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构建水晶民族文化品牌

[日期:2014-12-15]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摘要】从2004年11月“首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到2012年水晶雕刻工艺品首次亮相国家展览馆及2013年“首届中国(长沙)国际矿物宝石博览会”,水晶已经在国际性会展上崭露头角,这仅限国内,且多以观音、佛相题材为主,国际友人虽感叹这些工艺品雕工的精湛和天然水晶无与伦比的自然美,对创作题材却兴趣不大。究其原因,主要是作品的民族文化的内涵缺失,特别是不能体现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通。显然,水晶制品中融入民族文化,水晶产业创建民族文化品牌十分必要。本文主要从水晶制品中融入儒家文化、国学以及东海县水晶产业创建民族文化品牌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水晶 儒学国学 民族文化 品牌

 

  中国雕塑家吴为山雕塑作品“达芬奇与齐白石的对话”以超现实主义手法,构想意大利文艺复兴巨匠达芬奇和中国现代绘画大师齐白石对话,寓意中意两国跨越时空的文化艺术交流,富有很高的艺术价值。2013年6月20日,罗马国家博物馆向世界宣布,收藏该作品。这件事启发我们,以水晶工艺美术品体现国学文化的精髓,更具代表性和民族性,更容易促进文化对外交流与贸易。东海水晶产业如何创建民族文化品牌,让水晶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这是笔者一直思考的问题。

  一、儒学元素融入天然水晶艺术品的可行性分析

  依托天然水晶的独特资源优势,创造水晶民族文化主流元素是水晶文化走出去的关键。东海县物华天宝,石英储量约3亿吨,水晶储量约30万吨,存储量占全国70%以上,被国际友人称为“东方石英中心”。2003年,东海县被命名为“中国水晶之都”。世界上只要有水晶的地方就有东海人在那开发或收购水晶原料,世界上从事天然水晶业务的人齐聚东海,东海已成为名副其实的 “世界水晶集散地”。如何利用“世界水晶集散地”这一独特的资源集聚优势,构筑富有民族特色的水晶文化产业核心和国际型现代化服务集聚区,打造民族水晶文化主题综合体,是摆在当代东海人面前的重要问题。

