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玉器的投资收藏与创新提升

[日期:2013-06-17]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提要] 投资收藏品市场是工艺品五大市场之一。当前国内不断升温的艺术品市场中,中国玉器艺术品的收藏投资因大众对玉文化及其社会功能、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实用功能的普遍认同而异军突起。中国当代艺术品投资收藏方兴未哀,当代玉器在艺术品投资收藏市场中大有可为,江苏玉雕业当锐意创新、乘势而上。

 

关键词: 玉器   玉文化   投资收藏   综合创新 

 

    “以人为本”的艺术品,因其历史风貌、时代特征、文化底蕴、艺术含量、人文精神而形成的独特魅力,历来为人们所尊崇、喜爱、欣赏进而收藏。同时,与其他投资债券、股票、房地产形式相比,艺术品投资具有风险小(安全保值)、升值快(收益率大)、格调高(陶冶精神生活)的特色而越来越为人们所注目。

   “乱世黄金,盛世收藏”。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以及收藏类投资理财理念的不断普及,民间收藏和艺术品市场的不断升温,各类收藏节目的热播、收藏市场的火爆,无不显示出“全民收藏”时代的逐步到来。根据尚普咨询《2010-2013年中国艺术品市场分析调查报告》显示:艺术品投资是高端投资领域的最佳选择。同时广大民众在当前另类投资中以艺术品投资最受欢迎,其增速超过炒房炒股,成为炙手可热的“第三大投资”。

在当前国内的艺术品市场中,中国玉器艺术品的收藏投资异军突起,其收藏投资者已经成为仅次于书画和瓷器这两大收藏圈之后的第三大群体。随着当代投资收藏者将对玉器文化和价值的更多更深认识,中国玉器的收藏投资热将更进一步持续升温。

 

一、玉文化使玉器成为投资收藏热点

“黄金有价玉无价”。玉器之所以成为投资收藏热点,是因为它在价值和功能等方面具备诸多独特的比较优势——

社会功能:中国是世界上开采和使用玉最早、最广泛的国家。中国有着7000年的用玉历史,2500年的玉器研究历史,这使中国赢得了“玉器之国”的美誉。物质、社会、精神三合一这一独特的玉意识是我们华夏民族的思想建树,中国古代玉器历史之早,延续时间之长,分布之广,器形之众,做工之精,影响之深,为其他任何国家所不能及。自原始玉器工具使用功能的逐渐衰退,继而到图腾崇拜、礼仪信仰、装饰佩带,甚至标志着身份地位的功能的确立,使玉器走完了从初创到成熟的漫长历程。经过几千年的孕育成长,玉器的社会功能在不断地发展演变,各个历史时期的玉器,负载着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信息,是我们认识历史的一个窗口,其历史价值有的远远高于其他方面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玉促进了文明社会的产生,玉意识演化成国家意识,玉的性质推动社会的发展。

文化价值:玉是东方精神生动的物化体现,是中国文化传统精髓的物质根基。发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而绵延至今的“玉文化”是中国文化有别于世界其他文明的显著特点。在中国诸文化的历史传承中,从文明发祥就始终一脉相传、未曾中断的就是属于中国自己的“玉器时代”和博大精深的玉文化。玉文化包含着伟大的民族精神,有“宁为玉碎”的爱国民族气节;“化为玉帛”的团结友爱风尚;“润泽以温”的无私奉献品德;“瑜不掩瑕”的清正廉洁气魄;“锐廉不挠”的开拓进取精神。中华玉文化是伴随着玉器生产而产生的,玉器逐渐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文化内涵,如玉器是权力、等级的标志,视玉为祥瑞之物,反映人们祈求吉祥的共同愿望,作为美好事物的代名词和德行操守的象征(如玉有五德:仁、义、智、勇、洁),等等。玉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创造的以玉器为主要内容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玉文化的成就远远超过了丝绸文化、茶文化、瓷文化和酒文化,已深入到中国人的血脉,是有七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留给当今世界极为宝贵的文化资源。

