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 本文就南通传统家具的传统文化进行研究,阐述建设国家文化名城必须重视南通传统家具的保护。并根据当代社会经济的发展现状,提议发展南通传统家具产业。
关键词: 南通传统家具 非遗保护 产业发展
一、 建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需要留存传统家具等非遗文化
地处长江下游北岸的南通东临大海,流淌不息的母亲河长江,带来的大量泥沙沉积在这里,形成一望无限的大平原。江海交汇处气候温润土壤肥沃,是南北交通的要冲,吴越、齐鲁文化在此交融。长江下游的终端有良好的地理条件,盐业生产发达与内地联系密切,又受上游楚文化影响。特殊的地域环境,这里多流人、移民,他们来自四方在一起生产生活,长期共处交流相融,南通的人文历史资源就更加丰富。近代南通开发较早,容易汲纳西方先进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多元文化积淀在南通,孕育的江海特色文化就丰富多彩了,其体系鲜明遗存丰富。故被国家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南通良好的自然条件和发达的工农业生产环境,引来了众多能工巧匠,他们各尽所长,繁衍生息,传承技艺,所以后代百工齐全,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丰富。有些在国內外有深远影响,如板鸢风筝、蓝印花布、仿真绣、红木家具、剪刻纸、木版年画等传统工艺。它们门类丰富,涉及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有些重要项目已列为国家或省、市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名录,有的尚在挖掘整理。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传统工艺又衍生了新的工艺行业,如传统土布纺织、手工刺绣和民间印染就衍生为现代家纺等新兴产业;传统木工、瓦匠,在现代工程建设中发展成庞大的装潢行业。南通传统家具,也是一项非常有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在民间原有很丰富的蕴藏量,只是由于人们以往对它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认识不够,没有对它加以科学的评价,釆用必要的保护措施,因此对外流失十分严重,如今已接近濒危的程度。以至现在有关部门建设濠河博物馆,要展示濠河人家的日常生活场景,需要一套较完整的民间日用家具也有较大难度,只得四处寻觅东拼西凑。细心的人往往会看出不少破绽,因为许多物品原本就不是成套的。
传统家具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项重要內容,国际上就有专业博物馆收藏我国明清家具的。而我国对它认识较晚,传统家具在许多人心目中还没有一个完整认识。虽然,大家也知道或看到社会上有一些专门“铲地皮”的人,伸头探脑在古巷深宅中收古董字画、贩卖红木家具,使不少人知道旧家具也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但没有认识到它具有重要的文化艺术价值。传统家具容易被大家疏忽,是有些人对当地司空见惯的老家具不以为然,实际上是没有深入研究,不知道这些老货的工艺文化特点;如南通传统家具就与周边地区有差别,具有较鲜明的江海文化地域特征,是研究南通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有人只懂得珍稀木材制成的家具有价值,而更不知道那些稀少、罕见的特殊旧家具也很重要。古人创制每一件物品,都有它的内在道理,后人将它保存到今天也有实在理由。因它古旧,在没弄清来由时就将它丢弃,实际上就是丢掉了传统文化,这十分可悲。因此,南通需要回顾以往的文化普查内容,对有些薄弱环节进行必要的补课,认真疏理民间传统家具,对那些存有传统家具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一次非遗宣传,让他们重视、珍惜南通传统家具,让更多的有价值的老家具留存在民间,丰富江海文化的底蕴。对稀有的珍贵家具让博物苑收藏,或登记造册在原地保护起来。