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扬州文化名城建设的几点探讨

[日期:2014-04-01]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摘要]扬州历史悠久,建城史可上溯至公元前486年。扬州,在她2500年风云变幻的漫长岁月里,几经兵火劫难,也几度辉煌灿烂,因而她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古城风韵。作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扬州人民并没有固步自封,正在以“创新扬州,精致扬州、幸福扬州”的新时期三个扬州精神,努力把扬州建设成为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名城。

 

关键词:文化 扬州 名城建设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我们悠久的、优秀的文化传统,包括几千年来的文化积淀,以及一百多年来现代社会先驱、志士仁人的奋斗和在党领导下的人民革命中烈士用鲜血铸成的近现代传统。

扬州这座有着近25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参与了大部分历史进程,见证了众多历史时刻,留下了缤纷传统文化,实在难能可贵。自2000年以来,扬州紧紧围绕把扬州建设成为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名城的奋斗目标,着力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城市,努力彰显城市魅力,打造城市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扬州文化名城建设水平,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十年间,联合国人居奖、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园林城市、国家级卫生城市、国家级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一块块奖牌,尽显460万扬州人民为建设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名城而奋力拼搏的生动实践。面对成绩,我们不能骄傲自满,理当更进一步,探求文化名城建设的意义和方法,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提高扬州城市竞争力,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一、扬州文化名城建设的目标

广义的文化指的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的和精神的所有成果。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建设成就,使扬州这座古城焕发出了新的靓丽容颜。我们积累起来的大量文化能量,使它走向何方?是我们必须要认真考虑的问题。放眼世界,威尼斯、鹿特丹、罗马、维也纳、佛罗伦萨,还有洛杉矶、巴黎,这些世界名城无一不是用自己独具魅力的文化影响并征服了世界。每个文化名城因为自身特色与内涵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发展历程,也构成了不同的文化名城类型。具体说来,世界知名的文化城市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历史文化名城。这类城市往往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且能够代表城市历史的建筑、文艺、民俗大多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和传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城市风格,如柏林、雅典、莫斯科、维也纳等都属于这一类型。

(二)宗教文化名城。这类城市往往是某种宗教流派的朝圣地,在信徒们心中属于圣城。为维护这座城市的神圣地位,此类城市一般都较好地保留了服务于祭祀和朝拜活动的各式古老的庙宇、殿堂等宗教文化场馆和设施,而且把宗教作为城市的主题文化体现在城市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罗马、麦加、耶路撒冷等都属于宗教文化名城。

(三)产业文化名城。这类城市因其特色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世界规模,衍生出了产业文化,从而带动了其城市影响力的不断扩张。具体来说,有因工业革命崛起的伦敦、圣彼得堡等工业文化名城;有因汽车产业发达而兴起的沃尔茨堡、芝加哥等汽车文化名城;有因电影工业飞速发展而造就的好莱坞等影视文化名城;也有诸如动漫之都东京、网游之都首尔等动漫文化名城。巴黎、米兰时尚繁华,拥有大量时装行业的国际名牌,服装产业形成了从设计加工到营销展示的完整产业链,其所设计生产的服装引领着世界的潮流。

(四)展会文化名城。此类城市一般依托基础设施完备、高素质人才聚集、国际化程度高等优势而成为国际会展业的中心或国际会议的中心,并通过国际媒体的不断聚焦强化而成为国际文化名城。如米兰、法兰克福等就是因展会文化闻名于世。

(五)科技文化名城。随着科技革命一浪高过一浪,许多城市都致力于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并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吸引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的聚集,以形成科技研发的核聚变效应。如软件之都硅谷、电子之都科隆等就属于科技文化名城。

(六)海洋文化名城。这类城市地理位置都濒临海洋,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海外贸易异常繁荣,逐渐造就了其独具特色的海洋文化品质。如西班牙马德里、港口之都鹿特丹等世界文化名城都处处体现着海的博大、坚强与神奇。

除了展会文化名城和海洋文化名城之外,扬州在其他几种类型文化名城都具有一定优势地位。扬州是国务院颁布的首批24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扬州的大明寺、高旻寺等佛教寺庙在海内外拥有较高的知名度,鉴真东渡,享誉日本;扬州正大力发展具有高科技水平的三新产业,扬州汽车产业发展如火如荼。扬州应在政府强力推动下,引导产业的集聚兴起,在历史文化名城、佛教文化名城的基础上,着力打造产业文化名城。

