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泥人一代宗师柳家奎

[日期:2012-05-28]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摘要]柳家奎;(19291995195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雕塑系。生前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曾任无锡市泥人研究所所长。他在无锡四十多年的时间里为惠山泥人的继承传统,培养人才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作为他的学生自己有责任把和他在一起工作学习的经历作一回顾,使得我们在今后的艺术创作道路上学到他的创作思想和对民间艺术事业的奉献精神。

 

  关键词: 学习传统  理论研究  代表作品   培养人才 

 

柳家奎先生作为新中国第一代高等艺术院校毕业的大学生,当时有着非常优越的工作条件。但是他主动要求分配到无锡全身心地投入到民间泥塑基地惠山。虚心向优秀的民间传统艺术学习,一辈子扎根在惠山甘当民间艺术百花园中的一名园丁,为我国传统艺术的繁荣发展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惠山泥人事业。大家公认他为惠山泥人做了三个方面的贡献:

一是长期对惠山泥人艺术的学术研究,比较系统的整理和研究惠山泥人的历史沿革,艺术源流,风格特点及技法等将其形成文字材料在专业刊物《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南艺学报》和《中国工艺美术》等刊物发表或出版成书;主要有《惠山彩塑》《惠山泥人》《惠山泥人传统技法》《无锡戏曲泥人的艺术特色》《学习惠山泥人优秀传统》等。对惠山泥人的历史研究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目前我们大多专业人员对惠山泥人的理论研究和创作思想都引用了他的资料和观点。

二是在学习传统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努力创新,作品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惠山泥人界成为一个艺术流派,并且影响了周围的人和学生。先后创作设计了泥塑作品数百余件,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我爱北京天安门》《老人奏乐》《嫦娥》《中日乒乓运动员》《洛神》《武松》《太湖之滨鱼米香》《观音》《祝寿》《野猪林》《祥林嫂》《李清照》《祖孙学文化》《罗汉》《醉八仙》《九老头》《猴家族》等。大多数作品增先后参加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和去日本,美国,加拿大,朝鲜,罗马尼亚,香港,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展出受到好评。有些作品曾多次在当年的《人民日报》和香港刊物《中国轻工》等刊物上发表。数十年来多次参加了国内重要的大型雕塑的创作和制作工作。先后参加有;上海中苏友好大厦的雕塑创作,淮海战役烈士纪念碑的雕塑创作,毛主席纪念堂前门广场的雕塑创作,无锡早期工人运动领袖《秦起像》的雕塑创作和无锡梅村泰伯庙《泰伯像》的雕塑创作等。

三是数十年来,在培养惠山泥人的创作设计人才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自五十年代年起先后在惠山泥人彩塑训练班担任主要教学工作,当时的学员目前都是惠山泥人领域的艺术骨干,1965年起先后亲手教授学生有八人。从1978年起还参加江苏省工艺美术公司举办的历届工艺美术技艺培训班担任主讲,还先后去无锡轻工业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等校讲课。堪称在全国工艺美术界桃李满天下。基于柳家奎先生对我国工艺美术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1979年在全国工艺美术代表大会上国家轻工部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家”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结束语

 

  本人于1975年师从柳家奎先生学习雕塑创作。在跟随他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最难以忘怀的是他对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热爱和对惠山泥人事业不断追求的精神。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像柳家奎先生这样一位科班出身的“洋学生”能来到无锡献身于惠山泥人的创作工作是非常少见的。这对我们来说他不仅是一位老师,而且也是一个榜样。说实话对我们这些当年学习民间艺术创作的年轻人来说普遍都有些自卑的心理,总认为从事民间艺术创作没有纯美术创作那么高档次。是他的言传身教使大家能改变思想,热爱民间艺术安下心来刻苦学习专业技艺。回想起每次聆听他的教导都是一次心灵的提升。“艺术无高低,艺术无国界,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我记忆中这些话是他说的最多的。可以说他的艺术创作思想影响了我们这一代人。惠山泥人作为一种造型艺术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有着自己的理论基础和创作体系,任何艺术形式的创作都离不开生活的体验和积累。所以柳家奎先生他对学生的前期基本功学习是非常重视的。由于他的特殊经历他在对学生的技艺传授方式上有着自己独特的方法;不同于老艺人们手把手式的传授方法,虽然说这种方式在目前师傅带徒弟工作中是常见的现象,也是学生能接受的一种学习方法。但是我们很少能看见他在为学生亲自修改一件创作中的作品。而是提倡学生独立观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学习方法。先理解后创作,先思考后设计,创作作品要讲究思想性,艺术性。回想起在他身边的学习经历和他对我的教诲都是终身难忘的。民间艺术的审美习惯是有一定的地域性,习惯性的。艺术创作如果掌握不好这一点就会失去其艺术特点。惠山泥人也不例外,例如有些泥塑作品在惠山地区或许是件好作品,但是一旦离开这一地区或许就不一定会让人们接收,而这一点对于一般人来说是很难超越的。但是我们看柳家奎先生的艺术作品不仅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而且更据广泛性,他创作的作品能得到更多群体的认同,这就是大师的独到之处。他的代表作品《我爱北京天安门》就是这样一件经典作品。他的作品不仅是艺术真品也是我们的精神财富。愿我们继承和发扬柳家奎等老一辈艺术家的优良传统,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为惠山泥人艺术的发扬光大继续做出自己的贡献。

 

 

 

 作者简介:

    池志坚,男,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1975年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柳家奎先生学习雕塑创作,1982年进北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特艺系进行。擅长创作以历史人物为题材的泥塑作品。现工作于无锡市泥人池雕塑工作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