在有条件的时候,尽早建办南通传统家具博物馆或艺术馆,也可以鼓励企业或个人建办,以增加南通博物馆数量,完善旅游景点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现在南通传统家具稀少,其原因很多,一是由于不少人对旧家具认识不足,对它不重视。历代遗存的老家具难免有损伤,不知道如何去作保护性维护,以至随意拆卸用其它木料瞎拼凑,损害了原有结构和风格,降低了它的应有价值。更有干脆任其破损乃至丢去,尤其是现代居民住房条件改善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中,许多人搬进新楼购买了新家具,那些旧家具就统统丢光了。南通传统家具稀缺的第二个原因是流失严重。因历代留下来的南通传统家具材质都比较优良,大多是优质硬木制成,工艺也精湛,又有鲜明的地方风格,所以为许多人喜爱。改革开放后一些南方人富起来以后,想要传统家具,所以有人将南通老家具贩到那儿赚了不少钱。而当年南通许多人对传统家具认识欠缺,文物保护意识也不强,对传统家具的保护和监管都不力,那些“炒地皮”的文物贩子就在南通收购了许多旧家具。有个上海人在南通港附近租了几处仓库,发动无业人员串街走巷为他寻觅旧货,租用船只对外贩运。一张地道的南通柞榛八仙桌值不了多少钱,而一旦贩到广州,就能卖上万元。其它人见利跟上,那几年南通大量传统家具就流入他乡了,存留下来的传统老家具渐渐稀少。所以,现在要找一件品质优良的传统家具还真不容易,价格也高得吓人。
二、建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需要保护南通传统家具
南通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因为历史文化资源丰富。虽然这里主要因为有众多近代工业遗产,但这些近代工业遗产得以完好留存,并非是孤立的现象存世的。任何一个传统工艺能遗存到今天,都与它诞生的时代、发展和留存的条件有关。而且这些都与古通州原有历史文化有很大关系,如果没有那些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经济建设为基础,近代工业就不可能那么发达,以后的遗存也不可能那么丰富完美。就南通传统家具来讲,它的诞生、发展与周边地区的人文艺术有一定影响,如近代苏式家具对南通家具产业影响最为直接。但根本的原因还是本土的自然条件和人文历史起了关键作用。如当地的农业生产、树木品种、民间风俗、文化教育和经济水平等因素,最终形成了以江海平原为特色的南通传统家具体系,简约质朴是它的地域特征。其文化渗透到社会的一切细胞之中,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联,并以一个综合性的现象在社会上显露出来的。就东南方的启东、海门来讲,那里沙地移民来自江南,家具多吴文化含量,床柜低而宽,睡觉、储物两用;而北部海安、如皋、如东一带居民,家具与淮扬派相近,堂前屋内都有高而窄的贡柜,敬神、储物两便。南通城及四郊居民的家具多通派地方风格,堂屋有贡桌、花几,较为儒雅。
南通传统家具品种齐全丰富,珍贵程度较高的原因是做工讲究、木材好。就选材来讲,多高档硬木,如有地产的树材榉树、柞榛,也有不少外来名贵木材,如紫檀、花梨木、鸡翅木、酸枝木、楠木等。一般普通贫苦居民家具,则用软木类材料,常见的有杉木和地产的苦楝树,做工有特色的也有一定的文化价值。收藏艺术价值较高的南通传统家具,都是硬木类产品,这些家具历史较久,有远达清代中期的,其中以晩清和民国年间的居多。这类家具主要出自官绅、士大夫、商贾、地主和知识分子家中,其中以盐商、钱庄、庄园地主的硬木家具最佳,因为这些人家的家具往往不惜工本,化大价钱买来好料,养一批艺人在家定制的。还有一些富裕的绅士人家,他们学识高、见识广、又懂行,做家具请了名匠定制,品质一流、富有特色。晚清以来的南通,没有遭遇大的战争、天灾破坏,城区及周边一带,那些不易损坏的优质硬木家具就留存下来了。
