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红雕漆《湖山叠翠》地屏,高182CM宽220CM厚55CM。作品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宇根据清代画家笔意设计而成。历时三载精心制作而成。是当今雕漆艺坛上较好的一件艺术精品。
要解读这件作品,首先需要弄懂红雕漆《湖山叠翠》地屏为何物。红雕漆《湖山叠翠》地屏它包含三层意思,其中的“红雕漆”者,为制作工艺手法;“湖山叠翠”者,为作品的材料内容;“地屏”者,为作品的物质形态落地式屏风。总括起来说,就是油腻感红雕漆工艺手法制作的,以“湖山叠翠”为题材内容的落地式屏风叫做红雕漆《湖山叠翠》地屏。
关键词:内容构成 创作因素 红木造型装饰
一、作品的题材内容及其工艺构成
作品以“湖山叠翠”为题材内容,“湖山叠翠”顾名思义:湖山者,即:有山有水也;叠翠者,即:叠:山石重叠,翠:山水瀑布,树木重生。意思是点出在那有山有水,风景美丽的地方,由一批文人在那里聚会。题目明确、含意深邃。作品采用中国工笔山水画的散点透视,近大远小的构图法则绘制而成。构图严谨、布局合理、层次清晰、疏密得当、景色宜人。作品最前面的右下角突兀的滩石上,屹立着三株形态各异,苍劲有力的巨松;左下角河滩上古松森森,红枫点点。苍松古柏后面是纵横交错的河道,河面上碧波荡漾、渔帆点点、海鸥翩翩起舞,绿荷俯仰生情。港汊弯弯无尽处,小桥横卧清波,潺潺流水桥下过;路桥相连,桥上老人踽踽行,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特色,风景尽收眼底。河对岸,岩石叠起、古木婆娑、千姿百态;丛丛绿荫中掩映着鳞次栉比,古色古香的宋代风格的建筑。房舍中,露出的那些文人们三五成群的在下棋弹琴吟诗作画等以文会友的活动场面。使人顿生思古之幽情。建筑群后笔立着气势雄伟、重山叠嶂的群峰,山势嵯峨、俯仰有势;近山远黛、参差有序;峰回路转、飞瀑流泉;苍松吐翠、古柏森森;山间殿宇、巍峨壮观,山头亭阁、清秀玲珑。作品右上方的浅滩远岫,更是云蒸霞蔚、薄雾缭绕。远山含黛色,近水荡清波。山后一片天空“湖山叠翠”四字和数行小款,印章横成于左上方,恰到好处地点出了作品的主题,犹如画龙点睛。
“世间多少闲豪舍,要向溪山好处安”确是这幅作品的真实写照。
二、作品创作的重要因素
红雕漆《湖山叠翠》地屏,采用著名的扬州漆器传统工艺品种中的一颗耀眼明珠——红雕漆工艺精心制作而成。
扬州雕漆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它始于唐,兴于宋,而盛于明清。扬州雕漆,漆色沉稳、刀法圆润、藏锋不露、层次分明、严谨透彻、浑厚天成、磨工细腻,纯熟作品具有鲜明的东方民族艺术风格和独特的扬州地方特色。
红雕漆也叫“剔红”即在屏风、地屏、挂屏及瓶、盘、盒具、茶柜坯胎上髹涂数十层至数百层红色漆,然后再加以雕刻、打磨而制成的产品叫红雕漆。
红雕漆的创作着重分成二部分
1、先创意设计,画稿,选题,定稿,收集素材。先开始画稿,然后开始制作。一件作品成功与否设计很重要,制作更重要。步步为营,深入细微。在创作上有一个不成文的定律,三分样子,七分做工。三、七分量定律,三分形似,七分做工。着重在做工研究,刀法研究,艺术研究,雕刻的真谛不在于追求形象的完美逼真,而在于传神到位。神似的追求、神态上要求出神入化。充分体现中国文化艺术的内涵,形为表、意为趣、神为魂的审美观。审美情趣、审美意境、把古代文化融入现代艺术创作雕刻中,尊重文化和现代雕刻,结合点、线、面。展示当代雕漆的艺术氛围、艺术情趣。三分细腻、七分流畅,细微雕刻在作品上只能占三分,多了使作品刀痕累累,七分流畅是大线条用动态皴法石头树木的大结构,树本的走势动感,叶转反侧,把漆层的自然美和雕刻刀法美联系起来,三分要为七分服务,强调雕刻的整体感三分细七分粗,三分精七分铺。三分创意七分研究,相辅相成,彼此交触、淋漓尽致,发展传统文化和现代雕刻相结合,更好地展开艺术的思路,攀登艺术高峰,创作每一件作品。
2、红雕漆制作关键是工具和刻刀。如何选刀、用刀则为重中之重。古人说“善书者不择笔”,但对雕漆工艺来说,却不适用。刀具关系到作者能否顺利进行雕刻乃至作品成败的关键。雕刻分浮雕、图案、汉纹、锦纹和水纹等。在浮雕时,首先对稿面要有充分的理解,然后用刀切线,起刀和铲刀起出空间多余的漆,用斜刀、平刀、弯刀、凹刀等工具推出层次空间、阴阳面。然后再在上面逐一进行雕刻。在雕刻技法上,运刀至关重要。书面要有笔趣,雕刻要有刀趣。名家书画,人见之,俨然是有笔在纸上来去者,谓之活。用刀亦然能见其来去者,谓之活。活则生趣,呆则无趣矣。总之浮雕要做到刀法圆润、纯熟、干净利索、深浅适度、赋予半立体以体现扬州雕刻的传统风格。红雕漆《湖山叠翠》地屏在雕刻处理手法上恰到好处的运用了雕漆工艺的高浮雕、浮雕、浅雕和线雕等用刀手法,将作品中的远山近景,层层跌宕起伏。远处山头,光素无皴或浅皴,给人以似有似无的朦胧感。
山之下部,经刀轻轻片削,由如画的晕墨效果,给人以深远之感。中景的山石巍峨,树木葱郁苍劲。水榭楼阁结构准确、透视合理,翘角飞檐、雕梁画栋、雕刻的淋漓尽致,栩栩如生。近景山石皱而多皴,石势嶙峋、林木繁茂、树叶密而不河面上那数不清的水纹根根线条流畅,活脱脱的将波浪的起伏和漩涡表现的惟妙惟肖。那天空和边框中的千万个景纹根根线条挺括流畅、粗细大小、深浅一致,以及下刀的角度都是同一个方向,看上去一模一样。除本行的人知道是一刀刀刻出来的外,外行人都以为是机器刻的,可见用刀的工夫之深。整幅作品既古朴庄重而又雍容华贵。
三、精致但不淫巧,质朴而不粗俗的造型艺术
红雕漆《湖山叠翠》地屏用料考究,选用上等红木精心加工制作而成。作品造型简洁、结构合理。造型上采用框架式结构,挺拔端庄,线条洗练,固直方正。“榫卯”技术结构,竖稳精确,线角匀实光洁,做工精巧、装饰淳朴、简洁而疏朗。地屏上部为镜框式,以红雕漆工艺手法装饰,色质红中略沉。下部为深棕色红木底座,部分伴以镂雕、空雕花图案,和上半部红色雕漆工艺相得益彰。精致而不淫巧,由古色古香,质朴自然的装饰美感。整体造型具有明式家具疏朗大方、古朴清雅、高隽超逸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张燕《扬州漆器史》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年10月出版
作者简介:
陶健,女,1968年 10月生,扬州市工艺美术大师,1986年进漆器厂学习红雕漆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