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历经数百年历史的传承发展,紫砂艺术造型的装饰形象逐渐形成了丰富而多彩的体系。各式各样的造型形象,不仅丰富了紫砂艺术语言,更是成为了数百年紫砂文化的固有特色。归纳一系列的紫砂装饰造型,其中动物形象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对于紫砂文化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紫砂艺术 造型 动物形象
紫砂艺术造型形象是丰富多彩的,其中装饰性的动物形象也是五花八门,但是我们可以从不同的出发点,简单归纳区分出这些形形色色的动物形象的类别。当然出发点不同其分类会有所不同,可是不管你立足于什么出发点,对于这些装饰造型中动物形象的分类总会有着一定的共通之处,这也许可以称之为“殊途同归”吧。
一、根据紫砂艺术造型中动物装饰形象的种类分类
以动物装饰形象的种类为出发点,个人把这些形形色色的动物形象分为两大类别:传统文化型和现代生活型。
传统文化型指的是以中国古代文化形象中的神话造型、传说造型为蓝本,进而用于紫砂艺术形象的语言塑造。现代生活型指的是以现实生活中拥有鲜明个性特点的动物实体为蓝本,从而进行紫砂艺术形象的语言塑造。当然,所有的动物形象造型都必定是依存于完善丰富的紫砂装饰手法来实现的。
1、紫砂艺术造型中的传统文化型装饰动物形象
(1)传统文化中的“龙”形象造型
中华名族是“龙”的传人,以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龙”这一神话动物形象为图腾。由此而想,在紫砂艺术造型中出现“龙”这一装饰形象可以说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综观紫砂艺术发展的历史,其中“龙”形象屡见不鲜,个性色彩极重,但每每创出新意。
作品《鱼化龙》如其名采用了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龙”形象来进行紫砂艺术装饰,壶体以彩绘、雕刻的神龙形象直截入题,而运用紫砂特色装饰手法实现的壶体表面“云化”所勾勒的龙隐云端的构图画面,形象而生动。虽然那壶体上彩色金龙“吞云施雨”的画面夺人眼球,但结合《鱼化龙》此壶整体造型形象塑造而言,却非是最为醒目的。对比而言,壶盖处可以滑动伸缩的“龙头”形象,其新意个性更为突出。
作品《飞龙在天》不同于《鱼化龙》的形象创新,此壶以构造“紫砂入画、画在紫砂”的观念取胜,壶的整体没有突出特色的形象塑造,但却平和而美妙地描绘了一副画卷,“飞龙在天”的画卷,相比较真实的画而言,其美丽是共通的,只是用特别的“画笔”与特别的“颜料”所画的具有特色的“飞龙在天图”。
(2)传统文化中的“麒麟”动物形象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麒麟”是祥瑞神兽,它在紫砂艺术造型形象的塑造中出现的频率也是极其高的。
作品《瑞祥》即是采用了“麒麟”这一中国文化中的神话形象。依据壶的整体而言,在传统紫砂光器的基础上略作创新变化,加入了一点紫砂花器的“淡状”,壶盖上的“的子”塑造成了一个活灵活现的“麒麟”形象,而壶把略作“云状”,与祥瑞呼应生辉。
上文通过对具体壶体的分析,简单论述了紫砂艺术造型中传统文化动物形象中的“龙”形象与“麒麟”形象。当然,紫砂艺术造型中的传统文化形象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比如说与“龙”对应的“凤”,龙之九子之一的“貔貅”等等。可以说中华民族文化何其博大精深,而运用于紫砂艺术造型的中华传统文化形象也是何其的多。
2、紫砂艺术造型中的现实生活型装饰动物形象
相对于中华文化的丰富,传统文化形象的繁多,现实生活中的动物形象丰富程度可谓远有过之,毕竟“艺术源于生活”这一名言必定不是空穴来风。
(1)现实生活中的“松鼠”形象造型
“松鼠”形象以娇小可爱而著称,在紫砂艺术造型中一般与“葡萄”联系在一起呈现经典的壶型“松鼠葡萄壶”。
作品《松鼠葡萄壶》整体塑造了“葡萄树藤蔓蔓,松鼠嘻戏其间”的一副热闹画面。其中对于“松鼠”形象的刻画,必须塑造出形象的神韵“娇小生动”。在壶体蔓蔓葱郁的葡萄树藤中,“松鼠”造型起到了点缀、增添作品“活力”的作用,使得紫砂壶上“松鼠葡萄园”画面更接近于现实生活。
(2)现实生活中的“鸡鸭”形象造型
