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舟山 核雕 工艺 特色
核雕,就是在果核上进行雕刻的一种工艺。由于他在方寸之间展现世间百态,因而获得了“纳须弥于芥子”的美誉。核雕技艺从明代一直发展到如今,已在不少地区广泛流传,包括江苏扬州和苏州、山东潍坊、广东等地。其中,苏州的舟山核雕以其与众不同的工艺特色在核雕界脱颖而出。下面,笔者就四个方面浅谈舟山核雕的工艺特色。
一、家庭式小作坊的生产方式
舟山村是苏州吴中太湖度假区香山街道的一个自然村,是近代核雕的发源地。在这个村子里,无论男女老少,几乎人人都会核雕。每家每户外墙上的四个大字——“内有核雕”,似乎告诉着人们,核雕已经成为了舟山人一门必须具备的手艺。
舟山善出能工巧匠,这一点在民国徐翥的《香山小志》中就有记载:“山梓人,巧者居十之五六。又有雕工,专将竹根、竹节、黄杨、紫檀,以及象牙、牛角、桃核、橄榄核,雕山水人物、花卉鸟兽等玩品,精巧有致,雅俗称赏。”精于微雕的舟山人如今专注于核雕,并以家庭小作坊的生产方式进行橄榄核雕刻。
说到舟山人这种核雕生产方式的由来,便不得不提起舟山的一名核雕大师——殷根福。100多年前,他在上海城隍庙开设永兴斋,出售牙雕和竹雕。后来他又学习核雕,专门在橄榄核上进行罗汉头像的雕刻。此种核雕风行一时,获得了许多核雕爱好者的青睐,永兴斋内的核雕一抢而空,供不应求。殷根福的成功带动了舟山人的核雕热情,舟山人于是开始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橄榄核的雕刻,并销往全国各地。如今,舟山八成以上的家庭靠核雕谋生,甚至带动了周边的陈华、塘村、蒋墩等地。
传统手艺、自家劳力、家庭场地设施,成为家庭式小作坊的舟山核雕形成了从橄榄核收购,到加工、雕刻、销售的一条完整的核雕产业链。
二、以精细著称的刀工技法
舟山核雕以橄榄核为原料,在上面进行风景、人物、山水、花鸟、菩萨、罗汉等雕刻,然后串成佛珠手链。作为“刀尖上的艺术”,舟山核雕的创作者特别注意刀工技法的运用,在漫长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精细的风格特色。
舟山核雕造型精巧、刀工细致入微,首先体现在刀具上。舟山人的核雕刀具一般都有几十件,十分讲究,如尖刀用于雕刻毛发和细纹,突出作品的层次感;半圆刀适合做圆雕,突出作品凹凸部位的表达;推刀用于劈削铲平料面的凹凸,使其光滑无痕……这些刀具在关键时刻各有各的用处,有时少了一件刀具便会造成核雕整体的不完美。其次,核雕的刀法也多种多样,有浮雕、圆雕、平刻、微刻等,创作者根据不同的核雕使用不同的雕刻技法,这些各不相同的刀法使核雕的创作更加细腻深入。再次,由于橄榄核质地坚硬、表面凹凸不平的局限性,核雕创作者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精雕细刻,运刀时心、手、眼汇集于一处,专心致志。
俗话说:“细微之处见刀工”,细观舟山核雕,可以发现,它们刻工上线条清晰流畅,刀法自然,深浅恰当,刀痕线条清晰,特别是图案的拐角处更为清晰。苏州核雕“精、细、雅、巧”的特点也在此得到了体现。
三、以核舟和罗汉头为代表的创作题材
在2500年以前,舟山村为吴王阖闾的造舟之所。有趣的是,如今的舟山人已不再造大舟大船,盈盈一握的核舟却成了他们的核雕创作题材之一。核舟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明代魏子敬所写的《核舟记》。这篇被选入中国初中语文课本的文章详细记载了核舟制作的神奇之处:在长约八分有奇、高约二黍许的核舟上,竟雕刻了五个人、八扇窗,另有乌篷、舟楫、火炉、茶壶、手卷、念珠及对联、题名、篆文等,雕刻者可谓技艺高超。现当代,舟山人在核舟雕刻上又加以创新,添加了《核舟记》所载的核舟上许多没有的元素,并且人物的表情神态更加丰满生动,细节如衣服的褶皱处雕刻得更加精细。
舟山核雕的另一创作题材为佛教的经典——罗汉头像。这主要是因为舟山核雕艺术大师殷根福当年的得意之作是“罗汉头佛珠”。它由十八罗汉头、顶珠与底珠组成,一串佛珠共20枚雕刻件。殷根福根据自己的多年经验,将雕刻罗汉头像的方法归结为四个字:“五刀一位”,即鼻头一刀、眼睛两刀、耳朵两刀。这五刀基本确定了雕刻的基础,为后代的罗汉头像核雕爱好者提供了基本的雕刻方法。纵观舟山的罗汉头像核雕,可以发现,各个罗汉神态各异、双目炯炯有神,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四、欣赏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功能
核雕作为一种艺术品,其欣赏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古时候,达官贵胄和才子雅士往往将其作为佛珠和扇坠,时时拿在手里欣赏把玩,增添自己的文雅之风。有时,一件杰出的核雕作品能够彰显出他们的品味和身份。如今的舟山核雕,也成为现代人的挂件、手串、摆饰等,工作之余随手把玩欣赏,既可缓解疲劳,又可享受生活乐趣。值得一提的是,经常把玩可使核雕升值,因为人的手心会分泌汗液和脂肪类物质,它们可以使核雕表面颜色变成深红色。核雕越玩越有光泽,最后会呈现出半透明状,到这个时候它的身价也就不可估量了。
核雕的实用性体现在手疗上。20世纪80年代,我国中医研究者发现了人体全息反应区,其中的一条研究成果就是:任何局部器官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对整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反应都有影响。这在手疗上具体体现为在治疗全身疾病时,可以采取对手部的局部刺激。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搓揉核雕来调理人体内脏,如长期坚持刺激劳宫穴,可治疗体弱多汗和假性近视。不过,用核雕压扎穴位时,要扎出酸、麻、胀的感觉出来才能有效。
舟山核雕从一百多年前开始蓬勃发展,一直辉煌到如今,在中国核雕界始终绽放着绚丽夺目的光芒。它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创造了一批批杰出的核雕作品。未来,舟山核雕还将不断创新发展,将核雕工艺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橄榄核雕把玩与鉴赏》,何悦、张晨光,北京出版社2007年1月1日出版
【2】《苏州橄榄揽胜》,攸然、徐华铛,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
作者简介:
周礼勇,工艺美术师,从事橄榄核雕刻18年。所制作品线条浅畅,人物体态形象生动饱满,表情遐意,活灵活现。2007年所制作的橄榄核雕作品《财神》、《平步青云》、《八仙》、《吉星高照》等被中国财富博物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