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有关漆艺的概念是一个较为宏观的综合性概念。它源于中国古老的漆器工艺,经过千年的发展,在20世纪中叶逐渐发展起来的漆器的形式。而现代漆艺则是在环境艺术中广泛运用传统漆器与现代漆画,从而美化和改变人们的生存空间。从传统漆器到现代漆画,再到现代漆艺,经历了一个由实用与美观相结合,到独立的审美,再回归到实用与审美相统一的过程,这一变化即由于漆器与人文环境结合所引发,也为现代漆画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由此产生了漆艺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空间和特点。
关键词:渊源 辉煌 瓶颈 传承 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漆的国家。上可追溯至距今7000多年的河姆渡时代。可以说,漆艺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用物质形式承载着民族传统文化。但漆器真正进入繁荣则是自战国开始延续了近五百年的历史,从而在先秦的青铜文化和魏晋的陶瓷文化之间形成了秦汉漆艺文化这一特定的历史文化现象。
秦汉时期,中国漆器工艺蓬勃发展,主要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实用器具有关,从饮食器具到陈设家具,乃至乐器、文具、丧葬品等。它具有两个特点:广泛的使用性,几乎包括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再则是设计上实用与审美相结合,艺术的生活在漆艺文化氛围中,形成了秦汉时期的特征,也蕴含了今日对现代漆艺的基本要求。另外,青铜的冶炼耗去过多的矿产资源,中国历史上也许是面临第一次遇到的资源危机是,漆器工艺高潮便因运而生。但是,这种盛极一时的传统漆艺为什么在魏晋以降,逐渐被陶瓷工艺所取代呢?魏晋时期,由于青瓷制作的工艺流程较为简单且价廉物美,而漆器制作由于工艺复杂繁琐、使用材料的稀有昂贵以及制作时间长等原因决定了其本身的制作成本非常高,因此只能成为宫廷用品,结果也就成了“阳春白雪”,脱离了百姓的生活,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由此漆器的制作转向艺术品方面发展,各种技术峥嵘出现。到了唐代,雕漆、平脱漆器十分盛行。宋、元时期的漆器以螺鈿、金箔嵌贴技法最具特色。至明、清两代的髹漆技法更高达十几种,漆器各种技艺手法推陈出新,漆器工艺到达前所未有的高峰。
但现代的中国漆器已江河日下,风光不再。漆器业日渐凋零,以中国漆器重要发祥地之一的扬州来说,元代时曾是全国漆器制作中心。清代后期,扬州漆器远销欧美,年销量二万多件,可如今,像样的漆器厂仅剩一家,其经营也是不太景气,普通百姓购买漆器的更是风毛麟角。
过去漆器产品存在哪些问题呢?本人浅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漆器产品的定位
原有漆器产品主要集中于外贸订单,主要是屏风、橱柜等一些产品,产品受国际关系影响大,抗风险能力差。当时的设计人员主要是应付不同稿面的描绘,加上国内市场缺乏,购买力低,因此在国内的销售份额相当少。
二、装饰图案与装饰形式老一套
现代中国漆器的装饰大多仍是沿袭传统,尤其是以明清风格为主,与人们的现代审美趣味产生了日渐明显的矛盾。这些漆器中,我们首先赞叹的是艺人们高超的技艺和让人难以想象的劳动强度,而并非其作为当代漆器工艺品的艺术成就。以近些年来生产的漆器种类来看,几乎完全是明清漆器的翻版,器物上的图案花纹要么是司空见惯的龙、凤,要么是民间的吉祥图案、神话传说。这样的漆器很难和现代居室的装饰相融合。所以,如今的人们总是觉得漆器是一个很陈旧的东西,既土又俗,无人问津。
三、漆器产品的实用性差
漆器,顾名思义是漆的器物。是器即为家用;不能实用,何以为器?彝族漆器之所以延续至今,就是因为结合实用。楚汉漆器之所以发达,就在于结合生活。中国漆器衰败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漆器脱离实用,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远。产品脱离实用就会曲高和寡,淡出社会,所以也难怪如今的漆器产品会受到冷落了。不可否认现代工业化手段生产出的器皿,如搪瓷器皿、玻璃器皿等,确实有优于漆器的地方,比如说在价格和生产周期上都比漆器节约。但漆器产品仍有许多独特的优点:漆器通常是用木、竹等胎料制成,轻便、容易洗涤、不易破碎,且有良好的隔热作用,而且精致美观,节能环保。如果能够充分发挥漆器独特的优势,相信一定能够获得良好的市场收益。
四、缺乏漆器设计的专业人才
漆器专业设计人才的缺乏是漆器业发展受阻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现代漆器厂里培养出的漆艺师大多只重视绘画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创作能力的培养。而手工艺人只能是所谓的工匠。他们只能从事漆器制作,基本上没有设计创新能力,仅仅是前人的机械重复,然后再以同样的方式培养出下一代。这使得我国的漆器发展只能停留在工艺阶段。虽然现代的美术院校也有开设漆艺专业的,但是他们的培养方向大多偏向纯艺术、纯装饰,很少有人能够真正走到民间的漆器厂里,对传统漆器进行现代化改造。在许多人的头脑中,传统和现代化是相互对立、相互矛盾的。其实这两者从来都是在不断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着的。
