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漆器 市场 产品 发展
“这个漆器盒子是用塑料做的吧?”“这个使用油漆刷上去的吧?”“这个盘子是不是用木头先雕好然后在上面刷上一层油漆呀?”听着这些让漆器界人士啼笑皆非的问题,我们不禁感叹,曾经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中国漆器似乎正在远离人们的视线。而当越来越多的人不明白漆器到底是什么的时候,我们需要的就不仅仅是感叹了,而更多的需要是反思,反思中国漆器究竟缺失了什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中国漆器的“不知名”,针对中国漆器的未来,我们究竟还可以做些什么?作为漆器行业的一员,笔者认为中国漆器未来的发展就在于以下六个字:拓市场,做产品。在市场经营中,这看似简单的六个字,或许正是很多企业发展的根本原因所在。所以,笔者认为,对与传统手工艺企业来说,这六个字同样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只不过其中的奥秘需要更加详细的体悟。
可以说,市场定位的准确直接相关联到漆器产业本身的发展,与市场相配套的是产品,而与产品关联最密切的是人才的培养,这既是一个因果关系,同样还是一个循环的关系。现在很多传统手工艺面临着失传和难以发展的根本原因就是这三者之间出现了一个恶性的循环,因为市场的萎缩导致了产品的滞销,产品的滞销导致了从业人员的减少,从业人员的减少导致产品的无法生产,因为没有产品,市场更加萎缩,最终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导致了传统工艺的困境产生。因此,传统工艺行业要想发展,首先就要破除这个恶性循环的魔咒,赢得了市场也就赢得了发展。针对传统工艺的市场如何开拓,笔者也在多年的企业发展实践中形成了一些粗浅的看法,希望对传统工艺的发展有所贡献。
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及时而细致的市场信息把控,传统工艺品的市场定位其实相对比较简单,概括而言主要有收藏品市场、礼品、旅游纪念品市场、室内装饰市场等几个大方面。每一个市场都有每一个市场独特的定位和产品要求,当然有的时候也会出现相互交叉的情况出现,但这并不影响整个市场的开拓。
一、以高端精品来定位收藏品市场。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早使用漆的国家,中国大漆所产生的艺术魅力用“无与伦比”来形容可谓丝毫的不夸张。从有记载的汉代开始,漆器就作为皇家使用的贡品而传世,其精美的艺术效果、其独特的传世特性、其繁杂的制作工艺让其虽历经世代,却仍然为社会的上层所喜爱和接受。到清乾隆时期,漆器的发展达到了鼎盛,从杯、盘、桌、椅,到大型的房梁建筑,太多充满了漆器元素的漆艺作品被广泛的运用到皇家生活的方方面面,至今在故宫,依然随处可见漆器的元素与作品。而近年来,随着收藏品市场的日益火爆,漆器的收藏也走向良好。如2001年在香港佳士得春季拍卖会上,一件明永乐“剔红牡丹花卉大圆盒”以1287.37万元的高价成交,创造了中国漆器拍卖成交的纪录。2006年,香港苏富比曾以606.3万元的高价拍出一件清代“乾隆剔红御制诗笔筒”。 同年中国嘉德以550万元拍出了一件清代“乾隆脱胎朱漆题诗菊瓣形盖盒”。2007年香港佳士得春季拍卖会上,一件明朝宣德“剔红双螭荷叶式盘”以497.3万元成交。保利2010年秋拍中清乾隆漆刻御制诗仿“周兕觥”以515.2万元人民币成交。(参见《北京商报》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10107/00449215532.shtml)虽然这些都是以古代的漆器为主,但是也彰显了漆器收藏市场的广阔。在近几年,工艺美术行业也陆续出现了针对现当代漆器的拍卖会。在2011年,在扬州还举办了首届中国扬州漆器艺术精品拍卖会,虽然成交数额不是很高,但是开创了现当代漆器专场拍卖的先河,不仅受到了全国漆器行业同行的广泛赞誉,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多方关注,社会反响极高。可见,漆器作为藏品的市场空间还是很大的.
