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扬州水墨写意绣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和荆棘,如今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是伴随着机遇的同时也带来很多困恼,扬州水墨写意绣该何去何从,该如何应对如今缤纷绚丽的艺术品市场;怎样将扬州的传统文化与现代人的审美情趣相结合;如何将传统刺绣技艺与现代的设计理念相融合;如何创新出与时俱进精品力作等等这些问题是值得我们新一代刺绣传承人去认真的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 扬州 水墨 写意绣 创新
刺绣是观赏与实用并举的传统工艺,用彩色丝、绒、棉线,在绸缎、布帛等底布上,借助针的运行穿刺,绣制成各种精美图案。在中华民族璀璨的文化发展史上,同其他 工艺美术一样,刺绣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同样扬州的刺绣在扬州工艺美术史上也占有着浓墨重彩的地位。扬州的刺绣经过千年的发展与传承,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收藏价值极高的艺术珍品,也正是这座悠久的历史文化古城,浓郁的人文情怀,优美的自然风情孕育了扬州刺绣独特的美。
扬州刺绣以水墨写意绣享誉中外。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沉淀,如今扬州水墨写意绣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是伴随着机遇的同时也带来很多困恼,扬州水墨写意绣该何去何从,该如何应对如今缤纷绚丽的艺术品市场;怎样将扬州的传统文化与现代人的审美情趣相结合;如何将传统刺绣技艺与现代的设计理念相融合;如何创新出与时俱进精品力等等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新一代传承人去思考和探索。
写意绣的创新比想象中的还要困难,真正的创新是开启一个全新的领域,给观者一个全新的体验。让传统的刺绣技艺与现代的审美情趣相融合。扬州水墨绣的创新是要在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刺绣的技艺是老祖宗传承下来的,不管我们怎样创新也不能丢掉祖上留下来的宝贵技艺。祖上留下的技艺是我们现代人创新的根本。如果没有“根”怎么创新都不会有底气的,只有守着传统的“根”,打破传统思维的束缚那样创新出来的作品才会有生命。
如何将传统的刺绣作品赋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将现代的设计理念和创新意识融入刺绣中去,如何提高刺绣品牌的价值,让更多的人喜欢刺绣作品。个人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步:选材的创新。
一幅好的刺绣的稿件对于一幅刺绣的成功至关重要,它是一幅好的刺绣作品成功的一半。选材方面要有独特的眼光,不能随波逐流,跟风别人,要勇于探索和尝试。如今现在刺绣的稿件都是画家或者摄影家的,作品会牵涉到很多版权的问题,所以选稿之前一定要解决版权的问题。
版权方面解决方法主要有:自己也可以尝试去拍摄一些自己认为比较好看的照片,然后再设计制作成原创的刺绣作品。再或者直接跟一些大的画廊名家签订版权协议。
第二步:刺绣针法以及色彩的创新。
刺绣的针法创新是相当困难的,刺绣经历了6000的演变,基本上所以的针法都很全面了,如何创出新的针法是需要倾注艺人们毕生精力的。我们可以在刺绣针法的表现手法上去创新,那样就会容易得多。可以将平面的刺绣做成浮雕的效果,或者是立体的。将二维的刺绣作品做成三维的甚至是四维的,那样刺绣作品就会发生本质性的变化。
再或者在刺绣色彩搭配上动动脑筋,服装每年都有流行色,我们可以给刺绣也规划出一系列的流行色,每年评出一款流行色,将当年的流行色也运用到刺绣的创作中,把现代的一些色彩搭配原理融入到刺绣中这样就会让很多观者感觉到传统的刺绣也是特别时尚的。
第三步:装裱的创新。
改变传统的装裱方式,现代的主要装裱方式在内容和形式上与以往各类绘画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究其根本原因是现代哲学、艺术思潮变化的结果。现代装饰画装裱形式的变化是现代建筑、设计、装饰的需要。刺绣的装裱可以借鉴当下一些国内外时尚先进的装裱形式。把时尚的装裱方式引入到刺绣中,这样就会让很多客户耳目一新,眼前一亮。
现代的装裱方式主要有:卷轴画装裱、无框画装裱、卡纸装饰画装裱、组合画装裱、板盒画装裱等等。
第四步:展示空间的创新。
展示设计是综合的设计艺术,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神经觉等全方位的设计。是要将传达的信息准备的传达给观者,并在观者接受信息的同时是一种美的享受。刺绣作品在装裱成成品以后便会展示出来让更多观者来欣赏刺绣的美。然而展示空间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了刺绣作品的卖价以及买者的购买欲望。在刺绣作品展示方面可以聘请一些展示方面的设计师来帮助完成,将刺绣的美展现的淋漓尽致。让观者全方面的欣赏和了解刺绣的美。
第五步:销售的创新
一个完美的销售过程,不仅包括售前服务、售中服务还包括售后服务,而且售后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对消费者更为重要。将客户的对作品的意见及时反馈到生产部门。在后面的绣制过程中避免类似的问题出现。一幅作品从制作到销售出去,他不是结束,而是一个开始,是市场和客户对刺绣作品考验的开始。要坦诚面对客户,立即处理买家的各种疑问,虚心接受客户的批评,用心服务,及时服务,完美服务,让客户满意,真正解除客户的售后之忧。这样的销售服务不仅能得到良好的口碑宣传,也可以扩大和稳定自己的客户源,还提升刺绣的文化和品牌价值。
创新不是口号,是需要每个人用心去的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刺绣的创新是需要整体的创新。好的创新的刺绣作品是需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
创新很难,但是创新无所不在,只要你有心,我想每个人都会创新。
以上的一些想法是属于本人的个人想法,如有一些不妥之处望各位读者指正。
参考文献:
[1] 郝瑞闽.文化服装讲座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
[2] 郑珊珊.张旭 .中国民俗文化丛书:刺绣.中国社会出版社, 2011年
[3] 黄江鸣 .展示设计.广西美术出版社, 2003 年
[4] 刘建国.“细说”展示设计的艺术化[J]. 上海工艺美术,2007(04).
作者简介:
付 健,男,工艺美术师。任职于苏域绣皇刺绣研究所。
杨建红 女,助理工艺美术师。任职于扬州刺绣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