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刺绣作品——《骑士》创作之体会

[日期:2012-08-29]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摘要]  《骑士》是一幅绘在羊皮纸上的钢笔素描,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艺术家列奥纳多.达.芬奇的作品。绣品运用平绣中的虚实针法绣,用单一黄褐色的丝线,多个色级,简练的线条,绣出正在前行中的骏马和骑士身上繁密卷曲的毛发、高高的头冠和骑士威武的形象。绣面充满了神秘的氛围。绣品在表达原作的基础上,具有丝光迥动和刺绣特有线条美、韵律美。展线了东方刺绣与西方艺术互动、交融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 骑士   面料   线条    配色    针法结合

 

引言:

意大利是欧洲古典文明和整个欧洲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和最大中心,是人们心目中不可替代的精神圣地。

200611起,“意大利绘画400年——贝利尼博物馆藏品展”在上海拉开了中国十个城市巡展的序幕,苏州有幸成为了巡展中的一站。在苏州市图书馆,我们看到了五十一幅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作品,其中有拉斐尔、提香、卡纳莱托等大师的油画,达.芬奇的素描和米开朗基罗的浅浮雕等等。

鉴于中国刺绣—苏绣艺术在世界的影响,经公司与贝利尼先生协商,同意我们以其展品中的几幅巨作为蓝本进行刺绣创作。达.芬奇的素描“骑士”便是其中的一幅。

一、创作背景

列奥纳多··芬奇1452年生于佛罗伦萨芬奇镇附近的安基亚诺村,是十五至十六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天才的艺术大师和科学巨匠。他把科学知识和艺术想像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当时绘画的表现水平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他把解剖、透视、明暗和构图等零碎的知识整理成为系统的理论,对后来欧洲绘画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影响。先后创作有《岩间圣母》、《哺乳圣母》、《最后的晚餐》、《骑士》、《圣安娜》、《施洗约翰》等不朽的作品。

 

二、刺绣面料的选择

《骑士》是一张画在羊皮纸上的素描,由于年代久远,底色已经发黄,所以要寻找与此画相近的刺绣底料,还费了些周折。先考虑到羊皮纸的纹理比较粗,开始选用同样纹理较粗的白布,由于所使用的绣线需较细,所以创作时丝线容易拉毛,拉断。后又改用米色的塔夫绸,但是又显得较新,所以最后把塔夫绸用染料颜色再进行特殊的处理,才使刺绣面料颜色与原稿底色接近。

三、刺绣的线条和色彩把握

解读绣稿是刺绣艺术创作的关键之一。面对画稿粗一看,似乎只是一幅简单的素描,但再细细的看,就会发现并没有这么简单,作品除了流畅的线条之外,还有明暗分明的衬光,暗部与亮部的底色有明显的不同。这幅“骑士”是达·芬奇为弗朗西斯科·史弗查的铜质雕像而绘制的,画面充满离奇和怪诞的想像,人物和马的造型比例精确,这是达·芬奇经过对人体解剖学深入研究的结果,此画没有全部完成,马头和一条前腿为浅浅的轮廓。

为力求刺绣创作作品色彩的正确,配线十分关键,我们先按照贝利尼博物馆提供的图册,把基本的颜色先配完,然后又到北京巡展现场(此时巡展已到北京),面对《骑士》原作近距离对照配线(得到特许),然后把每一幅的用线分别装好,再标上标记。

由于这幅作品的画面不大,只有25*34CM,所以用的线条也不能太粗,只用一丝到半丝来刺绣。整幅画是用素描的形式来表现,用的颜色也不能像其他的图案那么复杂,只用三到四套线色来表达,每套也只有七、八个色级。

四、多种针法结合

创作中,刚开始我用的是平绣方法,先用一丝和半丝的色线用施针把明暗底色打好,然后再根据画稿上的线条,用滚针把线条做出来。但是,做出来的效果并不理想。第一,绣线有光泽,用平绣绣制出来的线光更亮,破坏了整幅画面的效果。第二,用单调的滚针,表达不出作者流畅、飘逸的线条,尤其是骑士的面部表情。所以,我改用平绣加细乱针的方法,打底时用细乱针,用稍微交叉的方法,克服了线条太亮的问题。由于此画并没有全部完成,除了马的头部和一条前腿外,其他部分均有将强的立体感,所以采用浅而细的色线,并运用带滚带绕的针法表现出马的头部和一条前腿淡淡的轮廓,从而更加突出其他部分较强的立体感。另外,画稿由于年代较久。画面上有几条长短粗细不同的裂痕,为了尊重原作,经过几次试验,最后用留白的方法将它表现出来。

《骑士》最突出的是人物。画面上达芬奇所表达的人物身披羊皮,具有强健的身体。但他的眼神是沮丧的,他的眼睛是象征骑士阶层的消亡,中世纪的结束,是此画又一精彩之处。我运用细乱针,滚针,绕针及采用一丝、半丝深、浅色线表现出骑士身披羊皮的毛感和飘逸感,同时感受到被覆盖着的身躯,人物面部是关键,先用半丝把面部的轮廓勾勒出来,再用较浅的半丝线条把面部的明暗块面做好,最后再用较深些的色线把五官绣出来。特别是眼睛,因为面积小,只能把线分成极细(约四十八分之一)来绣,而且还要表现出沮丧的眼神,不能有半丝差错。

五、结论

这幅刺绣作品——《骑士》历时一个多月创作完成,在制作过程中,有幸能零距离观赏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巨作,感受来自文艺复兴时期的强大人文力量,并为其艺术之高深而震撼!特别为能得到特许,对照《骑士》原作配线而感到十分荣幸。同时在创作中得到不少老师和绘画艺术家的指点和得到的一定好评,为之深表感谢。

 

参考文献:

[1]王守人,李磊,赵其华《意大利绘画400年》,文汇出版社,20065.

 

作者简介:

    吴金凤,女,工艺美术师。从事刺绣工作40余年。1949年出生于苏州,1972年考入苏州刺绣研究所.2002年在苏州市任嘒閒大师刺绣艺术工作室及苏州任嘒閒刺绣艺术发展有限公司从事刺绣创作及技术管理工作。师从苏绣艺术家蒯英,同时受到著名刺绣艺术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任嘒閒先生的指导。擅长传统绣和双面绣,特别是金鱼和花鸟。绣品多次获奖及被国内外友人收藏。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