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以青花瓷为代表的中国瓷器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古韵悠长。瓷器作为中华文化的一度奇葩,传遍各国,有如中国水墨画般的艺术魅力,是中华文明最为璀璨的瑰宝。《水沐青花》水晶文镇的研发思路正是以水晶为主体,依托中国人的青花瓷情结,结合传统特色元素、人文精神、社会诉求等提炼创新而成。
关键词:青花瓷 水沐青花 水晶 中国
瓷器可分为青花、粉彩、斗彩、釉里红等,其品种繁多,造型优美,风格独特,日久弥新,历经千年却依然能够方华不减,唯有青花瓷,因为被人们称为“人间瑰宝”。
水晶是宝石的一种,人造水晶具有天然水晶的冰清玉洁、细腻莹润,古人曾赋予它一串极富美感的雅称:水玉、水精、水碧等。
《水沐青花》水晶文镇的研发思路正是取材于青花瓷和水晶两者的鲜明特点,开创先河将中国特色青花瓷元素与水晶两者完美结合,开发设计出集传统特色和现代工艺于一体的商务用品。利用新工艺赋予了青花瓷和水晶新的表现形态,打破了两者固有的表现形式,为两者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生命力。
《水沐青花》水晶文镇系我司开发自主专利产品中的一个代表产品,在开发过程中,由我担任主设计师。它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材料 新突破
如何将青花瓷和水晶各自的特色展现的淋漓尽致又符合审美?在开发设计过程中,我们经多方论证和设计出图,再综合材料特点、成本等因素,最终评估决定选用高白骨瓷(透如镜、声如馨、白如玉)和奥地利宝石级人造水晶材料。
(一)高白骨瓷材料特点:
1、瓷质细腻:白度柔和、透光性强,呈现出与普通瓷器不一样的质感和亮度,浑身散发着贵族的高贵气质。
2、器皿形状规整:画面光亮釉面质感更好。
3、保温性好:与传统瓷器相比,骨瓷的保温性更好,喝咖啡或泡茶时有更多感受。
4、环保瓷:骨瓷多是低铅或无铅产品.由于是欧美社会的基本保障,在产品质量方面都与欧美看齐。
5、强度更好、胎体更薄、比重更轻:由于骨瓷与普通瓷器的成分不同,能够做到更薄更坚韧耐磨,但是由于高温成型比较困难,所以成型是废品率较高,客观上形成价格高等因素。
(二)人造水晶材料特点:
1、纯净剔透:原料石英砂经由一系列工序提炼,再经精细的切割技术和绝无瑕疵的打磨功夫制造而成,晶体纯净透明,弥补了自然水晶的不足。
2、高贵华丽:添加进金属元素如铅能增强光的拆射,更显出水晶的高贵。
3、工艺复杂:属于含氧化铅的玻璃,含氧化铅的成分越高,折光率和硬度越高,成品就越显得纯净晶莹,同时越难以切割,制成品也就越稀有。
4、声音清脆:人造水晶制品的声音清脆,有如金属般撞击后会有余音缭绕的感觉,带有金属声的“铛铛”声,硬度越高的水晶,声音越响亮。
5、对于同样成色的水晶,花纹的手工成度越高,在小面积上花纹成型越细致繁复,价值就越高。
二、新工艺 新造型
《水沐青花》水晶文镇在创作过程中,打破常规,采用最新工艺,开发出青花瓷与水晶结合的新造型。在生产过程中,主要通过以下程序打造而成:
1、高白骨瓷盘经三次烧成,采用釉中彩工艺,画面熔在高温透明釉中,故为“健康陶瓷”。即一次烧成高白瓷,二次烧成釉上彩,三次烧成釉中花。这种古法与现代工艺的结合在陶瓷工艺史上达成一项创举。
2、瓷盘中的骨粉含量高达45%,已超过国内标准36%之上,达到欧美国家的标准。盘体润白通透,宛若凝脂,色泽饱满。
3、K9料人造水晶达到宝石级标准,氧化铝含量高达24%,剔透无暇。其加工工艺按照出口标准,所有倒边均为1mm,表面文字采用菲林工艺精细喷砂,最细笔画达到0.2mm。
三、新文化 新高度
骨瓷呈乳白色,光泽柔和,温润如玉,细腻通透;人造水晶表面光滑,晶莹剔透,高贵华丽;高白骨瓷盘镶嵌于宝石级人造水晶中,两者结合乃“珠联璧合”。中国瓷的古韵悠长与时尚光彩的奥地利水晶完美结合,即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是传统工艺在现代工艺基础上的创新。
《水沐青花》水晶文镇刚柔相济,简洁大方,达到了艺术和实用价值的和谐统一,已成为当今工艺品界“新中式文化”的代表佳品。一经面市,就接到来自北京、上海、天津等客户的订单,目前产品已远销国内外,深受外国友人及同胞的喜爱!
《水沐青花》水晶文镇通过研判、创意、制作等一系列规范运营并成功开发,使我充分认识到创新对传统工艺发展的重要性。传统工艺发展必须要将传统中的精髓提炼出来,紧紧结合现代设计元素,并以市场需求和客户要求为导向。只有这样传统工艺才能以崭新的姿态走进现代人们的生活中,使得富有特色的传统工艺获得长久的生命力。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青花瓷和水晶以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注释着中华民族独特的对审美文化的理解和追求,让中华民族在世界艺术宝库中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展现并获得一席之地。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工艺界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参考文献:
【1】杨恩寰 《艺术与社会文明》,社会科学辑刊1999年第2期
【2】丁亚平 《艺术文化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
【3】张浦生 《元青花研究新说》,《中国古陶瓷研究》第15辑,2009年10月出版
【4】陈立立《再论"青白花瓷"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5卷第04期
作者简介:
戴蓉蓉,1982年生,品润艺术馆设计总监,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