不可否认,随着彻底改变传统生产方式的工业革命的发展,机器生产的流水线替代了传统作坊式的手工艺生产,商品经济替代了自然经济,确实加快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同时,新的生活结构迅速改变着人们的审美观念,时代的变革亦给古老的文明注入了新的活力。一方面,科技的迅猛发展,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出现,给漆器发展带来更多拓展的可能,人们的审美心态提出了手工化、民族性、地方性的要求,这充分表明了传统工艺蕴含着的情感、人性、人文光辉。这就需要我们做好以下的工作;
(一)挖掘、整理、保护
对于原有的风格、技法要原汁原味的保留下来,组织一部分人挖掘、研究、复制,针对高端市场和收藏品市场,坚持吸收传统中的精华,坚持作品的原创性,充分发挥大师名人的作用,并通过使用贵重稀有材料和纯手工的制作方式创作精品漆器,使其具有唯一性和收藏性,以满足市场收藏的需求。
(二)继承,创新、发展
首先,传统工艺要和现代审美相结合,这是对传统工艺进行再创造,是以现代的审美观念对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元素加以改造、提炼和运用。开发礼品、旅游纪念品。随着交通、运输、通讯的便捷,全球经济的增长,世界性的旅游热不断升温,传统手工艺在“文化、怀旧旅游”的市场中会受到更多的关注和青睐。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礼仪之邦和旅游大国之一,礼品、旅游纪念品的市场空间巨大。我们既要保持传统工艺精致和庄重的特征,更应在礼品、纪念品的文化性、地域性、功能性、体积小、便于携带、包装精美等基本属性,重点在礼品的功能性和纪念品的成本上有所突破。我们漆器厂的设计人员充分结合地域文化和漆器工艺的特点,相继开发了许多台屏、首饰盒等产品供应旅游市场,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中国现代漆艺主要包括漆壁画艺术和立体漆艺造型.中国的漆画是在我国悠久的传统漆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既可以属于工艺美术范畴,也可以作为绘画的一个新品种,具有工艺美术和绘画的双重属性,是绘画和工艺相结合的边缘学科.我们漆器厂的漆壁画正是走了这么一条路,所以现在蓬勃发展,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如我们漆器厂为金陵饭店所创作设计的汉柏颂千秋壁画,充分运用传统漆器工艺手法,结合现代的设计元素,使整幅画面气势恢宏,与环境结合相得益彰,起到了锦上添花的效果,充满了现代气息。后来,漆艺壁画的生产便一发不可收拾,为许多宾馆、酒店及许多重要场所制作了许多壁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香港回归设计制作的《华夏魂》壁画,整幅画面郁郁葱葱,十六只白鹤振翅高飞,艺术效果简洁而恢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成为漆器增长的一个亮点。
其次,传统工艺也要追求其实用性,实用性的追求能给予传统工艺更丰富的表现形式和更多的发展领域,使传统工艺的市场空间更加广阔,使传统工艺得到更广泛的接受和理解。所谓“实用即是美”,只有加强其实用性的研究和实践,传统工艺才会更具生命力。这一点上,我们漆器厂依靠自己的技术优势,与院校强强联手,大力开发漆艺家具,将传统工艺中的彩绘、雕漆、平磨螺钿等工艺手法运用到家具的装饰上,古朴与现代相结合,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一经投放市场,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开创了漆器发展的新路。
另外,要健康地发展我们的设计,以人为本,注重主体精神,注重传统文脉,注重装饰形式于工艺制作的完美结合,注重生态环境,注重地域文化,要培养传统工艺生存的土壤。走漆器产品创新之路,不仅扩大了传统漆器的发展空间,而且将漆元素更加充分地运用到人们的现代生活当中,满足了社会多层次的需要,也使得漆器走出了一条超出常规的发展之路,带动了整个漆器产业的兴起,更为传承和光大我国的民族文化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今,随着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的提高以及审美观的变化,漆器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时代已经来到,漆器将迎来其发展史上的又一个春天。
参考文献
[1] 乔十光 《立足传统、综合发展》 《装饰》中国装饰杂志社(100020)1997年第1期
[2] 胡玉康 《战国秦汉漆器艺术》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7.3
作者简介:
严卫国,1969年出生,江苏泰兴人。工艺美术师,91年毕业于苏州工艺美术学校,致力于漆器产品的设计与制作,尤其喜好漆画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