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玉珮

[日期:2014-10-15]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提要】本文论述了玉珮从古到今在人们生活中的使用,从人们的精神、物质等方面阐述了玉珮对人们思想、行为、价值观的影响“君子无故玉不去身”。

 

关键词:玉珮 佩玉 爱玉 敬玉 重玉

 

玉珮,顾名思义即美玉做成的配饰。从广义上讲,玉珮是用于人体的装饰或佩挂在物件上的玉石品。它规格小,重量轻,是小小玉器。它能美化人的外观,点缀人们的服装,丰富人们的生活。

有诗曰:“悠悠我思,何以赠之?琼瑰玉珮。”就是说,想来想去,赠送什么礼品呢?还是送玉珮好。在古代,佩玉是有说法的,叫“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就是说,君子把佩带玉看作是不可缺少的道德行为,要求君子时刻佩玉,并用玉的品性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佩玉不是简单的装饰,不是简单地表现外在美,而是表现人的精神世界和自我修养的程度。同时,还体现人的身份、感情、风度以及有着语言交流的作用。所以,在古代为何佩玉,它不仅是为了美,而更主要的是为了做一个人,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做人就要佩玉。

佩玉作为时尚,对爱玉、敬玉、重玉的表现有形形色色。早在商、周时代,特别是周朝创立之后,制定的礼制就和玉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按照周礼,君子的服饰需佩戴玉器,就是把若干个玉珮编成组挂在身上,根据个人身上佩玉的碰撞声,确定此人步伐是否遵礼而行。如果佩玉的鸣声很有节奏,表示行止之间稳重自持。反之,撞击声无序,就证明他行为不轨。难怪,我们常听老人讲:走路要有走路的样子。原来这是源于周朝,一直流传至今。

那时候,佩玉还有更细的等级规定,就是以玉的高、中、低档和系玉珮的丝带颜色来区分职位的高低。《礼记﹒玉藻》是这样介绍的:天子佩白玉用黑丝带;公侯佩青玉用红丝带;大夫佩碧玉用白丝带;世子佩瑜玉用仓艾色丝带;士佩石包玉用赤黄色丝带。如果不按此规定,就是犯上作乱,就是乱了朝纲。

不管统治阶级是儒家派思想还是道家派思想,对玉都极为崇拜。他们把玉器神化了,帝王用玉以示天意;君子佩玉表示品德高尚;俗人带玉可以附庸风雅。他们认为玉是自然的精华,能够和自然界的神灵相通。并认为玉与整个世界在总体上存在着联系,是界于此世界与彼世界的纽带和桥梁。于是,关于玉的各种学说应运而生。玉能使尸体不腐,玉能起死回生,玉有植物的l性,能自然生长;玉会驱邪辟凶等等。所以有些人佩玉的动机,就是从精神上、心灵上获得神奇的功能。佩玉可以充作护身符,以辟邪消灾;佩玉可以吉祥如意,护身祈福;佩玉可以当作医药来治病等等。

玉的特性是温润园熟。古代人将君子的仁、义、智、勇、洁五项美德都集中在玉之中,以玉来体现。玉的温润色泽代表仁慈,坚韧质地象征智慧;不伤人的棱角表示公平、正义;清脆舒畅的撞击声是廉直美德的反应。所以关于玉的传说很多,如用玉比喻人的品德—-“白玉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认为白玉有了瑕疵,可以磨掉,而人的言行若有不轨,是磨不掉的。所以要求人要执身如玉。

玉珮的故事很多,温润园熟的玉珮,人见人爱。玉,因其质美、色美、触美、音美,自古以来,佩带玉珮的人由衷的偏爱,而且几千年来没有间断过。灿烂夺目的玉珮,丰富多彩,就其玉珮的种类确实很多。从大类上讲,有人无类、动物类、植物类、兵器类、祭祀类、杂件类等。从形式上分,有圆形珮、环形珮、龙形珮、、鸟形珮、兽珮、连环珮、昆虫珮、杂形珮、全珮等。从用途上分,有佩在人身上或服饰上的,有佩在兵器上的,有佩在木器家具上的,有佩在金、银首饰上的,有佩在书画、扇子上的,也有佩在文房四宝上等等。

