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扬州漆器工艺纯雕的艺术价值

[日期:2014-05-28]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提要】红雕漆,古称剔红,是指在经过加工的漆胎上髹涂数十道乃至几百道的中国大漆,然后按照设计的要求,用刀雕剔出各种花卉、房廊、山水、人物等图案和锦文的传统漆器制作工艺。本文结合陈列在中南海紫光阁红雕漆地屏——《江山入画图》,浅谈雕漆技法、艺术价值及雕漆制品民俗化方向。

 

  关键词:江山入画图 雕漆技艺 艺术价值 民俗化

 

  在央视《新闻联播》节目播出中,国家领导人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外宾时,经常会有一件红雕漆地屏作为背景在镜头中闪过。对很多人而言,或许并没有太多的意义,但对很多扬州的漆艺人而言,这却是一个让人雀跃的镜头,因为那一闪而过的红雕漆地屏正是由扬州漆艺人制作的。

  一、红雕漆地屏——《江山入画图》

  这件在中南海紫光阁保持着极高上镜率的红雕漆地屏有着一个非常端庄大气的名字——《江山入画图》。其创作于1994年,作品高2.6米、宽3.2米,以西岳华山为型,髹以黄漆底做锦文,用红漆雕刻出山形与亭台楼阁之形状。其中地屏中间部分由本人负责雕刻。作品在创作之初,所面临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因为作品面积比较大,雕刻的时候不能像普通产品那样顺势雕刻,很多时候都是趴在产品上进行操作。考虑到要保持作品的连贯性,在操作中还需时不时地整体对照,注重山水、石头、树木的一致性,就这样一会上一会下的,练的不仅是手上的功夫,同时还很考验体力。

  而为了凸显作品的艺术效果,作品还采用了双色漆,即以黄漆髹饰做底,红色漆凸显立体,给髹漆工序无形中也增加了难度。《髹饰录》“镂雕第十”中记述有:“剔红,即雕红漆也,髹层之厚薄,朱色之明暗,雕镂之精粗,亦甚有巧拙。唐制多印板刻平锦朱色,雕法古拙可赏,复有陷地黄锦者。”该产品的生产周期较长,光髹漆就需要髹500-600道,需要两三年的时间。在雕刻以前,需将调配好的漆料反复多层地涂在胎型上,待漆半干时(由液体变成固体),才可用刀在上面雕刻出各种图案、纹样,并衬托以各种精美的锦纹,使漆层具有浮雕效果。层层都有精美的图案和花纹,球的每一层都可以灵活地转动。

  二、耗工费时技术要求高的雕漆技艺

  红雕漆,古称剔红,是指在经过加工的漆胎上髹涂数十道乃至几百道的中国大漆,然后按照设计的要求,用刀雕剔出各种花卉、房廊、山水、人物等图案和锦文的传统漆器制作工艺。

  雕漆工艺是纯正的漆工艺,所选用材料除内胎外,雕刻全部在中国大漆髹涂的漆层上进行。作为最基础的髹漆工序,漆层的髹涂也是作品制作中花费周期相对较长的一道工序。一般一件纯雕漆作品至少需要300道至500道漆,因此仅是髹漆就要一年左右的时间。

  雕漆,重在一“雕”字。操作者必须熟练掌握各种雕刻技法,只有这样才能雕刻出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形象生动、线条流畅的人物、山水、花鸟等各类图案。目前扬州雕漆常用的技法有叠(音)和搪(音)。所谓叠一般用平刀压起,即在平面漆层上压低处,起高处。搪是用凹刀在凹面处起阳线、阳面。搪是雕漆技法中难度较大的技法,主要为了凸显高点和高面,在山石、树本中应用比较广泛。雕刻手法主要有:低浮雕、中浮雕、高浮雕、镂雕、镂空雕和薄意浮雕。薄意浮雕是指在很薄的厚度(一般在2个米粒以下的高度)上雕刻出人物、山水、房廊等。而一件好的作品,很多时候都是几种雕刻手法并用,而不是孤立的一种。

  雕刻工作完成以后,一件雕漆作品并没有完成。还需要细致地打磨,这也是扬州雕漆能够展现细致圆润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经过不同规格的砂纸打磨,雕刻的刀锋被磨得圆润光滑,也就是藏锋不露。最后作品再经过瓦灰冲刷,增加光泽度。

  三、现代扬州雕漆制品倾向民俗化

  谈到现代扬州雕漆,不得不提著名的“三国一孔”中的梁国海。他不仅对扬州雕漆的恢复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还为扬州雕漆艺术风格的形成和技艺传承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雕漆嵌玉松鹤蒜头瓶是梁国海先生上世纪七十年代的遗作。作品规格为高90,直径76。作品在脱胎的漆坯上,髹涂三百多层中国精制大漆,瓶身雕刻了牡丹、玉兰等名花,反映了春意浓浓的一派气象,瓶口、瓶颈、瓶底雕有回纹、唐草纹等装饰图案,选用了珊瑚、白玉、玛瑙、孔雀玉、黑墨玉等高档玉料,经过细心雕琢成优美浮雕图案,镶嵌在精细的雕漆锦纹之上。花瓶造型古朴而敦厚,雕漆工艺精湛。

  现代扬州雕漆制品从梁国海开始,突破了传统的雕漆制品,对稿面没有太多要求,更多倾向于民俗化和复制的特点。与其他工艺表现手法不同的是,在雕漆工艺当中有着“上不留天,下不留地”的说法,再不明显的地方也有雕刻,多以锦文为主,不会出现空白,这也是雕漆技艺一个独特的表现手法。将现代设计风格如散点透视等引进雕漆工艺,长于表现薄意浮雕的雕刻,体现了更高的雕刻水平。

  目前,雕漆已经成功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扬州雕漆近年来也是精品辈出,多次荣获各类评比的大奖,在业界享有较高的地位和声誉。应该说,雕漆工艺在新的历史时期正在展现出新的风采。漆器原是收藏“冷门”,属拍卖“杂项”,与明清瓷器等“大项”难以相比,但近十年来,漆器渐成收藏热门,各种明清漆器精品走俏拍卖场,拍卖价格一路看涨。专家指出,漆器收藏很“认人”,名家制作的漆器更有投资潜力。

  参考文献:

  【1】《中国漆器精华》福建美术出版社 黄迪杞 戴光品著出版时间 2003-7-1

  【2】《中国漆器》 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 吴良忠著 出版时间 2012-06-01

  【3】《清代漆器》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李久芳 著 出版时间 2006-06-01

  作者简介:

       朱华,扬州漆器厂张来喜大师工作室成员,扬州市工艺美术大师、助理工艺美术师,技师,曾参与并独立完成众多雕漆作品。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