  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其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有极大的影响,对中国的文学、艺术、教育、史学、政治理论也产生过巨大影响。孔子首创私人讲学,据《史记》记载,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精通六艺者七十二人。在学术上传播古典文献,为百家争鸣准备了传统思想素材,这是孔子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最大贡献。中国的传统文化从来都没有像《圣经》文化和《古兰经》文化那样,左右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的命运。而儒家学者在批判佛教的过程中,充实了传统儒家的思想,提高了理论思维的水平,使中国的固有学术绽放出新的光彩,保持了自己的文化的独立性,做出了理论贡献。康熙曾赞“朕惟孔子之道,天下一日不可无焉。何也?有孔子之道,则纲常正伦理明,万物各得其所矣;不然,则异端横起,邪说纷作。盖孔子之道,即尧、舜、禹、汤、文、武之道,载于六经者是已。”可见孔子思想,道德高厚,教化无穷,往圣是继。当前,孔子学院遍布世界各地,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方式之一。将孔子文化元素融入水晶创意工艺美术品,作为馈赠,作为文化交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孔子水晶文化创意既是对外文化交流的桥梁,也是对外文化贸易的重要渠道。孔子的学说传到西方,是从400多年前意大利传教士把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一书译成拉丁文带到欧洲开始的。2004年11月21日,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 在韩国首都首尔挂牌。截至2010年10月,全球已建立322所孔子学院和369个孔子课堂,共计691所,分布在96个国家(地区)。各国孔子学院的建立,正是孔子“四海之内皆兄弟”“和而不同”以及“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思想的现实实践。所以,将孔子的思想、美学要素,特别是以孔子思想为主要内容的儒学文化元素融入到水晶雕刻工艺美术系列产品创意上,既是东海水晶文化创意能力和产品创新能力的提高,也是传播孔子国学思想的一种创意载体。孔子的美学思想核心为“美”和“善”的统一,也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孔子提倡“诗教”,即把文学艺术和政治道德结合起来,把文学艺术当作改变社会和政治的手段,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孔子还认为,一个完人,应该在诗、礼、乐修身成性。孔子的美学思想对后世的文艺理论影响巨大。我爱大自然更爱自然山水,大自然包涵灾难、地震、龙卷风、恐龙的灭绝等,而自然山水是永存的好风水。这是孔子作为中国古代第一人对自然山水宗教式态度的突破。三亿年前的燕山时期,太平洋板块和欧亚大陆板块剧烈碰撞,沧海消退,东海水晶聚天地之灵气,汇日月之光华,神奇瑰丽,撼人心魄。华夏文明,五千多年来一脉相承,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水晶很早就被人类所利用。早在50万年前,北京的周口店人就开始利用水晶石作为工具,从周口店古人类遗址中发现有大量用水晶石制作的石器就是例证。距今2.8万年前的山西省峙峪遗址,就出土过一件水晶制作的小石刀和一件由一面穿孔而成的石器装饰品,显然那时人们就会利用水晶来雕琢装饰品。正是这集天地之精气,凝世间至纯之精华的天然水晶,这晶莹透彻的人间尤物暗含了古老中国千百年来传承至今的天人合一,心物交融的文化韵语。将孔子的思想体系有机融合在天然水晶上,非常符合他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的著名自然美学命题。将孔子文化优势转化为水晶文化创意成果产品,配以各种孔子思想文化工艺手法的精美水晶产品,既有天然水晶外在的华美,也有厚重的的国学文化内涵。通过接触孔子文化水晶产品,让世界认知中国,让孔子水晶文化走向全球。美国的好莱坞大片迪斯尼走进中国,我们几千年的国学文化就不能踏进美国?由此,用我们的孔子水晶文化创意产品代替山姆大叔的“麦当劳”、“肯德基”如何?目前,以连云港一品水晶工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明周为创作团队,打造的科技文化相结合的东海水晶孔子文化创意系列产品,既是东海水晶文化创意能力和产品创新能力的提高,也是传播孔子国学文化的一种创意载体。其天然水晶孔子文化工艺品或以孔子传教故事、或以孔子名言佳句、或以孔子思想的抽象表达等模式,用纯净体白水晶中英文对照镶嵌表达,这种载体创意作品正以上海、深圳、香港为销售前沿,逐步辐射新加坡、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国家,现在美国、德国、英国等欧美国家也有贸易,实现东海水晶民族品牌的首批对外文化贸易,年成交量在40万美元左右,这不正是东海水晶民族文化的渗透与彰显吗?