那么针对这样的收藏品市场,对应的就是需要创作出能够传世的、能够代表漆器最高水品的珍品、绝品。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用传统纯手工的漆器技法、珍贵的材料、坚持原创性、大师作品等,面对的就是高端客户和收藏品市场。事实也证明,这类作品的创作不仅对于促进传统漆器技艺的保护与传承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还会产生较高的附加值,对促进传统手工艺企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以特色定位来丰富礼品、旅游纪念品市场。
中国作为礼仪之邦,历来重“礼”,《礼记·曲礼上》说:“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这种重礼的特性,让中国的礼品市场有着无限的空间和发展潜力。礼品需要有它的特性在里面,好的礼品不是让人束之高阁的,更不会让人过目即忘,而是要能让人爱不释手,能经常忆起送礼者的一片深情。所以,礼品一定要能吸引人,让人产生好奇感,让收礼者乐于陈列起来而不是收藏在盒子里。
传统工艺品在礼品市场可以说是大有空间所在,尤其是有着一定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历史悠久的礼品往往能体现出一份特殊的文化品味,也更加的适合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传统漆器由于历史发展的原因,并非是全国普及性的一门产业,而是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特色。因此,选择漆器作为礼品、旅游纪念品不仅代表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同时更有着千年的文化传承,可以说无论是企事业单位庆典还是商务、朋友间的私人往来,都是比较理想的选择。当然,礼品的市场空间很大的同时也带来了客户选择的多面性,那么如何做出特色,抢占这一部分的市场份额,在传统漆器本身做文章显然是必要的。
要想真正的打开漆器产品的礼品、旅游纪念品市场,就必须要让传统漆器具有吉祥和能纪念的特征。地域性、陈设性、美观性、功能性、实用性,甚至是包装的精美、便于携带等等都是在漆器产品开发时用注重的要素,如针对国人喜欢“平安”寓意,可以开发出的有吉祥寓意的花瓶系列礼品;针对大型企业事业单位的庆典活动,可以根据庆典内容开发专项的礼品;针对不同的活动内容,设计不同题材的漆工艺品,并根据客户的要求采用多种的制作技法等等不一而足,而一切的关键是要符合市场的要求,不能整齐划一,要有特色。
三、以多种表现形式进军室内装饰品市场。
室内装饰市场,蕴藏着巨大的经济利益价值,这一点是谁也不会否认的事实。而漆器作为室内装饰的一个小的分类,其实历史已经很久了。当漆器从最初的漆碗变成一张小桌子、一个小屏风出现的时候,其实它已经开始了它室内装饰的功能。只不过在现代社会,由于漆器的传统性和“不知名”性,很多时候在室内装饰行业会让人因为“不知”而忽略掉。
那么漆器作为室内装饰品究竟有哪些空间是可以进入的?这个问题回答的好,或许也就解决了漆器行业很多产品的定位问题。首先是最广泛的家装行业。这样的定位或许会让很多人觉得不以为然,现代人的生活观念是那么的日新月异,传统的漆器又怎能融入现代的家装。其实不然,一套设计高雅的橱柜、一套颜色稍微亮丽一点的挂屏、一套镶嵌类的小桌凳都可以在很现代的家装中显得很协调,而且不会过时,更何况一些极具时代感的小摆件,既能提升家居的品位,同时还能展示主人的优雅。其实现代人还真的不乏这样对漆器的喜爱者,笔者曾经见到一个精明的家具经销商,在他的家具陈设场所,他别具一格的选了很多的漆器如小台屏和小花瓶作为道具,吸引了很多消费者的兴趣,甚至有很多买家具的客人想要连他的道具一起买,于是他不仅增加了漆器道具的含量,还顺带经销着一些漆器家具,效果非常的好。而今,漆器家具的销售已经占了他几乎一半的销售。可见在家装市场,漆器装饰品甚至是家具系列的作品并非是没有市场,而是没有进入到让老百姓接触到的市场,全国只要有10%的家庭每家都有一件漆器,那么中国漆器的发展也就绝不是今天的样子了。因为漆器本身就来源于老百姓的生活,也只有让它重新回归到老百姓的生活当中去,才能找到生存和发展的源泉与动力。二是大型企事业单位和酒店行业。漆器作为传统工艺品,富丽典雅是其特色,非常适合现代化大企业和一些大酒店的需求,大厅一幅富丽堂皇的漆艺壁画或一个高档的漆艺地屏通常会让这个空间环境增色不少,同时一些漆器摆件也非常的适合酒店的内部装修,富有文化品位,而很多的酒店为了提升酒店的档次也需要有这样的作品出现,可惜的是在这个供需之间却缺少了一个很重要的沟通环节,以至于这个广阔的市场很难打开。在这方面,其实漆器行业在主动出击攻关的同时,还可以借助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专业的装饰行业队伍,从源头开始参与到整个建筑的整体设计风格当中去,这会是一件事倍功半的事情。
而针对室内装饰品市场的漆器产品种类实在太多了,大到几米高的地屏,小到十几厘米的小台屏,壁画、屏风、橱柜类的家具抑或是整套的家具配套都可以视作,重要的是要与环境相适应。
当然,市场定位准确只是我们开拓市场的一个前提,一个方向。传统漆器的市场还有着非常广泛的空间,例如我们曾经一度放弃的国际市场,毕竟在国际上漆器曾经有着那么高的知名度,例如法国著名的洛可可风格的形成很大一部分就是受清代中国漆器的影响。其次,就是在现当代在日本、韩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还有一部分人在从事着漆器的创作。与市场相配套的最重要的是产品,所以,我们在明确了目标市场的同时更需要的是要有相配套的产品出现,去满足这样的市场,这就是我们传统漆器行业需要加紧练内功的问题了,相信有了明确的目标定位,勤劳的漆艺人一定能够走出传统漆艺的良性循环,促进传统漆艺的发展。
作者简介:
王永霞(1979— ),女,助理工艺师。任职于扬州漆器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