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目前市场上并未出现造型现代、个性并且实用的古筝,针对这一现状,从弹奏者的角度出发,设计了一款具有创新性造型且独具中国韵味的暮色山溪古筝,赋予了古典的古筝以现代感。本设计结合前人对古筝的研究,适当改变古筝的结构和材料,结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与现代科技,设计出融合中国民族元素而又现代的古筝,达到形式与功能完美结合的目的。暮色山溪古筝以黑白灰为主色调,体现出中国的水墨意境与现代的简洁之美。在结构上,暮色山溪古筝采用组合式设计,塑料材质的琴头和琴尾可拆卸,琴身材质与结构均不变。在保证古筝音色的前提下,这样的设计既可以提高了古筝的美观度也可以节省木材并且能大幅度延长古筝的寿命。
关键词:古筝造型设计;工艺美术;可拆卸结构;造型独特;实用;黑白灰
The Design On The Shape Of Chinese Zither
Abstract:For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at there is not personality and practical Chinese zither with modern style, the twilight mountain stream Chinese zither is designed with innovative style and unique Chinese flav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layer. It gives the modern sense to the classic Chinese zither. The design appropriately changes the structure and materials of Chinese zither and combines with the modern aesthetic requirements and combing with the modern aesthetic requirements and modern technology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the perfect combination of form and function. The twilight mountain stream Chinese zither which is in black, white and gray tones reflects the mood of Chinese ink painting and modern beauty of simplicity. The twilight mountain stream Chinese zither uses sectional design. The headstock and the tail of the Chinese zither use plastic materials which are removable. The design only can save wood but also will extend the life of Chinese zither.
Keywords:The design on the shape of Chinese zither; Detachable structure; Arts and crafts ; Unique shape; Practical; Black and white ash
序言
自古以来 ,人们都把弹奏古筝作为高雅与圣洁的象征,作为陶冶自我情操、提高艺术修养的重要方式。毫无疑问,古筝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
这个被称为 “仁智之器” 的古老民族乐器 ,在中国这样一个历史久远、文化底蕴丰厚的大国里,能在无数的民族乐器中,经历历史淘金般的选择发出熠熠光彩,并从一种作为自娱自乐的工具逐步跻身于具有教化、陶冶情操、提高素质等作用的高品位音乐文化行业,的确是一件非同寻常的事,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古筝强大的生命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温饱问题解决了,人们就越发追求艺术对心灵的陶冶。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古筝这个中国的传统乐器,溯其原因 ,具有多种因素。第一是古筝具有创造美的潜质和不断发展的空间。第二是古筝优美的音色和丰富的表现力。可见,古筝的再设计具有比较大的市场前景。但是,现代人们对艺术的追求并不相同,有人喜欢市面上传统的古筝造型,也有人喜欢能够展现自己个性、有现代感、古典但是不传统的古筝造型。也有一些古筝使用者在多年使用古筝的过程中发现了目前古筝有待改良的方面。然而,市面上除了传统古板的古筝并没有后者期待的这些。
经过一系列的市场调研与分析,为了填补市场空缺和满足人们的部分需求,本人设计了暮色山溪古筝。在设计中,适当改变古筝的结构和材料,结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与现代科技设计出融合中国民族元素而又现代的古筝,达到形式与功能完美结合的目的。暮色山溪古筝以黑白灰为主色调,体现出中国的水墨意境与现代的简洁之美。
一.古筝简介
古筝是古老的民族乐器,结构由面板、雁柱、琴弦、前岳山、弦钉、调音盒、琴足、后岳山、侧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组成,如图2-1所示。筝的形制为长方形木质音箱,目前通用古筝的长度为163厘米,有二十一根琴弦。
二.“暮色山溪古筝”简要展示
图 1整体效果图
图 2琴谱架开启图
图 3整体俯视图
图 4 支架结构
图 5 暮色山溪古筝整体三视图
三.“暮色山溪古筝”的创新点
暮色山溪古筝体现出暮色山溪,游龙戏水的韵味。暮色为黑,月色为白,筝码似山,琴弦似水,琴头似龙,盘旋于群山之上,嬉戏于溪水之中,穿梭于祥云之间。
(一)色彩创新
本次设计的暮色山溪古筝结合了中国传统的民族元素,同时又摆脱古筝原有的古板造型,以黑白灰为主色调,体现出中国的水墨意境与现代的简洁之美,透露出禅意、空灵、端庄、自由、轻松、纯净的感觉。暮色为黑,月色为白,展现出暮色的感觉。
由于古筝的面板有严格要求,必须是深色,所以本设计中将古筝的面板、琴盒、琴谱架处理成黑色。其他部分选用对比强烈的白色。
