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展苏绣市场的几点看法

[日期:2013-06-18]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提要]目前,苏绣市场越来越大,但却存在着不少令人担忧的不良现象和问题。笔者为此提出四点看法,期望加以改进,以有利于苏绣市场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苏绣   市场   看法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时代的进步发展,苏绣行业的市场越来越大。苏州镇湖绣品街就是一个全国最大的苏绣艺术品集聚地:有苏绣、宝应绣、朝鲜绣、苏北绣和机绣,一共有六百多家店面。

目前市场上质量好的有自己品牌店的有三分之一,质量一般的有三分之一,差的也有三分之一。先说质量好的那些店:她们都把自己的品牌打出国门,在国外的市场上有一定的知名度,都有一些慕名而来的客商找上门来要求和他们合作,所以她们的生意都做得很好。质量一般的店,因为她们没有自己的品牌,虽然她们很忙,也只能维持自己的店面,赚到的只是基本的工资。质量差的那些店面,她们都没有自己的绣娘,只是拿一些朝鲜绣、苏北绣和机绣拿来装裱一下,然后就在自己的店里卖,她们赚的利润特别薄,很多店只是开了一段时间,因为她们连房租都做不出来,赔钱,也只能关店。还有那些机绣的店,她们都冒充苏绣卖,价格很便宜,虽然她们销售的量很大,不过,我觉得对苏绣的艺术品来产生了不良影响,对于上述现象,本人深感担忧。如不及时解决,将会产生影响苏绣市场的发展。为此本人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一、政府有关部门应适时采取有效措施

 镇湖刺绣市场是在地方政府的扶持下建立的,也是在政府的帮助下发展的。希望政府有关部门要重视目前苏绣市场存在的问题,在扩大镇湖刺绣品牌影响的同时要不断加强刺绣市场管理力度,建立行业标准,价格体系。寻求协会组织的培训,加强联系政府与服务行业之间的桥梁与纽带作用,政府有关部门应制定有关管理苏绣的办法,加强自身建设,去除外来劣质绣品,促成刺绣企业标准化,品质标准化。

    二、树立良好形象,打出自己的品牌

市场竞争,必然会由低层次的价格竞争发展到质量竞争、品牌竞争和服务竞争的高层次竞争。目前,苏绣工艺已经形成市场,专业的店铺,注册工商营业执照和产品商标,规模化经营。有了市场,最好要有一个自己品牌店铺,怎样来做到品牌店铺呢?首先要学会注重质量,在质量上做到精益求精,绣出苏绣艺术品的味道。有了精美的质量才能更好的发展,在市场上有了很好的信誉,你的知名度高了,就会有更多的客商来了解苏绣文化,让他们买得放心,以一定的价值来收藏更好的作品,因此,只有“以信誉求生存,以品牌求发展”才是我们传承民族文化,发扬传统工艺的唯一出路。但是,游兵散勇式的、“放绣站”式的、无照经营的依然存在。他们以次充好、以低成本的外来绣来压低苏绣产品的市场价格,使客商对苏绣的认为就是粗制滥造,低层面低价位的工艺品的印象,这很不利于苏绣工艺持续发展。

 三、遵章守法,依法保护合法权益

    “遵章守法,光明磊落”是商业社会中一个经营者的基本条件。这就是要求经营者应该在拥有合法资质的前提下才能从事商业经营活动。使自己的行为正规化、合法化,使自己在与客户的交易过程中让对方具有信任感和安全感。在遵章守法的同时,也要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避免和减少在生产经营中可能出现的经济损失,确立良好的商业道德,恪守信用,按质论价,优质优价,不欺不诈,共同营造一个公正、公平、和谐的市场氛围。

    四、树立全局观念,营造和谐的苏绣工艺大市场

    目前,苏州市乃至全国范围,苏绣市场已处于很不错的经营状态。我们要如何来扩展到国外的市场范围中去呢?以我之见,在苏绣这一领域的从业者应该相互协调,共同携手,共同发展。在产品的开发上要从图案、针法到包装等方面都要具有创新意识,积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精”。在图案花样上忌讳的是互相抄袭;在价格方面不可相互恶意压价;要提高绣工的积极性,在保障提高绣工收入水平的同时,保障合理的利润。积极培养新一代有知识有文化,热爱苏绣艺术的新人。让她们能安心从事苏绣这个事业,使苏绣继承发扬。苏绣是前辈所遗留下来的独特手工艺,我们必须要世世代代流传下去,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能得福于苏绣艺术所带来的视觉享受!

我们要改变“放绣站”式的经营模式,把绣工集中起来,统一管理,统一培训,提高绣工的审美观,提高绣工的技术水平。这样绣工的收入水平也必然会提高。只有这样,传统的苏绣工艺才能后继有人,世代延传,发扬光大。   

 

 作者简介

  吴彩霞,女、1970年生,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1995年创办 “苏州高新区明霞绣庄”。代表作品有《人物肖像》、《佛像》、《写意荷花》、《小猫》等,多次参加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获得金、银、铜奖。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