翡翠有絮花状的或断断续续的蓝色脉带状的,称为“蓝花冰”。无色的冰种翡翠和蓝花冰翡翠其市场价值没有明显的高低之分,属中上档或中档层次。但在市场上识别时须注意有人以B货(即经人工处理)充“冰种”的现象。

 3、水种翡翠:其玉质的结构略粗于老坑玻璃种,光泽、透明度与冰种相似或相当。该翡翠通透如水但光泽柔和,内部可见少许水的掩映“波纹”,或有少量暗裂和石纹,偶见极少的杂质、棉絮,也可说质量稍次的“玻璃种”,属中上档、偶见上档,价钱颇贵。

 4、紫罗兰翡翠:色泽如紫罗兰花,珠宝界又称其为“椿“或“春色”。 紫罗兰翡翠有高、中、低档次,并非只要是紫罗兰一定是上品,须结合质地、透明度、工艺制作水平等综合评判。若仔细观察紫罗兰翡翠,其紫色常较淡,色调也略有不同,一般可分为粉紫、茄紫和蓝紫,粉紫质地比较细,透明度好一些的比较难得,茄紫次之,蓝紫一般质地较粗,因此再次之。紫色深的、质地细的、透明度高的翡翠很难找到。

 

5、白底青翡翠:缅甸翡翠中分布较广泛的一种。其特征是质地较细,底色白如雪,绿色在白色的底子上显得很鲜艳,白绿分明,绿色部分大多数是圆块状出现,为不透明或微透明,它往往是纤维和细粒结构,其表面常见孔眼或凹凸不平。该品种多为中档翡翠,少数绿白分明、绿色艳丽且色形好,色、底非常协调的可达中高档品级。

 6、花青翡翠:色彩翠绿呈脉状分布且不规则,半透明,质地有粗有细,其底色可能为淡绿色或其他颜色,如浅灰色或豆青色。结构主要为纤维和细粒、中粒。它的特点是绿色不均,有时分布较密集、有时较为疏落,色有深浅。花青的种类比较多,实际上分细一些,花青可分为豆底花青、马牙花青、油底花青,其水感不足,结构粗糙,透明度也很差,属中档或中低档品级。

 7、红翡:颜色鲜红或橙红,市场上较易见到。它的颜色是硬玉晶体生成后才形成的,系赤铁矿浸染所致,其特点为亮红色或深红色,好的红翡色佳,具有玻璃光泽,为半透明状,常为中档或中低档商品,高档的红翡色泽明丽、质地细腻、具有喜庆色彩。

 8、黄棕翡:为色泽黄到棕黄或褐黄的翡翠,透明度较低,市场中随处可见。他色颜色分布于红色层之上,由褐铁矿浸染所致。一般而言,红翡的价值高于黄翡,黄翡则高于棕黄翡,褐黄翡的价值又次之。

 9、豆种:翡翠是一种多晶体,晶体较粗的翡翠多数呈短柱状,当短柱状晶体的边界很清楚时,就像一粒粒绿豆,形状如豆,谓之豆种。其颗粒粗、透明度较差,质量也较差,价格较便宜。豆种可分为糖豆、冰豆等。

10、芙蓉种:颜色一般为淡绿色,但不带黄,绿色较纯正,比较清澈,它的质地比豆种细,结构有颗粒状,但看不到颗粒的界限,一般透明度尚可,虽不如玻璃种,但可以说是冰种,色虽不够浓,但也不干。颜色深的会贵些,颜色淡的要便宜些,假如其中有深绿色的脉则叫芙蓉起青根,其中分布有不规则的绿色时又叫花青芙蓉种。

 11、金丝种:金丝种翡翠的颜色为浅底之中含有黄色的、橙黄色的,色形成一丝丝分布状,且是互相平行排列的。金丝种翡翠的质量要看它绿色条带的色泽和绿色带所占的比例,以及质地粗细的情况而定。颜色条带粗,占比大,颜色又鲜艳的,价值就高,反之价值就低。一般来说,其价值通常低于翠丝种翡翠。

 12、油青种:简称油青种或油浸,是指翡翠绿色较暗的,颜色不是纯的绿色,渗有灰色或带有一些蓝色,也可以说颜色较沉闷,他的颜色可以由浅至深,透明度一般较好,晶体结构往往是纤维状,光泽具有油亮感,市场中可见概率高,属中低档翡翠。