  二、国学文化元素融入天然水晶艺术品的实践

  中国水晶雕刻第一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玉石雕刻大师仵应汶,1973年开始从事玉雕创作,作品造型优美传神、大气恢宏、结构严谨,雕刻技术精湛细腻,艺术手法多变考究。他特别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经他设计的作品都能给人以生命的震撼。近年来,他更注重将水晶雕刻材料与国学题材相融合的研究与创作,作品被社会各界视为传世珍品。 1978年设计、创作的岫玉《双层转动花薰》获国家工艺美术百花奖“优秀创作奖”,现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河南厅;黄水晶《莲花生大士》被法国吉美博物馆收藏;白水晶《干手干眼观世音菩萨》、黄水晶《大威德力士名王》、白水晶《唐式观音》、白水晶《极乐图》、发晶《龙凤呈祥》等分别获得中国玉雕石雕“天工奖”金银奖。《千手观音》、《五子闹佛》、《自在观音》等分获“百花奖”、“陆子冈杯”金奖、银奖。2006年精心创作雕刻的水晶作品《三教九流图》,被作为国礼赠送俄罗斯总统普京。《三教九流图》又称《和谐图》,该图创自明代,藏于嵩山少林寺。图中将佛、道、儒合为—体,左面是道家创始人老子,右面是儒家创始人孔子,两老人侧身对坐谈佛论道的形态合成佛祖释迦牟尼之正面形象。三人共捧“九流水源图”,象征着儒、释、道在中华大地上的融合,亦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因。三教合一,导人向善,和谐平等,世界大同。天然水晶《三教九流图》将和谐的精神与水晶的灵动相融合,雕刻技法多变互应,将水晶的光影、折射、剔透的特殊性发挥得恰到好处。该作品创意新奇,主题突出明亮,体现现代人的终极追求和向往,形象的生动和奇妙变化给收藏及观赏人士无穷的想象空间和美的享受。目前,东海已形成了以省工艺美术大师沈明川为代表的水晶工艺美术雕刻人才群,他所研发的《水晶雕刻艺术》获省市科技成果奖,他所创办的全国第一个水晶雕刻厂,首次使用局部磨砂工艺,现已被全国雕刻行业广泛应用。东海县石来运好水晶工艺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景强1990年以12元钱价格购买的一块有包裹体的小水晶,利用天然形成的水晶俏色,经过打磨抛光后命名为《哈雷彗星》被珠宝商以高于原材料数千倍的价格买走。“哈雷彗星”的横空出世,引起了东海人对水晶包裹体价值的重新认识,经中央电视台宣传后,天然包裹体晶体已被广泛运用于俏色水晶雕刻艺术中,精湛的工艺和天然水晶色彩的和谐结合,使天然水晶工艺品的身价空前提高。晶缘居水晶艺术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戴海亮不仅是当代中国最擅长创新的烟壶艺术家和包裹体水晶鼻烟壶艺术创始人,而且还是水晶民族文化的总结者、传播者。他以心灵感应天然水晶包裹体各色图案,精心设计打磨俏色烟壶,并将艺术化的天然水晶烟壶和中国传统内画相结合,于1991年首次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和国内名师名家绘制的精美内画相结合创作成功《风雨归舟》后,一发不可收,一系列和国内内画大师合作的天然水晶包裹体内画创意作品诞生。目前,这一艺术创新形式已被国内内画业界广泛应用,并被延伸至玛瑙内画壶中应用。他所编著的《中国天然水晶鼻烟壶》和《中国现代天然水晶艺术珍品集》(上、下册)彩色精印画册,为传播水晶民族文化,推动水晶文化产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作为新生代水晶文化创意设计艺术家淞圣水晶艺术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单江红与众多东海本土孕育的设计艺术家的区别在于,她毕业于扬州大学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能够大胆将现代艺术设计理念融入传统水晶雕刻艺术之中,将传统的佛像、仕女、动物题材融入更多现代抽象艺术的元素,即使是天然包裹体加工成的作品也融入着更多思想和人文元素,使作品以巧夺天工的精美形式赋予更加醇厚深沉的意境,使人回味无穷。她和工艺大师合作的作品,给人以完全耳目一新的感觉,作品不断获奖。2012年底,连云港海龙水晶工艺品有限公司“大姐吴兆娥”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水晶大姐” 吴兆娥荣获“中国经济女性年度人物特别荣誉奖”。这些雕刻大师和知名企业正以他们不懈的创作,在不断发掘水晶文化内涵,充分发挥水晶创意文化这个当前最具优势的文化战略资源,构筑着东海水晶民族文化品牌。但是不可否认,东海水晶制品的生产工艺水平相对落后、产品缺乏创意,由此造成东海水晶制品艺术水准低、文化内涵少、产品附加值不高,在国内外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等等。只有增加水晶工艺产品的实用性和文化性,发扬本土的传统民族文化优势,并将文化优势和科技力量转化为文化成果融入到水晶工艺产品中,这样的配以各种工艺手法的精美水晶创意工艺品,有外在的华美,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才能畅销于国内外。将国学文化优势转化为水晶文化创意成果产品,既有天然水晶外在的华美,也有厚重的的国学文化内涵。发扬民族的传统文化优势使水晶文化创意产品有了魂魄,才会增强文化对外交流信心与气魄。有句话讲的好,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弘扬中国文化,富含国学文化元素的东海水晶是最好的载体。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依托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借助天然水晶晶莹通透的自然美,独特的表现力及可塑性,做好水晶民族文化品牌创造生产力这篇大文章,同时汲取西方的艺术理念创造出一大批优秀的水晶雕刻艺术品并逐步转化为品牌优势,从而推动东海水晶民族文化朝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代东海人不可推卸的责任,需要几代人来维持。