南通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它的建设和维护,都需要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存,作为它的内涵和支撑,其历史文化艺术才更为丰富完美。否则,一项项珍贵文化遗产就将流失渐渐成为空壳,那时即使有几项国家保护项目孤立在那儿,这种历史文化名城也就徒有虚名没有实在内容了。所以,有江海文化艺术特色的南通传统家具,应当很好地加以保护。囯家历史文化名城,有责任保护所有的文化遗产,针对当地文化资源,制订必要的地方法律法规将它们保护起来,不能再让这些南通传统家具任意流失。尽早组织专家走访民间懂行的老艺人,采用有力的措施,挖掘传统家具文化,搜集整理名匠传承体系、木工行话、谚语、工艺口诀、传说故事、传统工具等文化素材,将它编成档案留存,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出版《南通传统家具》图文集。为那些掌握特种工艺的名匠大师配备助手,为他们著书立说,提高艺人的社会地位;为更好传承特种工艺繁衍艺人队伍,鼓励老艺人带徒。尤其是南通一些高职院校,要为工艺大师提供讲坛。特种工艺技术和它的文化素材都是非常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否很好的传承意义十分深远。这种特殊工艺,积累众多工匠劳动经验,是他们结合自身工作体会研究成功的成果。这种技法久经验证,有先进科学的理念。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绝不能轻易丢失。
三、建设现代经济社会,人民需要南通传统家具文化
现代经济建设发展速度发展很快,人民生活的水平也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大家都不再为温饱生计担忧,有条件去追求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享受。虽然目前人民对上述所讲的那种诉求还不是那么的强烈,这因为改革开放才30多年,仅有小部分人发财致了富,大部分人才脫贫解困达到小康生活水平。所以目前人们对生活质量的提高偏重于物质方面的较多,如住房单纯讲究面积;对孩子只要他考高分能上大学。但随着国家建设速度加快,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党中央重视文化软实力的决策贯彻落实,人民的思想觉悟和文化水平也将进一步提高,将科学地对待自己的生活。那时,人们的视野将提升到一个崭新层面,能理性地审视自己国家和民族传统文化,对家乡传统文化会倍加珍惜,并贯彻到自己的一切物质生活和文化精神生活之中。这种文化现象也会具体地反映到个人对家具的选用,甚至决定今后家具产业发展的方向。
近代社会变革较多,人民的生活也发生很大的变化。我国随着城市化生活的发展,人们对家具的选用标准必将更为重视,尤其注重是家具文化。尽管社会变化了,市场上现代家具更加,选择余地很大,但中国人的炎黄文化传统却没有丢去,传统文化仍是主流。仅管近代那次运动对传统文化破坏严重,许多优秀的红木、紫檀家具受到人为破坏,将上面雕刻的图案纹样砸坏、铲除,但仍有大量物品被人民完整地保护下来了,这就有力说明人民热爱炎黃文化,仍喜爱那些传统家具。倘若,以往是人们因生活物质匮乏,需要留用旧东西。而今天的众多人热衷于收藏旧家具的事实证明,物质丰盛的时代更珍惜老货旧物,其内在因素不是物质用品不够,是要通过这些旧物,去品味它的非物质文化。
那些旧家具能留传到现在,就在于它有文化底蕴。材质好、设计合理、制作工艺精当。这件物品从造物开始,存留到今天不容易,这件物品生命的延续,是一个漫长的历史文化延续过程。透过其面纱,可以设想这件珍贵物品必定出自一个有家教的人家,主人自身行为修养高尚,在生活中珍惜物品、又善于保养。这件器物的存在,见证了原有主人优秀文化素养,其器物传承一次次的交接,实际是一种精神文化在传递,这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发挥潜在作用。否则,再好的宝贝,到了行为粗野的人手中,不在使用中被损毁,也在变卖中流入到他乡。因此,拥有一二件有收藏价值的好家具,实际也是接受了它的内在文化,提升了新主人的文化修养,他为保护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了努力。
要使南通传统家具文化健康发展,就要培育它能生长的土壤。需要政府对这项非遗文化足够的重视,创造和利用各种机会宣传南通传统家具,使大家对它加深了解,增进它与人民之间的感情。如办笔会,让人们回忆历史,写出与出老家具相关的生动故事;如组织传统家具专题绘画、摄影比赛,让人们更多地欣赏到传统家具的特色;结合南通传统家具展览,组织有关知识竞赛,让人们亲眼看到它的艺术魅力,增加更多的感性知识,从而更加热爱传统文化珍惜传统家具。这些文化活动的举办,为以后创建南通传统家具博物馆打下物质准备和文化思想的基础。位于秦灶镇的南通金福木业有限公司,老板王金祥是家具生产企业家,多年来收藏了不少南通传统家具,而且质量很高,有些是稀有品种很有魅力。他原是普通木工出身,有创新精神,所以下海创业能取得成功;因善于研究,积累了许多南通传统家具知识;他热衷于社会公益事业,有办个南通传统家具博物馆的设想。他还做通夫人陈云的思想工作,要将个人收藏的传统家具整理后展出,让全市人民共同分享传统家具文化。像王金祥这样的企业家致富后,积极参与国家文化历史名城建设,勇于回报社会的举措,应当受到政府和人民的欢迎,大家应当为他鼓掌,创造有利条件支持这项公益事业,让他的理想早日实现。
