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与生活美化着我们的心灵——浅谈壶艺经典作品“荷花壶”与大师的紫砂艺术

[日期:2011-05-31]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提要 ]蒋蓉大师是宜兴紫砂界中一位以朴实、清雅、与人为善而著称的艺术大师。宜兴紫砂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奇葩,是世界工艺美术的瑰宝。她的紫砂“花货”创作,是紫砂艺术的一颗明珠。蒋蓉大师的艺术历程,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灵性,对生活和自然界的热爱,是大师成长的主要因素,她的勤奋和执着,从而使她的艺术人生走向了辉煌。她的作品既有深厚的传统基础,更富有新的时代气息。

 

关 键 词:  紫砂  壶艺经典  荷花壶  制作技艺

 

 

我的家乡宜兴丁蜀镇,因为有陶艺人和茶壶的魅力,吸引着一批又一批外国友人的眼球和脚步。

宜兴紫砂,世界名陶。中国古代陶瓷是华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相当的地位。

中国陶瓷从原料选配、造型创作、制作装饰到烧制成型,整个过程都有一套独特、完整的语言体系和技术程序,它是一个极其丰富的文化宝藏。

我从懂事起,就经常听长辈们提到蒋蓉大师,他是宜兴紫砂界中一位以朴实、清雅、与人为善而著称的艺术大师。宜兴紫砂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奇葩,是世界工艺美术的瑰宝。她的紫砂“花货”创作,是紫砂艺术的一颗明珠。1955年她设计创作的《九件荷花茶具》,则是蒋蓉紫砂艺术中最为耀眼的精典之作,也是她艺术人生的真实写照。

一、良好的氛围、环境,造就了大师的成长

蒋蓉1919年生于江苏宜兴川埠潜洛村,那里是宜兴的陶乡,几乎家家户户以紫砂为生。蒋蓉从小爱玩泥,11岁那年,便跟随父母做坯,开始了她的紫砂生涯。也许是天性,也许是环境,蒋蓉从小就喜欢做象形仿生的紫砂小件,她直接照着花生、菱角这些江南常见的东西塑造。

20岁那年,蒋蓉的父亲把她送到上海。那时,蒋蓉的大伯父、著名紫砂艺人蒋鸿高在上海做仿古紫砂,见这个侄女很有天分,便让她到上海帮忙,于是蒋蓉就到了当时的法租界亚尔培路永康里。蒋蓉的大伯父也不时指点她。有时,大伯父拿只活的田螺让蒋蓉照着做。蒋蓉还做了莲蓬水盂、莲子壶等。如果只看壶而不看人的话,上海人都不相信这些栩栩如生的作品是出自一个紫砂艺人之手。而他们在上海的几年中,也饱尝了做紫砂艺人的不易和艰辛。

新中国建立后,蒋蓉参加了“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宜兴紫砂行业内,一般把仿照自然界或生活中具象物体造型的紫砂壶和小摆件等称为“花货”,把不加装饰的以方、圆或抽象几何图形造型的紫砂器称为“光货”。明代留传下来的“供春树瘿壶”,堪称是花货的开山之作。明、清的时大彬、陈鸣远、杨彭年、杨凤年、黄玉麟等人,都是花货创作的大师。后来有许多艺人或是迫于生计,或是迫于名利,在花货制作上走仿古临摹、借型改装的捷径。而这些是蒋蓉最不愿意做的,她不愿在前人的框框后面亦步亦趋。解放了,在新的时代,蒋蓉进行着全新的创作。

二、独具一格的创作风格,使大师的紫砂艺术走向辉煌

蒋蓉的创作与别人最大的不同是她善于在生活中取材,在生活中吸取营养。她养蛤蟆、捉小虫、摘西瓜,自己写生打草图,而不是仿照前人或其他人的作品。1955年,蒋蓉创作“荷花茶具”,这是她从“仿”转向“创”的一个质的飞跃。

