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乱针绣艺术是中国最具特色的艺术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中西合璧,用传统的苏绣绣制西方著名油画,是乱针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继承,使得苏绣文化获得了相当程度的发展和影响力。我在绣制西方著名油画《爱的发现》的实践中,对乱针绣创作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讨,下面我谈谈我在绣制中的认识和体会。
关键词: 爱的发现 乱针绣 色彩
年初,公司安排我跟随中国刺绣艺术大师管佩英老师创作一幅以《爱的发现》为蓝本的刺绣作品。这是公司的刺绣与贝利尼先生所收藏油画的一次中西合璧。这次创作经历在我的多年刺绣生涯中也是极具研究价值的实践过程。下面我来谈谈我在完成作品过程中的体会。
一、创作背景:
贝利尼家族是欧洲三大收藏家族之一。贝利尼家族以其传统而亲密的方式历代传延,拥有许多十五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杰作。
世界著名油画《爱的发现》,是意大利皮埃尔·佛朗西斯科·菲奥雷迪诺的作品,创作在文艺复兴时期,已有1000多年历史。
《爱的发现》取材于希腊的神话故事:爱神厄洛斯(即古罗马神话里的爱神丘比特)爱上了人类灵魂的化生的普塞克,并夜夜前来与之相会。由于普塞克没有听从爱神的告诫,深夜持烛窥看熟睡中爱神的面容,不料烛油滴落,爱神惊醒并遁去,普塞克经历千辛万苦最终与爱神重逢。此作描绘的是普塞克持烛窥看爱神的片段。
这幅画的人体透视与解剖非常讲究,两个人物身体的姿态相互呼应,色彩温馨,人物情感被爱笼罩,背景的红色加深了主题气氛,前景是爱神丘比特的神箭,体现了古希腊的文学艺术精神。
二、艺术内涵理解
面对如此壮观而温馨的作品,首先理解画家作品的内涵和神韵及其要表达的艺术思想是十分关键的。
很明显,这幅作品带有文艺复兴时期画家的风格,特别是对透视法原理的运用。在中世纪,时间通常是以自然的方法測算的,但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修道院和一些大厦的塔楼上,开始装上了一种将时间按等速划分的机器——钟。菲奥雷恩迪诺与他同时代的人一样,要在调整时间单位的同时,揭示空间的科学规律,并将之用于具体的肖像画中。他的人物形象从来不是静止的或无特点的,运用的色彩也非常的鲜艳,我们可以从他们的沉思中或正在完成的动作中捕捉到很多东西。此外,他的作品因作画时极其讲究干净,所以质量很好。
在刺绣艺术风格上,基本采取了乱针绣。乱针绣以其活泼流畅的线条、丰富多彩的色调、准确的明暗度、强烈的层次感、以及灵活多变的表现手法等独特的绣艺受到美术界的重视,被赞誉为东西方艺术完美结合的范例。乱针绣运用交叉重叠、分层加色、绣实绣满的表现手法,善于表现西洋油画凝重厚实的风格.
三、绣制过程中的技术难点和特色表达
第一,整体布局和细节分部。
由于作品幅面较大(129*178cm),绣制中容易造成只注意局部物体的塑造而忽视了整体效果。因此我和老师在绣制后期根据绣面的整体效果,反复进行整体调整。在调整时,特别注意色彩关系是否正确?背景与主题人物的关系是否处理好?局部是否统一在整个画面中?等等。
在绣制过程中,我们特别注意将主体和陪衬进行了相互的比较。人物在整幅作品中占主要的分量,而背景也是大面积的陪衬,在为了要使作品整体和谐和主次分明,背景的乱针和人物的斜丝理的交接地方,特别采用细线和短的小乱针进行衔接。通过每个绣制细节组成了一个完美的整体,使刺绣艺术独特的风格通过乱针的再创造充分表现出来。
为使这幅作品能达到刺绣的最佳艺术效果,我和老师在绣制过程中还采取了正反面合作的绣制方法,有的部位甚至要蹲在作品下进行最后的绣制调整,必须边看边绣。
第二、色彩烘托和光影效果。
在整幅作品中,背景颜色,以暗红色为基本色配以秋香绿、土黄、咖啡、深蓝等各种色相的组合,尽管色彩复杂多变,但又十分和谐统一。关键是强调了色相、明度和以红色为主题的温馨气氛。从而给人以一种爱意浓浓的感觉。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运用了以前学过的明暗及色彩的原理, 由于刺绣最大的特点是丝线本身具有色光,画面上的物象因光影也会产生明暗变化,在绣制人物背景的受光点时,采取了从浅色开始慢慢转到深色。深淡的块面绣制,是采取乱针绣“分层施色”的方法,用深淡颜色的丝线,分明暗,然后用中间色线过渡,达到从明到暗、由深到淡、从近到远的视觉效果,其中中间的过度色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使明暗交接处的处理比较合理。
“光”从艺术角度而言,具有很强的造型作用。刺绣艺术中对光的应用,旨在于仿真过程中,通过对各受光面的处理,使对象具有质感,取得肖神的艺术效果。使得整体绣面亮丽而脱俗,再现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同时也增添了一份东方刺绣的光泽与柔美。
第三、逼真的肌理和质感。
绣制人物,基本用斜丝理来表现,由于人物面积比较大,在绣制的时候要找出每一块肌肉的立体感,同时要根据人体生长规律和结构来绣制。
绣身上斜搭的布料要做出它的质感,必须注重丝理来和背景区分开,同时还运用细乱针来体现它的飘逸和柔软。色彩运用上采用了比较夸张的对比色,这样通过针法的艺术表现力使层次更丰富,具体的人物形象更加生动。
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这次创作使我体会到:成功的刺绣艺术品是技巧和艺术的完美结合的体现。乱针绣作品《爱的发现》是用东方传统的刺绣艺术去表现文艺复兴时期世界著名油画家皮埃尔·佛朗西斯科·菲奥雷迪诺创作油画的作品。这是中西方文化艺术之间一次交流与融合,同时也是我从事刺绣艺术道路上探索的一个新起点。
今后,我决心在老师的指导下,不断学习和探索,锐意求新、求变,在创新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艺水平,为苏绣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孙佩兰.中国刺绣史[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5
[2]李明 沈建东.苏绣[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1
作者简介:
姚勤芳,女,江苏苏州人,工艺美术师,任职于苏州任嘒閒刺绣艺术发展有限公司。二十年艺龄,擅长乱针绣。作品多次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