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扬州漆器源远流长,历经千年不绝;近年来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再次绽放出绚丽的风采。那么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扬州漆器的发展遇到了哪些问题?古老工艺在与现代经济的接轨中将如何更好的适应、生存?
关键词:扬州漆器 传统工艺 打造品牌
扬州漆器生产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就饮誉海内。隋唐时期,扬州漆器工艺格外精致,镶嵌产品日益增多。明清两代为扬州漆器的兴盛时期,除了彩绘和雕漆外,平磨螺钿、骨石镶嵌、百宝镶嵌等新工艺亦有所展。传统的扬州漆器,是在精致髹漆的基础上,选用翡翠、玛瑙、珊瑚、碧玉、白玉、象牙、紫檀、云母、夜光螺及金银等八百种名贵材料制作而成。漆器装饰纹样大量摹刻"扬州八怪"等名人书画,更提高了扬州漆器的艺术欣赏价值。
扬州漆器现有装饰工艺“雕漆”、“雕漆嵌玉”、“点螺”、“刻漆”、“骨石镶嵌”、“平磨螺钿”、“彩绘”、“雕填”、“磨漆画”、“漆砂砚”等十大类,生产各种屏风、地屏、橱柜、桌椅、几凳、瓶盘、台屏、茶具、餐具、烟具、文房用品,各类礼品,旅游纪念品,漆艺装饰壁画以及成套漆器家具等两千多个花式品种,产品具有欣赏性和适用性。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扬州漆器行业能在现代文明告诉发展的今天还能不断的发展、提高,离不开漆器人团结协作、锐意进取的精神。如何在全球形势不断变化的经济体中能继续发扬传统工艺特色,继续绽放出绚丽的风采?下面从三个方面进行系统的阐述。
一、成立行业协会,共同打造市场
2010年3月28日,扬州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漆器专业委员会会员召开大会,与会的国家级大师、省级大师和漆器生产企业、营销企业负责人进一步规范了“扬州漆器”地理标志的使用权限,增强了地理标志品牌意识,共谋漆器发展前景等方面达成共识,共同签订该行业自律承诺书。
扬州漆器作为中国漆器行业中一支重要的流派,代表了中国木胎漆器的最高水平,已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原产地理标志产品,同时国家商务部授予首批“中华老字号”称号。“地理标志产品”是“扬州漆器”的一块金字招牌,目前“扬州漆器”生产和营销企业对此称谓的使用缺乏一定的规范性。据不完全统计,扬州和江都生产漆器的企业及小作坊有近百家,而市场上大部分的企业或作坊都是打着“扬州漆器 厂家直销”的旗号进行销售,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真正的“扬州漆器”的声誉。行业协会的任务之一是维护“扬州漆器”的声誉,倡议成员遵守行业自律公约,守法经营。
二、挖掘文化底蕴,提高社会认知度。
(一)引导消费者对漆的认知度
大漆又名天然漆、生漆、土漆、国漆。中国特产,故泛称中国漆。为一种天然树脂涂料,是割开漆树树皮,从韧皮内流出的一种白色粘性乳液,经加工而制成的涂料。在中国传统家具中,大漆的使用,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代,就有关于漆树的记载。《尚书·禹贡》曰:“兖州厥贡漆丝” 。《山海经·西山经》中说:“虢山,其木多漆棕。英靼之山,上多漆木。”上面所说的兖州、虢山系指山东、甘肃一带多漆树,在几千年前已经用漆丝作为贡品了。大漆一旦干固后,异常牢固,有很强的耐酸、耐热、防腐蚀的能力,而且大漆家具越用越亮,常用常新。在家具的大千世界里,人工合成漆五光十色、色彩丰富,但在无毒、耐久、抗酸碱等方面,人工漆是不如大漆的。漆中之王的大漆,是大自然送给人类的瑰宝,几千年来它广泛地运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大漆描金的传统家具今天依然盛开在古典家具的百花园中。
(二)挖掘扬州漆器底蕴,打造文化旅游
明清时期,扬州漆器达到鼎盛,扬州号称是全国漆器生产制作中心。明代扬州著名的剔红、百宝镶嵌、螺钿镶嵌等工艺已很兴旺,八宝灰、波罗漆、俄金、堆漆、剔彩、刻漆、漆砂砚等工艺技法相继形成。这一时期,扬州漆器作坊林立,在以漆器工艺命名的街巷中,如“漆货巷”、“罗甸巷”、“大描金巷”、“小描金巷”等巷子,集中了一批漆器作坊。
扬州文化旅游正迅速发展,双东街区的建设、古城区的保护,这些都能够与漆器古巷游览结合起来。
(三)继续打造扬州工艺美术馆,提高漆器的社会效应
扬州工艺美术馆自2003年4月18日改建成功,该馆展厅面积4000多平方米,分设漆器、玉器和综合工艺三个展厅,现有各类工艺精品200多件套,实现了扬州工艺几代人的梦想,深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先后接待中央、省市的领导几十批次,使扬州工艺的整体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成为扬州工艺的明信片。2010年9月20日,扬州工艺坊正式运营,扬州工艺坊是扬州市委、市政府为了彰显扬州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振兴扬州工艺美术特色产业、打造“精致扬州”而规划建设的重点项目,也是扬州市文化博览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扬州工艺美术新馆位于工艺坊中,集精品展览、珍品收藏、大师表演等于一体。该馆不但全面展示了扬州漆器、玉器、刺绣、通草花等20个品类300余件扬州工艺美术精品,还增设了大师工作室和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表演区,邀请工艺大师在现场进行制作表演。扬州工艺美术新馆将成为集精品展览、珍品收藏、大师表演、学术交流、衍生品开发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工艺美术馆。
