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苏绣的艺术特性与传承

[日期:2013-06-18]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提要]苏绣,与粤绣、湘绣、蜀绣合称为中国“四大名绣”,是遍及江苏全境的一种著名手工艺品,在我国工艺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她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有的艺术特性受到越来越多的追捧。本文从苏绣表现的风格、色彩、表现形式等方面论述了苏绣的艺术特征及传承。

关键词:苏绣  历史  艺术  传承  特征

苏绣,与粤绣、湘绣、蜀绣合称为中国“四大名绣”,是遍及江苏全境的一种著名手工艺品,在我国工艺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面对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苏绣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有的艺术特性受到越来越多的追捧。如今,作为我国“四大名绣”之首的苏州刺绣已经成为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为中国的文化在世界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它之所以会有如此巨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是同它优异的历史、艺术特性和传承分不开的。

苏绣的历史特性

  苏绣即苏州刺绣,苏州地区刺绣产品的总称,以苏州刺绣研究所和高新区镇湖镇刺绣最为有名。现已遍衍扬州、无锡、常州、宿迁、东台等地。苏绣产地江苏土地肥沃。据西汉刘向《说苑》记载,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吴国已将苏绣用于服饰。据《清秘藏》叙述苏绣“宋人之绣,针线细密,用线一、二丝,用针如发细者为之。设色精妙,光彩射目。”可见在宋代苏绣艺术已具有相当高的水平。

文化古城苏州,素有人间天堂之称,在这优美环境里孕育出的苏州刺绣艺术,亦早已闻名于世。 小桥,流水,人家,园林,昆曲,美食。古典格局,诗意江南。这些早已经融入到苏绣的灵魂里。二千五百年的苏州文化为苏绣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在这优美环境里孕育出的苏州刺绣艺术,亦早已闻名于世。

 历史上,在艺术方面的唐寅、沈周等对于苏绣文化发展寄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刺绣艺人结合绘画作品进行再制作,曾有“以针作画” “巧夺天工”之称。苏绣在针法、色彩图案诸方面已形成独自的艺术风格,在艺苑中吐芳挺秀,与书画艺术媲美争艳。

清代是苏绣的全盛时期,真可谓流派繁衍,名手竞秀苏绣以精细雅洁而闻名,当时的苏州更有了绣市的誉称。清代中后期,苏绣在绣制技术上有了进一步发展,新出现了精美的双面绣,仅苏州一地专门经营刺绣的商家就有65家之多。皇室享用的大量品,几乎全出于艺人之手。民间更是丰富多彩,广泛用于服饰、戏衣、被面、枕袋帐幔、靠垫、鞋面、香包、扇袋等方面。这些苏绣生活用品不仅针法多样、绣工精细、配色秀雅,而且图案花纹含有喜庆、长寿、吉祥之意,深受群众喜爱。还有一种画绣,属于高档欣赏品,称之为闺阁绣

解放后苏绣有了很大的发展,题材更为广阔,针法种类更加繁多。

  苏绣在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以后,已形成独立的刺绣风格,现在中国苏绣工艺已达到很高的水平。苏绣在江苏苏州一带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到处都有艺人们飞针走线,绣出了无数佳品。绣品多次在国内外获奖。尤其近年来,包括笔者在内的多名苏绣艺人已经获得了种种荣誉。苏绣是我国著名的手工艺品,素以精细雅洁驰名中外,多次被国家领导人作为国家级礼品赠送给外宾。

  时代不断进步,苏绣也要与时俱进。一些现代化的家装设计化的理念融入了苏绣,让传统的民间苏绣工艺焕发活力。在这方面,笔者也进行了一些尝试,在题材选择和表现手法上,运用现代化元素,用“传统技艺”表现“现代理念”。并在2010年借鉴学习西方油画及抽象画,自主改进、绣制作品《水上芭蕾》,2012年绣制了黑白线条画《花仙子》。同时也应客户要求,为客户设计制作个性化的绣品,努力让苏绣不再局限于陈旧的模式,而是更多的融合进购买者的思路与理念。让苏绣不再是仅仅是曲高和寡的艺术,通过更多人性化的地渗透使苏绣成为老少咸宜的大众艺术。推陈出新,扩大苏绣的感染力和影响力,这应当是时代赋予我辈刺绣从业者的新的任务。

二、苏绣的艺术特性

  (一)表现风格特性

苏绣风格细腻传神,华丽富贵,秀润清新,充分具备了古朴典雅,生动细腻,沉稳而不滞,艳丽而不俗的独特风格和优秀品质,形成了精、细、雅、洁的艺术风格。

苏州刺绣历来与中国中国画、中国诗词紧密相连。明代的时候,苏州刺绣融合了“吴门画派”的精髓。此外,在整体的历史上,苏州刺绣一直从中国的文化里汲取发展的养分,苏绣的图案秀丽、构思巧妙、绣工细致、针法活泼、色彩清雅的独特风格,地方特色浓郁。有 “以针作画”、“巧夺天工”的美称。后期对名人书画的刺绣再创作,使原本具有高雅秀丽、超凡脱俗的书画作品跟富有了立体感和光泽度,多种针法的运用是刺绣对象更加丰满逼真。

苏绣绣技具有“平、齐、和、光、顺、匀”的特点。“平”指绣面平展;“齐”指图案边缘齐整;“细”指用针细巧,绣线精细;“密”指线条排列紧凑,不露针迹;“和”指设色适宜;“光”指光彩夺目,色泽鲜明;“顺”指丝理圆转自如;“匀”指线条精细均匀,疏密一致。具有非常高的艺术水平。

  苏绣作品的主要艺术特点为;“山水能分远近之趣;楼阁具现深邃之体;人物能有瞻眺生动之情;花鸟能报绰约亲昵之态。” 

