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子雕工艺的传承与发展论述

[日期:2011-05-17]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提要]本文论述了山子雕的历史、挖掘、探索、研究、创新的过程;山子雕的创作制作工艺的特点和规律;作品分析。

关键词:山子雕  起源和发展  师法自然和创新  《汉柏图》

一.  山子雕的概述

  1. 山子雕的定义

保留籽玉的天然外形或在各种山石形状的玉料上,经过精心设计,以各种人物、诗词典故、经典山水风景、神奇植物为内容,施以山山水水、花草树木、鸟禽走兽,用圆雕、浮雕、镂空雕的方式雕刻出来的以一幅幅立体的画面,这种形式的玉雕作品叫“山子雕”,其造型蕴含自然典雅,让人赏心悦目、美得享受,透着中国传统的人文气息。

  1. 山子雕的起源和发展

我国具有悠久的传统文化,玉器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近七千年的历史。玉器的发展有着复杂的历史,特别是明、清两朝,玉器用来作为权贵的象征,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玉器的品类也在不断丰富。其中,作为陈设品或把玩品的一种玩饰,称为“山子”。小的典雅灵芳,可作为把玩或摆设,大的气魄宏伟,蔚为壮观,可作厅堂的陈设。到了清代,山子雕的技艺趋于成熟,并有了长足的进步,甚至出现了大型的玉山子。如青玉山子雕《大禹治水图》,5300公斤,高2.24米,宽0.96米,为乾隆年间御制,是扬州玉工用十年的时间琢制而成。人物传神、造型生动、山水树木气势磅礴,真可谓之琢玉神品,稀世珍宝。《会昌九老图》《秋山行旅图》等大件玉山,无论是设计构思和雕琢的工艺,都具有绝妙的水平,无不体现了中华民族古代玉雕艺术家的非凡智慧和传统工艺之艺术精华。

由于封建王朝的衰败,山子雕的技艺也出现了失传和泯灭,中断了近半个世纪,1978年扬州玉雕艺人对山子雕的技艺进行了潜心研究和挖掘,扬州山子雕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采用新颖的构思、先进的制作工艺和技术,培养了一批技艺高超的技术人才,经过不懈的努力,使古老的扬州山子雕成为扬州玉器的一个主力品种和著名品牌,并引领全国,在当代一些大型的山子雕作品,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扬州的碧玉山子雕《聚珍图》、北京的翡翠《岱岳奇观》、青玉山子雕《汉柏图》,以各自的风格代表着当代山子雕的最高技艺水平。

二.  山子雕的创作

  1. 山子雕是玉器传统工艺中一个重要的品类,自古以来它的创作受着传统山水画的构图艺术影响和理论指导,其题材、内容、构图章法都可以学习和借鉴。山水画讲究构图章法,经营位置、笔墨情趣,以及色彩的气韵,而山子雕必须因材施艺,必须根据玉料的形状、材质、色彩及绺裂的分布情况进行立意选题,在此有一个“相玉”的过程,然后进行设计构图。山子雕以山石为主,人物、建筑、花草树木、自然界的一切及文学、历史、诗词、典故都可以作为内容。经过巧妙的构思,严谨的设计,在制作过程中,采用圆雕、浮雕、镂空雕等工艺技法相结合而雕琢出来的一幅立体的画面,制作过程极为繁琐,要做到胸有成竹,要拟想出作品立体效果,层次之间的关系,雕琢出来是什么样的效果,这一点对制作者来说要求很高,在琢制过程中,要根据玉料的变化而变化,不断调整构思方案,使作品整体不断的完善和提高,同时,对于各个局部细节的雕琢,要细心研究,处理要生动逼真、干净坑切,使之成为一件完美的作品。
  2.  继承传统、师法自然

1继承传统传统的形式是历史积淀的知识和规律,继承传统是为了创新。山子雕作为一种传统技艺,专业性的工艺手段,需长期的实践才能逐步掌握,为了学习传统山子雕的技法,通过到故宫博物院的实地观摩,细心学习大型山子雕的工艺技法,通过学习实践,对山子雕的技法有了新的认识,在创作中的运用,使自己的技艺更加成熟。

一切形式的艺术都跟随时代和经济的发展,不断前进。

(2)师法自然:大自然息斧神工地将大地开辟成无数山川平原,山水变化万千,为我们山子雕的创作提供了无数美好的素材和依据,创造者须去体察和写生大自然、去师法自然、收集素材,才能创作出生动优美的作品。因此,继承传统不能拘泥于传统,师法自然才能有创新。

作品分析——大型青玉山子雕《汉柏图》

此大型青玉山子雕原料产于新疆和田,近1吨,高112公分,宽78公分,厚72公分,其质地坚硬至密,呈青灰色。作品主意是刻画和赞美“清、奇、古、怪”四棵千年古柏树的雄姿风韵,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为了做好这件作品,我特意到四棵柏树的原形—苏州光福镇司徒庙,寻访柏树,并在那里写生一周,经过精心的准备,在创作中将这四棵古柏坚忍不拔、威武不屈的形象融进这块大型青玉山子雕中,将古柏刚劲柔美、饱经沧桑的姿态与山水园林有机的组合,黄鹤祥云,亦飞亦动,峰回路转,重岭叠嶂,文人雅士留恋于此,给人以宁静幽深,神奇触目的震撼感受。

此“汉柏图”的创作,使扬州山子雕艺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作题材有了一个重大的突破,它的主题内容是四棵汉代柏树,这是前人和今人都未曾用山子雕形式表现和制作过,在雕琢过程中,通过对各种柏树的研究和探索,对柏树树干纹理、树叶的生长形态处理有了自己独特的一套技法,并将此技法灵活的运用到扬州山子雕上。

此作品于1990年—1994年创作完毕,经同行和专家们的鉴赏评定为——扬州玉器史上,创作最具代表性的大型山子雕佳作之一,这也是一件继承传统发展创新的经典作品。

 

作者简介:

       田翔,男,生于1964年,扬州人,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现工作于扬州玉石料市场有限公司。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