四、建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需要培育南通传统家具产业
南通市建设历史文化名城,要加快建设现代化城市的步伐和世界接轨,现代化社会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也需要培育现代南通传统家具产业,并尽快将它培育壮大。对繁荣南通社会,促进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其产品除满足当地人民生活的需要外,还可以增加外销。
现在南通留存的传统家具已经很稀罕了,满足不了广大人民的生活需求。实际上普通民众在生活中也非传统老家具不可,传统家具也并不能完全适合现代社会生活,时代变化了,生活环境也与过去不一样了,家具也要根据现代城市化进步变革,因此需要发展新的家具产业群体,以满足人民生活需求。现代生活是丰富的,家具也要多彩的产品。现代家具产业中可以发挥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生产传统家具,以满足群众对家具的多样性要求。
生产传统家具,南通有良好的社会基础,因为这些传统家具是土生土长的,南通人热爱这种具有江海文化气息的家具,家中使用这些传统家具感到温馨,因为许多人从小就睡在那些架子床上,日常使用也是八仙桌、条凳、小方凳。摸到那些传统工艺制作的梳妆台、衣柜舒坦亲切。当然,现代生活与过去大不一样了,尤其是近二三十年中,城市化速度加快,人民的思想和生活观念也在改变。所以人们的家具从式样、使用功能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对家具的质量要求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如,许多人家都要购买红木类成套家具了,这种社会现象就推动了南通红木家具产业。如若你有心在城中转一圈,会发现主要商业街道上都有红木家具店,细看其货式大都是地产的,外来的苏作、广式红木家具并不多。个中原因有二条,一是地产家具也能够与时俱进,跟着时代前进的步伐逐渐变革,它及时吸收了众多外来文化内容,变架子床为高低床,八仙桌也有改成现代餐桌的,还根据现代家庭生活需求,设计成功硬木沙发椅、电视柜等配套的家具。家具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它的制作工艺却是传统的,手工成份多,坚持用卯榫结构,雕刻工艺图案纹样也以传统纹样为主,如卷草纹多用传统的太极纹,雕刻工艺有阴阳细刻和透雕工艺,图案线条简洁明快,油漆以传统生漆为主,化学污染少。这种地产红木家具的变革与居民接受新事物的步调一致,较好地处理了现代生活发展与传统文化变革的关系,也使众多江海文化得以传承贯串其中,所以受到当地人民欢迎。二是大家了解地产货的材质、工艺与价格,其工厂作坊离市区不远,可以到工厂参观挑拣、现场订购。不像外来货摸不着底细,使用就不够放心。
现代生活需要许多新家具,市面上主要有两种货,一种是流行的现代家具,一种所谓有手工艺术的传统家具。现代家具工厂的机械化程度很高,制图用电脑,生产用流水线,板材用复合材料。即使是实木家具,仅指使用的材料是木材而已。它有防潮、防变形功能是使用了粘合的指接板。它价格便宜是大机械生产,材料利用率高、生产速度快。它以价格便宜、变化节奏快,色彩、造型丰富,所以占了很大的市场。而这种家具内含化学物质较多对人体有影响,用螺丝安装工艺简单,容易松动变形影响使用。另一种是传统家具,使用珍贵硬木,卯榫结构用传统工艺方式生产,它结实耐用价格较高,但市场前景看好。其原因是现代人们的文化水平提高了,环保意识增强了。同时,懂得传统家具内在价值,所以购买的越来越多。虽然现代市场上的所谓传统家具,仅是手工制作成份多一些而已。大家也知道规模较大的企业用了电脑制图设计、机械化生产,但它的造型保留着古典形式,是仿效了传统家具设计的,保留了较多的传统文化内涵,卯榫结构是它的特长,表层使用传统生漆,环保性能优越,能持久使用保持光亮。故这些当代生产的传统家具市场较旺。
