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人们在欣赏一幅优秀的刺绣时,除了赞叹刺绣艺人的高超技艺以外,是不是会想为什么能有这么精美的作品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一幅好的刺绣作品的成因是多方面的……
关键词:画稿 选择 线色 配选 针法 运用
中国的刺绣已经有数千年的辉煌历史,大大丰富了中华名族的文化内涵。人们通常把文化分成精神和物质的,但是表现在刺绣上却难以分得清楚,它既体现了一种物质生产,又是一种精神创造,这种兼容的双重性在传统刺绣工艺中是很突出的。即使发展到现代,机械化、自动化已经大量普及,然而有些品类还是无法代替手工。随着时代的变迁和需要,人们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不断地发扬和创新,对艺术的创造力也不断提升,奉献给人们的刺绣作品也将会更加优秀。
人们在看到一幅优秀刺绣作品时总是会驻足观看、流连忘返。观众知道这是刺绣艺人的技艺高超,我认为除了技术以外,要绣制出精美的作品,还是有其他的诸多因素的。
首先是选稿。人们在欣赏刺绣作品时,印入眼帘的第一印象是这是一幅画,这幅画能否吸引人停下脚步,是画稿对刺绣能否抓住人们视线的重要环节。刺绣一般采用名人字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用传统的手工技艺去表现传统美术作品是刺绣行业中的现象。现代刺绣艺人经过创新,如今可以表现各种画风的美术作品。比如,中国画(包括工笔和写意)、油画、照片、还有农民画等等。这些画风涉及到人物、花鸟、山水、走兽、静物、风景……每一个观众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去欣赏刺绣作品。好的刺绣画稿分两种,一种是让人欣赏的,作品数量不会太多;还有一种是即能欣赏也能作为礼品的,相对数量较多。例如唐代张萱的一幅《虢国夫人由此图》已经做了二十几年,如今重新再做依然能吸引很多人的目光,经久不衰。再例如,苏州有两幅双面绣画稿,已经做了三、四十年了,生产了数以万计幅了,可是这幅作品没有因为时代久远、产量多而停止生产,这就是《白猫戏螳螂》、《波斯猫》。这么多年了,这两幅作品从细到粗、从小到大、从圆到方、从单色到异色,因为人们喜欢,所以它们依然是双面绣的代表作,可见,画稿对刺绣作品的生命力是极具影响的。分析这里面的原因是这些画稿本身的魅力再加上刺绣的独特技艺。所以画稿选择的优劣是刺绣作品成功的首要前提。刺绣蓝本从原来的比较单调的品种逐步发展到现在十分繁荣的品种,是人们审美的需求,也是人们对精神文化渴望的需求;而对于刺绣艺人来说,则是推动了他们去实现沈寿大师提出的“凡能入吾目,无不能刺绣”的艺术境界。
第二,有了刺绣蓝本以后,接下来就是如何配线,丰富多彩、色彩斑斓的色线让人眼花缭乱。用什么样的色线来表达原画稿的神韵是非常重要的,丝线不同于颜料,颜料管里挤出来的颜色与你画在纸上的颜色几乎一致,而丝线绣到绣地上因为折光、粗细等原因会有一些改变,例如横向用针与竖向用针,线色会有三到四色的差距;还有很多画作在用色时,有冷暖色的转变、有色相上的转变等等,这些都要在配线时注意,在线色上给予充分的体现。让刺绣时的创作过程得以流畅。一幅好的刺绣作品,线色一定是丰富的,应该是忠实原作的。现在由于印刷的原因,画稿的颜色有的已经发生了变化,但是我们仍然认为尽可能的要靠近原作的色彩。
第三,是刺绣最重要的部分,是关系到刺绣成败的原因,那就是刺绣技术的运用。刺绣艺人的技术直接关系到作品是否细腻匀滑、平整光亮;直接关系到色彩是否晕染和谐;是否层次丰富;能否给人以美感,让人赏心悦目。但是单纯的技术是不能制作出好的、栩栩如生的作品的。那么针法的灵活运用就是刺绣作品的灵魂。目前刺绣艺人使用的针法都是沈寿大师流传下来的,有散套针、平套针、虚实针、齐针、施毛针、打籽针、札针等近二十种针法,这些针法足以表现任何作品。比如花卉一般用套针、山水用虚实针、飞禽走兽用施毛针等等;再比如一幅仕女图,衣服裙子都会用散套针去做,而纱裙(纱巾)则会用虚针去表现,头饰可以用打籽去修饰。因为有这么多的针法可以运用,所以作品才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还有一个与针法有关的那就是丝路,丝路一般会根据花卉的生长方向、人物衣裙的摆动方向不断地变化,衣褶是否合理转动、纱巾是否飘动自如、发线是否自然转折……这些都是靠丝路来表现的。有了针法和丝路,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那就是在绣制过程中的晕色。画家是用画笔和颜料进行创作,而刺绣艺人们则是用手中的针和五颜六色的丝线进行创作,怎样让丰富的色彩转换自如,除了线色的准确以外,还有就是巧妙地排针,将变换的色线毫无痕迹地转换成功。所以恰当的针法与自如的丝路还有巧妙地晕色是刺绣作品成功与否的关键,它们统称为刺绣技术。
第四,再有了刺绣的硬件以后,软件的丰富和不断更新也是十分重要的。除了刺绣所必需的一些外在条件以外,艺人们需要创作的激情和勇气,需要提高自身素质,这里包括技术的掌握,美术常识的认知,文学修养的储备,以及可以沉淀下来的心绪等等。好的技术可以使自己在创作过程中游刃有余地发挥;美术知识让自己更快、更准确、更深刻地理解刺绣画稿;文学修养会让自己更聪明、更有想象力;良好的心绪可以使你的作品一气呵成……总之,多方面的素质修养是可以提升作品感染力的。
第五,刺绣作品在完成以后是一定要装裱的,无论是软裱还是硬裱,装裱的好坏也能左右刺绣作品的质量,好马一定是要配好鞍的。
综上所述,我认为一幅优秀的刺绣作品的诞生,是由画稿的选择、色线的搭配、技术的运用、个人素质修养、以及作品后期的装裱这些具体因素成就的。一个成熟的刺绣艺人都会在这几个环节中十分注意,发挥自己的特有技能努力地为人们奉献精美的优秀的刺绣作品。
参考文献:
〔1〕沈寿.雪宧绣谱〔M〕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 1984.
〔2〕王逸君.雪宧绣谱说〔M〕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朱晓东,江苏南通人, 1962年出生, 工艺美术师。 1979年考进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工作, 2001年成立了绣缘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