“鸡”与“鸭”的动物形象,在现实生活中可以说是最为普通、最为普遍的。但是紫砂艺术联系生活,现实生活中越是平凡的东西,往往也有可能出现在紫砂造型想象塑造的艺术语言之中。
作品《春江水暖》壶应用了现实生活中的“鸭”这一造型,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讲,紫砂艺术创意阶段这一“鸭”造型的来源,并不是简单的生活中的鸭,而是由著名诗句“春江水暖鸭先知”而来。具体分析《春江水暖》壶来看,壶体通过彩绘刻画了一副优美的“春江鸭戏水”的画卷,此壶最为深刻形象的塑造在于壶盖部分,通过形象地刻画“湖波”从而引出“江鸭戏水乃戏春”所产生的涟漪。此壶立意于刻画诗情般的优美,“倒”入江面的“鸭”正好比诗情的联想。
作品《丰衣足食》则是采用了现实生活中“鸡”的造型形象,此壶比较实际、贴近生活地塑造了五谷丰登后“鸡”的“足食”。
(3)现实生活中的“鼠”形象造型
“鼠”乃中国十二生肖中的“老大”,在民间为人喜也为人厌,而紫砂艺术造型形象中的“鼠”,一般来说虽是借鉴生活中“鼠”的形象,但在具体刻画使用中往往更偏向于文化艺术化,更多的是由诗经中的名句“硕鼠硕鼠,勿食我黍”而来,比较具有形象代表意义。
作品《硕鼠丰年》更是形象直接地诠释了紫砂艺术造型中大多“鼠”造型创意的来源,而在壶的具体刻画中“硕鼠”欢乐的地盘已经跳出国界而面向世界,由壶体稻粒装饰组成的世界版图,隐暗地表达了这一观点,寄寓着作者最美好的祝愿。
(4)现实生活中的“蛙”形象造型
紫砂艺术造型中“蛙”的形象也常常被搬上“荧幕”,作品《荷塘情趣》的塑造醒目之处就是壶盖上那只生动的“蛙”,而它的创作灵感来源于现实生活情趣,也来源于著名文人朱自清的美文《荷塘月色》,可以说它是由《荷塘月色》这篇散文中描绘的美景出发,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实物画面而最终结合创作所得。
紫砂艺术造型中的现实生活型动物形象还有很多很多,比如猴,比如《全家福》,比如《和睦》等等。
二、根据紫砂艺术造型中动物装饰形象的作用分类
与动物装饰形象的种类分类相似,紫砂艺术造型中不同的壶具有不同的装饰造型,而这些装饰造型 在壶的整体设计中包含着不同的作用,有主有次,有装饰有寓意。总的来说,根据他们在整体虎型中的作用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主题寓意型和次要装饰型。
主题寓意型指的是壶型整体所要表达的艺术创意就是装饰动物形象所寓意表达的造型,一般这类壶体造型装饰形象往往本身具备特殊的含义或寓意。比如说“麒麟”动物形象,由于麒麟所代表的特殊含义是祥瑞,所以以“麒麟”形象装饰塑造的壶型,往往所要表达的主题创意就是吉祥如意此类;又比如说“貔貅”形象,“貔貅”在神话传说中贪财成性,乃是“聚财”的典范,故以“貔貅”形象塑造的壶型,往往代表的主题意思就是财富。
次要装饰型指的是动物形象在壶型整体造型中只起到纯粹的装饰作用,从侧面使壶体构图生动形象,从而对于紫砂艺术美丽的形成起到辅助作用。一般来说,现实生活中的自然景色中的各种动物形象都可以达到这种艺术装饰效果。
对于紫砂艺术造型中装饰动物形象的分类,除了上文论述的两种分类方式之外,不同的工艺师有着不同的立足观点,因此也有着更多的分类方式,但就像行文开头所言——殊途同归,一切的研究都是为了我们共同热爱的紫砂艺术能更好的发展,为此必需努力一生。
作者简介:
朱亚琴,1960年生,工艺美术师。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艺术设计系本科。后赴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陶瓷美术系深造,现于宜兴方圆紫砂工艺厂从事壶艺设计及创作。
作品承袭传统,却又不拘泥于传统,每把壶均融入全新的创作理念,富于变化而又不失实用性与艺术性。在造型上,倡导简约与大气;在线条的处理上,讲求自然流畅与气韵贯通;在主题的表达上,则追求含蓄与内敛。总之,无论是方器还是圆器,都显示了极强的艺术创作功力。中央电视台、江苏电视台等都专门报道过其作品,并有多部作品被选为四十二集电视连续剧《紫玉金砂》的主要道具。
桑黎兵,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宜兴市紫砂行业协会壶艺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