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朴亦雅温润风流——论紫砂壶的造型及创新

[日期:2014-11-26]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提要]“素手轻握青花茶杯,一角天青色的杯子,像江南一样不曾沾染过任何喧嚣。放入几片茶花,玉手提起棕褐色紫砂壶,缓缓的倒入刚刚煮沸的泉水,其动作似蜻蜓点水般优雅好看。”翻开中国滚滚历史长卷,墨香墨离,紫砂壶的那缕幽香静谧了每个时代。

 

  关键词:紫砂壶 造型 艺术 创新

 

  “红牙板歇,韵声断,六云初彻。小槽酒滴真珠竭,紫玉瓯圆,浅浪泛春雪;香芽嫩叶清心骨,醉中襟量与天阔。夜阑似觉归仙阙。走马章台,踏碎满街月。”一把紫砂在手,能有如此清雅通透,怎不叫人向往?紫砂壶的魅力何在?它有一个如何的史迹变迁?它的造型又该如何跟随时代审美?这些都是紫砂艺术家及艺术史学者共同追寻的问题。

  《阳羡名壶系·创始篇》中有“金沙寺僧,逸其名,闻之陶家云。僧闲静有致,习兴陶缸翁者处,搏其细土,加以澄练、捏筑为胎,规而圆之,刳使中空,踵传口柄盖的,附陶家穴烧成,人遂传用”。由此可见,紫砂自明中期开始,就是一个艺术加实用创造的过程。宜兴贵有五色土,更贵有一批批艺术创造者。他们将艺术创造融进生活,将文人雅致融入历史,亦朴亦雅温润风流,是为紫砂文化传承(见图一)。

  

图一

  一、紫砂壶的传统造型样式

  传统的紫砂壶都强调造型,突出不同造型所体现的直观感受和美学意义。如按造型分类,可分为几何形体造型、自然形体造型、筋纹器造型及水平壶和茶器造型四大类。其造型工艺特点及装饰艺术如下:

  1、几何开体紫砂壶造型,俗称“光货”。

  “光货“的造型讲究器皿的立面线条和平面形态的变化,以及形体各部位之间的比例关系,或辅以一些简洁的线条装饰。其造型又可分为圆器和方器两种。圆器造型要求达 到“圆、稳、匀、正”,要“柔中寓刚”。珠圆玉润之圆中要有变化,要匀称端正。紫砂传统造型掇球壶、仿古壶和汉扁壶等,就是紫砂圆器茶壶的典型造型。方器 主要有长短不同的直线组成,如四方、六方、八方、长方等。方器造型讲究“方中寓圆”,要求线面挺括平正,轮廓线条分明。不论是几方形的造型,紫砂壶口盖必须规划统一,任意转动壶盖,口盖准缝吻合。紫砂传统造型四方桥顶壶、传炉壶、僧帽壶、雪华壶等,就是紫砂方器茶壶的典型造型。

  2、自然形体紫砂壶造型,俗称“花货”。

  “花货“取材自植物、动物的自然形态,最能代表制壶艺人的匠心独运,以造化为师。这种造型带有一些浮雕、半浮雕装饰,主要是将自然形态变化而来的造型。另外则 是在几何形体上运用雕镂捏塑的手法,将自然形态变化为造型的部件,如壶的嘴、把和的子。紫砂传统造型鱼化龙壶、松竹梅壶、翠蝶壶、荷花壶等,是花货造型的 代表作品。

  3、筋纹器紫砂壶造型,是将花木形态规则化、结体精确严格、制作精巧的一种创新造型类别(见图二)。

  

图二

  筋纹器的主要特点是将形体分作若干等份,把生动流畅的筋纹组成于精确严格的结构之中,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其筋纹随着造型形体的变化而深浅自如,筋囊线条纹理清晰,疏密变化得体。制作精工,要求口盖准缝,任意调换壶盖的方向合到口上,都能滑爽吻合。紫砂传统造型合菊壶、瓜菱壶、玉兰花壶、水仙花壶、葵花壶等,就是筋纹器造型中有代表性的产品。

  4、水平壶和茶器造型。

  不同于一般茶壶的要求,水平壶容量很小,是我国广东、福建一带喝“功夫茶”的器具,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不少使用和收藏者。因为喝“功夫茶”时,壶内要放很多茶叶,仅用开水冲泡,茶汁出不来,还必须将茶放在茶碗或茶海内,用沸水浇淋茶壶的外面,使茶壶浮在热水中,才能使茶汁泡出来,这就是水平壶名称 的由来。水平壶的规格,习惯以“几杯”称,有半杯、二杯、四杯、六杯、八杯、十杯之别。一般六杯壶容量为80毫升,八杯壶容量为10。毫升左右。水平壶的 造型,要求壶嘴与把在形式上要协调,其重量还必须一致,才能使壶在热水中保持平衡。壶嘴以直形嘴为最多。传统式样的紫砂水平壶有线圆水平、扁雅水平、汤婆水平、线瓢水平和什锦水平等,造型美观,制作考究,质地致密。

