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紫砂陶文化的研究

[日期:2014-03-09]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摘要]紫砂陶最早出现于北宋年间,在明清达到鼎盛,一直辉煌至今,紫砂陶文化历经千年,经久不衰,表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紫砂陶文化久盛不衰的重要原因就是紫砂陶得天独厚的原料紫砂泥,以及从古至今民间陶艺高手对紫砂艺术源源不断的追求。紫砂壶作为紫砂陶文化的重要代表性作品,外观造型别致,色泽圆润,而且具有特别的保健功能,茶艺中用紫砂壶泡茶的原因是茶可以存放比较长的一段时间而味道不发生变化。本文通过对紫砂陶文化的研究,了解紫砂陶文化的发展历史,将我国的传统艺术发扬光大。

关键词:紫砂陶   文化  传统艺术  紫砂壶

前言

    中国陶瓷是中华文化瑰宝,是我国非常重要的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产物。紫砂陶在中国陶瓷中自成一派,以其温润朴素的材质、表现形式独具匠心、端庄生动的造型、精湛的手工工艺而蜚声海内外,获得了一致赞誉。紫砂陶久盛不衰的根本原因在于它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历代文化名人和紫砂艺人对紫砂陶文化孜孜不倦的追求,文人与艺人联手创造紫砂陶作品,提高了紫砂陶文化的关注度和艺术品味,促进了紫砂陶文化的发展,艺术内涵与文化是分不开的,这也就使得紫砂陶文化源远流长,长盛不衰,与文化艺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紫砂陶文化的产生

紫砂陶文化源于北宋年间,经过千百年的洗礼,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给紫砂陶文化增添新的内涵,丰富了紫砂陶文化的内容,提高了紫砂陶文化的艺术品位,促进了紫砂陶文化的发展。紫砂陶文化的形成源于历代紫砂陶艺人和爱好紫砂陶的文化名人世代传承,在传承的过程中不断赋予紫砂陶文化新的内容,产生新的紫砂陶时代文化产物。从我国考古学发掘出的紫砂陶器皿和流传至今的古代紫砂陶作品可以看出,随着时代发展的潮流不断发生变化,紫砂陶造型风格和表现形式也在发生着变化,我们可以从中了解紫砂陶文化的发展轨迹。北宋初期开始出现紫砂陶,其工艺特点是制作粗糙、简洁朴素,实用性比较强,而紫砂陶传承至今,随着文化呈多元化的发展,紫砂陶的造型千变万化,种类繁多,制作工艺更为精湛,凸显出前人对紫砂陶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2、紫砂陶文化的发展

1)紫砂陶文化的兴起

紫砂陶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受到文人雅士的孜孜不倦的追求,艺术形式逐渐走向高雅。纵观紫砂陶文化的发展,历代文人雅士、陶艺高手以及达官显贵对紫砂陶的追捧和热爱,不断追求艺术创新,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紫砂陶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推动紫砂陶文化紧随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国的传统工艺品有很多,但是,古今文化名家镌刻题诗最多的工艺品还应该属紫砂陶,在众多工艺品中一枝独秀,自古很多名人雅士不屑于题字镌诗在民间工艺品上,认为民间工艺大多属于雕虫小技,题字镌诗是对自己身份的不尊重,难登高雅之堂,而唯独对紫砂陶充满了喜爱,情有独钟。北宋大文学家苏轼可谓是古今文学第一人,自苏轼在紫砂壶题字起,诸多名人紧随其后,如扬州八怪、吴昌硕、沈周等,都参与过紫砂陶的创作,有些文化名人在紫砂陶上镌刻诗文词画,有些文化名人设计紫砂陶样式,有些名人在紫砂陶上留下陶刻款式,他们流传下来紫砂陶作品成为传世之作,潜移默化的推动了紫砂陶文化的发展,让紫砂陶文化更加灿烂辉煌,博大精深。

2)紫砂陶文化热潮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紫砂陶文化也随之发生着变化,随着紫砂陶制作工艺不断发展,紫砂陶从单一的生活用品逐渐转化成为工艺品,并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成为当时文化名流、达官显贵都竞相追捧紫砂陶,紫砂陶成为明清时代的热潮,很多名人为民间陶艺大师设计壶型,作诗题字,提高了紫砂陶的文化品位。清代乾隆至嘉庆年间,篆刻家陈曼生为推动紫砂陶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自此以后,紫砂陶脱离了民间实用器皿的行列,上升至艺术品的行列,成为无数人孜孜不倦追求的艺术瑰宝,越发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提高了紫砂陶的文学价值。

3)近代紫砂陶文化的发展

艺术品展现的任何艺术形式,包括紫砂陶工艺品,它的制作工艺与时代文化是共存的,相互之间是难以分割的,紫砂陶制作工艺是当时文化的一种体现,时代文化影响并制约着制作工艺的发展,制作工艺表现出时代文化内涵。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与世界的交流增多,中国的文化也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紫砂陶文化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已经融入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使得紫砂陶文化源远流长,灿烂夺目。当代有识之士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让紫砂陶文化走出国门,引领到全世界,实现了紫砂陶文化的传承和长远发展。我国政府也充分的重视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发展,大力的支持紫砂陶的创作,培养了一批技艺精湛、德高望重的紫砂陶民间大师,为很多艺人评定了职称,提供了物质保障,充分的调动了他们紫砂陶创作的热情。当代文化学者也赋予了紫砂陶文化新的内涵,不断的写出关于紫砂陶文化的作品,让国人了解紫砂陶文化,而且多次走出国门宣传紫砂陶文化的发展历史,让世界人民了解紫砂陶文化,了解中国传统艺术,让紫砂陶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实现了紫砂陶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深化了紫砂陶文化的内涵。当代紫砂陶艺人需要不断的学习,充分尊重传统的紫砂陶文化,融合时代文化特色与制陶工艺相结合,不断提高紫砂陶文化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品位。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紫砂陶文化既是我国传统物质文明产物,又是中国传统文化产物,是我国千百年传承下来的文化瑰宝。紫砂陶经过千百年的发展经久不衰,而且已经从简单的泥巴堆砌而成的实用品成为近代具有代表性的工艺品,历代喜爱紫砂陶的文化名人都赋予了它新的内涵,不断的提高了紫砂陶文化品位。紫砂陶文化的发展吸纳交融了中国传统文学作品的诗、书、画,使得紫砂陶文化充满了书卷气息和传统文化氛围,符合人们的审美观和鉴赏需求,这也使得紫砂陶文化能够脱颖而出,独具神韵和风采。历代文化名人和陶艺高手准确把握了时代文化的发展潮流,遵循艺术发展的规律,推动紫砂陶文化突破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付照:《紫砂壶艺术价值的当代思考》,《中国茶叶》,2010.

[2]王福君:《紫砂壶传统造型规律初探》,《江苏陶瓷》;2011.

[3]薛峰;紫砂陶文化的研究;大众文艺;2014-12-30.

[4]陈岩;紫砂陶的杰出代表——筋纹器[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1(10).

 

作者简介:

   任航,南通工艺美术学会秘书长,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