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在当今的新形势下,苏绣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刺绣人员的创新思维和创作技巧必须要更新。这就要求我们重新思考观念的更新、技巧的改进、材料的运用、形式上的创造。
关键词:苏绣 创新 创作
创新思维与创作技巧是苏绣艺术的生命之所在。因此,每个从事苏绣艺术工作的人员都面临着创新的课题,那么苏绣艺术工作者应该如何来提高设计创新能力与创作技巧呢?笔者认为,必须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创新思维;二是创作技巧。
一、关于创新思维
当今社会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人们的审美意识观念也随之发生着变化,他们已经开始用新的思维方式从新的审视角度来看我们今天的苏绣艺术。这就迫使我们苏绣艺术工作者重审视创新思维和技术的改进、材料的运用、形式的创造,选择新的立足点,创造新的作品。
刺绣创新思维的更新是至关重要的。在艺术创作中,创新思维起着主导作用,我们一定要用新的思维指导我们的刺绣创,其中首要的是刺绣设计。没有创造性的设计,就没有刺绣的艺术创新。双面绣《金鱼》的成功 ,就是因为有了创新思维指导下的成功设计,一改过去的传统手法,吸取了外来艺术的优点,才创造了独特的艺术美。因此,我们应该确立设计是刺绣艺术灵魂的新观念。每个设计者的创造性都应该得到充分的发挥,他们的劳动成果也应得到更多的尊重。
同时,还应打破刺绣制作与设计的界限,使创新思维进入刺绣制作的领域。刺绣制作者要以新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来引发自己的艺术灵感和创造力,更要以锐意求新的精神去研究各种可能用于刺绣的新材料、新技法、新形式。因为刺绣品的创作过程毕竟是由设计和制作这两个部分共同来完成的。刺绣设计是创作,刺绣制作也是一种创作。刺绣的创新离不开新材料、新技法、新形式的研究,只有在这些方面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创新,也才会有新的艺术价值。双面绣、乱针绣就是如此。它们之所以能取得前所未有的进展,赋予了苏绣艺术新的重要的价值,就在于我们打破了刺绣制作与设计的界限,对刺绣传统针法和底料进行了新的创造。
再者,现代刺绣是系统工程。因此刺绣设计者还要在保证艺术质量的前提下,同时考虑生产、销售、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因素。
二、关于创作技巧
苏绣的历史悠久。我们今天的苏绣艺术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都是我们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创新的结果。因此,我们对苏绣的创新不能离开传统。而是要对传统再认识,从传统中发现美、创造美。双面绣《金鱼》就是苏绣的传统题材之一,其色彩清新高雅、精巧细腻,具有浓厚苏绣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究其原因,就是因为现代苏绣艺术工作者更新了创作思维,改进了创作技巧。这种技巧,包括针法、色彩、绣法等。
双面绣《金鱼》是不同于传统的艺术形式。它要求既要有油画的色调,又要有国画工笔渲染的效果以及素描虚实的对比手法。金鱼背部用色浑厚,肚皮的边缘又是薄与虚。而且鱼还需要与水和水草互相联系。首先选择细薄透明材料作为底料以衬托表现面的特定背景。金鱼的固有色必须与背景有统一考虑。这样才能发挥丝理和光泽的特殊艺术效果。
绣双面绣金鱼与其它题材的绣品相比,绣金鱼得多花上好几倍的时间。从选择绣制金鱼细薄透明的底料,以衬托表现绣面特定的背景——碧水,到采用绣金鱼的针法都要经过深思熟滤。如绣水草就得以细乱针为主,用一丝半丝按水草生长的姿态交叉绣成,隐在水里的宜模糊,露头的宜清晰。这样绣出的水草就像活的一样,看上去有一种飘逸的感觉。
在绣金鱼时,除了要注意它本身的固有色彩外,还会考虑它受到光线水色等环境的影响。因此,要绣好它,除了恰如其分的运用复杂的色彩丝线还要细心耐心专心及过硬的绣制技艺,才能绣出金鱼各部位不同的质感,如:鱼尾的梢部,腹背鳍上因质地轻薄,就要绣出其透明感;鱼腹在下面的,受光线较弱,但要绣出它那饱满的浑厚感;鱼的背部,要根据光线照射的强弱来绣出金鱼有闪光感觉的鳞片;绣经脉纹,也需要如尾鳍彩,使经脉产生隐现自然的效果。
特别难绣的是金鱼的尾巴。金鱼的尾巴美丽灵活,一般由三四片尾鳍组成,在绣制时应按照鱼身的中心线,在尾根处作起点,用丝色线顺鱼尾自然摆动的种种姿态,灵活转折。特别要注意的是排针的疏密和线条的粗细过渡:尾根处排列较密,线条略粗,逐渐到尾部,排列越稀,线条越细,最细的线条一丝要劈成四十八分之一,才能绣金鱼的梢部,这样绣出的鱼尾才有轻薄的透明感。而且金鱼在水中浮游,越趋向于边缘处,其色彩越和水色相接近,使鱼水的色彩呼应融合,这样金鱼在水中若隐若现,栩栩如生的自然感就绣出来了。
今天,在充满生机的苏绣艺术天地里,商品经济规律和艺术追求并存。这无疑给我们的苏绣事业带来了出路和希望。苏绣艺术工作者一定要适时地更新创新思维,改进创作技巧,既要运用艺术规律,又要适应商品经济规律,更要坚定自己所追求的崇高艺术目标,才能在苏绣的艺术天地里不断创造出既有民族特色又有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为发展我国的苏绣艺术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姑苏工艺美术》 1988年第二期
作者简介 :
张小娟,女、1963年生,工艺美术师。2008年获“十佳巾帼创业标兵”。2008—2011年评选为苏州市高新区人民代表。1995年创办“苏州高新区梦杰绣庄”。代表作品有《人物肖像》、《佛像》、《写意荷花》、《蝴蝶花》等,多次参加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获得金、银、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