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摘要】“和”,我的梦,江苏梦,中国梦,一个共同追求的理想境界。我们一心传承与弘扬中国传统之“和”,助力“中国梦”,以织造珍品为载体,寄“和睦四瑞”之意蕴,诠释江苏文化,祈福人与自然之和谐,世界之和睦。坚持图纹原创,以及传统技艺的精致讲究,织造珍品与中华祥和文化一脉相承,绝妙且深厚,以献尊者。
关键词:中国梦 和文化 江苏文化 织造(云锦、蚕丝)
一、研发背景:“中国梦”掀起文化新热潮
2012年11月29日,在国家博物馆,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重大主题、宏大叙事,它既是中国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追求幸福和美好生活的梦。
自“中国梦”被提出,我们可以看到全国各大城市街头的建筑工地围墙、公交车体、LED大屏、出租车顶灯、广场灯箱等,都打出了以“中国梦”为主题的公益广告。这些公益广告图文并茂,将“中国梦”作标题,图画以中国传统年画、泥塑、水墨画等民间传统艺术为主,配“中华圆梦—鹤翔九天”、“中华圆梦—百姓有福”、“中华文明—生生不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文字内容,无一不代表着全国人民对“中国梦”的追求和向往。
二、文化元素提取
(一)实现“中国梦”的传统文化基础——“和文化”
“和”是中华文化价值观的取向之一,而中国梦本身就是一个“和”的梦想。“和”是“中国梦”的强大历史根基,“和”是“中国梦”的根本价值追求,“和”更是“中国梦”的美好愿景。和文化在历史的演进中贯穿,在中国梦的内涵中得到新的升华与发展。和文化与中国梦,洽是融合了传统文化意蕴和时代发展精神,无论从传统还是现实角度,将和文化与中国梦相结合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以现代创意演绎“中国梦·和文化”
作为一名文化工作者,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和高度的责任感。今天,我想以“和文化”为主线,带着一颗敬畏的心去触及传统文化之美,用现代创意演绎“和文化”,创作了引起情感共鸣的文创品——“和睦四瑞”系列,以此表达我对“中国梦”的崇尚。
三、作品解析
(一)从“和”想到“和睦四瑞”
首先,说起“和”,我们很容易想到和谐、和睦、祥和,因为这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理想境界。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就是“以和为贵,崇尚中庸”,时至今日,“和为贵”、“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等饱含传统“和文化”意蕴的用语仍被人们所喜爱并推崇。在“和”的境界里,有其独特的吉祥寓意,也有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结合这两点,我用“和睦四瑞”这样一个古有的吉祥成语作主题开发系列产品。
“和睦四瑞”出自佛经,意为四合和,象征着四方生物和谐相处,这与南京是为佛都的文化底蕴不谋而合。这套“和睦四瑞”系列文创品不仅蕴含了传统“和文化”的精神,也将南京历史文化和江苏文化元素多元化地融入其中,谱写中国梦之江苏篇章。
(二)追梦江苏,织造祥和。
用精致卓越的织造珍品诠释江苏特色文化,祈福人与自然之和睦,彰显“和”的精神。一方面,用现代创意传承云锦技艺,精心打造云锦商务用品。另一方面,以蚕丝方巾为载体,融“吴韵汉风”等江苏文化元素于其中,展现幸福和谐的画卷。创作接地气的“中国梦”精神之礼,让所有人都喜欢用,愿意买。
1、“锦”上添和,祥瑞四方
这里的“锦”即指南京云锦。南京云锦始于南朝而盛于明清,是纺织品中的集大成者,代表了中国织造工艺的最高成就,具有昂贵的历史文物价值和鲜明的中国吉祥文化的深厚底蕴。南京云锦妆花技艺于2009年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江苏很多留存下来的民间建筑均有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和谐氛围,用现代设计传承云锦技艺,在设计灵感的创新和现代工艺的打造下,将“和”创绘成苏派园林窗格纹,是为锦绣江苏,和谐江苏。东南西北四方分别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大神兽图案,布以云纹,犹如天降四瑞,祥云纷至,以表达对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望。用这样的组合图案制成的随身包、名片包、鼠标垫、杯垫等商务用品,造型古典雅致、精致脱俗,融历史文化艺术于生活点滴之中,尽显高档品质,极具儒雅风范及对人与自然间更加理想、融洽关系的追求。
2、于方寸间,彰显和谐之美
江苏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以天然蚕丝为原料制作方巾,融“吴越古韵、楚汉雄风、金陵人文、维扬风物”等江苏文化元素于其中,精心原创自然艺术图景,绘祥云纷繁、如日方升之华美,触碰方寸之间,勾勒和谐世界的动人画卷。蚕丝是自然界中集轻、柔、细为一体的天然纤维,素有“人体第二皮肤”的美誉。天然蚕丝具有优良的吸湿性、抗菌性和非凡的柔软度、光洁度,是真正的绿色产品,被誉为“纤维皇后”、“软黄金”。
在蚕丝方巾中倾心诠释自然之和谐,四方之和睦,如诗如画的和谐之美,在不同的时空中自然地交替重叠,至善至臻……
结语:文化创意助力中国梦!
以“和”为核心的文化创意,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深刻阐述了“中国梦”内涵、“和文化”精髓。中国梦的文化底蕴来源于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文化创意是传统文化传承的“点金手,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思想文化支撑,助力“中国梦”精神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中国梦”的胸怀与情怀》 范语刚 著 2013.06.18
来源“求是理论网
http://www.qstheory.cn/ztck/2013nd/xjpzgm/llsk/201306/t20130618_240750.htm
【2】《中国梦的文化底蕴》 冯刚 著 2013.10.11
来源“求是理论网
http://www.qstheory.cn/wh/whzl/201310/t20131011_277841.htm
作者简介:
王珍珍,女,江苏瀚港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文创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