  三、东海水晶民族文化品牌的产业链与保障

  东海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苏北小城,在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借助水晶,成为了闻名中外的“中国水晶之都”。东海全县水晶及硅资源加工企业近3000家,从事水晶开采、加工、贸易的人员达15万人,2012年东海水晶城市场交易额达60亿元。东海人在书写现实版的淘晶寻宝历史,开启“新文化运动”,赋予水晶新的美学内涵和文化生命。在东海县水晶产业的长期发展过程中,这个行业也出现了比较细致的社会分工。比如目前在国内外水晶交易市场上,就活跃着一批专门淘取原石的人群。由于东海禁止开采水晶,这些人足迹开始踏遍世界各地,淘寻水晶原石。一个专业的水晶原石收购群体带动了一个跨越国界的“淘晶”潮。目前,东海有近2000人长年奔波在马达加斯加、巴西、南非、俄罗斯等水晶产地。于是,在国际水晶界便有了“有水晶处就有东海人”之说,东海正逐步形成天然水晶贸易集散中心。然而国际化的市场环境也给快速发展的东海水晶产业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广州荔湾的交易额已是东海水晶城的几倍,浙江浦江也成为水晶玻璃工艺品重要出口基地。荔湾、浦江等地的水晶贸易和加工市场迅速崛起,大有取代东海之势。东海水晶缺乏民族文化品牌,缺少创意设计大师和专业学术型人才,水晶工艺美术品开发缺乏龙头企业等现状是水晶产业发展当务之急。“东海是天然水晶资源王国,但还不是水晶加工的王国,东海水晶要‘顶天立地’而不是‘铺天盖地’。”东海水晶要打造自身的民族文化品牌,形成研发、生产、仓储、物流、订单、销售和分销网络完整产业链,还需要作出更多的路径探寻和努力。

  发展水晶文化产业必须有市场做支撑,必须与资本相结合。世界金融危机后,各种投资渠道持续萎缩,通胀预期严峻。然而文化艺术品市场却一路高歌,风生水起。可以说,文化艺术品市场是后投资时代最后一座金矿。中国著名固化鉴赏家陈少慈先生认为,艺术品市场的价值回归是不争的事实,尤其在高通胀预期情况下,艺术品是资本的避风良港。美国纽约大学教授,魔帝富艺术亚洲总裁黄文睿又认为,在艺术品全民投资热到来之际,一般投资人应首先选择一个透明的投资平台——艺术品投资基金来介入。专家理财方式将是水晶文化艺术品初涉投资人士最明智的选择。在市场机遇来临之际,只有那些敢于抓住机遇并迅速行动的人才能最先分享财富带来的乐趣。东海县至善坊水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正是抓住这个机遇的宠儿。2013年8月21日,法国欧瑞泽投资基金大中国区总裁、原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陈永岚对东海水晶产业进行了考察,与东海县至善坊水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孙睿初步达成了资本投资意向,就是要把东海水晶民族文化、水晶工艺品生产、雕刻大师、艺术家、专家学者、水晶工艺品等水晶文化产业链完全用规范化的商业运作模式,这种模式主要体现三种保障。首先,基金拥有的专家顾问团是对投资水晶民族文化产业的第一道保障;专业的投资团队是投资回报的第二道保障;基金的投资策略和缜密的投资流程是第三道保障;专业银行资金托管是对资金安全的最有效监控。担保机构的介入更是遏制风险,获取收益的双重保险。并将借助一些国际知名品牌之手,逐步将我们的水晶民族文化品牌等拳头产品打进美国、英国、法国等欧美市场。

