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牌设计中的心得体会

[日期:2011-09-16]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提要]玉牌是玉佩饰的一种,从商代开始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礼仪制度。本文主要论述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玉牌的形制和题材,以及制作工艺。一件成功的玉牌,除了讲究玉料外,还要注意构图设计,空间布局,整体造型,并且追求光影质感的表达,作者就近年来在设计工作中的案例进行的一些总结。

 

关键词  玉牌  形制  题材  雕刻

 

玉牌是玉器作品中比较受人喜爱的一种形制。最早的玉牌制作高手为明代嘉靖、万历年间,苏州玉雕大师陆子冈创造的“子冈”佩。他把书法、绘画艺术结合玉雕技法,表现在方寸之间,创造出宽厚敦实的“玉牌”这一全新的玉雕形式。当时的玉牌通常有正反两面,诗书画意尽显其上,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赏玩价值,这也是玉牌广受文人欢迎的原因。而现代制作的玉牌,随着受众的不同,审美的变迁,玉牌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热势,本人就创作实践进行了一些总结。

 

一、玉牌的形制多样化

玉牌的形制一般呈长方形,也有圆形和椭圆形。传统的玉牌有牌头,便于穿系。常见的牌头有祥云、如意头、灵芝等造型。牌头设计要切合玉牌的主题,占玉牌整体比例要合理,好的牌头设计能够提升玉牌的整体艺术价值,否则就会画蛇添足。

玉牌的大小、规格没有一定之规。通常都是依据原料的大小来切割。但从美学上来分析,我在设计时,会依据材料尽量按黄金比例来确定牌形的长、宽。在牌体的设计中常常取消牌头。这样的牌形手感舒适,在后期的画面布置中空间感更强。由于玉料是天然的材质,当它出现裂口、瑕疵时,在设计中就要灵活变化。如长方形的牌料,在角上有脏点或裂口时,可通过把直角改圆角,来去脏避络。在牌形腰部出现毛病时,可把直边线改成内弧线来避让,也可用拉空花的形式来处理。

现代的玉牌还有一种“随形牌”这种玉牌是依据原料横切面的形状,结合所要创作的题材进行设计,随形随性,生动自然。在原料的利用上还起到保留原料表皮的作用。这类牌型经过适当的抽象变化,生动,自然,不死板。比如“庄周梦蝶”的题材可以用蝴蝶的外形,“大鹏展翅”的题材可以用雄鹰的外形。

图一:望子成龙玉牌

在这里以我设计的“望子成龙”玉牌为例(见图一),这块玉料的上下两端都有瑕疵。如果把瑕疵全部去尽,会大大降低玉牌的价值,经过思考,我把牌料上端的几条平行裂口设计成房梁,并且顺着右边最深的裂口把牌型上端原来的直线改成大小两段相连的弧线。而右下端的黑点,用拉花的技法,顺势拉了一个龙头。由于没有改变牌料原来的长宽黄金比例,所以比例舒适。再结合留白的构图方式,主题突出。这就是一例传统牌型改良的实例。

 

二、题材的多样化

玉牌的形制多种多样,但大小总归有限,如何在方寸之间达到完美的艺术境界,题材的选择就显得很重要。

有依据中国书画为题材的文人玉牌。这类玉牌常以花鸟,山水,雅士配合诗文,依据国画的布局来设计。画面内容大都追求宁静致远、闲瑕安逸的一种场面。在现代这种繁华、吵杂、压抑、浮燥的社会环境中,这类玉牌能让人心境平和、修身养性。

有依据民俗文化为题材的反映吉祥如意的玉牌。这类玉牌常以福、禄、寿、喜为表达思想,有非常强烈的民族特色,内容以吉祥祝福为主,较常采用的有“莲莲有鱼”、三羊开泰”、“福寿绵绵”、“一团和气”等,这类题材的构成大多采用民间常见的事物,如“寿桃”、“蝙蝠”、“葫芦”、“铜钱”、“祥云”以及各种动物形象,通过组合来表达一种美好祝愿,这类题材是约定成俗的,都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事物。

有反映宗教、神化人物为题材的人物玉牌。这类玉牌总以人物为主,有佛教中的各种菩萨、神化传说中的神仙,有儒道学说的代表人物,在画面构图中依据人物所要表达的情感呈现出或慈善、或庄严、或高雅、或肃穆的氛围。

还有一种以反映文化思想的学说典故、礼器、诗歌为创作源泉的作品。如作者设计的“四灵牌”就是用“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纹饰组合在一起,反映风水文化。这四种形象出自《易·录辞》说: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即左为青龙、右为白虎、前为朱雀、后为玄武,即太阳太阴、少阳少阴,风水中代表东、南、西、北四个方位;色为青、白、红、黄表示四方朝贡、天下祥和之征。

 

三、雕刻手法的多样化

玉雕作品中的设计思想都是通过雕刻落实在玉料上,玉牌虽是方寸之间的艺术,但它的雕刻手法是多种多样的,从阴刻、阳刻、浅浮雕、高浮雕、透雕、圆雕,俏色运用,金银丝镶嵌等手法都能选择运用。在一件玉牌作品上常常会运用两三种技法,这样的作品画面层次丰富,艺术感染力强。

图二:墨玉龙凤牌

我在仿古类玉牌的制作上就常常运用几种手法的结合。如墨玉龙凤牌(见图二),这块玉牌在牌头的位置采用镂空的技法拉了一只龙头,牌体部位用浮雕技法雕刻了丹凤朝阳的图案,玉牌的两侧一边透雕形成龙尾,一边抽槽压线与之形成均衡之势。在这种黒色的玉料上采用透雕的技法能使透空部位龙的形象突出,线条清晰。与牌体上实地浮雕的凤凰形成若即若离的均衡之势。龙在外围包裹着凤凰,画面和谐,层次丰富。

 

四、结语

  玉牌虽小,但它已流传千年,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的流传,它的形式已经越来越丰富,题材也在不断转变,一些老的,不符合现代人精神需求的题材与技法在消失,而与之相对的新形式又不断加入进来 ,玉牌的品种呈现出空前的繁荣。现在的制作技艺已远远超过了“子冈佩”的那个年代。它传承着文化,寄托着情感会流传永久。

 

参考文献

[1] 杨洪泽.          平面设计的本土语言[m]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6.2

[2] 陈  辉、黄战生.  中国吉祥符[m]  海南出版社1992.5

[3] 陈咸益、张淑荣  工艺品雕刻工(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 中国轻工珠宝首饰中心  2008.08.

 

作者简介:

刘毅,扬州市助理工艺师,92年毕业于扬州玉器学校,凭着对玉雕技艺的热爱,不断学习与拓展,先后对玉雕的人物,花鸟,走兽等品种精心研究。2006年,与爱人共同创立了工作室——“明润堂”。主要从事和田玉的设计与制作。作品生动,精致,典雅。并在历年的专业性评比中获得好评。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