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设计到落户——大型玉雕摆件创作的几点心得

[日期:2014-04-28]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摘要】玉雕设计实际上是以原材料形状作为最初的草图,以材料颜色(皮、润泽度)为灵感,在玉石中寻找最适合表现的主题。形体间的贯穿和彼此的呼应将使得玉雕特别是大型摆件生动而神聚。为一件玉雕作品配底座至关重要,底座是作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起到烘托作品主题的作用。合适的场所能使作品臻于完美。

关键词:形状   色彩   质感   主题   环境

今天,随着社会政局的长期稳定,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运输和制造工具的改良,中西方文化的广泛交流,人们审美意识的不断提高,玉雕艺术品市场迎来了新的鼎盛时期。虽然天然优质的玉石材料越来越少,但苏州的雕工也越来越精细。

历史上玉雕只以小件为主,制品单一,数量有限。随着工艺的进步,因料施艺的技能越来越高,作品更丰富多彩。苏州玉雕更是种类丰富,题材广泛,从体量和功能上划分,主要有挂件、手把件和各种摆件。因为工作关系,本人一直从事着更多的较大型摆件的设计和制作项目,所以借由此文,谈谈个人对大型摆件创作的几点心得,以抛砖引玉,渴求听到各位专家和大师的批评与指正。

一、 因材象形——设计阶段

玉雕设计实际上是以原材料形状作为最初的草图,以材料颜色(皮、润泽度)为灵感,在玉石中寻找最适合表现的主题。因料设计,因材象形是玉雕中首要的工艺。玉雕为工艺创作,无定形。玉雕需想象,并注于玉石之上,无涂改性。每部作品均需从颜色、料性、形状等出发,最大限度地利用玉料。

2006年期间购得的这块产自俄罗斯叶尔库地区的碧玉,经过当地居民的介绍引领,前后三次前往俄罗斯才最终获得。

这块原料重量达7.8吨,呈不规则形,最长达3米,最宽处1.3米,最高处有1.5米,斑驳的绿色中夹杂些许黑色的斑点,靠近两侧均有一些裂缝,这样只得考虑留下中间最大的部分来设计。而这块部分的形状则比较端正,比例不窄不扁,适合设计单件较大作品。同时,这块原料硬度达到6.7,比较适合制作精细的花纹。

目前原矿区已经开采殆尽,再想从此获得如此气势磅礡的整料几乎是不可能,应该设计一件气势磅礡的作品。于是想到鼎。

从一般的炊器而发展为传国重器,鼎,拥有丰富的发展历史。“鼎”字也被赋予“显赫”、“ 尊贵”、“盛大”等引申意义,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时期,等等。鼎又是建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意义深远,文化内涵丰厚。以鼎为原型创作的艺术作品同时也身披悠久的历史人文特征。正因为此,艺术家对于鼎的创作可谓孜孜不倦,而收藏家对于鼎的喜好也是博纳广爱。
   
从古至今,青铜作为制鼎的原料貌似已经成为了一种定性思维。青铜制鼎有两大优势:一方面,青铜的原料多,在制作大型的鼎时不会因原料的问题而犯难;其次,青铜制鼎即使在制作的过程中出现了失误,也不影响原料在日后的继续使用。在这两方面的约束之下,玉鼎的发展速度相对于青铜鼎而言是极其缓慢的。

这件作品名为《祥瑞玉鼎》,整体完工后,重达480公斤,尺寸为长96厘米,宽62厘米,高110厘米。打磨后的色泽翠绿微微泛于墨绿之上,沉稳大方,从现有资料来看,此鼎的规模无以伦比。(见图1

二 、彼此呼应——雕刻阶段

雕刻除了善用工具、懂得工艺以外,更需要知道造型的法则。形体的贯穿和彼此的呼应将使得玉雕特别是大型摆件生动而神聚。

作品《喜(犀字谐音)游父子》(见图2),灵感源自战国后期容酒器,取材新疆和田碧玉,长128、高82,重约5吨。自古犀牛寓意“吉祥”,谐音同“喜”。周公解梦也有说明:梦见犀牛困难会过去;女人梦见犀牛,丈夫会富有;商人梦见犀牛,生意兴旺;男人梦见犀牛朝自己冲来,财源旺盛。该作品,下方大犀牛气势如虹,大气磅礴;上方小犀牛小巧玲珑,机智可爱。作品整体栩栩如生,大气中不失精致。

在雕刻过程中,应当尽量强调外轮廓的彼此呼应(见图3)。试用动势线对该作品进行分析便知,细节的转变都要服从大型动态趋势的规定路线,而且,大型玉雕摆件的动势线要尽可能明确和简练,所谓近观其质,是指精彩的细节刻画逼真生动;所谓远观其势,在三维造型中尤为重要,是指动势的起伏转折要明确有力,犀牛的所有细节都统一在由背和肚子引起的动势线里,小犀牛的动态也和大犀牛协调成一个整体,这样整个作品就获得了强有力的生命能量,显得气势如虹。