蒋蓉热爱大自然,尤爱莲“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品格,她常常漫步在乡间小路或荷塘月色之中,领略轻风拂过莲塘的韵致。她还采来荷花,摘来荷叶、莲蓬等,细致观察。她大胆地以开放的荷花作壶的主体,以花梗作壶把,以卷曲的荷叶作壶嘴,以莲蓬作盖。盖上的“钮”是一只昂首鸣叫、似动非动的小青蛙,红菱、白藕、荸荠作底脚。全壶大方得体,并且都是紫砂泥的本色。仅拼泥配色,没有丰富的经验、没有扎实的传统功力,是难以达到理想效果的。而以花朵为壶身也是大家第一次看到,构思奇巧,并且以荷叶为形的杯托和以盛开的荷花为形的茶杯,花、叶上的道道筋纹逼真,色泽自然明艳,作品中充满着大自然的诗情画意,显得生机盎然。

“荷花壶”的问世,艺惊四座。在1956年的全国陶瓷工业会议上被评为特种紫砂工艺品,为宜兴争得了荣誉。《中国美术画册》、《新华日报》等都作过报道,蒋蓉也因此受到了“宜兴县人民委员会”(县政府)的表彰。大家认为,蒋蓉开创了传统紫砂花货的现代风格,“荷花壶”是现代花货创作的一座里程碑。而后,蒋蓉相继创作了《牡丹花蝶壶》、《九件果品》等作品。

日常生活中,有许多题材可以用于紫砂创作。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善于观察生活,进行艺术概括,是蒋蓉紫砂创作的艺术风格。正如西方著名的现代雕塑家亨利-摩尔所说:“观察自然界的物体,对自然的观察是一个艺术家生命的一部分,这会扩大他的形体学识,使他保持新鲜的感觉,而且得到灵感的滋养,防止他仅靠模式创作。”多年的创新,已使蒋蓉不满足于仅仅“象”,她要在无数生活中的具体形象中,概括出高于生活的艺术典型。蒋蓉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眼光观察自然,与自然交流,提炼自然的精华,而作品就是她与自然交流的心得与升华。

三、执着的追求和灵性,使她的艺术人生丰富多彩

蒋蓉的艺术人生始终与艺术创新连在一起,她认为紫砂艺术只有创新才能在新的时代生存。而创新又不能脱离紫砂的基本语言和手段,否则就不叫紫砂了。蒋蓉的作品具有天然之美、创造之美。正如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东南大学教授、博导,著名艺术评论家张道一先生所说:“我看了老艺人蒋蓉的作品,深感她走出了条与众不同的路。在历代紫砂艺人中女性很少,象蒋蓉这样出名的艺人更少。”“凡是了解宜兴紫砂史的人,都知道花货并非起于蒋蓉,也有一些艺人偶而作几件象形壶,然而象蒋蓉这样潜心于此,做出了高水准,成为一家之长,却是绝无仅有的。”

国内许多艺术家和美学权威认为:紫砂艺术发展至今,已成为造型艺术中一个相对独立的艺术和审美体系。蒋蓉的“花货”创作在这个体系中,不仅占有一席之地,而且是独树一帜,荷韵天趣塑人生。蒋蓉是紫砂花货艺术的杰出代表和现代风格的奠基者之一。

是这方沃土滋养了艺术,是紫砂艺术升华了生活。我们的仁人先贤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之美,他们没有用浮躁之心去期盼结果,而是用从容不迫的心态,从生活中寻找创作的源泉,孜孜不倦的追求着过程,才给我们后人留下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遗产。

 

作者简介:

      时静,女,宜兴紫砂行业协会会员,助理工艺美术师,优秀青年陶艺家。1985年生于江苏宜兴陶艺世家,从小热爱紫砂艺术,大学毕业后进宜兴紫砂工艺厂,从基本功做起,在学习全手工的同时多次参加艺术学院校的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作品从光素器入手,见长于花器,充分体现出紫砂壶珠圆玉润的美感,作品多次参加艺术展评,得到收藏家的赏识并获奖项。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