二、扬州文化名城建设的重要意义

城市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细胞,是发展社会经济、承载社会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与广大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生产和生活场所。建设文化名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是提高城市竞争力的有效手段,更是增强城市居民的幸福感、自豪感和归属感,激励和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建设文化名城是实现城市科学发展的要求。

实现城市的科学发展,文化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城市科学发展绝不仅仅是城市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城市建设模式的转变、城市社会管理方式的转变,还必须把城市文化建设提上战略高度。城市文化是城市全面科学发展的重要组成要素,是城市转型创新发展的关键。科学发展观要求城市要做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离开文化都无法实现。因为,人民是城市之本,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是城市的主要任务之一。城市以人为本就是要在经济得到发展之后,把注意力转移到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上来。人们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后,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不仅给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使得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文化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二)建设文化名城是提升城市发展水平与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世界著名趋势大师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书中写道:“就文化来说,我们有理由相信,世界平坦化进程不会必然导致各种文化的同化。实际上,与其说平坦世界中的竞争平台能同化各种文化,不如说其导致世界以一种前所未有的程度多样化的潜在能力更为强大。”文章预言未来各种本土文化会成为全球化的成份之一。看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渗透。文化的力量,已不仅体现在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而且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的发展和强盛,民族的独立和振兴,人民的尊严和幸福,都离不开强大文化的支撑。同样,一个城市的发展与进步也需要人文力量的推动,需要文化力量的支撑。在当前的城市发展中,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城市之间的竞争角逐以文化论输赢。综观当今世界的现代化城市,其文化建设都比较发达。重视文化建设,提高文化品位,以文化品位来塑造城市形象,展示城市品牌,以文化氛围来凝聚人心,推动城市发展已成为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建设文化名城为激励和推动城市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各类系统中,文化处于最高层,起着统帅和导向作用。它可以依托文化载体,超越具体的历史时代,形成一种社会文化环境,对城市生活的人们产生教育、引导乃至同化作用,并且能够培养城市人民对城市产生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感,使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形成共同的价值观,成为一种城市精神。这种凝聚城市全体人民共同智慧、共同理想的城市精神将作为一种强烈、深刻的价值观不断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城市各类发展元素的培育、发展、整合、提升与创新。

三、如何更好地推进扬州文化名城建设

(一)突出扬州城市主题文化。城市主题文化是一个城市独有的文化形态,是一种具有垄断性、独占性的特色文化,具备原创性、特质性和系统性。一个城市有什么样的主题文化就会有什么样的经济形态、文化形态和建筑形态。就像巴黎的时装文化、威尼斯的水文化、罗马的建筑文化、慕尼黑的啤酒文化、底特律的汽车文化、苏黎士的金融文化、硅谷的IT文化、汉诺威的会展文化、达沃斯的论坛文化、海德堡的学府文化、鹿特丹的海港文化、夏威夷的旅游文化、拉斯维加斯的博彩文化。我们要紧紧围绕人文扬州、宜居扬州的城市主题文化,开展针对性的精神活动、文化活动、管理活动、行为活动、经济活动、建筑活动、形象塑造、品牌营销等等。相信在城市主题文化的引领和推动下,扬州整个城市的组织体系、资源体系、价值体系等都能展现出一种独一无二的风格与特质。现在扬州正努力将瘦西湖景区打造成世界级著名景区,是一个非常好的行动。

(二)适度整合管理部门,统一协调文化政策。在英国,文化产业称作“创意产业”,政府将广告、建筑、艺术和文物交易、工艺品、设计、时装设计、电影、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电视广播13个行业确认为创意产业,按照“大文化”概念,改革政府文化管理机构,合并管理职能,扩大管理范围。早在1992年,政府就将原先分散隶属于艺术和图书馆部、环境部、贸工部、就业部、内政部、科教部等6个部门的文化职责集于一部,成立国家文化遗产部,统一管理全国的文化艺术、文化遗产、新闻广播、电视电影、图书出版、园林古迹、体育和旅游等事业。1997年,此部更名为文化、媒体和体育部,使该部成为英国创意产业最重要的政府管理部门。我们应该学习英国,将文化产业的规划和管理部门趋向集中,以便在一个机构的统一管理下制定产业政策。适度整合管理部门,统一制定文化政策,可以提高政策的实际效率。

