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当代仿古铜镶玉的工与艺

[日期:2014-04-28]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摘要】在浩瀚的历史资源的背景中,仿古铜镶玉以更加艺术的形态展示在世人面前,不仅它的雕工更加精细,选材也会更加合理,纹理搭配更加和谐。仿古青铜的作品中以铜镶玉作品最显高贵古朴。铜镶玉的创作主要讲究铜玉合一的艺术美感。铜主要是仿古青铜,玉则选是仔玉,仔玉质感较润,仔玉在玉的材质中相对其其他品种更具厚重感,这和仿古青铜的搭配更具一致性。

    关键词: 铜镶玉、雕工、选材

一、铜与玉结合历史悠久

铜镶玉历史由来已久,从目前的存世作品来看,战国时代人们便对铜镶玉有了一定的研究,并将铜镶玉用于日常生活之中。随着历史不断发展,铜镶玉在其发展过程中也迎来了首个发展高峰期,目前存世作品中有大量的作品出自西汉。

西汉时期的铜镶玉作品已经具备了较高的艺术欣赏性,流传甚广。所以,如果说以艺术品德性质来定义铜镶玉的发展的话,那到目前为止铜镶玉的艺术发展历程也要有2500年左右,是成熟较早的艺术品之一。

铜镶玉历经多年的发展,与其自身的特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青铜器和玉器都具备较早的发展历史,青铜器和玉器本身也是艺术品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的结合可以说是必然,是一次艺术与艺术的联姻。

自古以来,铜镶玉的发展历史也是一步逐步艺术化的发展史。从早期的铜镶玉饰品、腰带、配件等逐步发展为目前的专业收藏及欣赏。且从最早的面部简单纹理发展到目前的多样化雕刻,

2008年奥运会颁发的奖牌也是现代铜镶玉应用的典范(见图1)。奥运奖牌都是按照一定标准制作,直径为70毫米,6毫米。奖牌正面为国际奥委会统一规定的图案——插上翅膀站立的希腊胜利女神和希腊潘纳辛纳科竞技场。奖牌背面镶嵌着取自中国古代龙纹玉璧造型的玉璧,背面正中的金属图形上镌刻着北京奥运会会徽。奖牌挂钩由中国传统玉双龙蒲纹璜演变而成。整个奖牌尊贵典雅,中国特色浓郁,既体现了对获胜者的礼赞,也形象地诠释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以“玉”比“德”的价值观,是中华文明与奥林匹克精神在北京奥运会形象景观工程中的又一次“中西合璧”。种种迹象都表明,铜镶玉的发展印证着社会的发展,艺术修养的不断提升,是社会文化的一种展现。

二、铜镶玉的作品之美

仿古青铜的作品中以铜镶玉作品最显高贵古朴。

铜镶玉的创作主要讲究铜玉合一的艺术美感。铜主要是仿古青铜,玉则选是仔玉,仔玉质感较润,仔玉在玉的材质中相对其其他品种更具厚重感,这和仿古青铜的搭配更具一致性。

如《盘龙腰带》(见图2),是一件仿唐代风格的铜镶玉作品,两种适合纹样的盘龙交相突出于方形和水滴形的铜牌之上。转折的边缘现出玉器的丝丝光滑,沉默的青铜锈迹斑斑,节奏与变化,活力与灰尘就这样被简洁的锁在一起,每块铜镶的玉片亮出独立而彼此呼应的磬响。

另一件《马尊》(见图3),是汉代的马与尊两种不同造型的创造式结合,以一种冷静表达的方式体现了对疆土稳固的尊敬。仿青铜部分构成了作品的结构部分,马被塑造得健美而机警,尊坚实富于威严,玉片丰富的色彩则将沉重的造型活化起来,增加了富丽堂皇的光鲜之色,让人联想到盛极一时、歌舞升平的“名章之治”。

艺术品的价值在于神形合一,铜镶玉的创作也不例外。以青铜的优厚历史感染玉,再以玉的精细深化青铜,铜镶玉的真正价值在于此。

三、 铜镶玉的加工过程

1铸铜,留出凹槽

铜一般用来制作作品的整体造型和结构,玉则用作装饰,所以,铜件在蜡模制作时就留下凹槽,翻铸后,根据凹槽选配玉片。(见图4

2选配玉料

铜镶玉作为两种材质的一个整体,它们的结合并不能刻意而为之,要适得其所。尤其在两种材质的纹路上面,要具备相似性。由于玉的材质较为固定,在这方面没有较多的可选择性,基于硬度和润泽度的考量,基本都选择和田玉。(见图5

3编号

根据铜件凹槽切割大型以后,玉片背面则要进行编号,以便有序的进行镶嵌。(见图6

4雕刻花纹

玉片纹样的设计,则主要依据仿古青铜的纹理。合适的相关纹路是铜镶玉创作的基础,给人以一体的感觉。一般,铜与玉设计的花纹在朝代、风格上是一致的。(见图78

6打磨

打磨的技巧很关键,其好坏直接决定作品的欣赏感。在打磨的过程中,要避免机械化操作,这样不容易造成作品的缺失。所以采用完全人工化,用切割成各种磨头的油石条,将玉器从面到线,打磨得精致细腻。(见图9

7镶嵌

打磨好的玉片最终要镶嵌在铜件凹槽中,根据凹槽的编号,以鱼胶作为粘合剂用鳔,这虽然是古老的方法,有些耗时,但却没有化学毒素,有益于生态环境,所以至今仍被沿用。

四、铜镶玉的前景

铜镶玉承载了2500年以上的历史,它体现了中国从古至今的文化发展过程,在历史的大浪中,它得到了不断地延续,并不断地提升了其艺术性。如今,随着新的价值观念的不断变化,仿古青铜市场的选择范围也在扩大,铜镶玉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必须与时俱进的发展。从清代的花草,我们的创作雕刻已经发展至动物、人形等需要更高要求的雕工。

而且,在浩瀚的历史资源的背景中,仿古铜镶玉以更加艺术的形态展示在世人面前,不仅它的雕工更加精细,选材也会更加合理,纹理搭配更加和谐。

总而言之,在提高雕刻工艺水平的基础上,继承前人对世界物质与精神的关系认识是最为重要的,铜镶玉,就起材料性能和工艺过程,都涉及到金木水火土多种元素的相互作用,铜与玉之间的硬软、刚柔、阴阳才能表达万千变化的自然界和心理空间,这种形而上的分析离不开物理属性的作品,更离不开优秀作品传达出来的相关的心理内容。

也因为如此,铜镶玉正呈现新的质变,突破新的市场。

      参考文献:

    1】中国玉石雕刻工艺技术 赵永魁张加勉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 2000-1

    2】中国工艺品杂项投资与鉴藏 张荣 主编 大象出版社出版 2005-2

 

    作者简介

 朱阿多,19698月生,苏州市吴中区光福人。工艺美术师。

 

1

2

3

4

5

6

7

8

9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