玉珮以用于人的装饰居多。可根据人体的各个部位,头上有玉簪、、玉梳;耳朵上有玉块、玉瑱;颈项上有项链、吊坠;手腕上有玉瑷、玉镯、串珠;手上有戒指、扳子;腰间有带钩、系壁、珮璜、翁仲、龙纹珮、兽纹珮、鱼纹珮、全珮等。每种佩饰都有其寓意。如龙佩,自古以来,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一种特殊而神秘的动物,被视为吉祥的瑞兽。属相是龙的人喜欢佩带,不是龙属相的也喜欢佩带。如翁仲珮,高大端勇,受人重视,佩带它,可以象门神一样地保护自己。又如飞天珮,它是娇柔艳美的女性,梵文名叫乾达婆,汉语又称香音神或乐神。在佛教中被描绘成专采百花百露、能歌善舞,向人间散花播音、造福子民的神仙。又如,猪珮,它是一种富足的象征。所以人们喜欢这类珮。

在尊崇美玉的风气极盛时,人们爱玉、崇拜玉,生而佩玉,死而以玉来陪葬。他们还认为服用玉粉可以延年益寿,死前服玉可以保尸体不服不烂。

玉文化有八千年的历史,这是东方人的骄傲,中国人的自豪。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步,人们的观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实的思想,时代的特点,给玉珮饰带来新的内涵和款式。玉器再也不象封建社会那样带有神秘感了,且只能是达官贵人所拥有,而老百姓可望而不可及的事了。现在的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玉器及文化也逐渐被人民大众所接受、所喜爱。人类自古以来,就有爱美的天性。玉的美学逐渐在人们的心中得到了传播和拥戴。佩玉的风气已普及到各个阶层,成为老少皆宜、雅俗共赏的玩饰。

要说什么玉珮好,那就要看玉珮和佩玉者的“缘份”,对每一位佩玉人而言,如果爱玉者看中了某块玉,并在情有独钟的陶醉之中,赞不绝口,爱不释手,那对于这位爱玉、敬玉者来说,就是一块好玉,就是一块极品,他最喜欢的玉就是无价之宝。

玉,可以说是中国民间佩带其身的护身符。从小孩的玉锁片到中老年的玉镯、玉挂佩。佩带它不但是美的享受,而且有着保护佩带者不受伤害和具有驱邪避凶的法力。玉是一种天然矿产,矿物是中药的一类极具特色的组成部分,我国医学经典《黄帝内经》、《唐本草》、《神农本草》、《本草纲目》中均称玉可:“安婚魄,疏血脉,润心肺,明耳目,柔筋强骨……”。据现代科学测定,玉材本身含有多种微量元素。从药物学角度来讲:长期佩带自然矿物可以补充人体的元素和微量元素,吸收或排泄过剩的元素和微量元素,使人体保持一个特有的正间值。有着医疗保健的作用。

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名城的扬州,在古代和现代都是全国玉器生产的重要地区之一。生产的各类玉器中,玉珮的种类繁多,琳琅满目。有各种风格的十二生肖玉珮,也有福禄寿禧、节庆有余题材的项珮、腰珮、手链、戒指、胸花、香囊、包饰珮。有男士流行的领扣、领带夹、子冈牌、人面珮。还有鸟鱼虫兽、花草树木、佛珠神像等等,品种各异,款式多样,工艺精湛。

玉珮是一种财富,它给人更多的是美的光彩。佩带玉,使你有风度,使你更华美。每天能触摸玉珮,使人感到无比喜悦、兴奋和满足。如今喜爱玉器并视之为礼物、纪念品、收藏品、信物、吉祥物等方面的群体日渐增多,玉器已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各种交往之中。玉珮是亲属、朋友之间表示友好、爱心、感情、良好祝愿或祈求平安的首选馈赠之物。让我们共同拥有和享受它吧!

作者简介:

【1】刘道荣、王玉民、崔文智,《赏玉与琢玉》,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2】《中国历代玉器特征简介》[J]. 2003年10期

作者简介:

田翔,男,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1980年从第一届扬州玉器学校毕业,分配进入扬州玉器厂人件车间从事人物雕刻工作。三十多年来,始终对玉器雕刻事业充满热爱,对工作尽心尽责,对技术刻苦钻研,虚心向前辈大师求教,注重理论结合实践,勤于技术创新,使技艺不断得到提高,尤其在玉雕人物和山子雕的创作研究和制作工艺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所创作品整体造型富有新意、层次推拿丰富饱满、雕琢技法上既保持了传统的技术特点,又有新的突破创新,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受到同行、专家和客户的高度评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