本设计中的另一个优点在于改良了筝码的设计,如图6所示。古筝21个筝码有7种高度,相邻的筝码高度差别很微弱,在安装筝码时常常弄错,导致音色不准。本次设计中将21个筝码处理成由黑到白的渐变色,同一高度的为同一颜色。考虑到要不影响弹奏者的视线,所以靠近弹奏区的古筝最小,颜色为黑色。这样的设计不仅解决了难以辨别的问题,而且增加了古筝的美观度。渐变的筝码如同由远及近的高山。增添了“暮色山溪”的意境美。
图 6 筝码色彩的渐变
(二)工艺创新
暮色山溪古筝进行了分段组合式设计,琴头琴尾采用聚丙烯材料,可拆卸。为了不影响古筝的音色,琴身结构材料均不变。这样的设计既可以节省木材也能大幅度延长古筝的寿命。
(三)造型创新
整个古筝以中国古代的书卷造型为灵感,采用琴头、琴尾分离式设计。琴头与共鸣箱分离,绕弦钉至于琴头内侧,琴弦一端固定在共鸣箱中,另一端固定在琴头的绕弦钉上,这样琴弦可以起到连接共鸣箱和琴头的作用。
细看古筝的局部造型,你会发现,琴头造型类似玉龙,琴身镂空出云纹,筝码采用黑白灰的渐变色,宛如由近及远的群山。整体体现出暮色山溪,游龙戏水的韵味。暮色为黑,月色为白,筝码似山,琴弦似水,琴头似龙,盘旋于群山之上,嬉戏于溪水之中,穿梭于祥云之间 。
暮色山溪古筝的结构的五个优点如下:
1.琴头与琴尾可拆卸,如图7所示。
图 7 琴头、琴尾与共鸣箱分离图
传统古筝是一体设计,当易破损的古筝两头发生磨损后,如图8所示,不仅影响美观,而且不方便进行补救措施。木材材质特别,破损后会出现很多碎屑与棱角,容易刮伤使用者。古筝两头磨损并不影响古筝音色,共鸣箱才是古筝音色的关键。当古筝破损面越来越大时,即使古筝音色没有变化,我们也不得不更换古筝,这样不仅浪费了木材也浪费了金钱。
暮色山溪古筝琴头、琴尾和两根装饰侧板材料采用聚丙烯(pp),古筝共鸣箱采用传统古筝的木材,结构不做改变。琴头、琴尾不与共鸣箱一体设计,琴头、琴尾和装饰侧板均可拆卸更换。
一个古筝价值取决于木材的选用,暮色山溪古筝共鸣箱采用不同等级的木材就决定了它是属于高档琴还是教学琴。装饰侧板可以很好的保护共鸣箱不易损坏,如果古筝两头破损,只需更换廉价的琴头琴尾即可。如果古筝使用一段时间后,想要更换古筝风格,也只需要更换琴头。琴尾和装饰侧板,无需重新购买古筝。
图 8 传统古筝一次碰撞琴尾破损图
2.暮色山溪古筝琴头处理成中国的玉龙造型,如图9所示。
这样的结构不仅体现了古筝的中国元素美,在结构上也使得古筝整体结构更加稳固。
图 9 琴头玉龙造型
3.暮色山溪古筝可以平放在地面或者桌面弹奏,且不影响发音效果。
因为传统古筝共鸣箱底部距离地面或者桌面的高度很小,当放在地面或者桌面时声音不好传出。暮色山溪古筝通过提高琴头的高度,增加共鸣箱与地面之间的高度,如图10所示。演奏者可以在没有支架的情况下,将古筝放在地面或者桌面弹奏。
图 10 琴体高度对比图
4.暮色山溪古筝在琴头处融合了琴谱架。如图11所示。
需要使用琴谱架时,可以将它打开,打开琴谱架后,琴头处出现一块平面,这个平面可以摆放手机、水杯等物件。平面下面是琴盒,可以完全抽出,如图12所示,里面可以摆放随古筝一同携带的调音器等。相比之下,传统的古筝表面是有弧度的,无法摆放这些东西。
图 11 无支架古筝
图 12 琴盒抽出的效果
5.暮色山溪古筝的支架采用组装式设计,由三块板通过插销组装而成。
这样的设计可以将支架一起放入古筝包中携带,并且方便拿取。而传统的支架不仅不能放在古筝包中更不方便拿取,如图13所示。
图 13 两种古筝支架携带对比图
(四)语义创新
“暮山溪”谐音“墨山溪”。它的寓意在于两点,第一点是突出的是“墨”字。在设计中采用中国水墨的元素,突显出文人墨客的气质感。第二点是突出“暮山溪”的氛围感。夜幕的山溪是空灵的、宁静的、安逸的、充满禅意的。整体风格会体现出文人墨客优雅、禅意、空灵、飘渺的气质。
参考文献
[1] 李楠.中外艺术精粹之古筝[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
[2] 高雁.古筝学习问与答[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
[3] 林坚.现代古筝教程[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
[4] 王小平.古筝艺术的振新 [J].艺术百家, 2013, 29(1):235-237.
[5] 范冉.浅谈当代古筝改革[J].乐器, 2012, 42(8):14-15.
[6] 王仲林,樊文博.古筝的结构、原理及设计建模[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13(5):564-571
[7] 姜佳.发展古筝艺术之我见[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09.
[8] 但丹.古筝艺术的传统与创新研究 [J].群文天地, 2013, 23(2):48-52.
[9] 汪莎.论古筝艺术的传统与创新[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6.
[10] 嵇亮.古筝外观的产品形态语义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8.
[11] Qing Sun,Bin Ma.Ancient Chinese zither music recovery with support vector machine[J].Journal on Computing and Cultural Heritage, 2010, 3(2):20-23.
[12] John O’Brien.EARTH MATERIALS [J].American Mineralogist, 2012, 97(4):20-23.
[13] 贾杨果.古筝艺术情趣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10.
[14] 易存国.中国古筝艺术[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
[15] 丁承运.古筝艺术的历史变迁[M].上海: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
[16] 吕婷婷.古筝艺术创新论 [J].艺术教育, 2012, 37(10):90-101.
[17] 陈音.古筝繁盛背景考察 [J].贵州大学学术报(艺术版), 2005, 32(4):15-17.
作者简介:
梁露,女,1990年出生,品润艺术馆设计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