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扬州漆器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的骄傲,它的工艺之美在现代社会成了越来越受关注的焦点。如何传承和创新也成了大家不断的话题。
关键词:扬州漆器 设计 创新
一、简述扬州漆器史及其现状
中华民族悠悠几千年历史,在世间留下了无数瑰宝,漆工艺是古老华夏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而江苏扬州漆器历史悠久,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开始了,经历了汉唐的鼎盛﹑明清的繁荣,一路走来,在红与黑交织的画面上,形成富有音乐感的瑰丽多彩的艺术风格.
古漆者,光泽华,似乌金而非寒,明丽堂皇,有着庄重富贵的气质,多为皇亲贵族所用。而今,在日益繁荣的文化市场中,传统漆器正统单一的形象似乎满足不了人们丰富的精神追求了。
近年来,漆器市场一片繁荣,由以往设计引领市场,到现在的市场,设计互动的局面,消费者不再被动,要求越来越高。工期越来越紧,激励着我们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设计素质,运用更多的视觉语言,来满足市场的需求,所以创新的呼声连绵不断。
二、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
那么何为创新呢?有人认为要完全脱去旧面目才为新,而我觉得漆器所依靠的就是“漆”和“艺”,脱离了漆器的传统根本谈创新无异于空中楼阁。漆器几千年的历史告诉我们,它的形式上,外框﹑底座皆采用传统红木雕花形式,庄重古雅。与内容为红﹑黑﹑金的传统风貌相得益彰。题材上,始终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交融,其中人物﹑山水﹑花鸟﹑博古……大都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吉祥喜庆的寓意……这些漆器的传统面目手法已根植与人们的脑海中,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
三、各种工艺如何在设计中恰如其分的表达
如今,虽已进入多元化的局势,我们仍要守住传统的根进行拓展和创新,我觉得与其追求表面肤浅的变化,不如沉下去,深挖每种工艺的精髓,使之材质与内涵发挥到极致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下面就谈谈我对几种漆艺设计的感受。
1、雕漆工艺
扬州漆器中的雕漆工艺,特别是雕漆台屏,常见的大都一米以内尺寸,单色朱红浮雕配红木底座形式,古朴庄重,色泽光润深沉,因为不大,以层次丰富﹑纹饰精美见长,这类产品如用现代装饰设计手法,因装饰的画面一般都规律感较强,用于大的壁画浮雕类很美,在这里就显得不够变化和丰富,反而会显得单薄。所以一般尽量采用细致的传统山水﹑人物﹑花卉等题材更能突显工艺的精致。
2、螺钿工艺
另扬州螺钿漆器早在明代就已久负盛名,又分为平磨螺钿﹑点螺两大类。
平磨螺钿是把各色贝壳,打磨成薄片,用特制的工具做出各种人物﹑风景﹑楼台亭阁﹑花鸟虫鱼等图案,拼贴镶嵌于漆地上,再经髹饰推光而成。它的特点是漆底光亮如镜﹑黑白分明,图案疏朗有致,风格清雅素洁。这种工艺的稿面设计要考虑到螺片的大小,局部的块面不可太大,要易于下料,分割巧妙,画面中不论小鸟﹑人物﹑花头﹑花叶均要小巧,层次也不可叠加太多,使材质以外的部分多一些镂空,深底反衬螺片的霞光,突出材质美,这样方显出做工的精巧。曾有创新者以浅漆底衬螺钿,发现材质的光华竟隐没了。
点螺是精心选用蚌壳﹑云母﹑夜光螺等优质贝壳,将其磨成相当于人发1/3细的丝,再用特制的工具,割切成细若秋毫的点﹑丝﹑片,一点点地嵌于漆底上。台屏《锦绣万年春》就表现了在绿树苍翠之中,一只孔雀亭亭玉立,四周紫藤花盛开,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画面中出现的松针用放射状点法,显出特有的霞光美,雀尾宝蓝色的螺钿在黑色如镜的漆底上闪烁跳耀,整个画面巧妙的运用最显螺光的点法,五光十色﹑灿若虹霞﹑精致纤巧。是点螺产品中的典范之作。
3、刻漆工艺
另就是最常见也最富表现力的刻漆工艺了,分为深﹑浅刻。大型壁画多用此工艺。
深刻;进刀较深,露出推光漆层下的灰地,或阳或阴文大片铲除漆面,然后或贴金﹑银,或填入色漆,工艺简便,有一种同木刻画一样的美感。浅刻;不作深度刻铲,而多用刀具刮刻表皮,以各种不同的线和点来表达画面中物体的结构。它的特点是,细致入微﹑立体感强。这两种工艺常交互并用。
刻漆工艺以线条见长,比其他工艺表现力较强,如题材广泛﹑不受材料局限,然而却很难表现虚淡的境界 ,也是一种遗憾。近年来发现凡是线条繁密的刻漆产品都大受欢迎,如阳刻的《离骚图》﹑《清明上河图》等,都密密匝匝﹑肌理丰富,非常见工。而线条稀疏的作品,即使色彩很丰富仍会有单薄感,我曾试着设计仿画像砖效果的壁画,如《孔孟故里》﹑《德州古韵》等,竟收到一种古朴特别的效果……好的刻漆作品挂在厅堂之内,或是亮丽奔放﹑金碧辉煌。或是古拙朴雅﹑凝重深沉……是平面的产品所不能及的视觉感受。
4、磨漆工艺
还有就是老少皆爱的磨漆画了,漆画之美,在于其独特的材料与工艺。漆刮漆刷是绘画的工具,漆液是颜料的调色剂,而螺钿、蛋壳等特殊材料,用嵌、挂、撒、罩、磨等手段则构成了漆画效果的特殊品质。各种或素朴﹑或璀璨﹑或闪光﹑或亚光的质材,嵌贴出若即若离,似又不似的优美画面,层层交叠研磨出的图画,则又如水月镜花,给人以无穷的遐想。深厚神秘的东方风采,丰富神奇的质感肌理,扑朔迷离的诗般意境,以及整体的装饰情味和细部的精妙处理,都使得漆画艺术具有了一种因时因地而异的奇特效果,耐人寻味﹑意趣无穷。
四,以开放和探索的态度研究和发展扬州漆艺
扬州漆艺种类繁多,我只是略介绍了常见的几类。作为设计者,我们应该更加开放地进行各种各样的探索。在形式风格题材及内容方面,无论装饰或写实﹑传统和现代,都要敢于失败,不断摸索和尝试,只有这样,经过一定的实践,逐渐提升艺术品位,以求得漆艺和画味的高度统一。带给人们或深沉宁静、或富丽华贵、或朴素高雅的艺术美感。
参考文献:
1、张燕.《漆器发展史.》中国科学出版社,1995.
作者简介:
姚梅,1972年出生,江苏扬州人。工艺美术师,毕业于苏州工艺美术学校,毕业后在扬州漆器厂一直从事漆器工艺设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