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卷坯漆器的制作及实践

[日期:2011-05-26]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提要】漆器多以木材为胎,小件漆器的木胎以杉木劈成薄片,卷折、胶粘成方器或圆形器,扬州称“卷坯”,也就是《髹饰录》中所记“合题”(方器)、“屈木”(圆器)。卷坯漆器制作难度高、要求复杂,需经数十道工序方成。本文初步介绍了卷坯漆器的定义、制作步骤、生产实践等内容,希望对传统漆器的继承和创新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卷坯  漆器  漆坯  木坯

 

扬州卷坯漆器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有近三千年的历史,是扬州地区独具特色的卷坯漆器工艺。卷坯漆器的制作可分为木坯件制作、漆坯制作、工艺装饰三个主要步骤。

 

一、 卷坯漆器的木坯件制作

卷坯漆器的品种按造型分有:腰圆、正圆、正方、六方、八方及菱角、花形,球形等造型的盒子。正圆、腰圆、正方、六方、八方及菱角形、弧形等坯盘。耳杯、漆案、斗等。其制作步骤大致如下:

1、选料:选用大小适合、木材纹理很细的顺直的杉木。

2、取料:把木材分中劈开,再平行开料,把杉木开成约5毫米厚的薄片。

3、平料:用刀具把杉木薄片做成厚度一致、宽度一样的木片。

4、拼接底板:按所选造型放样,把杉木薄片用鱼骨胶接成大小适合的底板,再锯成所需的形状。

5、制作成形:方形或六方、八方等形状的盒、盘用拼接的方式,再用鱼骨胶拼接成型,并压上底板。弧形器则用锄刀把杉木薄片锄出一半断口,弯曲成所需的弧型,接照样板,再用鱼骨胶接在底板上,形成所需的产品的木坯件。

 

二、卷坯漆器的漆坯制作

胎骨制成后,表面要严格的去污除尘,一般还要经过打底、布漆、垸漆、糙漆、麭漆几道程序,制成一件光素的漆胎。

1、打底。用石膏生漆厚腻子填平裂缝凹陷,封闭木材节眼,干后磨平。再用稀生漆满刮胎骨一遍,封闭木结构孔隙,防止油脂继续渗出,施工时,涂料和水分不至渗入。这道工序,扬州漆工叫“披地”、“钻漆”。

2、布漆。在打底完毕的胎骨上用漆裱糊麻布、麻丝。接榫的地方尤其要糊牢,借助纤维的拉力和漆的高胶粘度,使胎骨与涂层牢固地结合为一个整体。糊布之前,稀漆腻子要足,糊布以后,再上一遍稀漆腻,用压子翻浸干麻,再用压子压实,把腻子从布眼、麻丝缝里抽出,务要使布眼丝缝内没有淤积难干的稀漆腻,俗称“窝浆”。干后,将隆起的部分小心削去。

3、做灰。分粗灰、中灰、细灰三道,用刮刀均匀涂抹。粗灰约80目至100目,要薄而稠,吃透布面;中灰约120目,要厚而匀,铺没布纹,起出棱角线缘,扬州漆工称“子母灰”;细灰160目至180目,厚薄居中,平坦细致,扬州漆工称“披边”。卷坯胎骨尤其要借助灰漆,使造型规矩,棱线挺括,底、盖转换自如,紧密配合。往往在合缝以后,钻漆以前,就在木片坯胎上薄刮一遍灰浆,以稳定胎形,漆工称“稳灰”。

4、糙漆。黑推光漆兑入黑料,仍然不能达到正黑,必须有肥厚的糙漆层垫底,漆深、漆厚才见黑。窨干后,用320号左右水砂纸细心磨去所有漆籽,磨平磨顺,扬州漆工叫“磨糙”。

5、麭漆。扬州漆工称“光漆”。用漆括蘸漆,不断旋转,使漆液绕在漆刮前端,迅速在糙漆面拉开,然后用漆刷理通理匀。手持漆刷端正不偏,用力均匀,先刷旯旮,后刷大面,先里后外,先难后易、用刷腹自上而下,再从左至右,反复多遍拉开,最后用刷尖轻轻理匀,隐去刷痕,刺破气泡,理清边缘棱角的余漆。

6、黑推光漆麭漆入窨干后,可以作退光、揩漆、推光几种不同的工艺处理。退光古朴、推光莹亮,揩漆细腻。麭漆约一周,推光漆膜尚未完全干固。用320号至340号水砂纸或灰条、桴炭蘸水轻打细磨,磨平磨顺,磨净孔眼漆籽刷痕,手感磨面平滑爽利时,揩干检查,确已平整,没有一点浮光也没有一点磨痕为止。退光以后,放入窨室数天,待漆层干固推光为好。低档大件、高档屏风和小件,用菜油调细瓦灰或牙粉成油泥,老棉花胎蘸油泥在漆面拉开,反复用力揩擦,到发出内蕴精光以后,再用丝绸或干净软布反复揩擦,到去尽油气、光泽一气呵成、没有揩擦痕迹为止。如果嫌光泽不够,再用软毛巾蘸上光蜡反复揩擦,使漆膜发烫熔蜡,填平漆膜上细小的微孔,这个过程便是推光。