如今,苏州刺绣在国画的基础上更加入了西方油画的精髓,融入了现代艺术的光影手段,创造出光线明暗强烈、富有立体感的风格。这种改变,可以从广泛的摄影照片及油画的绣制上窥见一斑。光和影是自然的恩赐,往往能带来无尽的妙处。特别在静物、风景、人像的绣制方面,光影是不可忽视的。在这方面,笔者颇为用心。在绣制敦煌壁画《蝶恋花》时,慎重考虑光影效果,力求表现出舞女五官的立体感和衣带的垂坠感。在绣制古画时,也注意通过光影表现不同器物材质的不同,加强绣品的真实性和立体感。

(二)色彩表现特性

传统苏绣的色彩表现有以下特点:主要采用与原作相接近的颜色,以真丝绣线作为材料,增加了作品的细腻感和光泽感。用色丰富、文雅柔和。现代苏绣在传统苏绣艺术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人的审美意义和生活需要,有挖掘出了更多的潜在表现方式。现代苏绣在色彩运用上的特色主要是色彩细腻,明快不俗,和谐统一。绣品在保持传统刺绣色彩风貌的同时,进一步挖掘出更多更广泛的题材用于刺绣创作。其中,苏绣艺术与摄影、装饰艺术等繁多的现代艺术种类的结合,就丰富了苏绣艺术色彩的表达形式,而丝线所特有的细腻质感,把苏绣作品展示得更加绚丽典雅。

在色彩方面,笔者悉心学习,熟练掌握了双面异色绣这种特殊的色彩组织表现形式。在绣品《水上芭蕾》的绣制过程中,综合考虑画面要求,灵活配搭各种颜色,力求绣品色彩丰富而雅致。

(三)艺术形式特性

苏绣在传承本土文化和吸收西方文化的过程中,渐渐变得更具装饰性。首先现代苏绣在艺术形式上日益完善,从最初的单面绣发展到现在的双面绣、双面网格绣等。其次,装饰画、油画、静物等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的刺绣艺术品形式。油画绣品使用乱针绣针法绣成,传统针法和丝理走向融合,可以神形兼备的表达出油画的丰富色彩和粗犷笔触以及画面质感,是西方艺术和东方工艺的完美结合。

现代苏绣在表现风格上达到了形象逼真、生动细致、凝重沉稳、古朴典雅的艺术境界,产生了富丽而不轻浮、华贵而不妖冶的艺术效果。随着时代的发展,苏绣针法从原来常用的十多种发展到了现在的四五十种。

近来所流传的“打籽”绣——仅以打籽的针法完成一幅绣品,与表现形式上是一种新的探索。

一、 苏绣艺术的传承特性

苏州刺绣历史悠久,享誉中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代表之一,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地方特色浓郁。在经济效益发展的当代,苏绣的设计创造、生产工艺和艺术价值也值得我们去研究、推广。

首先,保护苏州刺绣艺术,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目前,我国虽然物质文明发展较快,但精神文明的发展却落后于物质的发展,人民群众迫切需要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苏州刺绣以其特有的魅力刚好能够填补我国在这方面的空缺。此外苏州刺绣对于中华文化的弘扬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传承苏绣艺术具有它的特殊的重要性。

其次,苏州刺绣的艺术性不仅仅体现在其表现形式上,而且还有其历史意义,苏州刺绣的历史传承源远流长,人们通过研究苏州刺绣,就可进一步了解苏州的人文历史。同时,苏绣作为镇湖的特色产业,对镇湖的地区经济发展多有助益。

最后,苏州刺绣的艺术传承对于现代文化的发展也起着巨大的作用,传承苏州刺绣艺术能够使如今的苏绣高手之间进行更好的交流和发展,不仅能弘扬苏绣文化,对于我国整体当代艺术也能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

在传承与弘扬苏绣艺术方面,笔者早已在行动。笔者早年受李娥英、余福珍等刺绣研究所老师的悉心指导,精心研究苏绣艺术。并在2003年成立秋英刺绣工艺厂,开办面向广大苏绣爱好者的兴趣班和绣娘技能培训班,加大力度推广苏绣,展示刺绣的真实面容,让人们去真正领悟苏绣本身文明的魅力所在。让人们亲身体验苏绣的乐趣,让她们真正进入苏绣所营造出的宁静祥和的文化氛围,体会手中  一针一线,心中江山万里的境界,从而推广苏绣。

 

参考文献: 

[1]百度文科:《苏绣》 http://baike.baidu.com/view/9455.htm?fromId=38490

[2]马继芳《论苏州刺绣传承的艺术特性》http://www.lwlm.com/yishulunwen/201212/674118.htm

[3]林 锡 旦:《苏州刺绣》,苏州大学出版社20044月版,第58

[4]张澄国 胡韵荪主编《苏州民间手工艺术》,20061月版,35-36页。

 

 

结论

苏州刺绣有着浓郁的文化底蕴和丰厚的历史积淀,有着独特的艺术特性和超群的魅力。历史悠久的苏绣艺术在现代苏绣艺术中得到了自然的延续。古老的苏绣艺术在色彩、内容、空间的表现形式等方面日趋多样化,展现出一片美好多姿的新景象,吸引着世界的眼光。苏绣艺术的传承、中华文化的传承,也为在世界范围内弘扬中国文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简介:

    孙秋英,46岁,工艺美术师。 2003年就开始创办了“秋英苏绣技艺培训中心”、“秋英刺绣工艺厂”。悉心施教外地与本地的刺绣爱好者,传播苏绣艺术。代表作品:刺绣《残荷》、《水上芭蕾》、《周庄双桥》、《骏马》、《采莲》、《齐白石》等。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