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平磨螺钿的精湛技艺和艺术效果

[日期:2011-05-30]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提要]漆器艺术的产生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扬州平磨螺钿技艺具有独特而又浓郁的地方特色,它代表了中国漆器的一种表现形式,应用了精湛技艺装饰在各类器物上,成为中国古今漆器艺术的瑰宝,在全国漆器艺术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关键词:漆器  扬州  平磨螺钿  技艺  大胆创新

 

历史渊源:

扬州平磨螺钿漆器工艺有上千年的历史。唐代,嵌螺钿工艺与平脱工艺相互融合,许多唐镜的背面,就采用金银平脱和螺钿工艺结合的手法。唐代诗人白居易在《素瓶谣》诗中记述道:“尔不见当今甲第与王宫,织成布障银屏风,缀珠陷钿贴云母,五金七宝镶玲珑。”说到了螺钿镶嵌工艺。宋代的漆器具有代表性的装饰有螺钿、戗金、堆红等,而宋代的螺钿由厚变薄,在薄薄的螺钿上刻出精巧的花纹。明清时代,平磨螺钿漆器成为扬州地方官和盐商敬奉皇上贡品之一,故宫博物院陈列和馆藏的文物有多种精致的器物,有宝座、床柜、匾额等多件宝物。明末清初著名艺人江千里制作的平磨螺钿(包括点螺工艺),在北京、上海、南京、苏州等博物院馆和民间留下数千件漆器文物。

一、精湛技艺

平磨螺钿漆器,其工艺选用优质的珍珠贝、云母、鲍鱼贝(石决明)等材料,经过打磨成不同色彩的薄片,厚薄一致,根据画面需求,切拉成各种块面,拼接成完整图案,平嵌在各类器物的漆柸上,必须达到选料精美,切拉准确不走形,拼撞严密无缝隙,开纹错落有致,经过精致髹涂工艺程序,制作出的漆艺品具有光亮如镜、清丽照人、黑白相间、高雅素洁、色彩丰富、五彩缤纷、图案精美细致的艺术效果。只有采用它的精湛技艺,既在高档精品得到充分体现,又能在艺术屏风、工艺家具、壁挂和适合于各种礼品、纪念品的装饰范围。特别是高档艺术品、应用了精湛技艺,才能体现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其作品的内涵。

技艺是关键,技艺是一切工艺美术的关键,任何一种工艺美术,都有着不同的技艺要求,通过各种技艺在作品中体现出不同的艺术效果。漆器工艺又是工艺美术中的特种工艺美术,它不同于一般民间工艺,技术含量和艺术素养都很高。特种工艺那就具有高超的技艺人才。他们在文化程度、艺术修养、操作技术都要超出一般人的智慧,并有长期积累的技术经验和开创精神,艺术境界高,他们把握的高超技艺在作品中充分发挥,发挥的越好,作品就越精美,所以说,一件作品的水平高低,艺术效果好差,技艺人员的水平高低是个很大的因素。

在这里,我用厂里特制的《丹凤迎春》和《山清水秀》两件高档精品为例,进行叙述。《丹凤迎春》地屏,长370CM,高280CM,由著名的王登大师所设计,由二十多名高级技师参与制作,经历了一年多的时间才完成,这件精品在平磨螺钿的花鸟题材的地屏中是规格最大,最为精致的一件艺术品。该作品就是采用优质天然色彩的高档原料,利用贝壳的自然俏色镶嵌整幅图案,经过精致的髹涂工艺,当然在制作过程中须经过几十道工序的技艺要求,才能完美的成功,使得整幅画面中的凤凰和千姿百态的花鸟丰富多彩,光彩照人,妙趣横生,美不胜收。这件作品采用了精湛工艺后,充分体现了阳光明媚的春天。画面中朵朵玉兰垂吊枝头,迎风舒展;桃花、杜鹃参差盛开,粉兰异彩;富丽端庄的牡丹,冰清玉洁的水仙,活泼多姿的月季华等数种名花,各显风流,争奇斗艳。在这洋溢着盎然珍意得群芳中,而婷婷玉立五彩缤纷的鸟中之王凤凰屹立在玲珑巍峨叠起的湖石之上;绶带鸟、春燕等长空展翅飞舞;幽禽的小鸟,花间歌鸣嬉戏;白鹭、丹顶鹤在潺潺溪流之间引吭高歌,似乎在谱写一首优美动听的迎春乐章。对画面中立体采用了特殊的材料和精湛技艺进行制作,对画面中央的凤凰和国色天香的牡丹,选择了色彩丰富的彩贝镶嵌,使凤头飞翅五彩缤纷,随光变幻,凤尾采用套嵌工艺,更显得五光十色,色彩艳丽的牡丹盛开怒放,姿态各异。整幅作品主题突出,色彩鲜明,刻画出画面花鸟栩栩如生,生动活泼,神采奕奕,丰富多彩,是一幅难得佳作。