 

三、卷坯漆器的装饰工艺

1、平磨螺钿漆器。以螺钿为嵌贴材料、磨显出图像的漆器。把蚌壳磨成厚薄一致的平片,贴上分块切割的图稿,锼出轮廓,拼成图像嵌贴于漆坯,刀刻线纹,髹漆,磨显,刻槽内留下黑漆线条,再经打磨推光,便制成黑白分明、清丽素雅、光可鉴人的平磨螺钿漆器。

2、软螺钿漆器。又称薄螺钿漆器,是平磨螺钿漆器的一个分支。因为所用螺片薄如蝉翼,柔软有弹力,区别于螺片较厚的硬螺钿漆器,所以得名。

3、雕漆嵌玉漆器。雕漆嵌玉漆器工艺流程复杂,选用各种玉料,经过开片、剪稿、画片、下料、切割块面、粗磨、撞缝、开纹、镶嵌等繁复的操作,琢成浮雕图像,抛光后,用油腻子入色作粘结剂,嵌在手工雕刻的红雕漆锦纹地上,五光十色的彩玉为沉稳细致的锦纹底子所衬托,两种工艺珠联璧合,华美天成。

4、骨石镶嵌漆器。选用石、牙、骨、角、木等材料,开片以后,按料片大小和工具头能够雕刻的范围切割画稿,贴于料片,用手工切出轮廓,在雕刻机上刻出浮雕图像,拼合严密、打磨光亮以后,镶嵌在漆面上,红木雕刻树本或以漆腻子堆起树本,彩绘勾金构成完整画面。

5、彩绘漆器。是彩绘和勾刀两种工艺结合。

6、雕漆漆器。指在漆胎上反复髹涂油光漆到一定厚度,用刀雕刻出浮雕图案。雕漆漆器最常见的品种是剔红,《髹饰录》:“剔红,即雕红漆也”,其余尚有:剔黄、剔黑、剔蓝、剔彩、剔犀、堆红等等。

 

四、卷坯漆器的工艺实践

扬州漆器厂一直致力于卷坯漆器的制作和创新,例如在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先后帮助湖北荆州博物馆和扬州博物馆复制了一大批卷坯漆器,例如杯、盘、漆案等。八十年代末,扬州漆器厂开始卷坯漆器特大圆盘的试制,笔者有幸参与其中,得以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所谓卷坯漆器大圆盘,即在母胎上把底板撑起,参照建筑模板立模、再铸混凝土的方法,四周用弧型薄木片围成圆盘状,逐片用鱼骨胶粘接在底板上,并互相连接,形成大型的圆盘。现在制作的最大的卷坯圆盘直径为115厘米,这样就突破了卷坯漆器只有小件的局限,便于制作点螺、雕漆嵌玉、纯雕漆大圆盘等高档工艺品。

如图1这件红雕漆大圆盘地屏《石辟溪水》,笔者负责其木雕造型设计和结构制图。这件作品的木坯圆盘即采用卷坯工艺,直径约90厘米,此圆盘坯件体型硕大、厚实稳重,其上一共髹涂了近五百层大漆,层层相叠,漆光流转,并采用扬州传统的雕漆工艺,综合运用线雕、浅雕、浮雕、高浮雕等手法,雕工刀法圆润、藏锋不露、秀丽精致,使得画面的二十多个层次清清楚楚,将画面表现的淋漓尽致、细致入微、栩栩如生。细观这件《石辟溪水》,近景山石壮丽,古松苍劲,石壁间溪流婉转,瀑布飞流,山中曲径通幽,桥路间行人悠闲自得;中景崇山峻岭,云雾缭绕,亭台楼阁,翠竹红枫,书生临窗观瀑;远景山峦叠嶂,起伏多变,圆盘边四组鹤寿牡丹图案与主体画面配合默契,并通过小巧细致的锦纹衬托了气势雄伟的山水画面。

 

图1:红雕漆大圆盘地屏《石辟溪水》(图片由扬州漆器厂提供)

为了烘托这件精美的雕漆大圆盘,笔者还精心制作了与之配套的红木地屏底座。此红木底座采用镂空雕花和组合拼接的方法,综合运用了木雕中牡丹花、宝相花、草龙纹、如意纹、云边、回纹等多种装饰纹样,通过变化多端的纹饰和沉稳厚重的红木底色把这件雕漆大圆盘《石辟溪水》烘托的更加雍容华贵,起到了锦上添花的艺术效果。

由于卷坯漆器制作难度较大,耗时耗工,部分容易制作的木坯如方形、圆形等已经逐渐以机械制作来代替。如何在现代社会继续传承和发展手工卷坯的技艺,是当代漆艺人研究的新课题。

 

参考文献:

1、张燕 扬州漆器史 江苏科技技术出版社 1997.7

 

作者简介:

吴新宏,1960年出生,江苏扬州人,扬州市工艺美术大师。1973年进入扬州漆器厂,从艺三十八年,擅长卷坯、木雕、家具制作。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