三 、烘托主题——配座阶段

为一件玉雕作品配底座至关重要,底座是作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起到烘托作品主题的作用。

从形式上看,是底座将作品由散漫任意的角度规整固定到重点观察的角度上;从色彩上看,底座的颜色与作品可以产生多种对比,如冷暖、明度或者纯度对比,合适的对比会使作品视觉感变得轻松愉悦;从质感上看,底座与作品间粗与细、坚硬与柔软、干燥与润泽之间的触觉比较会加强作品本身的材质以及意义的感受;从纹饰上看,底座给人传达的意义是对作品所表现的内容的说明或衬托。

比如作品《福寿满园缸》,玉雕部分采用薄胎技术,表现了波光粼粼的水面上蝙蝠、仙鹤纷纷飞起舞、荷花荷叶迎风招展,一派祥和清凉之气。底座则用红木雕刻(图4)成整片荷叶,茎干弯曲成圈形,将玉缸盘住。三束较小的茎干从荷叶里面生长出来,托起三朵荷花,同时形成整个底座的脚,托起了整个鱼缸。

这个底座突破了传统模式,底部的叶子曲线造型形成的空间使得玉器作品不会显得过于沉重,反而衬托出薄胎的轻盈;而深红的色彩将玉缸的墨绿色衬托得愈加醒目。厚实的木雕与薄胎的轻透相得益彰,而且,在内容上,玉缸上的内容又在底座上得到重复和加强,底座的大片荷叶拉开了玉缸上丰富多彩的小景的空间距离,在观者的心理造成已近一远、一实一虚和不同速度的运动感。特别之处还不仅于此,木雕底座中央藏有一灯,即使玉缸薄胎的纹样隐约可见,当金鱼游于缸中时,鱼影更会浮于空中,可见设计之良苦用心。

四、 锦上添花——落户阶段

既然是摆件,作品摆到哪里也是需要考虑的。合适的场所能使作品臻于完美。

这就必须考虑所处环境的形态、光线、空间尺度、背景装饰、功能划分、人流量和行为方式是否能与作品的形状、意义相协调。

比如为作品《祥瑞玉鼎》考虑展示空间,如果放在室内的话,首先就要考虑形状因素。玉鼎直线的刚毅需以曲线的柔顺来衬托,同时不能失去其严肃性(见图1)。过于明亮的光线会引起热闹的行为,不便于玉鼎的意义表达;同时鲜艳的色彩也会让玉鼎失去其醒目地位。以佛头形象巧妙设计的灯光装置从形式到内容上都使得环境高雅肃穆。而软装饰的背景墙面不仅从吸音的功能角度,还从柔软的质感层面突出了玉鼎坚硬的性质,玉鼎摆放在此环境中,越发显得厚重高贵。

五 总结

玉雕的发展,除了知道它的历史还远远不够,玉雕在众多的雕刻艺术中难度较大,需要考虑的方面也会更多。个人仅仅因常年工作展开对大型玉雕摆件的一些思索与经验总结,因所从事的工作条件和个人修为的限制,很多疏漏在所难免,希望更多爱玉的师友能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另外,关于大型玉雕摆件,还需要长远考虑其发展前景。

玉雕艺术因玉石而生,却也受材料的制约,天然优质的玉石过度开发使用,使得玉料终有短缺的一天,新的能源和材料的选择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

所幸,玉雕艺术从纹饰到技艺都在与时俱进的发展着,这种艺术品类的手法也扩大到了其他的艺术品类上面。从最早的玉器雕刻,到现在的铜镶玉、现代玉雕、城市雕塑、装置艺术等。虽然材质有较多的不同,但对于艺术品的设计方式及制作工艺,原来的传统——尤其在雕刻方面的技艺,依然在传承。

作为大型摆件,或许在传统的用途,比如祭祀等方面需求已不如从前,但是以上提到的设计方法和技能一直沿用至今,个人以为,将这种人类的智慧传承下来,可能不必限于玉石,而是通过更普通可得的石材,使玉雕艺术走进千家万户,苏州玉雕将是最不会断代的传统艺术。

 

1

2

3

4

参考文献:

1】《玉雕造型设计与加工》周树礼曾伟来何涛 编著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9-7

2】《玉雕图案(第二辑)——工艺美术资料丛书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 2006-1

3】《玉雕与玉器》郭颖 编 地震出版社出版 2007-9

4】《中国玉雕收藏鉴赏全集》 赵永魁汪艳 著 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2012-7

5】《色彩构成——设计教材丛书》 钟蜀珩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 2005-1

作者简介:

朱阿多,19698月生,苏州市吴中区光福人。工艺美术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