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惠山泥人这一民间艺术与广大人民群众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反映出不同时代人们的生活经历和精神面貌。惠山泥人有其自身的艺术功能和独特的艺术效果,它既是艺术品又是一种特殊的美术。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美也相应的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所以我们在设色一件作品时,不光是注重它面部表情的刻画,更应重视它图案、色彩的合理设计和运用,这样才能成为一件完美的艺术作品。
关键词:惠山泥人 设色 图案
惠山泥人这一民间艺术与广大人民群众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反映出不同时代人们的生活经历和精神面貌,它是紧紧围绕着人们的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日常活动素材进行想象,并通过提高、夸张等手段来创造的。我们惠山泥人有其自身的艺术功能和独特的艺术效果,它既是艺术品又是一种特殊的美术。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美也相应的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所以我们在设色一件作品时,不光是注重它面部表情的刻画,更应重视它图案、色彩的合理设计和运用,这样才能成为一件完美的艺术作品。
一件作品色彩效果的好坏,就在于选择和搭配颜色是否恰当,图案和服装的配合是否相称,图案的颜色和底色是否谐调,主色调的表达是否明确,对自己必须有一个要求。巧妙的构思和丰富想象力的充分发挥,对作品的创作和艺术效果有着极大的影响。一件泥坯作品放在面前,不能急于给它上色,而是先要考虑好,该如何全面的了解这件作品的主题,取材的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和时代背景,同时也要考虑到作品衣着的质地以及作者的意图等等。要将这件作品看作是有生命的机体。不同的设色,能使人感受到不同的气质风范,把人们带入不同的艺术境界。为了达到这样的设计目的,必须有一个完整的构思。设色前的意向、构思,都要围绕着你所想表现的风格,所想达到的审美境界,全面、立体的进行。例如:我在设色《明月清风》这件作品的过程中,首先想到的是整体色彩应该是比较古雅宁静的,因为在人们心目中,观音是一个大慈大悲的菩萨,再神态和表情的表现上,应该体现一种慈祥和善的面部表情。其次就是考虑它的图案,我利用了荷花和云作为作品服装上的主要图案,进行了比较简练,即统一又有变化的设计方法,巧妙地将色彩与图案和谐的结合起来,使其颜色协调,图案恰当。在这件作品的设色中我追求的是一种静的效果。我感到变化的因素越多则动感越强,以它为主体,会产生生动的效果,统一的因素越多则静感越强,越可产生文静的效果。我们在作品上就能看出,当时的观音,右手拿着经书,非常安静的在思索着什么。我利用了主色调的统一,在统一中求得变化,变化中注意了统一,使作品富有安详之感。但若“变化”过分,画面容易杂乱无章,“统一”过分,又容易死板单调,变化必须与统一谐调,这样一件作品才能成功,才能感到舒服。
不可否定,图案和色彩是分不开的,一组美丽成功的图案是离不开色彩衬托所起的作用的。虽然图案是构成装饰艺术形式的最小单元,但是我认为一件完美的泥人作品,在设色当中最有研究的还是图案。它最能充分的体现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我们在设色现代人物时,一般是不用复杂的规律性图案的,常常用一些简单的图案、线条,散点花纹与不规则的缺面图案相结合。流畅、生动、漂亮的线条,会使画面产生感人的时代气息,也就是说比较“洋气”。
我们不仅仅可以拿花、叶千变万化,还可以把大千世界的飞禽走兽,以及各种物体经过艺术加工,都能把它们变化成美妙动人的图案。蝴蝶是我们平时常见的一种活泼美丽的昆虫,每当风和日丽百花盛开的季节,常有姿态优美,颜色鲜艳的蝴蝶在百花丛中翩翩起舞。由于它的形象优美,色泽绚丽,舞态轻盈。颇为古今广大人民所喜爱,通过我们的艺术想象描绘出千变万化、风格各异的蝴蝶图案,在创作作品过程中,运用于我们所设色的对象服装上。有很多民族都是很喜欢蝴蝶图案的,其中就有像藏族、回族、维吾尔族、满族、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等等。事实上,在历代艺术作品中,早已有不少以蝴蝶为题材的佳作了。如唐代配有蝴蝶纹样的铜镜,宋人画蝶图卷,元朝雕漆蝴蝶图案的果盒,明清两代的织锦缎,陶瓷、玉器、景泰蓝等,到处都能看到有蝴蝶图案出现。但是历代的装饰纹样,都是随着每个时代文化和生活要求,由繁而简,逐步改进,日渐提高了它的质量,所以图案纹样又反映着历史发展的时代色彩。