三、实施品牌战略,充分发挥名人、名品、名厂效应
(一)用好现有人才,发挥名人效应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以才治,业以才兴。扬州漆器行业拥有占全国总数五分之一的大师队伍和400多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这是扬州漆器的宝贵财富。如何充分发挥大师们的“名人”作用,这是传统工艺保护与发展工何等面临的首要课题。
首先是尊重人才,信任和爱护人才,着力改善大师待遇。在扬州市工艺美术联社的规划中,逐步做到,重大活动请大师参加,重大问题向大师通报,重大决策听取大师意见,重点产品由大师操作把关。如2003年扬州工艺美术馆开馆,曾邀请5名国家级大师与市领导一起为工艺馆剪彩。联社党委建立的重大问题通报会上,让国家级大师同曾担任过局级领导职务和机关离休干部一道参加。
其次是提供平台,让人才多用武之地。建立了大师工作室,改善了大师的工作条件。重视个人潜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以施展才华;同时努力为人才潜能的发挥创造良好的环境,使人才创新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每年我们提供开拓视野的机会。三是关心生活,使人才少后顾之忧。为培养新人和解决大师们生活待遇,经过多方努力,市政府从2004年起每年从市财政为大师们发放每年1200元、800元、600元不等的带徒津贴。
(二)实施精品战略,发挥名品效应
技术和产品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要素。品牌是一个企业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是企业的经济名片。扬州漆器工艺有着二千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保护与发展传统工艺,应以“扬弃”的态度,保护和挖掘传统精华。把握扬州工艺美术的发展脉络,不断地深入地挖掘扬州传统工艺美术品种及其特色,遵循工艺品生产的内在规律,研发和掌握工艺品生产的核心技术,融贯古今,博采众长,在传承中发扬光大,在继承中创新发展。
工艺美术精品是凝聚传统工艺精华的主要载体,体现着工艺美术继承与保护、创新与发展的方向。内涵丰富、艺术精湛、制作精致的艺术精品,也是扬州工艺美术繁荣的重要标志。多年来,我市漆器精品迭出,在全国屡获大奖。杭州西湖博览会上,扬州漆器连续五年获得特等奖,在工艺美术行业中创造了奇迹。
(三)整合资源,发挥名厂效应
名厂是名人与名品的融合体。无名人、名品,则无名厂。同样,名人的成长,也是工厂培养和名人自身努力共同催生的成果。
发挥名厂效应必须始终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把企业做大,把产品做特,形成产业链。一是要加快体制创新步伐,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扬州漆器生产具有特殊性,不同于一般生产企业,研究扬州漆器的发展,必然会研究到扬州漆器厂。扬州漆器厂建立于1955年,经过50年的发展,已成为全国同行中规模最大、品种最全、技艺水平最高的漆器生产企业。现为国家二级企业和全国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并具有自营进出口权。全厂目前在职职工500余人,其中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3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及名人10余名,中高级以上职称20多人,全厂技术工人占总人数的80%。“漆花”牌漆器已经是江苏省著名商标,正在申报中国驰名商标。扬州漆器厂正在引领着扬州漆器的发展方向。
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新一轮经济的腾飞即将开始,各行各业正做好准备,在国内乃至国际这两个大市场中找准自己的目标和定位。作为传统技艺,包含着扬州深厚文化底蕴的扬州漆器技艺也将不断调整产品结构,不断创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沈福文 中国漆艺美术史[M]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7.8
作者简介:
嵇俊,男,1964年10月出生,江苏扬州人,中共党员,大专文化,助理政工师。1979年12月参加工作,现任扬州漆器厂副厂长、党委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