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扬州写意绣针法的运用
——绣制《唐人击鞠图》作品有感
【内容提要】《唐人击鞠图》是我国现代著名国画大师刘旦宅先生的作品,气势恢宏、画面饱满、设色丰富,其笔墨韵味非常适合扬州写意绣,在绣制过程中灵活运用深浅各异的墨线,外实内虚的表现方法处理好虚与实、细腻与写意的对比关系,以针代笔,以线代墨,将画理与绣理融为一体,绣制出格调高雅、飘逸传神的水墨写意作品。
关键词:扬绣 历史 丝理 线色搭配 针法运用
扬州刺绣源于汉代,兴于唐宋,盛于明清,至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早在西汉之初,汉高祖刘邦封其侄刘濞为吴王,王宫里的墙壁上就挂有华丽的扬州绣品。唐代,扬州是国内外著名的经济都会,手工业繁盛,刺绣业已很发达。宋代是扬州刺绣的重要转折时期,即从唐代的绣佛像转向绣书画,从实用性向观赏性发展。所绣物品针线细密、色彩美妙,富于生活情趣。当时的文人墨客倡导琴棋书画,寄情花鸟鱼虫,对扬州的人文艺术以致审美情趣的转移产生很大的推动作用。扬州刺绣受其影响,以此为题材的绣品逐渐增多,出现了为人称颂的单面绣。
扬州刺绣素以劈丝精细、针法缜密、色彩典雅、工整光洁、表现力强而著称,是我国四大名绣之一“苏绣”的一个重要流派,所用画稿大多取自历代名家字画,并因其精工细作、意境高雅而深受人们喜爱,因此具有很高的鉴赏和收藏价值。
扬绣分艺术欣赏品和日用品两大类。
艺术欣赏品历史上有仿宋绣,发绣等品种,多为富宦家庭女子所绣,故亦称“闺阁秀”。绣制工笔人物,山水,花鸟动物,鱼虫以及佛像等题材的挂屏、台屏、卷轴等。针法细腻多变化,色彩古雅秀逸,有清雅闲适之趣,是“扬绣”的主要特色。日用品类多为民间妇女日常所绣进入市场销售固又称“商品绣”。其针法粗犷,色彩对比强烈,富有浓郁生活气息和乡土特色。
水墨写意绣重在通过刺绣技艺的形式来表现作品的笔墨技巧,体现画面的意境、神韵、气势等,所选的画作不仅要有较强的水墨味,更要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才能充分体现扬州水墨写意绣的特色和品味。中国水墨画墨分五色(即焦、浓、重、淡、清五个层次),色泽饱满,层次丰富,气韵生动,具有很强的中国味,因此水墨写意绣主要选材于中国画。
在扬州刺绣的历史长河中,先辈们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刺绣佳作和数十种灵活善变的针法,这无疑是留给我们从事刺绣事业人员的一份丰厚的财产。如何传承和保护好这份珍贵的遗产,是我们每个从事扬绣制作者所面临的责任,时代呼唤精品,精品体现价值,只有创作更多的精品,才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好扬州刺绣技艺。本人从事“扬绣的闺阁绣”三十多年,积累了不少经验,下面我就从我的创作生涯来谈点个人的感悟。
扬绣的风格,来自于两千多年的发展和结累,她既是文化的传承,更是艺术的升华,扬州的精品绣之所以受到广泛的赞誉和中外人士的青睐,主要是扬绣以其劈丝精练,精工细作,针法缜密,色彩丰富,表现力强而注称于世;更以绣师们的做工精细,浓淡相宜,活而不乱,灵秀古雅的精湛技艺受到同行业的肯定和工艺界的好评。
扬州刺绣画稿大多取自历代众多名家的优秀之作,是一次对美术作品的再创作堪称富有立体质感的精美艺术品。一件成功的刺绣作品往往能达到画所不及的艺术效果,增强了原作的艺术感染力,是画与绣的完美统一,真正体现出刺绣艺术的精妙之美。
我国现代著名国画大师刘旦宅先生,擅人物,兼花鸟,取法汉唐人物、宋元山水及陈老莲和八大之花鸟,广泛吸取古人之长而融会贯通,工写兼长,创作多取古典题材及历史人物,造型清俊,情思横逸,秀拙相蕴,生动雅健,风格别具;又作减笔泼墨,融工笔、线描、泼墨为一体,格外古朴脱俗,耐人寻味。
其代表名作《唐人击鞠图》所绘的是中国唐代宫廷女骑马击球嬉戏愉悦的场景,是大师最为出色的佳作。
我在绣制这幅画之前,对作品进行了充分的解读。从作品的主题立意到构图、气韵,从造型特点到笔墨变化,从色彩的运用到虚实关系等等。通过解读我发现该作品是以墨为主,以色为辅。笔墨浓淡干湿,线条的虚实相间。整幅作品水墨设色丰富,色调和谐但这幅作品要求绣制者必须在细节之处去精加工,细处理,才能淋漓尽致地去做出这幅作品写意的效果。
在绣制这幅作品时,进行了大胆尝试。在绣制马时,力求根据画理的笔意、动态、神情,用丝路来完美表达。丝理较多,针法丰富,有虚有实,突破了以往单面绣做不到的效果。在衣服的处理上,绣制时在线色上采用了几套几十种颜色相拼色绣制,有的衣服需要连铺带混的手法,运用多种针法,如散套针、施针、搂针等多种针法绣制而成,线条流畅。同时用刺绣技巧手段来塑造形象,尤其是仕女脸部绣制时运用了铺、混、虚实等难度较大的针法,使得仕女脸部更光洁细腻,效果更加生动、传神,使作品在视觉上、感觉上更能丰富和增强原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从而达到以针带笔,以线带墨将画理与绣理融于一体的效果,整个绣面色彩艳丽,笔墨秀逸,这正是扬绣的精髓与独特所在。
这幅作品我历时一年多完成,整体的感觉就是精细、生动,和原作相比笔墨韵味更浓,可以说是刺绣和国画巧妙结合的成功之作。该作品于2012年入选【2012艺博杯】江苏省工艺美术精品大奖赛。
人物绣代表了扬州刺绣的特色,它的研究与发展凝聚了艺人设计人员的心血及领导的关心,产品畅销世界各地。如今的人物绣品不仅是珍贵的饰品和艺术品,而且具有很高的鉴赏和收藏价值。扬绣的特色须发扬光大,还有待于我们艺人绣技的不断提高和升华。
作者介绍:
孙家琴,女,1959年出生,江苏扬州人,现为扬州市工艺美术师。1977年开始从事刺绣工作,师从扬绣大师陈淑仪。擅长仿古山水秀和水墨写意绣为主,对人物、山水、花鸟、鱼虫等都能娴熟自如地运用不同的针法和技术,独立完成刺绣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