  东海县至善坊水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孙睿是一位具有前瞻性战略意识的企业家。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东海水晶这个地方经济只有不断地突破限制,并在全球配置资源,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只有坚持走自主品牌、自主研发、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才能摆脱发达国家的技术控制,掌握世界领先技术,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一些创新意识和能力缺乏、技术含量较低的企业毫无抵御之力,生存与发展遇到了极大困难。而一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的企业,不仅没受影响,反而获得更大的发展,也证明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对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的重要作用。东海县至善坊水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抢占先机,该公司在水晶文化产业园区拥有两栋8000余平方米的现代化厂房,公司实行“亲情化、友情化、温情化、制度化” 创新管理模式,探索新形势下现代化IT企业运行模式,走自主品牌、自主研发、自主创新的水晶文化产业发展之路,取得了非常好的效益与对外贸易。从2005年开始,该公司创意设计的新颖别致的水晶民族文化工艺产品就批量远销日本、韩国、东南亚和中国台湾、港澳地区。该公司拥有自己的研发团队,成立了水晶民族文化品牌研发中心,有20多名创意设计人员从事水晶艺术品的品牌开发,公司和江南大学、苏州大学、南京艺术学院、苏州工艺美术学院建立了新品开发的广泛业务联系。为了在工艺流程中寻求突破,他们集中精力研究标准化生产流程,并将水晶产品的艺术化、个性化设计和标准化、规范化生产紧密结合,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和水晶文化民族品牌。同时借助股份制的集团化资源优化组合以大集团公司制的形式,强化分工和协作,提高社会化融资能力,基本形成了研发、生产、仓储、物流、订单、销售和分销网络水晶民族文化产品的完整产业链,东海县至善坊水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模式的放大效应将会给东海水晶产业的转型升级带来更加蓬勃的生机。目前,该公司已与香港周大福珠宝建立水晶饰物臻品战略合作关系。东海县至善坊水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借鉴周大福珠宝成功运作模式,将精致浪漫的水晶融入女士的珠宝设计理念之中,以周大福珠宝品牌的市场触角,推介天然水晶首饰的袖珍化、精品化、产业化。

  2012年,东海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规划筹建了江苏省东海水晶文化创意产业园,园区占地1000亩,计划投资10亿元,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一期投入1.5亿建成15栋独立单元集大师创作中心、水晶雕刻工艺创意设计、加工、展示、销售等功能的基地已投入使用。目前,东海县至善坊水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福建艺雕集团、东海县石来运好水晶工艺品有限公司、连云港尚纯(恒达)水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连云港晶品居水晶有限公司等10余家企业已先期进驻。省级水晶文化创意产业园的筹建为整合家庭作坊式小规模、分散型生产销售向集团化、规模化、规范化、集约化生产经营的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后驱保障。为构筑富有民族特色的水晶文化产业核心和国际型现代化服务集聚区开启了新的航程。东海水晶必将打造中国自己的施华洛世奇水晶民族文化品牌,以天然水晶和厚重的传统文化的优势挑战世界水晶产业的龙头老大,并将借助精湛的雕刻工艺和雄厚的研发实力、广泛的销售渠道,迅速进军珠宝领域,打造世界珠宝水晶集散之地,全面实现东海经济、文化、社会的跨越式腾飞。

  参考文献:

  [1]邓 威 《水晶石精品讲堂》丛书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4年4月1日 第1版

  [2]朱立元 《美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6月第1版

  [3]周桂钿 《精神瑰宝——周桂钿儒学讲义》 京师大讲堂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9月第1版

  作者简介:

  陈旭辉, 生于1976年,1994年从事玉石创作。现为东海县恒达珠宝有限公司董事长,代表作有《观音》《鸿福齐天》《飞黄腾达》等。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