艺术价值:玉器往往表现出“天公之美”(质地)加“人工之美”(工艺)的社会美,它是天地造化和精美工艺的融合。首先,玉被誉为“石之美者”,其质地细密、色泽淡雅、温润光洁、色彩丰富。玉本身具有的色彩通过加工处理后,会以不同的色泽显现和相互映衬,其天然色彩的丰富表现力可以随物传情,使作品更加生动。而且玉的音感清脆悦耳,听之则涤荡胸怀。这些美学要素结合起来,不禁会使人感叹玉石乃天地之精华,进而在崇敬、景仰之余加深人们对玉的既爱又敬、不平凡中又蕴涵神秘的独特审美趋向。其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玉不琢不成器”都道出了琢玉的真谛。玉雕是采用天然玉质材料,由人类的智慧和双手创造,反映社会生活、宗教信仰、民俗传统,表达作者思想情感,并有较高审美意义的静态视觉形象。它是用适当的工具由表及里、由粗到细地去除多余部分,使之最终成为具有经济价值和审美意义的实体。玉器在展现玉质美的同时,更体现了人类艺术创作的魅力,包含了深刻的人文思想,是内涵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实用功能:一是玉的装饰功能。“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古代人们佩玉不仅是表现外在的装饰美,而是表现人的精神世界和自我修养的程度,同时还具有体现人的身份、感情、风度,以及语言交流的作用。时至今日,玉饰仍然视为幸运和修养的象征,并已逐步成为表现个人性格、装饰、品位、风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会给人们的生活、衣饰起到珠联璧合的效果。二是玉的保健功能。《黄帝内经》、《本草纲目》等文献中均称玉可“安魂魄,疏血脉,润心肺,明耳目,柔筋强骨……”。人身有“精、气、神”三宝,而玉石是蓄“气”最充沛的物质。民间有“人养玉,玉养人”的说法,人们也因此大量制作玉枕、玉坠、玉锁、玉烟嘴,以此健体防病,让人精神焕发。三是馈赠功能。如今,玩赏玉的款式、造型、纹饰、创意及做工等都有很大改进,更加强调玉的吉祥性、玩赏性和艺术性。玩赏玉器作为礼品、信物、吉祥物等广泛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和各种交往之中,是亲属、朋友、友好之间表示爱心、感情、良好祝愿或祈求平安的首选馈赠之物。

选择玉器作为投资,符合艺术品投资“真、精、全、稀”的标准。玉器又因其玉石原料作为不可再生的矿物资源,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认知程度的不断提高,其精品越来越少,其升值空间巨大,极具收藏投资价值。正因为如此,玉器成为收藏类投资者的新宠。

玉器艺术品的收藏投资市场近年来业绩菲然,各大拍卖会上成交率高且高价迭出。搜狐财经刊文称“玉器拍卖渐入佳境”。

 

二、当代玉器在艺术品投资收藏市场中大有可为

与古代艺术品相比,中国当代艺术品投资收藏方兴未哀。很多手中有富余资金的人,已经将目光转向当代艺术。

根据艺术市场的演进过程的基本规律来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们会先开始收藏当地传统文化所产生的艺术品,如中国的古董字画,然后会收藏自己成长阶段中的当代艺术作品,最后才会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发生兴趣。目前中国正处于从第一阶段转入到第二、第三阶段的过程中。

我国现在正在掀起继北宋末年第一次收藏热、康乾时代第二次收藏热、清末民初第三次收藏热之后的第四次收藏热潮。此外,在欧美、中国台湾等诸多国家和地区,也都有一大批的玉器收藏者,他们对玉器的喜爱来源于其对玉文化的理解。

当代玉器在整个中国玉器发展史上来看,是一个非常辉煌的时期。随着新玉收藏热的迅速升温,在拍卖市场上现代玉器也令人瞩目。从各拍卖行玉器的拍卖来看,当代玉器中凡是玉料上乘、名家大师的作品,都会受到藏家追捧。中、低端当代玉器也有广阔市场。

作为投资收藏品,当代玉器与古玉器相比有着现实的优势——

第一,当代玉器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延续,拥有浓厚的文化特质。它是一种大自然的珍稀原料与当代人文工艺、创意结合于一身的艺术品。

第二,从古玉文物的历史发展分析,可发现玉器原料和艺术价值与历史年代成正比:越是近代,良玉越多,工艺水平越高,良玉的价值越高;且近年玉石的产量与质量都达到了历史最佳状态,为当代玉雕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尤其是现在玉器原材料的珍稀程度伴随着储量减少而日渐凸显,稀缺性构成了收藏与投资的要素。

第三,与古玉器相比,当代玉器没有年代的争议,价值的分布要点更为清晰;当代玉器有着非常好的鉴定、鉴别依据,有国家标准可以参照,解决真伪问题有据可依。第四,宽松的艺术创作环境使得玉雕界人才辈出,这些玉雕大师有着旺盛的创作热情,优秀作品层出不穷。当代玉雕大师的优秀作品的收藏价值,无论是从文化艺术的角度上,还是保值增值的角度上,都有着可观的前景。这些优势都正逐渐被历史所证明。

一度沉寂已久的工艺美术行业包括玉雕业早已萌发出新的生命力。无论从工艺手段、题材选择、精细程度等方面,当代工艺美术品都突破了前人。有专家认为“中国玉石雕刻正步入一个艺术的高峰期”,原料玉质日臻完美,工艺更加精湛,玉雕大家和新人辈出,“中国当代玉雕艺术品不仅正在成为收藏品,更是在成为一种新的投资”。