目前南通是江苏省红木生产基地,传统家具生产有较大规模,由于款式好质量有保证,故产销两旺。其原因,除目前国内经济发展良好外,还因为当地有高水平的红木工艺领军人物,和一支相应的红木工艺产业工人队伍。其领军人物有吴学忠、朱宇、刘志贤、王启华等,他们都是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在全国红木家具行业、工艺美术界中都有较高地位和社会影响。全国著名的紫檀家具专家顾永琦,按明清宫廷仿制的紫檀家具水平很高,还受到王世襄等权威人士的赞赏。南通传统家具产品在市场上持续热销,关键是能不断创新,较好地解决了木材涨缩问题。它原是千年难题,以往家具再好,桌面与边框间常有明显线缝,这是两块相拼的板材之间,是防止天气长期阴雨或干燥,木材产生自然收缩、扩涨影响质量而预留的缝隙,俗称“伸缩缝”。现在将这个难题破解,出产的紫檀家具板材没有伸缩缝,再宽的桌面平整如镜不见一丝缝隙,其整体价值和艺术水平就更高了。刘志贤设计的家具能与时俱进,款式、尺寸都适合现代城市居民和公共场合使用。而且顾永琦的产品打磨技术也更讲究,用手触摸特别滋润,其细腻胜过少女皮肤。
因为南通传统家具有创新特色,不少从事红木产业的传统艺人,如今都创了自己的企业,虽然上规模的大企业目前不多,中小型的工厂作坊星如棋布分散在全市各地,如今不下百家,南通城区四周比较集中,如平东、陈桥、十总,如皋市有林梓镇、海门市麒麟镇、如东县掘港镇、马塘镇,都有不少红木家具厂。海门麒麟镇除家具外,红木花几也是它的特色产品,在浙江、上海和苏南地区有较大市场。红木工艺厂的工人大都是当地人,其技术是通过师徒传艺法则传承下来的。这些手艺人在长期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他们有高尚的艺德,故产品质量较高赢得了较高声誉。
现代南通生产传统家具的企业,生产方式有了很大改进。过去生产家具都分散在一个个家庭中,市镇上虽有家具餔,伹规模不大。倒是那些有钱人家要打造家具才颇有气势,他们准备时间较长,预选了木材放在通风处自然风干一二年,然后找一位有本事的师傅讲好要求,让他带着一帮徒弟上门制作。置家俬,作嫁妆,床柜橱椅桌凳都是一套一套打制的。普通人家有儿有女,也打造家具,再穷的人家女儿出嫁,也必须凑几件家具作陪嫁,社会上有这种传统风俗,故南通以往传统家具存量丰富。现代南通社会经济发达,人们对家具要求很高。传统家具店里陈列的式样很多,可以根据各人喜好选择,有些工厂就在郊区,不少人直接到厂看货订制。南通众多红木家具厂的产品数量和质量,都不亚他处,可与苏州地区媲美,在江苏红木产业中有重要地位。这项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传统产业如能很好地培育,它是能够繁荣壮大,对南通现代经济建设能发挥积极作用,同时对地方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发展地方经济,扩大就业队伍都有好处。只要大家都能认识到传统家具文化的重要性,将优秀的南通特色传统家具列为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将得到应的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南通,将来成为现代化大城市后,在城市的细胞居民家中,就可以见到众多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传统家具。所以发展现代南通特色传统家具产业,也能为南通建设囯家历史文化名城增光添彩。
参考文献
1、田家青 明清家具鉴赏与研究 [M] 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
2、陈佐、苗金卫 南通工艺美术调查 [L]南通市工艺美术协(商)会(內部文件)。
作者简介:
冒安斌,1955生于,工艺美术师。现任南通维奇红木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佐(1943--),1979年考入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现从事沈绣艺术的工艺设计和理论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