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这是运用新中式风格装饰市场的一种新的尝试。新中式风格代表着现代文化和东方艺术融合。在渗透了本土文明的同时又展现了现代的双重审美情趣。整个空间是以中式风格为主线,又糅合了现代简约元素的格调,使得空间更加多变,丰富多彩。作者认为这将拓展了中式元素在装饰领域内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古韵今风、东方情怀
参考建筑实例参考:苏州博物馆外立面,苏州火车南站外立面
一、市场的规划与位置
徐州市户部山文化市场是由苏州观前有限公司投资的项目,为一座具有文化魅力的购物场所,由本人负责总体规划设计。市场面积约10000平方米,历时六个月左右完成,整体装修费用约1000万元。文化城以中国韵味为主线,突出涵括了苏式传统文化的恬淡雅致,其设计理念为将中式古典元素运用到现代材料与装修工艺之中。这一点本身可能不足为奇,但其设计过程中最突破传统也是最大胆的尝试,则是将苏式园林艺术与城市购物商圈进行了巧妙糅合。这一不落窠臼的想法在项目完成后便得到了商家和客户的一致好评。
二、规划设计理念与特点
徐州户部山文化市场地处徐州市中心的户部山步行街,前身是徐州云龙区政府办公楼,老式的筒子楼造型建筑,政府搬迀后旧楼由开发商承租下来,改造成文化市场,我考虑到在人潮拥挤、商业繁华,生活在快节奏的大都市,人们不免想追寻一个安宁、舒心的交易平台,在购物中放松心情,得到片刻的休憩。然而,传统的购物场所带给人们的感受往往是嘈杂、紊乱、拥挤,毫无安静可言,更无美的体验。因此,我就推陈出新,将江南园林的雅静别致设计到了市场空间中,使古典与现代天衣无缝地过渡,从而给前来购物的顾客带来前所未有的轻松、宁静。此举不仅满足了人们对于美与安全的追求,更能使顾客们放慢脚步,将目光更多地停留到各色商品上,从而为购物中心创收,保证这种优雅的风格不违背市场的本质。
我将文化市场的装修风格定位为富有苏式传统的新中式风格,在满足商铺基本功能的前提之下,力求表现出新的苏州传统文化。在色调运用上,整个空间以白色为主基调,深灰砖色地砖拼成大方人字条形的各色花样,此“白、灰”二色尽显白墙灰瓦的苏州园林特色,简朴大方,有水墨的韵味。如同过去园林用的木梁和木椽一样,我所设计的门、隔断、椽子都使用了深枣红色这一色调,既能与古典的园林式沉静风格相呼应,和白墙相搭配显得清新简洁,也不会因太过素净而失去商铺特有的喜气。最后,灯光的设计也兼容了古韵今风。吊顶的中式红木宫灯取自汉代宫灯样式,线条简洁流畅,其暗雅淡黄的灯光给人以儒雅稳重的视觉享受。而宫灯周围的若干组隐藏廊顶的吸顶筒灯则时尚感十足:光线或强或弱,或直或斜,层次分明。古今交融的淡黄色灯光照明给每一样新旧元素都披上了柔和清新的光芒从而合为一体、搭配适宜、相得益彰,使得这个大厅中所有的空间构建都散发出独特的魅力,令人流连其中。
另外,简约大气是这项作品设计过程中的另一大特点。清新简洁的设计,是中国更是世界的审美趋势。但要想把中国的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对接,走一条既融合了传统文化,又具有现代特征的道路,这不是简单的仿古复古所能做到的。因此笔者认为设计有古风但不要局限于仿古上。文化市场的门楼为传统的中式结构,传承了苏州城内古建筑纵横交叉的檐瓦屋顶,体现了错落有致的江南特色;但其墙面及吊顶故意不似古时那样做花样繁复重重叠叠的处理,因为这种简单朴素正可给门楼恰到好处的衬托。楼道围栏运用中式古典“回”字纹,有四通八达之意,暗合文化市场作为商贸中心的用途,但其设计简约且材质为铁艺,流露出浓浓的现代主义风格,很巧妙的做到了古今交融。花窗与门隔设计均取自古典园林的精髓,达到漏、透但又隔断空间、增加景深的效果,但其花样显然不再是八仙或四季花卉,而是与铁艺围栏相呼应的“回”字纹,使得古典园林与现代建筑和谐对接,融建筑于园林之中,使顾客身临其境、身心放松。大道以金山石条相铺陈,又一次为整个建筑注入传统苏式“黑、白、灰”三元素;但其砖色的仿地砖花纹设计,通过对中国传统元素的变异,符合国人的现代审美需求,使舒适的现代生活自然地融入传统文化氛围之中。大幅金底人物风俗画则在传统文化氛围中展现出现代的活力,更显商铺的繁华朝气。
三、中式风垎规划设计反响与展望
设计此项目时,我还注重其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把该建筑与传统的城市机理融合在一起。门楼和周边店铺呈贯通延伸状,并不刻意突出。其色彩和纹理也与周边街面相统一,既让人感到协调舒服,又让人感到好看、有吸引力,这就是我将传统和创新结合的思想。市场改造过程中,不停有商主现场来询问,察看,完成后不到一星期,二百多个商铺已全部出租了。 以粉墙为面,深红色木楞为线,配以吊灯等为点,做到以点线面的结合,将中式风格的内敛体现出来,使空间不仅具有亲和力且令视觉增添了现代风格的新鲜感,做到悠久的人文历史与现代商场环境相统一,在建筑装饰方面作了一次很有意义的賞试。这是一条继承与发展的,很有前途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室内设计资料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张绮曼,郑曙旸主编。1991年6月出版。
[2]《全国建筑画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戴念慈,王天钖等。1989出版。
作者简介:
王开亚,男,工艺美术师,任职于苏州工艺美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