如果画古典人物,或那些豪门贵族人物的服装图案,就可以变化得复杂一点,如:可以用一些花形比较大的团花图案,也可以采用象征吉祥、喜庆的图案纹样,它们有:牡丹花、如意、莲花、梅花、石榴、桃子、蝴蝶、喜鹊、蝙蝠、暗八仙、龙凤、麒麟、灵芝、百合等等。再加上颜色的衬托,会显得非常华丽、富贵。虽然在设计图案时可以参考一些有关资料,但是最主要的还在于自己如何运用和合理发挥,取其一点得以启发来设计出自己所需要的满意图案。我们再可以在这基础上进行联想,反复推敲,使其图案一次比一次更有新颖的创意性,来达到完美、丰富的艺术效果。
我们还可以通过图案形象,给人以喜庆、吉祥、如意、富贵等祝福之意,运用于作品上,来表达我们对幸福、美好、愉快、长寿追求的心理。通过民间的吉语,寄托人们的愿望。构成“一句吉语一图案”的美术形式。如:蝙蝠望着古钱中心方眼的图案,可称作“福在眼前”,福与寿结合又称“福寿吉祥”,莲花和鱼结合叫做“连年有余”,又如百合、柿子、灵芝三者构成“百事如意”,石榴绽开谓之“喜笑颜开”,还有“龙凤呈祥”“双龙福寿”等等这些都是人们喜闻乐见的,都可以运用到我们的作品中去。例如:我在设计《招财进宝》这套作品时,就运用了吉祥图案:作品表现的是三个古代顽童,正齐心推拉着一个满载铜钱的大元宝车,连车轮都是古钱做成,更形象的体现一种富有的象征。在设色上画出了三个不同表情和神态的儿童,图案也选用了象征吉祥的蝙蝠、铜钱、荷花、寿字、如意等,作为作品的主要图案,通过色彩的互相烘托,充分表达出了它们的层次和一种繁荣的境界。使作品富有独特的格调和浓厚的民族色彩。所以,在设色古代人物时必须要了解他的历史背景。
我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在漫长的岁月里,祖先不仅创造出优美的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的文字和绘画,还创造出了许多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寓意吉祥的图案。早在唐朝时期,就有把仙鹤作为图案的例子,常用的还有凤凰、牡丹花、荷花和较为大型的图案纹样。而到了明朝,服装图案就有所不同,开始走向细致化,它们都是以四方连续为主的小形图案,看上去比较典雅。清朝就更近一步了,多以写生手法为主。他们有龙狮麒麟百兽,凤凰仙鹤百鸟,梅兰竹菊百花,以及八宝八仙、福禄寿喜等。而且色彩艳丽复杂,图案纤细繁缛,层次丰富,富于变化。
还有,在设色民族人物的服装图案时,也很有讲究,要根据民族的爱好和特点,氏族的崇拜进行深入了解后,方可进行构思设色,这些特点大部分也反映在图案的内容方面,显示在颜色穿戴的装饰上。例如:根据历史记载,苗族曾按服饰色彩分为红苗、白苗、花苗、青苗、黑苗等。红苗是一个驯凤降龙的氏族。龙凤为氏族徽,图案的内容多以凤龙纹样为主体,色彩装饰偏重红色。白苗以蝶为氏族徽,图案以蝴蝶为主体。底色重白色,讲究总体效果上让“白”的色调占绝对优势。花苗以花为氏族徽,其祖先较早纺织出花布,因此图案多以花为主体内容。青苗以夔为氏族徽,图案以麒麟为主体内容,或配云彩、仙雾表现麒麟腾云驾雾,或配以水波、溪流,表现出麒麟漂洋过海的壮丽图景。色彩主要以青色为底,配上灰色、黄色、白色等,以其他色彩为底时,主要用青、蓝、灰来装饰。黑苗是驯狗氏族,以狗为氏族徽,图案以狗为其主体内容,配色多用黑色,黑紫色或黄色。通过许多年来的演变,至今还保留着这些偏爱,它们既有装饰的美感,又有不忘祖先的意义。还有些地区用龙纹装饰在服饰上,表现了苗民敬祖的习俗与美德。装饰在头饰上的“对偶龙”是象征生活得乐趣丰满;均衡构图的“母子龙”又象征着祖孙温存团聚。由此可见,设色一件泥人作品时,图案运用有着很重要的含义。我国有56个民族,其中苗族的社会关系比较复杂,苗族装饰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方面关系,他们的穿戴给我们的设色提供了很多活的“标本”和资料。我们要画好民族作品,就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了解和学习。
我们民间艺术品都是古老精神的自发产物,他们唯一的灵感源泉是来自大自然的,所以,我们在设计作品时是离不开历史,离不开民族,离不开大自然的。要设计变化出更多、更好、更美丽的图案来,就一定要深入生活、了解生活,加强对自然界万物的观察、积累和基本功的训练,提高写实本领,而后进行再创造,最终还要看你如何去发挥,如何去合理运用它。艺术贵在创新,只有在不断的创新中,才能提高自己。今后在工作中还要加倍刻苦学习,为继承和发扬惠山泥人这一民间艺术而努力做出自己的贡献。
作者简介:
吕君,女,汉族,工艺美术师。毕业于无锡市轻工业大学。任职于无锡市锡惠公园泥人工作室。所设计的作品个性鲜明,富有创意,用色大胆,图案细腻,风格巧妙多变。从事彩绘三十多年来酷爱泥人事业,大量的设计作品畅销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