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扬州玉器之艺术特色

[日期:2011-09-30]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摘要]玉器是中国工艺美术之精粹,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结晶。扬州是中国古代和现代玉器加工的重要基地之一,琢玉工艺,源远流长。扬州玉器品种齐全,花色繁多。扬州玉器独具特色,它保留了传统玉器圆润浑厚的艺术风格,并以典雅灵秀见长,受到世人的青睐和珍爱。

关键词:扬州玉器  工艺品种  艺术特色  赏析

玉器是中国工艺美术之精粹,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结晶。中国玉器的产生,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当时,玉器尚与石器混存。随着文明的起源和社会形态的演变,在新石器时代中到晚期,玉器逐渐具备了特殊的社会功能,使它最终从石器中脱离出来而独立成为一种物质文化形态,延至今日,中国人(包括海外华人)依然崇尚玉器的文化传统。

扬州是中国玉器的重要产区,琢玉工艺,源远流长。早在4000年前,先民们就在这里生产生活,有了玉石琢磨的活动。今天的扬州玉器,全面继承和发展了传统的优良技艺,以“南雄北秀”的艺术风格见长,品种齐全,花色繁多,六大类产品,各具特色。

    一、山子雕作品

扬州的山子雕是从1978年开始恢复研制扩大生产的。山子雕是玉器传统工艺中一个重要的品类,它要求制作者有较高的造型能力、富有创造性的构思能力和较高的文学艺术修养。扬州的技艺人员在构思创作山子雕产品时,注意利用玉石自然优美的形状、特征等,顺其色泽,使料质、颜色、造型浑然一体;他们师法自然,按“丈山尺树、寸马分人”的法则,在玉石料上或浮雕,或深雕,使人物山水、花鸟鱼虫、珍禽异兽、亭台楼阁等形象构成远、近景的交替变化,层次无穷,意境深远,取得了材料、题材、工艺的统一。

三十多年来,扬州玉器厂的山子雕通过技艺人员的潜心研究和不懈努力,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采用新颖的构思、先进的制作技术,使古老的山子雕技艺开出了绚丽多姿的花朵,优秀作品跌出,尤以一些大型的山子雕作品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碧玉山《聚珍图》、青玉山《汉柏图》、黄玉山《潮音洞》等,它们都以各自的风格代表着当代山子雕的最高技艺水平,是继清代《大禹治水图》后一件又一件的大型玉山珍品。

二、人物摆件

玉器人物摆件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它是玉器门类中最大的品种。扬州玉器设计师们突破了过去在人物设计上的单一、单调刻画手段,在确立作品的主题时,将人物与增节、环境相联系,制作出两个人物组像或两个以上人物群像的作品,其间配以与情节有关的道具、景物,即便没有道具、景物配置的双人组像,也通过人物间姿势的呼应、神态的刻画来增添情感气氛。因此,人物摆件的题材丰富多样,不仅具有情趣,且更具文化品位,大大提高了玉器人物的艺术感染力和工艺的欣赏性。

当代玉器大师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更注重现代造型艺术,强调人物造型比例结构的准确,身段形体的优美,脸部五官刻画情感化,追求人物的性格和精神气质,衣纹飘带、道具及装饰物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在工艺琢磨上则运用现代美术造型的方法,从解剖、透视方面入手塑造形体,逐渐用写实的现代美代替了传统的古典程式美,从而使作品具有了符合现代审美观念的生动性。现代玉器人物的优秀作品层出不穷,代表作有:白玉籽《吹箫引凤》、白玉籽《童子拜观音》、白玉《三星对弈图》等。

三、花卉类产品

玉器花卉是仅次于玉器人物的另一大品类。花卉作品采用镂空雕、平雕、圆雕等多种手法,花头花叶翻卷折叠自然,花叶穿枝、疏密有致,有的花蕊、花梗的皱纹处理精练自然,可谓天然活;里外花瓣的处理清晰、凌空、剔透,富有质感。玉器花卉的题材多选用牡丹、月季、山茶、牵牛花、梅、兰、竹、菊等,技师们取材于写真,在表现形式上又着意追真仿鲜。