(三)重视文化创意人才培养,为产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文化产业是人才密集型产业,对创意型、创新型人才要求较高。因此,要十分重视人才培养,并制定长期、系统的创意人才培养规划,为产业的长期发展提供充足动力。政府应为所有孩子提供接受创意教育的机会,向学生传授适应文化创意产业需求的工作技能,开辟新的技能培训基地,为年轻人提供在创意部门工作的机会。扬州工艺美术行业玉器厂、漆器厂在此方面走在了前列,企业通过自主办学、联合办学等多种方式,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培养了众多优秀年轻工艺美术人才,提升技术实力、扩大生产能力,企业经济效益快速增长,知名度空前提高,业内人士赞其为“扬州现象”。

(四)着力构建文化产业体系,发展高端前沿文化产业。文化是一种资源、一种产业,是生产力、竞争力,现代文明社会,经济与文化的融通越来越紧密。发展文化产业,是把文化名城资源转化为商品的重要途径。只有具备了高度发达的文化产业,扬州文化名城的建设才会有源源不竭的动力。《扬州市文化产业“十二五”规划》的出台,确定了“十二五”时期扬州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我们应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推进传媒出版产业升级换代。目前,扬州市传媒产业的发展处于全国同类城市的前列。扬州广电传媒集团、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扬州扬子江音像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发展成就有目共睹。积极运用市场手段进行资本运作,吸纳社会资金扩大自身体量,初步形成以广播电视、文化出版、文化旅游、文化艺术、文化信息等行业为骨干支柱的文化产业发展框架。 最近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被批准建立“江苏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扬州园区”, 将为扬州出版产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2、提升旅游产业的成熟度。抓住蜀岗—瘦西湖风景名胜区被命名为全国唯一一个“国家文化旅游示范区”的契机,围绕日益增多的来扬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等,大力发展壮大商贸、餐饮、酒店、娱乐、服务等行业,发展日益成熟的旅游市场。大力举办烟花三月国际旅游经贸节和淮扬美食文化节等文化节庆活动,积极为招商引资服务,不断提高旅游活动的附加值。

3、扶持和发展专业咨询、文化中介组织。各类专业咨询机构能从各个角度、各个层面分析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为政府、企业和个人提供专业的数据、咨询或培训。无论是文化产业政策制定、投资选择、人才培养,都离不开各类专业咨询机构提供的服务。另外大力发展文化策划、咨询、展览、演出、拍卖等文化中介机构,建立各类文化产业行业协会,在政府的推动下,推进社会文化资源市场化配置的最大化。

4、加快文化与科技的融合。积极利用扬州智谷文化创意产业园被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这块金字招牌,积极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加快发展电视购物、数字出版、框架媒体和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整合市内宣传资源,充分发挥媒体优势,积极把这些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产业、产品推向国内外市场。加快文化走出去步伐,鼓励和支持文化企业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扩大对外文化贸易,提高文化产业的外向度。 

建设文化名城是关乎扬州全市人民根本利益的一项艰巨而伟大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我们要充满信心,充分发挥我们城市的优势,在建设文化名城中定好位,不断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向全国、向世界展示扬州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许嘉璐  《什么是文化》 《中国社会报》 2006年6月2002

[2]、(美)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9月出版

[3]、方明《试论“两种文化”和“两个文明”建设》 《华东冶金学院学报》 2000年第2

[4]、仲玉龙 《绿色崛起:扬州文化产业的昨天·今天·明天》 广陵书社 20119月出版

[5]、熊澄宇 《英国创意产业发展的启示》 《求是》 2012年第7

作者简介:

    谭亦军,男,1971年出生,扬州市人,1990年进入扬州玉器厂,从事玉器雕刻创作。扬州市工艺美术大师,高级技师,工艺师。擅长人物、山籽雕的雕琢,具备了扎实的雕琢基本功和一定的艺术修养,对玉雕工具运用自如,作品雕琢细腻,形象生动,达到非常好的效果,尤其擅长多层次雕刻手法,对人物及山水景物的刻画细致入微,使玉质的天然美和人工雕琢美有机结合,给人以浑然天成,赏心悦目的美感。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