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象牙雕刻 雕琢刻镂 艺术品 收藏
一、引言
象牙滑润莹澈如玉,纹理细密规则,素有“有机宝石”的美誉。圣经《旧约·雅歌》记载,睿智富有的以色列王所罗门作诗歌赞美书中女主角书拉密女“你的颈项如象牙塔;你的眼目像希实本巴特那拉并门旁的水池。”象牙如此引申比喻少女美丽的颈项,可见象牙之美。
近年来,象牙贸易被严令禁止,加上象牙制品的原材料告急,牙雕工艺品的数量也越来越少,随着市场的消耗,存世的牙雕精品将越来越难得,使象牙藏品的价格走势逐渐攀升。收藏象牙雕刻藏品也已成为了一些精明投资者的首要目标,人们迫切地意识到:有选择的收藏一些牙雕艺术品必然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保值增值的效果。此外,自从文化部公布了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以来,象牙雕刻作为民间绝活榜上有名,也使这一古老的传统艺术再次为许多普通的收藏爱好者所关注。
二、牙雕发展历史及市场走势
在我国,因为受到佛教影响,象牙被赋予避邪的寓意,也使得象牙成为贵重的特种工艺制作材料。象牙雕刻与竹雕、木雕并称为传统雕刻工艺中的三大门类。象牙雕刻的艺术品坚实细密,色泽柔润光滑,备受历代藏家珍爱,通常以“竹木牙角”分类,成为独具特色的文玩艺术品。
中国的象牙制品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唐代就已闻名中外,明清两代更是中国象牙雕刻发展的高峰。明代中晚期,文人雅玩之风兴起,牙雕也成为重要的收藏门类。江浙地区雕刻名家辈出,竹木牙角雕刻技法互为影响,对清代宫廷牙雕及近现代,甚至当代牙雕艺术影响深远。传世的明代象牙制品大部分收藏于世界各大 博物馆,以明代中后期制品为主,造型包括人像、佛像、文房器具以及各式摆件等。
发展至清代,象牙雕刻走向繁荣,宫中专设工场,制作供皇帝玩赏的象牙雕刻艺术品,涌现出许多微雕名家。尤其是以宫廷制作为主的北派牙雕,雕刻工艺细腻,人物、花鸟纹饰繁复,着色填彩均有一定章法,逐渐形成了华丽、庄严、纤细、富贵、典雅的风格。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一件高54.8厘米、球直径 11.7厘米的清代象牙雕刻“多层球”,制作繁复,工艺要求极高。而广州牙雕制作侧重雕工,讲究雕刻和漂白色彩的装饰,多以质白莹润、精镂细刻、玲珑剔透见长。
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是牙雕的黄金时期,曾受到国家有关部门重视和扶持,象牙雕刻艺术与玉雕、珐琅、雕漆并称为工艺品“四大名旦”。90 年代,象牙雕刻归类为文玩杂项中,出现在拍卖市场上。1993年,在香港苏富比,一对清宫廷造象牙嵌翡翠珊瑚宫灯以420万港元的天价拍出,开启了牙雕市场。2002年,一条长毛象牙雕“龙行天下”以800万元港元成交。至2004年以来,拍卖场上象牙雕刻作品的价格翻倍上涨,如在2008年北京匡时秋拍 中,一件山迁草堂旧藏的宋代象牙雕释迦牟尼像以784万元成交,而这件作品在2006年巴黎佳士得的拍卖成绩是21.36万欧元。
牙雕作品在2010年至2011年攀升至最高峰,2010年,纽约佳士得春拍推出的“乘物游心”普孟斐文房清玩珍藏专场拍卖,在158件拍品 中,清代象牙雕作品46件,其中,估价3万美元至5万美元的清代御制象牙刻“北阙临仙槛,南山送寿碗”,出人意料地拍至84.25万美元,超出估价16 倍。在伦敦佳士得秋拍中,风格类似的一对清18世纪御制题诗象牙碗估价60万英镑至80万英镑,最终以228万英镑成交,创造了中国牙雕艺术品的全球最高价。2010年12月,在北京古天一秋季拍卖会上,一尊估价500万元至600万元的明代象牙雕观音像,以1792万元的天价创下象牙艺术品的拍卖纪录[1]。
三、象牙雕刻收藏注意要点
1、材质的识别
