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苏州玉雕是中国玉雕行业构成中重要的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存在历史和可观的发展状况。苏州玉雕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扩张能力更加强大,吸引着众多的玉雕从艺人员来此创业,也在整个苏州市内铺开了玉雕风尚。
关 键 词:苏州玉雕 现状 居安思危
苏州玉雕在明清时期达到高峰,曾引领全国玉雕行业发展,从宋应星文字“良玉虽集京师,工巧则推苏郡”以及乾隆皇帝诸多的御制诗集等文献资料中可窥见一斑。新中国成立后,苏州玉雕一度恢复集体生产,产业影响虽然已经不及北京和上海,但是却在维系过程中,为苏州玉雕的东山再起打下了基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集体企业解体后,散落苏州市区及周边地区的玉雕手艺人开始艰苦创业,二十年左右的时间里,继承优秀玉雕前辈衣钵,并在世纪之交之后,创造出了苏州玉雕的当今辉煌。现在的苏州玉雕在全国玉雕工艺地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所独有的“苏工”意蕴,正逐步成为全国各地玉石爱好者追逐的文化符号。
苏州玉雕植根于姑苏古城,依托优秀的吴地文化,融入了苏城居民温润细腻的性格特质。当前,苏州玉雕产业分布集中,街道、商城错落分布。主要集中在古城区以及光福镇、东渚镇等地。在苏州古城区,以齐门路、园林路为代表的玉器一条街,形成时间较早,最能代表苏州玉雕水平,两条街面上分别分布有中国玉石雕刻大师杨曦、瞿利军、侯晓峰、吴金星、葛洪等人的玉雕工作室,店坊结合,店内陈设有高档玉雕作品。相王弄和南石皮弄是苏州玉雕的孵化器,此间的玉雕工作室多是中低产品的产销地,是很多玉雕手艺人实现资金和技术原始积累的基地,很多知名的苏州玉雕大师,如吴金星、瞿利军等人都曾在此奋斗过。相王路和南石皮弄的北段,近期形成了十全街玉器一条街,店面装潢讲究,是苏城玉雕集中展示的又一张闪亮名片。光福工艺街则是光福地区最为集中的玉器一条街,整条街道东西长达二百余米,店铺多达近百家,工艺街玉器作品性价比较高,有广泛的受众。此外,苏州古城区的玉器商城也十分集中,观前地区有大成坊、粤海、天涯、陆子冈等大大小小近十家玉器城。十全街旁的相王玉器城、东环路附近的古玩城、人民路旁的文庙市场也有玉器店坊集中分布。此外光福镇的中国工艺文化城,东渚镇的玉器商城也是苏州玉雕的主要作品分布区域。
苏州玉雕的产业规模宏大,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玉雕工作者在此创业,据不完全统计,苏州玉雕行业中的外来人口数量约占总人口数量的80%左右。除去来自江苏省内的扬州、徐州等地外,河南省、安徽省、浙江省等外省市也有大量玉雕从业者在苏州发展,同时,两湖地区、两广地区以及西北地区也有一定数量的人员从业。他们来自五湖四海,玉器创作的事业让大家聚集在一起。目前,苏州玉雕从业人员多达数万人口,玉雕产业链也衍生出玉石材料交易、玉器打磨、玉器器材销售等相关产业的繁荣发展。
苏州玉雕之所以能够在全国业界再次声名鹊起,主要缘于苏州玉雕精细唯美的工艺和推陈出新的设计以及多样丰富的形制。玉雕行业的人们喜欢将苏州玉雕的制作工艺简称为“苏工”,“苏工”的价值内涵正是在于做工精巧细腻、繁简得当,摒弃了北工的粗狂豪放以及海派玉雕的精细至极,形成了苏州玉雕独特的艺术魅力。苏州玉雕的创新实力在最近几年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以杨曦为代表的玉雕艺人重新审视玉雕创作思路,尝试新的表现手段。苏州玉雕创新,大都是在沿袭传统的基础上进行,而非是将雕塑、摄影等其他艺术形式生搬硬套而来,艺术修养和对传统文化领悟的提升是苏州玉雕创新的永久动力。苏州玉雕以中小件最为知名,同时,器皿件也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魅力。苏州中小件作品融合了设计美和工艺美,中小件作品中的仿古件、动物件、花草件、人物件等都很有特色,苏州器皿件玉雕作品器形优雅、纹饰华丽、端庄美丽,有很大的产业基础,尤其是薄胎器皿件在全国独树一帜。薄胎器皿件主要集中在光福和东渚,优秀的苏州薄胎艺人多采用青海青玉制作,所制薄胎作品的胎壁厚度可控制在半毫米以内,且胎体厚薄如一,胎面尚还琢有各种纹饰。
苏州玉雕再次辉煌,得益于一大批优秀玉雕艺人的出现,目前苏州玉雕行业拥有十余位中国玉石雕刻大师,并且频频在中国“天工奖”上摘金夺银。一大批优秀玉雕艺人的作品也经常出现在博观拍卖、西泠拍卖等全国知名玉器拍卖活动中,并常常以较可观的价格交易,展现了苏州玉雕的独特魅力。这些优秀人才引领了苏州玉雕的前进方向,也逐步成为很多年轻从业人员的奋斗标榜。
苏州玉雕的现状无疑是振奋人心的,但是我们也应该居安思危,应当清醒地看到,在玉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玉器消费趋于理性的今天,全国玉器市场将面临着较大规模的调整,苏州玉雕从业人员应当及时更新认知,及时调整策略,尽量掌握行业发展的主流风向。此外,作为扬州和上海近邻,苏州地区形成的玉器行业难免会与二者玉器行业形成直面竞争,并且此种竞争也将一直延续下去。在与近邻的角斗中,苏州玉雕自当积极应对,不可妄自菲薄更不可夜郎自大。
参考文献:
【1】《大国玉魂》,博观著,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13.10
【2】《马未都说收藏·玉器篇》,马未都著,北京,中华书局,2008.2
作者简介:
林光,工艺美术师,苏州民间工艺家,中国玉石雕刻大师,苏州玉
雕名家,其作品先后在“子冈杯”、“艺博杯”、“天工奖”等国内知名评
比展会上获得金、银奖十余项。工作室现创办于苏州市齐门路,主要
产品设计仿古、人物和花鸟。作品工艺精细、品味雅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