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我国曾经是世界顶级陶瓷的原产地,但是我们纵观当今国际市场时却不能发现一个高端的品牌属于中国。如何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陶瓷大国”成为“陶瓷强国”,通过对陶瓷品牌-法兰瓷品牌塑造的简单分析,发现注重个性化发展在当今陶瓷品牌过程中的至关重要意义。
关键词:个性化 品牌 建立与发展
我国曾经是世界顶级陶瓷的原产地,但是我们纵观当今国际市场时却不能发现一个高端的品牌属于中国。目前多数的陶瓷企业由于缺乏品牌的自主创新能力,产品同质化严重,很少能有国际市场竞争力。如何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陶瓷大国”成为“陶瓷强国”,通过对国际品牌-法兰瓷形象塑造的简单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注重个性化发展在当今陶瓷品牌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几个简单的名词定义
什么是个性?“个性”是指一个人独特的、稳定的和本质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总和。简单的说,个性就是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个性化,顾名思义,就是非一般大众化的东西。在大众化的基础上增加独特、另类、拥有自己特质的需要,独具一格,别开生面的一种说法。企业个性是指一个组织群体,为实现所从事的活动与目标的需要,在企业成立之初确定的或是在企业成长过程中逐步建立的具备自身特色的传统、作风、习俗、价值观。它构成了鲜明的企业形象,对企业管理心理活动和组织行为产生重大影响和制约,从而进一步体现在企业产品的表现方式和内涵等方面。企业文化个性的形成包含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指企业家把自己的人格特征赋予企业(这就是我们提到的品牌建立之初)二是指企业在企业家引领下产生了人格特征(这就是我们提到的逐步成长过程之中)。
一、 法兰瓷的简介
法兰瓷“Franz”是台湾人陈立恒先生于2001年创立的陶瓷品牌,Franz是陈立恒先生的英文名字,意涵无拘无束,充满创意。采用高品质细致瓷土及独家配比,运用釉下彩技术,在高温下锻烧,运用独家专利的“倒角脱模工法”刻画立体造型,并历经雕模、注浆、成型、素烧、手工绘彩、上釉、釉烧等上百道工序才得以完成。成品温润通透,色泽晶莹典雅,结合了欧洲艺术与东方气息,以华丽、浪漫、优雅和精致的表现力著称于世。在2002年纽约礼品展中以“蝶舞”系列获得了该展年度最佳收藏品第一名,成为21世纪初世界顶级陶瓷礼品业中一个崭新的品牌,改变了百年来世界陶瓷产业由欧洲名窑独领风骚的历史。
1)个性化由品牌的创始人在品牌建立之初建立
法蓝瓷,故乡是台湾,其创始人陈立恒先生在90年代成为世界顶尖之礼品制造商,所设计制造的艺品广布全球,有着为欧美陶瓷名厂加工多年的丰富经验,多年来陈立恒先生自觉应该建立属于华人自己的品牌,因而酝酿了法蓝瓷的诞生。FRANZ是陈立恒先生的外文名字,意涵无拘无束,充满创意。以自己的名字来命名品牌,就是希望藉由FRANZ来实现梦想,将理念融入产品的设计风格中;而logo上的海鸥就是传递理念的使者,展翅高飞,翱翔天地,把东方美学传扬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陈立恒先生期许法蓝瓷成为大自然魅力的传达者及东方哲思的传承者,希望大家都能够透过「瓷器」,东方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发明,一起品味「齐物天地美,逍遥仁者心」的东方哲学精华;透过与大自然的双向沟通,体会「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真道,成为懂得自处与处处关怀的现代逍遥仁者。理念上多表现为人在与自然的交流互动中体会的万物之美,获得的生命哲学顿悟。
2)个性化在团队中的坚持
在设计上,法蓝瓷的设计团队是由一群喜欢探索大自然,追求真、善、美境界的艺术家所组成,有着共同的环保理因此在设计上,法蓝瓷多取法自然,花草风姿、虫鸟律动、山川原野都以立体造型呈现于作品之中,将杯盘瓢盆,从再平凡不过的生活用品升级成艺术品,居家摆设颇有画龙点睛的效果。不仅在外表的和谐上,更是一种从内蕴文化修养中发出来的人文情怀。法蓝瓷结合了东方美学思考与西方新艺术(Art Nouveau)的装饰风格,精致的表现出融合浮雕与雕塑的立体造型和浪漫梦幻的丰富色彩,中西合璧。法蓝瓷在设计上明显挪用了西方的色彩及手法,但在元素上,却运用了大量东方工笔花鸟图案。让整体设计既有西方现代感,又具东方韵味。