  二、造型所蕴含的美学意义

  吴梅鼎《阳羡茗壶赋》有:“彼新颖兮万变,师造化兮之功。信陶壶之鼻,亦天下之良工”。“良工”的“新颖兮万变”,不是随心所欲变化的。所谓“良工”,必定是对造型美感以及造型所赋予的美学意义有心领神会的,是熟知社会时尚审美标准的。良工的艺术加工和艺术创新来自于对生活的细致入微观察,然后静心揣摩、反复实践,故才有名器。

  而关于美或者美的感受,首先都是跟造型形象相关的。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首先是它的造型性。美的造型性就是指美通过一种特殊或者特定的符号形式,感知人内心的过程。美必须呈现为形象。同时,美的形象依赖于人的直觉,人们不依赖概念和推理就能够直觉到它[1]。造型的美学意义是成名大师的基本功,他们知道方与圆的趋进、大与小的毫厘,大朴若拙、精细入微,都被他们拿捏得恰到好处。

  在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表现理念里边,传统图像的象征意义也被大量运用。例如在紫砂壶上雕刻上几杆青竹,就代表了“清正谦虚”;要是将紫砂壶整体塑造成寿桃形象,再加一只微雕的小蝙蝠,那么就是“福寿延年”了。这种象征意义大概等同于意象,而意象的塑造则是从作者创作表现角度出发,将艺术尤其是艺术创新视为表现自我意趣、表现作者情思的一种寄托的形式。紫砂作为传统艺术的代表,兼具雕塑、绘画、书法、实用设计于一身,也同样重视传统图像的象征意义。

  例如此尊“~”壶,它的造型创作理念来自于~,~。这样的造型突出和强调的美观在于~~。(见图三)

  

图三

  三、艺术风格要跟随时代发展创新

  历代紫砂名家辈出,各种紫砂壶的造型也丰盈周齐、蔚为壮观,不缺神品。现代紫砂艺术家要形成自身艺术风格,有独特美感且不落俗套,是很难的事情。但不创新就不会有生命力,一定要不断地创新,要跟随时代对审美的需求进行创新。而在创作时,首先要吸收历史营养,糅合传统源流,同时不断丰富自身的绘画、书法、雕塑、篆刻、诗词等各方面涵养,从现代生活中汲取灵感,才能有感而发、获得新颖之美。一件成功的紫砂壶造型创作,其实还不单在于造型创作,还要和泥料甄选、色彩搭配、肌理调适等等浑然一体,并体现时尚元素,才能趋向完美。创作完美的紫砂艺术作品是每一个现代紫砂艺术家的不懈追求。

  “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一丸土。”紫砂艺术的创新虽然辛苦,但投入感情,安享其中、追求艺术的乐趣,为文人雅士奉上珍玩,让人们在日常品饮之时能欣赏到美,不失为一种快乐。明代大学士、大画家、“茶痴”徐渭曾有一首诗,诗云:

  虎丘春茗炒烘蒸,七碗何愁不上升。

  青箬旧封题谷雨,紫砂新罐买宜兴。

  却从梅月横三弄,细搅松风炧一灯。

  合向吴侬彤管说,好将书上玉壶冰。[2]

  我们发现,茶也好、壶也好,其中饱含的都是厚重的文人情怀,是感情。故而,紫砂壶要在时代的飞速发展中继承、创新,更需要的是紫砂艺术家们的情感投入,是摒弃物质、俗念的精神巡游。

  参考文献:

  [1]钱鸣正.浅谈宜兴紫砂的审美价值[J].山东陶瓷,2011.03.

  [2]郁伟杰.紫砂艺术的审美和鉴赏[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1.03.

  [3]陈建平.砂壶之美[A];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暨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会论文集[C].2010.

  [4]方卫明.方薛斐.浅论古均陶工艺及特点[J].中国陶瓷工业.2011.03.

  [5]王宝林.科技与创新是工艺美术传承发展的希望[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48:科技进步与工艺美术发展[C],2010.

  [6]孔晓燕.浅析中外美术鉴赏的专题设计[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

  作者简介:

  钱秋虹,工艺美术师,为华派紫砂艺术第二代传人,被任命为江苏人文环境艺术设计研究院紫砂研究所所长。致力于把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工艺紫砂艺术融为一体,以传承和弘扬宜兴灿烂的陶瓷文化为己任,向各国友人传播中华文明和紫砂艺术。在多项大型活动中均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好评。

  [1]无论是在绘画、雕塑、摄影,还是在建筑、工艺美术等造型艺术门类中,人们不仅可以看到这些造型艺术本身的外在形象,往往还可以通过它们去感受艺术家或作者们的意识和情感。

  [2]徐渭(1521—1593),绍兴府山阴人。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山阴布衣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该诗为《某伯子惠虎丘茗谢之》。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