 13、墨翠:在透射光下呈半透明状,且黑中透绿,特别是薄片状的墨翠,在透射光下颜色喜人,中国人取名为“墨翠”。

 三、如何鉴定翡翠的品质。

        鉴定翡翠的优劣主要从“种”、“水”、“色”三个方面考察。“种”,即透明度。种,又称“地”,也有解释为质地。参照上述翡翠种类,目前市场上主要追捧的是玻璃地,其它质地的还有蛋清地,透明、质地细润,近似鸡蛋清;清水地,透明、清亮,如清水一样;浑水地,透明或半透明,犹如浑水;藕粉地,透明或半透明,微带粉色或紫色,似熟藕粉;豆地,半透明,质地细润,微带绿色;细白地,半透明,白色,质地细润;白沙地,半透明,白色,具有砂性;干白地,白色,不透明,水分差,显得发干;香灰地,不透明,质地较粗,色如香灰。“水”,即通透度。由于翡翠内部结晶不同,故经常呈现出不同的形态,有清澈如水,亦有透明如冰。翡翠作为多品质矿物集合体,透明者极为罕见,绝大部分呈不透明或半透明,但一般而言,透明度越高价值越大,美观度也越强。一般用“六分水”、“八分水”、“十分水”等来形容翡翠的通透性。“色”,即颜色,这是评价翡翠的第一因素。翡翠常见绿色、红色、黄色、紫罗兰色、褐色、白色及蓝色。一般来讲,以绿色为上佳。价值高的翡翠标准为四个字,即“正、浓、阳、均。正,即指色调的范围,纯正的绿色,不混有其它颜色;浓,指颜色的深浅,绿色浓度最好的在70%-80%之间,过浓不一定价值高;阳,指翡翠翡翠颜色的鲜阳明亮程度,主要由其含绿色和黑色或灰色的比例决定。绿色的比例多,颜色就明亮,即鲜阳。越鲜阳的翡翠,其市场价值越高。“均”,指翡翠颜色分布的均匀度。符合这四字标准的即为高档翡翠“老坑种”。目前,市场上一般存有的翡翠为,祖母绿,也称宝石绿,透明或半透明,纯正无杂质,绿色浓艳者为最佳品种;玻璃绿,如玻璃般明净、透明,绿色鲜艳而明亮,为翡翠中的佳品;艳绿,透明或半透明,绿色虽浓但不黑;黄阳绿,微透明或半透明,绿色鲜阳,如初春的黄杨树新绽的嫩叶;鹦哥绿,微透明或半透明,绿色娇艳,如同鹦哥绿色的羽毛;豆绿,半透明,绿色如同青豆,为绿色中常见的一种,常有“十绿九豆”、“豆色豆地”的说法;菜绿,半透明,绿色虽好但不够鲜明;丝瓜绿,微透明或半透明绿色如同嫩丝瓜;浅阳绿,微透明或半透明,色浅淡而带黄味,不够鲜艳;蛤蟆绿,半透明或不透明,绿色欠纯正多带兰味,质地中常有棉柳显现;瓜皮绿,俗称“瓜色”、“瓜绿”,半透明或不透明,绿色中带兰味,色欠纯正;葱心绿,微透明或半透明,绿色鲜艳如初春的葱心绿色,质地纯正者伟佳品;苹果绿,微透明或不透明,如同绿苹果;芭蕉绿,微透明或不透明,如同芭蕉叶绿色;葡萄绿,微透明或透明,如同绿葡萄;墨绿,或陈“墨玉”, 半透明或不透明,色虽黑但不失绿调,质地纯净者为中佳品;金丝绿,或称“筋丝绿”,水分好,质地透明,绿色既浓又硬呈金丝状,与丝瓜绿具有共同特征,虽水足,但其绿色与质地之间不能相互照映(即翠色与质地之间互相印染的一种关系)而得名;梅花绿,据绿色形状而称,又叫“点点花”或“满天星”,有时质地白净而鲜艳的绿色撒布其中犹如雪中飘落的绿梅一样。

        除上述三个方面的考察外,翡翠的加工也是评判其价值高低的一大标准翡翠成品加工分为光身成品和雕花成品两大类。光身成品对原材料要求较高,不能有裂纹,因为裂纹很容易识别。有裂纹的翡翠大都用来做花件,可以通过雕刻掩盖裂纹。因此,在评判光身成品与花件时,在同样质量的条件下,光身成品优于花件雕品,当然有特别精湛的雕件例外。值得注意的是,裂纹的存在往往是翡翠成品的致命伤,有了裂纹,其价值将会大减。对于高档翡翠,一般可用手电或以透视光照,如有裂纹很容易发现。

 

四、如何鉴别翡翠。

        市场上的翡翠光怪陆离,有的甚至以玻璃和石头充次造假,令人眼花缭乱、真伪莫辩。那么,如何来识别,既需要理论知识,更需要实践经验和仪器鉴别。

 1、A货、B货、B+C货、C货。

        行业内将市场上的翡翠分成四种情况,即A货、B货、B+C货、C货。

        A货是没有经过任何人工伪作的原装翡翠,它的天然通透和天然色泽是永不变质的,俗称“正色”、“真色”而非“邪色”。A货本身也分很多等级,它没有经过人工剔除杂质和填胶上板,没有烧过、焗过。高档A货虽然价格昂贵,但只要是“老坑玻璃种:或“水种”,只要隔以时日,其价格肯定倍长。

        B货不是光指次生翠玉或次品,而是经过一定人工处理,虽翠绿尚可,但内有杂质,常用的是以强酸溶解硬玉中的杂质,破坏了玉石的分子结构,又以环氧树脂粘合。一般以高温电子瓦罐加热而脱除浊气的B玉使人感觉“水头长”,其实其内部结构已遭破坏。人工处理过的B货因受过高温,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渐渐失去光泽,以致出现裂纹。市场上以B货通过人工加工冒充A货的不在少数,购买时须谨慎之。