 

三、江苏玉雕业当锐意创新、乘势而上

当代玉雕分为南派、北派。南派以扬州为代表,讲求细腻、典雅、形象。北派以北京为代表,讲求粗犷、庄重、气势。中国玉器的主要产地有江苏、北京、上海、广州、辽宁、新疆等地。

江苏玉雕业拥有人数位居全国各省市区首位的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另有众多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名人、高级工艺美术师。“扬州玉雕”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唯一的玉器,素有“和田玉、扬州工”之盛誉,以玉器大件为主。苏州玉雕(史称“苏帮”玉雕,也被称为“苏作”),“良玉虽集京师,工巧则推苏郡”,尤其在苏州西部的东渚和光福,人才济济。苏州玉雕现以玉器的中小件为主,构思巧妙、做工精细,符合当代人的审美趣向;其“空、飘、细、灵”的风格也被代代相传的精品演绎得淋漓尽致。

笔者认为,江苏玉雕业应在以下几个方面锐意创新,乘势而上——

一是观念创新。要切实认识到:工艺品五大市场中,投资收藏品市场在当前具有巨大潜力和重大份额(其它四个为礼品、室内陈设品、纪念品、宗教用品市场)。胡润研究院最今提出:仅江苏有20万人资产超600万,半数拥有艺术品投资据统计,而未来有意向投资艺术品的达到78%。中国是爱玉之国、崇玉之邦,中国人对美玉情有独钟已形成一种潜意识,达到一种心理极致,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崇玉、爱玉、赏玉、盘玉、佩玉、藏玉,形成中国人民特殊的文化心理,从而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近年来,参与艺术品交易活动的群众越来越多,普通群众对文化艺术品的需求正从单一投资需求转向家居装饰、资产储备、增值等方面。对许多中小投资者而言,一般性作品也就有了市场。艺术品不仅具有极强的保值、升值功能,其作为精神产品,还具有极强的欣赏功能。因而投资者不仅可以通过艺术品投资获利,还可以通过艺术品收藏来美化生活、陶冶自己的精神生活。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居室装修热的不断升温,能带来高品味艺术享受的玉器等艺术品更倍受人们的青睐。

    二是作品创新。在艺术史上那些独树一帜的艺术品,是艺术品投资的稀罕品。那些具有创新意义、首开先河的艺术品也极有投资价值。投资收藏者对雕刻艺术品的投资首先要分清雕刻艺术品和雕刻工艺品,那些只有“形式的成分”或“直接的成分”,而没有“表现的成分”或“联想的成分”的作品一般只属雕刻工艺品,这些作品可以摹仿,投资升值空间甚小;而一些富予了深遂内涵的雕刻艺术品则往往是“独一无二”的,根本无法临摹,且具有不可重复性和稀缺性。玉器作品要充分发挥其“因材施艺”的成型特色而具独创性,更要以“玉文化”为创作理念,赋予作品文化内涵、时代精神和人文气息。

三是营销创新。要加强作品宣传,包括:1、举办展览,使社会各界了解投资者的收藏,扩大影响;2、召开专家、学者学术座谈会,讨论、分析购藏作品的艺术价值、学术地位;3、在新闻媒介领域作购藏作品艺术欣赏方面的宣传;4、请专家撰文发表于艺术类报刊;5、出版收藏作品的学术性画册或投稿(此种宣传颇为有效)。当宣传工作有了一定的规模和成效时,便可有计划地将购藏的艺术品投放市场,投放市场的方式多样,主要包括:1、展销。此种销售方式要注意与收藏家做事先的联络,注意搞好事先的目录宣传;2、参加大型综合联展、国际展销;3、与投资者直接成交;4、寄销,将作品让某一艺术经营机构代为销售;5、拍卖

四是合作创新。要看到我国玉器艺术品的收藏投资市场不仅有完整的产业链(采矿、选材、购料、设计、制作、销售、辅助工具研制等)的有力支撑,更已形成日趋完整的服务业—如数量可观的玉石鉴定检测机构、赏玉鉴玉投资培训机构、专业网站及刊物、展销公司、拍卖公司、有关玉文化的各类社团及研究会,等。尤其是近年来众多投资公司和银行理财服务的介入,使玉器艺术品的收藏投资市场日趋理性和成熟。玉器制造业应当充分与之合作共赢。

 

作者简介

    孙林泉, 男,1938年生,苏州光福人,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曾任光福玉器厂厂长。从事玉雕工艺工作近四十年,足迹遍踏我国新疆、云南、内蒙、青海、河南等玉石料产地。作品曾获多项国家级、省级奖项。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