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漆嵌玉四十年——我的创作道路与体会

[日期:2012-06-26]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提要]作者回忆并且总结了从事雕漆嵌玉漆器制作与设计四十年的甘苦得失与经验体会,认为微薄的业绩离不开一生几位师傅——一位现在是东南大学教授,两位现在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指导帮助,也离不开同事阚凤祥给予的机遇。

 

关键词:扬州漆器  雕漆嵌玉

 

雕漆嵌玉漆器是扬州独此一家的高档漆器品种。正如东南大学教授张燕所说:“扬州雕漆嵌玉漆器主体突出,层次分明,不繁不乱,影像富有韵律,彩玉琳琅满目的反光图象为吸光雕漆锦纹地衬托,天然色泽,柔和腴润,两种工艺,珠联璧合,红木擦漆的屏风框架对五色陆离的镶嵌画面起了稳定统一的作用,端庄典雅又华美天成。”张燕教授形容雕漆嵌玉屏风有一种“台阁气象”。所以,雕漆嵌玉漆器特别是漆屏风,经常被选作国家或者各级政府对外交流的礼品。扬州润祥漆器厂以制作雕漆漆器与雕漆嵌玉漆器自成特色。

1972年进入扬州漆器厂从事雕漆嵌玉漆器的制作与设计,迄今已经整整四十个年头,其间曾因工厂转型经济困难而离厂转向花鸟画的创作,经济形势稳定以后,受聘于扬州润祥漆器厂,继续从事雕漆嵌玉漆器的设计。我的从艺生涯大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972年进扬州漆器厂到1989年考入设计室,是我从事雕漆嵌玉漆器玉工制作的阶段。我刚进车间学徒,师傅就敦促我学画。她说,“漆器工人其实是美工。泥塑是做加法,玉雕是做减法玉雕比泥塑更难”。我们从花卉开始学起。师傅将钵子从大到小摞成一摞,说,“画好一朵牡丹花,或是雕好一朵牡丹花,都要先理出花瓣像碗、像钵子那样一圈圈围绕的关系,画出来的花、雕出来的花才有精神。如果东一瓣,西一瓣,不但不可能有立体感,花还显得凋败”。后来我们学山石,师傅又说,“浮雕山石不是抹圆棱角,而是先削出六面体的三个面来,再雕局部,山石才有立体感。”在师傅的严格要求之下,我起早贪黑,利用业余时间写生学画。1983年,工厂选派青工进修,我被选送到扬州工艺美校进修了两年。通过学画,我的技艺大有长进。1978年为庆祝打倒四人帮,工厂调动起两个车间的技术尖子,加班赶制地屏《满园春色》。这件以骨、石、牙、玉混合镶嵌的巨型地屏,270厘米,宽382厘米,嵌孔雀开屏,红梅怒放,群鸟欢腾。用400余片五彩贝壳包镶出孔雀圆转修长的颈项;用60多公斤象牙劈成薄片,镂成孔雀数百根尾羽;用青金、绿苗双色套嵌孔雀翎眼;用紫晶、玛瑙雕刻盛开的牡丹。作品精工而又气势磅礴,入选1979年第三届全国工艺美术展览,其中的玉工制作就是我承担的,尤其是那几枝牡丹,迎风招展,赢得了大家的好评。

1980,在师傅的鼓励下,我参加了全厂青工的绘画选拔,以优秀成绩被遴选进入了设计室,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池家骏先生从事漆器稿面的设计。工作中,我摸索出一些设计漆器的经验。设计漆器特别是镶嵌类的漆器,画稿要疏朗,灵透,注重影像的美感。画稿过密,不但费工,更造成画面闷塞,画稿面积一般不能超过地板面积的二分之一。1987年,我被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宇点中,调入他的工作室当助手,这期间,我设计并且制作了漆画《凤凰涅》,在1988年“江苏漆艺作品展”中获得制作二等奖;我们设计了漆画《佳卉逢春》,先获得工厂奖励又在1988年“江苏漆艺作品展”中获得大奖;也在1988年,我设计的《鹤鹿同春屏风》入选“江苏省首届青年文化节”;1991年,我设计的《平磨螺钿转动炕桌》,被扬州工艺美术局“九零创新展评会”评为二等奖;1992年,我设计的《彩绘勾刀四大名楼壁挂》、《点螺松鹤围屏》、《刻漆装饰人物壁挂》三件作品参加“92观光旅游纪念和内销产品设计展”获得“设计三等奖”,其中,《刻漆装饰人物壁挂》又获得扬州科技干部进修学院优秀设计奖。每周六是设计室集体练功的时间,老师们纷纷铺开颜料画写意画。我站在身后看他们画,还到王登等老师家去看,然后自己学着画。1987年,我的国画作品《国色天香》参加“扬州工艺美术书画装裱展览”,1989年,我的国画作品参加“扬州工艺美术系统书画展览”;1990年,我的国画作品参加扬州市政协书画会“环境保护书画展览”。1993年,我通过了中级职称的全部考试。因为外销中断,各地漆器工厂纷纷倒闭,扬州漆器厂也面临着空前的生存难关,评聘职称的工作暂时中止,我不得不离开了漆器厂,以花鸟画创作谋生。

紧接着,国内市场放开了,搞活了,与我同在雕漆嵌玉车间的阚凤祥办起了润祥漆器厂,专攻雕漆漆器和雕漆嵌玉漆器并且越做越大2000年,他诚恳邀请我回到老本行,重操旧业。于是,我来到润祥漆器厂从事雕漆嵌玉漆器稿面的设计并且画生货。别看画生货这件事,它与顾永骏大师从事玉器设计是一个道理。光会画画、不会做玉器的人不能画生货,不会画画、只会做玉器的人也不能画生货,因为画生货的人要懂得,怎么样画才能够下铊,才能够好做。画生货还要懂得配色规律,“红配黄,胜增光;红配绿,花簇簇;青配紫,不如死”。我画的地屏《慈航普渡》2012‘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奖赛金奖,我画的地屏《富贵平安》在“2008年中国漆器艺术精品展”上荣获金奖并被扬州市政府收藏。

回顾我走过的艺术道路,我的几位师傅——一位现在是东南大学教授,两位现在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给了我终身的指导与帮助;我的同事阚凤祥——现在是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则给了我继续从艺继续发展的机遇。

 

参考文献

[1]张燕《扬州漆器史》,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版;

[2]张燕《扬州雕漆嵌玉漆器》,《中国生漆》19894期。

 

 

作者简介

徐强,1956年生,助理工艺师,2000年进润祥漆器厂从事雕漆嵌玉漆器设计。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