        C货以高温焗色,破坏玉的结构,造成很多细微流纹和裂绺,与天然的细微波纹几人截然不同。作伪者就是利用这些小裂纹把假色渗进去,假色渗进翠玉,必然外表较深而内部便较淡色。如将其置于放大十倍的放大镜下,便可看到小裂纹处翠绿色颇深,无裂纹处很淡、很少,其绿色呈细丝状,翠青不是天然而均匀地浑然一体。因此,购买翠玉只靠肉眼鉴别是绝对靠不住的。

        B+C货不仅是以人工去除翠玉内部咋杂质,而且还通过人工染色,俗称“电色”或“入色”日后不仅会出现裂纹,还会掉色。

 2、如何鉴别翡翠B

        在明白了A、B、C、B+C各种翡翠的特点后,我们如何来鉴别它呢?我认为需要多种方法并举。一是观察颜色。经人工漂白的翡翠一般颜色较鲜艳,不太自然,有时使人感到带有黄气。二是看光泽。未经人工处理的翡翠呈现的是玻璃一样的光泽,如象树脂似的光泽就不是A货。三是看结构。如果结构松散,有的晶体被错开或位移,说明晶体结构已受到破坏,就有人工处理的痕迹。四是看其在紫外灯光下的反映。一般B货翡翠内都灌有环氧树脂,具有荧光性。当然不是所有的B货都有荧光性,所以一定根据原来的颜色作分析,不能一概而论。五是用显微镜观察。这是最可靠的方法,通过放大几十倍的显微镜观察翡翠的晶体结构是否遭到破坏,有时还可看到里面人工加入的树脂,当然观察的人必须对翡翠的原生结构有完整的认识。六是用特制的红外吸收光谱仪鉴别。因天然翡翠和含有环氧树脂的红外线吸收光谱图像有明显不同,因此它可以测出翡翠中是否含有环氧树脂。

3、如何分辨假料。

        所谓假料是指非翡翠物质的“料翠”,最常见的“料”是玻璃料、塑胶料、松香料和其它烧料。玻璃料和“老坑玻璃种”翠玉有着天壤之别,切勿混淆。玻璃料是旧翠玉中常见的伪造品,以玉镯、珠链和戒指蛋面居多。一般来说,同样体积的首饰真翠玉的手感较重,假料较轻;真翠玉是硬玉,在光照下有质感,假料则无;我们可用手指蘸清水将水珠滴在抛光面上,如是假料,水珠会立即散开(塑料除外),真翠玉则不会散开;另外假料的颜色很呆板,色带蓝而不均匀,且无翠性(即无晶状颗粒结构),有色和无色之接触点很明显地截然分开。

        除上述以“料翠”充翡翠外,还要堤防以石充玉。以石冒充翡翠的的石有多种,一种是用碧玉充翡翠,碧玉属角闪石类,无翠性,摩氏硬度较低;一种是用岫玉冒充翡翠,岫玉常呈油脂光泽,性脆,硬度和比重较低。另外,钙铝榴石类虽然透明,也同样有油脂光泽感,但无真翠;钠长石类的天河石虽然颜色蓝青,但是可以照出钠长石的小条纹;东陵石虽硬度高,但比重与折光率俱低,即使有类似翠玉的青,但可看出内部铬云母片状矿物闪闪发亮似的,而翠玉则无;至于莹石,其松脆缺青,与葡萄石一样,连翠玉中的花青也难以冒充,更别说翠玉,玉髓的色质更完全不同。这些以石充玉的伎俩因其种质低劣,色调不同,虽业内人士一眼就可看出,但对翡翠认识不足的人士还是容易上当受骗。所以有些对翠玉知之甚少的爱玉藏玉者宁愿买质较差的“花青”、“油青”,也不致买错石头。

 

五、结语

        说到这里,还是要强调,翡翠的鉴别需要多年的经验和相关知识,通过平时的学习和积累逐步掌握要领,在提高自己收藏品味的同时不断缩短与翡翠的离。

 如果本文对您购买和收藏翡翠能起到一点启发作用的话,那是我的荣幸。

 

参考书目:

[1]英豪编《翡翠鉴赏》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3年8月)

[2]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中国标准出版社(1999年6月)

[3]中国文物学会主编“翡翠品鉴与投资”香港有限公司出版(2007年12月)一版

 

[相关链接]作者简介

        孙林泉,1938年出生,苏州市吴中区光福旅游工艺品厂厂长。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从事翡翠、玉石雕刻工作近40年。多件作品被中国工艺美术优秀作品评审委员会及中国收藏家协会评为“有收藏价值的艺术品”,并被香港、台湾、天津、广州等有关单位及玉器爱好者、收藏者收藏。在省级及国家级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获得金、银大奖有十项之多,特别在2009年获得中国民间工艺最高奖——山花奖。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