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前培训是广告设计类大学生课程的一次必然延伸

[日期:2012-07-23]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提要]本文以如何提高广告设计类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为切入点,讨论目前广告设计专业实践性训练的若干问题,提出对技能的应与专业相结合,与产业相联系,并以此为基础来分析如何提升应届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及自主创业能力的问题,探索他们的就业发展之路。

关键词:岗前培训    广告设计    大学生

 

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建设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稳定发展以及学生实现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需要,直接关系到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切身利益。同时广告策划,设计,制作与传播的不断发展,对广告从业人员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广告实践性的部分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培养模式和方法,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以服务就业为目的。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对广告企业,媒介机构以及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来探讨影响学生就业的问题,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一些实际的帮助。

一、市场对广告设计类应届毕业生的认可度很低

每年大量的广告设计类毕业生进入市场,但是,现实中广告经营单位不仅感到人才匮乏,而且对广告设计类专业的毕业生也并不特别欢迎,在招聘中直接写出具有工作经验两年的要求,这不得不令人深思。我们不得不去想我们培养的学生是否都是广告业需要的人才?

 

 二、高校应届大学生知识结构分析

          目前广告专业课程设置现状浅析──高校永不会完善

广告行业的年轻性,导致很多东西都应该从实践中总结。因此广告设计专业所开设的部分专业课程应该是一种实践出来的技巧,而不是靠理论指导循规蹈矩的练习。需要的是理论下的实践产品。传统的课堂教学已远远不能满足新一代广告学员的需求。但我们并不是在否定大学基础理论教育,因为基础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在和学生的沟通中我们听到了关于广告专业的一句流行话:“用昨天的知识教今天的学生去干明天的事”,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每每一线广告大师的讲座就能收获学生的一片赞叹与追捧,这难道不能说明现行高校课程的贫瘠。在与各高校应届生的接触与交流中发现现在大学生出现知识老化现象,最大的症结就是专业课程逐步与行业实践游离,有边缘化趋势。跟不上广告业发展的步伐,无创新。这样毕业出的大学生对于企业而言,就可用可不用。 这种现象尤其在二三流大学特别明显。目前有种种议论,说大学教育危机, 是制度?人才?财务吗?这些都是表面的,可以通过种种方法解决。最关键的一点,我们在和院系老师沟通中,了解到大学作为社会的知识装置,知识的传承和知识的创新是大学的核心使命。那么,它的传承性和创新性主要就是专业知识,这是装置的灵魂。但专业市场是在不断成长发展的, 大学的危机就是发生在这个核心部分。普通的专业教师往往是高校到高校,他们一开始就没有能和市场进行有效磨合。知识的理论一定跟不上市场的发展。放眼国外高等教育历程,也是如此。日本的企业大学的繁荣,创新被企业承担,院校大学生充其量也就只是半成品。

三、实习单位大多不会对实习学生进行培训,学校也没有老师监管

我们在走访中我们发现大学都开设实习课程,但在实践方式上五花八门,没有规范;实践管理流于形式,学校缺乏监管。学生对于实践目标也很模糊,一般实习单位出于成本考虑也没精力对他们进行辅导,职业能力得不到提高,实习效果不尽理想。奥美这类国际化在对待实习生时情况就好多了,很多名牌院校的学生看中他们的相关的培训和机会及运作经验及策划能力,挤破了头进去!但像奥美这样的公司能有几家呢?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学生对待培训的看重程度,可求程度。

市场呼唤广告设计人才

业界人士共同认为影响广告行业发展的瓶颈仍然是人才。是广告设计人才培养的数量不够,还是培养的人才不适合社会的需求?问题显然在于后者。经济危机,广告行业是不可避免受到很大影响,但不同性质企业所受影响不同。其中4A企业和合资企业受影响较大,民营企业也受到相当影响,内资企业所受影响相对较小。如果实时能对即将走进社会的大学生进行合理的岗前培训,提高内资企业用人的满意度,相信经过经济危机的洗礼后,有了人才的储备,内资企业发展才会有更强劲的势头。内资企业是真正消化大学生的主力军。

我们的应对方案——岗前培训

          a.实践检验理论,提高就业能力

学生们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学习环境。繁重的工作劳动、严格的企业制度、团队合作的精神,以及种种无法事先预测的人和事,都要学生们提前适应。因此我们选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进行岗前的适应性训练。要求学生参与广告公司广告运做的各个环节,使学生身临其境,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尤其广告学科这一带有应用型特性的学科,我们认为学生必须要有市场的再加工,在市场实践中去验证理论。 封闭式教学绝对培养不出高素质的人才。必须在社会实践的实战环境中,全面检验理论的指导作用,获得具体操作的实际感受,了解广告运作过程,熟悉广告策划、制作等技能,提高自己专业技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掌握技能上升到提高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b.培训方案的形成过程及方式

我们将以南大、财大、林大、南艺等大学为数据采集对象进行问卷发放调查,再对后期数据分析以及开放题的答案整理后找出市场与设置课程之间的差异,再咨询行业用人单位,在专业的课程设置上找出岗前培训合理方案。着力展开对学生思维能力、实操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交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训练,拓展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综合素养。教师队伍的选择上我们将请广告公司专业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共同来担当。

教学上我们认为只有整体上的把握,才能有一个个相对“独立”的专项。再由单项锻炼发展为单项技能训练,做到有层次有步骤的完成岗前训练。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平台,同时我们会在教学活动中及时注意学生反馈信息,同步进行辅导、纠正和总结。我们相信随着真实案例的推进能让学生感到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愿望,增加就业竞争力,融入社会、磨练意志,锤炼品格,全面发展。

      总之,努力为社会培养创作水平高、综合能力强的广告专业人才是我们的的宗旨。我们认为岗前培训的必要性如下:

       1、有利于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技能的提升

      岗前培训要求学习阶段走出校门, 参与实践锻炼, 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为学生就业和发展奠定基础。

      2、有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全面提升

      学生通过一定时间的岗前培训,使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接受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培训。有利于增强对整体广告行业的认识,理清将来发展方向,利于学生实现由学生到员工的身份转变。

        3、有利于缩短学生就业适应期

       学生在岗前培训新模式中得到了难得的实践机会以及了解、熟悉和适应企业的机会,使就业后在企业的适应期大大缩短,从而实现校企对接,有效实现学校与社会的零距离接触。使部分学生毕业就能直接上岗。

        4、 岗前培训是学生在完成基础课和专业课后的一次必然延伸

      岗前培训是学生真正的把所学专业和实际工作的一次有机结合,是学生在感性和理性认识上的一个飞跃,这个过程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专长和性格特点,在未来的职场上扬长避短,提前进行职业定位。

六、形成共识,群策群力

提高广告设计专业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让他们不再茫然, 需要大家创新观念。 岗前培训是切实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的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用人单位、大学生、高校及社会共同努力。希望大家能形成共识,群策群力,切实去解决大学生面临着就业难题。

 

作者简介

    王国建,男, 工艺美术师 , 南京市广告有限公司 创意总监 监事会主席。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