例如法蓝瓷蝶舞系列设计师-何振武先生,大约是在十二年前开始进入法蓝瓷这个品牌。在最初构想蝶舞系列的时候做了四个主题,分别是「蝴蝶」、「蜻蜓」、「瓢虫」以及「蜜蜂」。「蝶舞」这个系列的灵感来源于偶然机会下看到了敦煌飞天壁画中仙女拎着彩带在空中飞舞的线条,非常流畅、轻盈、飘逸的感觉,设计师刻意将蝴蝶的尾巴拉得很长,用一种非常写实的手法去表现,再搭配上牠与花、草的互动,撷取经典里的元素和风格把它融入品牌产品的设计上,达到“念与万物皆取之于自然、与大自然共存共荣”的品牌共识。
3)通过活动加深品牌的个性化的社会体验
法兰瓷陶瓷设计大赛于2007年开办,一年举行一次。其目的是以面向当代社会生活,促进中华陶瓷艺术设计的发展,促进文创产业发展、增强陶瓷产业竞争优势、与提升华人陶瓷设计水平为目标,从2012年1起宣布全球征集作品,并把当年的大赛主题定为“觉”,
其目的有几个方面:1、打造国际级工艺设计竞赛2、经典素材,重新诠释3、 明日之星,两岸选秀4、东方风华,巴黎绽放──MAISON & OBJET参展机会。法蓝瓷杯陶瓷设计大赛赛区跨及两岸三地,是华人地区少见的大规模工艺设计竞赛。希望藉由竞赛方式提供展示与交流的平台,培养两岸三地的设计人才,激发优秀的创意灵感,提升华人陶瓷设计作品于国际上的知名度,展现华人文化的特色与竞争力。藉此良好的平台,发掘大中华地区的工艺设计精英,提升年轻新秀作品的能见度。为品牌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设计人员储备,同时推动了品牌个性化在全球范围内艺术理念的传播。
目前我国陶瓷品牌的现状
法蓝瓷坚持“设计在台湾,生产在国内,销售在世界”的运营模式,其产品几乎都是在景德镇烧制,有精确的产品编号和限产数量。有专门的设计师绘制产品稿,经过集团认可之后投产,每件产品上都同时标注设计师和制作者的姓名,充分体现了对设计者和制作者的尊重与责任。
生产基地选择景德镇的原因就是看重历史的沉淀和传统工艺的魅力。可是为什么景德镇自己没有打造出世界有名的陶瓷品牌?我以为长久以来景德镇出现两个方面的极端,一个就是产品同质化严重,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前的产品依旧在生产,多度的依赖工业化生产装置,简化工艺性,通常是哪种材质成功率高就用哪种材质,而成功率高的材质烧出来的东西肯定就一般。在市场形成了日用品等瓷类的泛滥和审美失神。另一方面就是过分的最求大师的市场价值,我们经常看到在景德镇大师的名号就是一个标杆,大师署名的作品就能卖得很好,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艺术陶瓷的发展,但市场终归会逐渐恢复理性,大师又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品牌才是真正的大师。过度的相信大师的成名作品,会造成很大一批作品的不断重复(有时候甚至包括大师本人)就会堵塞了创作的道路和对创作人员的积极性的鼓励。从而在市场上形成低端极低高端又极高的不良影响,严重消弱了整个区域的品牌效应。
中国制瓷业应该学习和借鉴法兰瓷等世界知名陶瓷企业的品牌发展之路,在品牌形象塑造上下力气,在设计、工艺、绘画技法上坚持个性化,让艺术品更加个性化生。随着这些年中国经济的突飞猛进,国内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也在不断衍化,对艺术品及工艺品的鉴赏能力也越来越得到提高,这就对我们的陶瓷产业有了更高的要求与期待。品牌意识的提升,使得市场对有着鲜明品牌特征的个性化艺术生活用品有了更大的需求。只有不断创新设计,改良工艺,明确品牌个性特征,才能让自己的产品从同质化严重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创造出中国人自己的国际品牌,真正做到从“陶瓷大国”成为“陶瓷强国”。
参考书目:
1. 《从罗森塔尔(Rosenthal)看陶瓷品牌的形象塑造》 作者:孙琳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1年05期
2.《从质量出发,陈立恒创立FRANZ,重振中国陶瓷光辉》 作者:陈启明《质量》 2007年09月
作者简介:
史岚,生于1973年2月,任职于江苏双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致兰堂工作室。作品《水光岚气系列—跋涉》在第四十七届全国工艺品交易会上获得2012年“金凤凰·扬州赛区”创新产品设计大奖赛金奖。作品《水光岚气系列—考拉》在2012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获得“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