象牙质地细腻,表面光滑柔和,色白或淡黄,平剖有平行的直线条纹,截断面有交叉的线纹,表面可以清晰看到纵横交错的人字形纹或网状纹,这种特有的自然纹理称为“牙纹”。
象牙分为非洲象牙、亚洲象牙、猛犸象牙三种,材质上以非洲象牙为上,亚洲象牙次之。三种象牙中又要看有没有裂,是不是润,纹理是不是好看等来再分三六九等。非洲象牙色泽淡黄或乳白,质坚细、温润,光泽度好,品质持久不变;亚洲象牙取料之初雪白亮洁,但硬度低于非洲象牙,光泽也不如非洲象牙,日久质变粗,发黄。猛犸牙牙质已经石化,所以即使是AA级的猛犸牙,其颜色相对象牙也略显灰色,其他级别的则略带褐色。润度则是区分象牙与猛犸牙的关键特点。两者牙纹的角度也是不同,象牙的牙纹角度大于115度,猛犸牙的牙纹角度则小于90度[2]。
2、象牙雕刻的工艺
牙雕艺术品非常注重历史雕刻水准,而仅仅认为象牙是贵重材料是不完全的。其实,牙材只是价格中的一部分,其艺术性、历史、品相以及它的文化传承,则是牙雕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象牙雕刻向以仙姿媚态的古装仕女和秀丽动人的圆雕花卉见长,具有高雅、古朴、精细、遒劲的独特艺术风格。象牙雕制作要经过凿、铲、开脸、磨、彩熏等五道工序。凿,就是开坯成形;铲,即精细加工;开脸,是做人物面部细致表情;磨,作精细的抛光;彩熏,根据不同的要求,对作品进行染色处理。雕刻手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运用深浅浮雕、镂空雕和立体圆雕。一般来说,工艺高超的象牙雕刻价值自会攀升。由于宫廷制作的象牙雕刻工艺高于民间,宫廷作品收藏价值更高些。
我们今天一般遵循认同的传统的牙雕好坏评判主要围绕“雅”、“细”、“繁”三个字,三字中又以“雅”为首。但事实上很少有哪件牙雕能同时满足这三点,比如说一件牙雕太细太繁了自然整体就不会有素静的雅致感,再者各个时期的每一种牙雕都有自己的独特技法,无法按照“雅”、“细”、“繁”去规定。象牙雕刻手法多样,圆雕、浅浮雕、高浮雕、镂雕、象牙编织等在象牙雕刻中得以普遍运用。从收藏角度而言,一件牙雕无论在哪个字上能达到上乘都是值得一藏的。
3、象牙的年代
象牙在自然条件下,经过较长时间保藏,表面会发生老化,由白渐黄,但这种变色往往是不均匀的,还会产生一种细小的裂纹,俗称“雀丝”,年代越久,雀丝越长,残留杂质越重,颜色越黑。但做旧的新牙没有包浆,虽然颜色近似,但光泽不足,烟呛色用酒精等有机溶液一擦即褪,而且做色大多过于均匀而不然。自然变色的象牙雕刻品在外壁或手可以经常触摸的地方会较深,而内壁、底部、接缝等处会稍浅,这也是一般规律,应该留意。
结束语
从明代到晚清,数百年间,雕刻艺术由简而繁,经历了由质朴到奢华,再到对艺术境界的捕捉与探寻的锐变,它们不仅是一个个工艺大师手中雕刻出的艺术灵感,更记载着雕刻艺术的发展历程。由于牙角材质坚韧耐磨的特性,使得作品易于收藏保存,如今,它的魅力正在被越来越多的藏家关注。它珍贵的材质,精美的雕工,充满深意的文化内涵,成为古玩中德精品,反映了中国的雕刻艺术之精美,也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艺,形成了鲜明的时代特色,是我国民间艺术宝库中德一朵奇葩。
参考文献:
[1]程瑞.失宠的象牙藏品.中国文化报,2014.
[2]马可滢.谈象牙雕刻工艺品市场.艺术与投资,2011.
作者简介:
张丽亚,女,1977年生,江苏常州武进人,工艺美术师。师承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萧剑波,作品刀法轻重缓急,收放自如,画面线条流畅细腻,人物生动传神,细而生韵,独具鲜明的个人风格。近年来,多幅作品获得国家级、省、市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银、铜等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