现代扬州玉器最具特色的是花卉与玉瓶组合成件。以器皿瓶作为骨架,花卉围绕瓶体左右呼应,伸展向上,花枝盘至瓶盖的顶端。瓶盖上的花卉有时也作独立布局,但盖与体的花卉上下呼应,既主次分明,又浑然一体。为了增强作品的生活情趣,花卉间常配有鸟雀虫草,常见的有凤凰、仙鹤、绶带鸟、鹦鹉、锦鸡、孔雀等,在表现手法上,技师们注重鸟儿的“张嘴、悬舌、透爪”等细节刻划,附之以形,传之以神,充分体现出了巧夺天工的精绝技艺。代表作有:白玉《玉堂富贵双链挂瓶》、白玉籽《四季平安瓶》等。

四、炉瓶类产品

扬州玉器中的炉瓶产品,在仿制青铜器的基础上,标新立异,形状独特,尤以塔炉产品更能体现扬州琢玉风格。清代的三足元炉以至现代的北京炉,多为粗犷、敦厚之感,外型呈汤罐式,肥大的吞头下挂有两个活环,以示北方之雄姿。南方的杨邦(扬州玉器的称号)三足炉精致优美,缕空细琢,外型静雅,呈荸荠式,给人以灵巧之感。它的比例合理,结构严谨,全身五个活圈,也称五环炉,构成了吞头丰满透剔,三足刚健峻迈的风格。现代玉器器皿主要代表作:翡翠《三足元炉》、白玉《宝塔炉》、碧玉《鼎》等。

五、器皿中的链子活

链子活作为一种优美的装饰艺术,有着很久的历史渊源和演变过程。扬州玉器中的链子活,工艺精巧,堪称绝技,它与立雕玉器的结合,如锦上添花,相互辉映,绰约多姿,虽静犹动,使器物呈现出勃勃生机,令人望而生爱。

扬州的链子活,通常出现于炉、瓶、灯、塔、熏、壶等器物之上,尤以瓶、塔结合为多,亦最富有代表性。其运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视器物造型之需要,结合以单链、双链或多链,起衬托器物之效,而不渲宾夺主。

北方的链圈多数呈澡盆型,内园直径达15mm,太小的圈环没法制作。扬州玉雕在工艺技法上独具一格,无与伦比,琢制出来的圈环似“黄豆”一般,细洁圆润,整齐均匀,圈环并茂,大小由之,充分体现出了扬州工玲珑剔透的艺术风格。代表作:白玉《内链双瓶》、白玉《五行塔》、白玉《宝塔炉》等。

六、走兽类产品

玉器走兽向为玉器的独立品种。扬州玉器用玉石制兽或以兽纹样作玉器装饰的历史悠久。扬州玉器兽的形式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仿古、仿青铜器造型的变形兽,如独角兽、龙、门狮等。这类作品造型夸张,风格敦厚,走兽神情极具威严,保留了浓厚的古代风貌。另一类玉器走兽,以自然界各种动物为题材对象,用写实手法造型、施艺,在形象刻画上注重动物的神态与形体结构,毛、皮表述简略,作品平洁素雅,形成了现代玉器兽自然、生动、清新的风格。主要代表作有:碧玉《犀牛》、翡翠《飞兽》、碧玉《貔貅》等。

今天的扬州玉器,全面继承和发展了传统优良技艺,无论从品种门类上,还是技术实力上,在全国同行业中都名列前茅,多次荣获国家质量奖的金、银杯和珍品奖。扬州玉器精品跌出,优秀作品层出不穷,既保留了传统玉器圆润浑厚的艺术风格,又以典雅灵秀见长。随着伟大祖国经济的繁荣富强,扬州技师们定能创造出更多既富民族性又具时代感的玉器艺术作品,在中国玉器发展的进程中发挥其重要作用,推动中华玉文化源源流长,久盛不衰。

 

作者简介:

    洪海燕,女,工艺美术师,扬州玉器厂厂长助理。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