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艺中民间美术理念的体现

[日期:2014-05-15]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提要】紫砂壶由实用品变成今天集实用与欣赏价值于一体的工艺品是艺人们在其中赋予了民间美术的理念。本文从民间美术理念在紫砂壶中的文化特征、指导作用、创造空间三方面详细阐述了紫砂壶艺中的民间美术理念。

 

  关键词:紫砂 壶艺 美术 理念

 

  民间美术理念是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民间文化的灵魂。紫砂壶由原始的实用品演变为既实用又具有艺术欣赏价值的工艺品,就是紫砂艺人在其中赋予了民间美术理念,蕴涵着民族的心理素质和精神素质,反映着质朴的审美观念,从而使传统的紫砂壶具有了顽强的艺术生命力,这不仅在紫砂花塑器作品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在紫砂筋瓤器和光素器作品中,同样有突出的体现。

  一、民间美术理念在紫砂壶艺中的文化特征

  民间美术是民间劳动人民群众创造的,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民间美术是相对于宫廷美术、文人美术、宗教美术而存在的。民间美术虽然来自民间,但却为其他美术提供了营养,称为民族文化的基础之一。它保持着物质与精神未分化之前的原始状态,包含着中国传统的历史观和思维方式。

  民间美术观念在紫砂壶艺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其文化特征是充分体现圆满、吉祥、欣欣向荣等美好的寓意。

  中国紫砂史上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壶器当属始于北宋之初、从丁山羊角山考古中发掘到的高颈壶、矮颈壶、提梁壶残器,壶身有圆有方,属手工制作,呈原始面貌。

  明早期出现了一批较精细的紫砂壶,壶嘴与壶身结合的根部、壶盖、钮及提梁,采用了柿叶、如意等简单的装饰,与宋元之时的壶器相比,就显得美观了许多。这种壶造型丰满,与王问《煮茶图》中的煮水器极为相似。

  从明正德年间供春始创“树瘿壶”起,民间美术理念在紫砂壶艺中的文化特征,体现得越来越明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石瓢、掇只、南瓜、岁寒三友、竹段、瓦当、风卷葵、如意等仿自然形态的、或抽象或具象的、或动态或静态的壶艺作品,成为传统造型中最具代表性的经典之作。

  这些在历史上久负盛名的紫砂壶艺作品,或在总体风格上,或在局面形式上,或在个体图纹上,借鉴和沿用了民间传统美术中的理念,并赋予新意。这些作品经受住了历史的检验,至今仍受到世人推崇。

  二、民间美术理念在紫砂壶艺中的指导作用

  民间美术理念通过紫砂壶造型形式直接反应生活,并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体现服务于生活,美化生活的实用目的。因此,民间美术理念在紫砂壶艺中起的指导作用,就必然要涉及到人们的心理、情感、思维方式、民族性格等各个方面,形成一种具有普通意义的民间审美文化。它从基础性文化特征造型设计理念、作品丰富的寓意等诸多方面,丰富了紫砂壶的艺术语言和思想内涵。

  三、民间美术理念拓宽了紫砂壶艺的思维和创造空间

  紫砂壶艺中的民间美术理念在逐步发展过程中,使其形态现象愈来愈富有艺术魅力。它使紫砂壶艺的创作有了更自由、更广阔的空间,这完全是紫砂艺人自然情感真实的流露。表现在紫砂壶艺上,可以是自然物象的提炼浓缩,艺术地再现自然美,也可以不拘泥于客观事物的现实性,而是主观想象的集中投入。

  如当代花器宗师朱可心的“常青壶”,将“松柏常青”的寓意通过壶嘴、钮、把展示出来;蒋蓉大师的“荷花壶”,把“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品格,生动逼真地塑造了出来;鲍志强大师通过“三羊开泰壶”,将“三阳开泰,国富民安”的寓意表达了出来;吕尧臣大师将壶身设计为方形柱体,壶钮为辟邪瑞兽的“玉玺壶”,将“至高无上”的尊贵形象构画,气度雄浑,显出自然玉成之美。

  同时,瑞兽祥禽等民间美术在壶艺中的体现,充分表达出传统文化特有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紫砂传统经典作品中常见、当代仍有不少壶艺术家在继续挖掘的如“龙”、“凤”等吉祥物,有的是世间本无,但“龙头一捆竹”、 “云龙壶”、 “百鸟朝凤”等瑞兽祥禽形象,却能在壶艺造型中屡见屡鲜、形神兼备。这些栩栩如生的神灵祥物,极大地丰富了紫砂艺术的宝库。这种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紫砂艺术语言,充分表现出人的创造性思维。

  我在自己的壶艺创作实践中,结合运用民间美术的理念,设计制作了“四方清乳”,将天方地圆、天人合一的理念赋入壶中,“柿(事)如意”的壶身为一枚抽象的浑四方“柿子”形,“柿”谐音为事,平盖上饰卷曲的如意纹,以示事业成功、事事如意。而“顶天如意”壶,则在壶嘴和把根边的壶身上饰以“如意”纹钮,壶盖上如意柱拔地而起,柱顶托起一粒圆珠组合成一壶钮,“顶天如意”的理念,使整件作品显得庄重稳健,格调高雅。

  由此可见,作为年轻一代的壶艺家,要练好扎实的基本功,提高自己的创新设计能力,首先要重视学习民间美术理论,不断锻炼培养发现能力,以不寻常的观念去看待寻常事物,不断锻炼培养概括和组织能力。这样,才能在创新设计时想得深、想得广、想得合理,使思维方式扩展开来,让所创紫砂壶艺作品的内涵更丰富,思想更深刻。

  作者简介:

  范卫(又名范伟),助理工艺美术师,1974年生于西望村陶艺世家,自幼深受紫砂艺术熏陶,在传统造型制作上悉心钻研,具有强硬扎实的功底。1992年进入蜀古紫砂厂,拜高级工艺美术师范伟群为师,作品又上了一个新台级,所制作品清新典雅,精蕴气美,深受同行好评,近几年来,为充实自己又参加成校学习书法、造型设计,作品更具民族特色,多次在全国工艺展览中获奖,受到广大壶界收藏家的青睐。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