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红木雕刻是一门传统的雕刻技艺,人类从会使用刀具开始,就与木头结下不解之缘,它温和自然的材质特性受到许多人的偏爱,并成了人们主要的雕刻对象。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人们的审美观点,红木雕刻的表现手法和雕刻技艺也与时俱进,传承和发展红木雕刻技法是我们这一代人应尽的职责。
关键词:红木雕刻 传统技艺 传承与发展 浮雕 圆雕 镂空雕刻
红木雕刻的雕刻技法有很多种,概括起来可分为浮雕、圆雕和镂空雕。
一、红木雕刻的浮雕技法
说到浮雕,分为两类—阴刻和阳刻。阴刻是指在材料上凹下去雕刻,在雕刻时应先在材料上画好图案,用刀直接在木料上雕刻画好的图案,其刻画的好与差完全取决于制作者的雕刻功底,手工扎实者,其用刀就自如、流畅、清晰明快。阴刻主要用于家具的制作中,特别是明式家具的牙板等部位,例如明黄花梨出头官帽椅和黄花梨如意云纹圆椅就是采用了阴刻的雕刻手法还有一些仿青铜器的红木制品也常用阴刻的技法,如纺雕螭龙三足鼎式炉、在炉的外圈用阴刻的手法,刻制了如意云纹式。在红木上刻字也多采用阴刻的技法,也用于一些镶嵌的红木工艺品中,如竹丝番莲圆多宝格,其外周所镶嵌的番莲纹竹黄,在制作过程中,就运用了阴刻的技法,运用得当,在镶嵌时就会纹丝合缝,牢固稳定。阳刻在浮雕的技法中运用相当广泛与阴刻正好相反,就是将所要表现的图案凸出红木材料的表面,其制作程序可分为打坯、修光、打磨三个部分。首先是打坯,在打坯之前先设计好图案,将图纸贴于红木的表面或直接在红木材料上绘图,将所要表现的图案留在红木的表面,其余部分用刀去掉,不用的雕刻件有不同的制作方法。比如:在家具花板的制作过程中,通常要用到小刀机作为辅助工具,这样去除的空面会平整,快速,深浅因图案的需要而定,这个过程我们通常叫做“起底”或“起空”,在制作红木小件时“起底”的过程就复杂了,要根据图案的需要,深浅不同,这样其造型生动富于变化。在打坯的过程中,还有倾注制作者的生活感悟,将情感融入到所要刻画的图案中,用刀时要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和收放自如,在这一过程中,刀具锋利但又不能伤及木材本身的结构,准确把握所刻画作品材料的纹理结构,顺势而为,如笔筒“知音醉清秋”,在蝉的打坯过程中,左上角的蝉在用刀方向就有所区别,在蝉的右边用刀要从头部由下向上,而蝉的左边用刀则要从蝉翼的尾部向尖部,反之则会伤及红木材料的自身结构,使材料裂开,并且容易使刀口受伤,用刀要讲究稳、准、狠,这需要有扎实的雕刻基本功和对图案的理解能力,修光的过程其实就是对打坯的图案进行深加工,将打坯时留下的刀痕铲平整,刀口理清楚,使雕刻的图案清晰自如,修光时同样讲究用刀的顺势而为,但有时候因作品表现的特殊性,有的部位不能顺着材料的纹理用刀,这时可采用刮磨的方法,即用圆滑的钢质面将刀口刮成有弧度的刀刃,将工艺品不平整的特殊部位刮平,这样就不会伤及木材的结构也有利于打磨。在修光完成之后,就剩最后一道工序—打磨,也叫磨光,打磨时主要是第一道打磨时选择砂纸的粒数,这要取就于修光好的工艺品的平整度来定,平整度好的可选用240粒度的砂纸打磨,反之可选用180粒度的砂纸,这样更容易打磨掉不平整的棱角及没有铲平的刀口,然后再用细一点的砂纸打磨,这个过程要经过四至五遍的打磨,由粗砂到细砂,视对工艺品的要求而定,最终的目的就是要求使雕刻的工艺品光滑、圆润、浑然一体。比如完工后的“渔家乐”,整件作品没有任何刀痕,人物的衣褶流畅,情景生动,使得江海渔材的渔家生活画面跃然眼前,给人以美的享受。
二、 红木雕刻的圆雕
圆雕也是要经过打坯、修光、打磨的这个过程,是一种完全立体的雕刻,上下、左右、前后都要雕刻成型,是一种三维空间的立体雕塑艺术,圆雕所能表现的内容没有浮雕丰富,主要以人物、动物为主。在雕刻时同样既要有扎实的雕刻功底,同时还要有三维空间的概念。例如在塑造红木佛像时就要对人体的机构充分理解,这样才能用刀自如,得心应手。现代的红木立体雕刻已经很大程度机械化了额,一台三维雕刻机就代替了打坯的全过程,这对圆雕这门传统的雕刻技艺来说不是好事情,在这里还是希望能把圆雕这门传统的雕刻技艺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三、红木雕刻的镂空雕
镂空雕刻又称透雕,镂空雕刻的表现面非常广泛,多用于建筑装饰性雕塑,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在中国古代的宫殿,寺庙等都有许多的人物、花鸟的木雕装饰图案,红木镂空雕刻技法深受建筑镂空本雕的影响,是建筑木雕的继承和发展,红木镂空雕刻有一种穿越的视觉效果,在家具的雕花板上常用到镂空的技法,还有就是客厅用的红木屏风都用到镂空雕。红木屏风是双面雕刻,镂空面介于正反浮雕的中间,图案以简洁为主,有万字纹,十字梅花纹等,以达到通透的效果。如南通紫光红木家具厂刻制的“四季花鸟屏风”就用了十字梅花图案,在镂空雕刻时,先在镂空面画好十字梅花图案,然后沿着图案的边缘用钢丝弓将空白部分锯掉,这个过程我们叫做锯空,在锯好的空白部分侧面会留下锯子的齿痕,这时可用光挫挫平整,光挫有平光挫和圆光挫两种,按需而用,在光挫挫好后再用砂纸打磨,其打磨工序和浮雕工艺品一样。镂空雕在浮雕工艺品的制作过程中也常用到,例如笔筒“秋硕图”,在柿树的枝叶部位就用了镂空雕,它主要借助于电动工具,如电磨、电转等进行镂空,然后再用刀具铲平整。
一件成功的红木工艺品都是对红木雕刻技法浮雕、圆雕及镂空雕的灵活运用而成,我们不仅要掌握好这门传统的红木雕刻技艺,还要将这门技艺传承发展,世代流传。
作者简介:
石太兵,字:寿,号:八音、冰石齋主,江苏南通人,江苏省高级技师,工艺美术师,南通冰石齋木雕艺术工作室创始人,南通市红木雕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从事红木雕刻30余年,擅长红木精品设计与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