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早在一千三百多年前,聪明智慧的古代民间信女,就想到用人的发绣来绣刺佛像,佛手和佛经,并且,朝日焚香膜拜,视为大礼,而今,人们又精心选用少女的头发,经过系列科学加工处理后,绣刺成各种精美的发绣艺术作品,供人们居家装饰,收藏和欣赏,深感觉有着一种特殊的纪念意义,现在我结合本人长期以来的发绣艺术实践,试论自己在这方面的一点认识和体会。
关键词:生命符号艺术—发绣 起源 复兴发展 传承 定位
一、发绣的历史沿革
中国古代人们珍惜头发如生命,蓄长发,打发结,梳发辫,“肌肤毛发,受之父母,不敢损伤”。发绣成为一门艺术,在清朝出版的《顾绣考》一书就有“远绍唐、宋发绣之真传”的记载,可见发绣这门艺术至少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然而,由于发绣完全用人发绣成,技术要求高,制作难度大,古代又无专业刺绣人员,因而作品流传极少。最早的一幅传世珍品算南宋皇帝赵构之妃刘安所绣的《东方朔像》。因战争原因,被英军抢去,现藏于英国伦敦博物馆。该作品长一市尺,宽八市尺。据记载,刘安系杭州人,她还绣有《官衣添线》、《枚卜补衮》等发绣作品。我国明代韩希孟的杰作《弥勒佛像》发绣,收藏在日本正仓院。韩希孟是上海露香园顾绣名手,上海博物馆也珍藏一件好的作品,是根据陶渊明的诗意用白描而绣的《停琴伫月图》,图中一道士观月,旁有抚琴童相随,人物眉目传神,衣纹丝丝别致,绣法超脱,明代夏明远的《縢王阁》、《黄鹤楼》两件发绣作品,也曾见日本收藏家影印于《唐宋元明画大观》画册中。四川省成都文殊院有一件《水月观音》发绣,江苏东台西溪泰山寺,城北晾网寺,古三昧寺陈列有发绣东方三圣,佛手、佛经题材发绣。清代以后,发绣这一特种艺术奇葩,已逐渐衰落,几乎失传。“文革”期间,红卫兵,“破四旧,立四新”,陈列在东台古寺庙中的少量佛教题材的发绣作品,又被红卫兵付之一炬化为灰烬,十分可惜。一九七二年,周恩来根据“文革”中发生的问题,明确指出:“对于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些优秀文化遗产,不但不能把它当成封、资,修东西加以禁锢,而且要保护发扬和光大。”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九七二年春,东台成立了工艺美术厂,开始了发绣的专业化打样、设计刺绣、装裱、系统化研制工作,古老的发绣艺术迎来了发展的春天。长期以来东台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发绣技艺人才。为今天发绣事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头发的妙用
发绣是用人的头发,经科学加工处理后,进行刺绣,因此,它与人的关系密不可分,根基就是人,一个人从出生之日起,用胎毛绣成生肖或人像,绣制的画面上,由小孩亲人写上小孩出生的时间地点和出生地,十分有纪念意义;人们结婚、金榜题名、庆祝生日、往往总是以发来作元素,绣制发绣作品作为纪念,其意义不同反响,1997香港回归,人们用头发绣制伟人邓小平像、2011年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用头发绣制国父—孙中山像,深受观赏者赞扬。人们用头发绣伟人和亲人肖像,是常有的事,在现实社会中,因为人们把头发,看得很神圣,很高贵,也感到有着独特的利用价值。这真是青丝一缕寄深情,怀念亲朋与故知,秀发长存人如意,留取芳名数百年。
三、生命符号的由来
通过多年来的发绣艺术实践,人们对传统的发绣艺术的认知在逐步提高,由于这门刺绣艺术,与人们身上生长的头发密不可分,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把它定格为生命符号艺术,自然有着它一定的道理和极其深刻的内在涵义。发绣,是用人身自然生长的头发,经过系列加工处理后,将发作线,针作笔,再通过刺绣师灵巧的双手,在高档真丝绸面料上,绣成各种不同题材,不同图案的精美发绣艺术作品,发绣,顾名思义,是用人的头发来刺绣,而人的头发,受之于父母,是人的生命在传承。人的头,也称之为首,人的头顶上,长成的发,是在人的最高处,因此,它显得尊贵和高雅。在我们古代,人们有蓄长发,打发辫,留胡须,视发如命,古埃及的法老们,将胡须上套上精心打制的套子,加以保护。种种现象说明,头发和胡须都是生命的象征,人之尊严。佛教信女,剪下自己的青丝。洗净晾干,绣成观音,如来等佛像,朝日焚香膜拜,视为大礼;女子与情人分别时,以一缕头发相赠,表示对爱情的忠贞不渝;男女婚配,采用双方的头发,绣成生肖或婚纱照图案,寓意为结发夫妻,十分有意义,儿女用自己母亲生前留下的头发,绣成母亲的像,长期缅怀。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综上所述,在众多的绣品中,只有发绣,是选用人的头发进行的,因此,把它定格为,人的生命符号艺术是正确的,如今的发绣已走进了千家万户,走进了寻常百姓家,成为人们馈赠之佳品,感悟人生,领略发绣艺术,是一种快乐与享受。
四、结论
人的一生是短暂的,可是,人的头发却能百年不变,千年不朽,长期留存,这一点已被实践所证明,被考古科学家充分论证,保护和利用好,人类的自有头发资源,让生命在延续。有着一定特殊的意义,也是我们发绣艺术工作者,重点研究和探讨的课题。人类总是在社会的实践中,不断认识社会事物,了解自我,愿发绣艺术,给人类带来更多、更精、更美的艺术享受。
参考文献:
1、东台天工发绣库存研究资料
2、东台市地方志
作者简介:
丁崇政,男,生于1956年10月,江苏东台人。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高级工艺美术师,现任东台市发绣协会副理事长,东台市天工发绣有限公司董事长,东台市天工发绣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