如《山清水秀》特大地屏,长800CM,高243CM,作品画面反映了江苏省的一座省会和十二座省辖市城市的重要人物景观、名胜古迹、山清水秀。这件作品专为江苏省人大国际会议中心特制的,除应用了平磨螺钿工艺和彩绘等多种工艺相结合的装饰手法精制而成,从设计到制作完毕,汇集了二十多名高级技师精心制作,经历了一年多时间,该作品也是扬州漆器厂至今规模最大的一件山水题材内容的平磨螺钿漆艺精品。

《山清水秀》精品,采取多种工艺相结合,应用特殊的技艺制作的,画面达到了高超的艺术效果。所谓点螺工艺,“点”指的是技法,“螺”指的是材料。选用自然色彩的夜光螺、珍珠贝、鲍鱼贝等高档贝料,精制成薄如蝉翼、小似针尖、细若秋毫的螺片,用特制工具切划成各种点片,一点一丝地点植在平整光滑的漆柸上,经过精致的髹涂工艺,使点螺漆器图案精美、色彩绮丽、光华夺目、随光变幻、清丽夺人、明亮如镜的艺术效果。其工艺又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漆器艺人江千里创作的,清晚期后失传至今两百多年,二十世纪70年经过三年多的调研试制,扬州漆器厂于1978年恢复可这一独特工艺,此工艺被国家作为重点保护的技艺。用点螺制作的艺术品多次被国家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元首和作为珍品被国家收藏。把独特的点螺技艺应用到《山清水秀》作品中,更加体现了高档精品的艺术水平,同时也将彩绘工艺和贴金工艺进行巧妙的结合,虽增加了工艺制作难度,但能提高制作人员技艺水平,更丰富了画面的艺术效果。

经过用精湛的技艺制作了《山清水秀》这件作品,画面气势恢宏,布局有致。应用“散点”透视的手法,确立以长江为中轴,由东南往西北方向穿过画面的中央,由近到远的视觉,按城市的方位,将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南通、徐州、淮安、连云港、盐城、泰州、宿迁等十三座城市的重点人文景观尽收其中。用平磨螺钿、点螺、彩绘、贴金等工艺精选材料,从严制作。使作品画面形成了山峦树木、楼台亭阁、宝塔殿宇、江水滔滔、错落有致雄壮而又秀美的山水景观。将紫金山的巍峨、金山的参差、狼山的秀丽、云龙山的连绵、花果山的多姿,表现得淋漓尽致。再看那苏州虎丘边得清、奇、古、怪四珠柏树的婉廷虬劲,无锡鼋头渚鹿顶山的风光,常州天宁禅寺大雄宝殿的雄伟庄严,扬州瘦西湖边五亭与白塔相依相映的婉美,还有淮安的周恩来的纪念馆,盐城新四军纪念馆、宿迁的项王故里等名胜景点,长江的北阔的波浪连接两岸名城。该作品所有楼台亭阁、宝塔都应用套嵌工艺,体现了物体的华丽,增强了景点的主体感。为表现山石树木的虚实远近,采用了小似针尖的点螺屑点植工艺,点嵌在山峰石块的内外轮廓线条之中,以疏密碎屑来体现虚实层次,显示山峦重叠有序的美感。作品改变了会用整块螺片来表现、用粗细线条来制作,适当地用彩绘和点螺碎屑来点缀。整个画面,远、中、近景层次分明,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和艺术魄力。通过以上两件作品的描述,证实了采用精湛技艺所所体现的艺术效果。

二、大胆创新

为了不断提高平磨螺钿的精湛技艺,丰富平磨螺钿的装饰效果,适应市场的需求,我们已进行了将点螺、彩绘和其他镶嵌工艺多种工艺的结合,发展了工艺装饰,产生了不可估量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早在70年代制作的综合工艺《南京长江大桥》挂屏,就作为国礼由毛泽东主席赠送给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如当今为国家发改委制作的《国色天香》大壁画,近期制作的《锦绣满园》、《华冠百灵》《春到人间》、《紫气东来》、《春光明媚》、《玉堂春色》等各种中小地屏,又如《锦绣前程》、《烟花三月》、《绿杨春早》等数百种台屏,都是采用多种工艺结合的结果,这些漆艺作品受到各界人士的欢迎,市场销售经久不衰,我们今后运用多种工艺结合,不断提高技艺,用精湛技艺创作出更多、更精、更美的作品来。

 

 

参考文献:

1、乔十光 ,《中国传统工艺全集.漆艺》大象出版社  2004.8

2、张燕,《扬州漆器史》  江苏科技出版社  1995.10

 

作者简介:

高文斌,1957年出生,江苏扬州人。工艺美术师,大专学历,长期致力于扬州漆器平磨工艺的创新与开发,尤其擅长大型平磨螺钿地屏壁画的制作策划。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