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苗族装饰图案在漆画创作中的运用

[日期:2014-07-11]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提要】苗族装饰图案是我国众多民族图案中较具特色的民族图案,苗族服饰中的刺绣图案以及银饰图案都非常精彩,耐人寻味。笔者通过对苗族装饰图案元素内涵的解读整合,分析其在漆画创作中的运用,旨在力证民族装饰图案元素作为一种具有特定内涵的视觉符号,其艺术魅力是现代漆画创作的灵魂。

 

  关键词:装饰图案 漆画 苗族

 

  一、苗族装饰图案特色分析

  1.图形

  苗族装饰图案的构成形式较为丰富,有纯几何形构图,这类构图富有一定规律性,以各种几何形为外形,图案适得其中;有动物纹组成的构图,这类图形是通过对动物纹进行变形并自由排列形成的;有动物图形与几何图形结合的组合构图,这类构成排列较前类有规律,动物图形通常为变形图案。以刺绣工艺创作的图案和以动物纹样为主,构图较丰满。

  2.色彩

  在苗族装饰图案艺术中,色彩运用不可能脱离其纹样特点而独立存在。苗族人民热情、淳朴的性格造就了其民族喜好鲜艳的色彩表现。苗族刺绣、织锦的色彩浓郁,面料一般是深蓝色或深褐色,其中深褐色面料是用“自制”的矿石染料通过特殊工艺染成的,看上去色深而有光泽。图案颜色多采用深蓝、大红、大绿,亮色用得较少,通常以黑色和白色作为基础色,形成图案骨架。苗族装饰图案色彩通常

  给人以对比强烈、反差较大的视觉效果,但正是这种强烈的反差产生的对比视觉效果形成了苗族装饰图案色彩有别于其他民族图案色彩的特色。

  二、苗族装饰图案造型在漆画创作中的体现

  1.苗族银饰图案造型

  苗族银饰是该民族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在盛大节日还是日常生活中,银光闪烁的饰品均表现出其独特的艺术个性。从其类型形态、造型特点、雕刻图案上分析,苗族银饰图案与苗族衣服刺绣图 图一:《高山苗女》 图片由回龙观社区网提供

  式一样,记录着苗家人的历史和生活,同时也揭示了苗族女性的审美特性和对生活的热情。如图一乔十光的《高山苗女》是具有代表性的苗族题材漆画作品。在此作品中,最先映入人的眼帘的便是形如牛角状的头饰,该饰品表面刻有二龙戏珠图案,主要由银冠、银角和银扇三部分组成。银冠是苗族女子盛装时的主要头饰,由银马排头围、银花、银片等组成;银角也是苗族女子不可缺少的头饰之一,其形体最大,呈弓形,造型如一对伸展的大水牛角,其被插在发髻上,高大醒目,造型简朴,轮廓清晰,最具民族风,且角面饰有精细錾刻的双龙图案。蔡克振的《黑白苗女》生动描述了两位异国女子在穿戴苗族服饰时表现出新奇与欢乐的情景。画中左边女子肩挎一个工艺精美的苗族

  图二:《黑白苗女》 图片由漆趣网提供

  刺绣包,头戴华贵的苗族特色银帽,上面刻有蝴蝶、花乌、动物图案,由各种铃铛、垂穗及为数众多的银花组成。帽顶正中饰有蝴蝶、凤乌等造型的银扇,巍峨高耸,立体性较强。帽围则更注重突出平面装饰,多以浮雕手法处理叠饰的各种蝶纹,头饰整体层次感极强,银帽下部饰以各种流苏,整齐均匀,摇曳生姿。苗族头饰之复杂是举世闻名的,漆画作品将其复杂性体现得淋漓尽致。苗族银饰追求“以重为美”的艺术特征,这在工艺繁杂、制作精美的银冠、银角、银帽等头饰中得以充分体现。

  苗族银饰的另一艺术特征“以多为美”则体现在项饰、银围脖、胸颈饰、银胸吊饰等饰品中。此外,这一艺术特征也体现在漆画作品中。

  2.苗族刺绣、织锦图案造型

  苗族刺绣纹样及其文化内涵也极为丰富。在蔡克振的《黑白苗女》中,左边女子肩挎的工艺精美的苗族刺绣包上面绣有鸟纹。鸟纹常被苗族人称为“宇岛”的纹样,它以锦鸡为原型,形态活泼多样。《黑白苗女》作品中的刺绣包乌纹造型传神,以平面全景、四方连续构图,极具视觉和装饰效果。

  三、苗族装饰图案色彩在漆画创作中的体现

  1.古朴大方的单色运用

  在装饰图案艺术中,图案与色彩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图案运用不可能脱离其色彩特点而独立存在。苗族装饰图案在漆画创作中的体现亦是如此。在《苗女新妆》中,乔十光大面积运用单一黑色作为底色,搭配呈现动物状、块状、线状、花纹的面积相对较小的红色,再以漆画独具特色的蛋壳镶嵌造白的方式勾勒出作品中图案的外形,使得作品具有强烈的的形式感、节奏感与韵律感,该作品色彩朴素且大方,别具一番韵味。由此可见,这样的色彩搭配与苗族居住环境的青山绿水形成强烈反差,引人注意。在这幅漆画作品中,色彩不仅统一,而且追求对比。大面积黑色底色的运用给人以稳重大方的感觉,搭配红色不仅让人产生视觉跳跃感,而且与作品主题《苗女新妆》相呼应,呈现出一派喜气洋洋的欢乐情景,加之高明度对比的白色在图案中的运用,更好地丰富了色彩的层次感,从而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视觉美感,与华丽的银饰相搭配,映衬得出嫁苗女既端庄又明丽动人。

  2.对比强烈的补色运用

  苗族人大胆地运用红配绿、蓝配黄、紫配黄,源于该民族对万物的强烈感受,从而形成自己民族的泼辣艺术风格。巧妙地运用互补色的搭配,成为苗族色彩运用的主流。例如,乔十光的《高山苗女》在黑色的底布上,大面积地运用红色、绿色互补色。但在用色时又注意色彩面积的变化、对比的主次关系,从而使色彩艳而不俗。

  因此,在漆画创作中对苗族装饰图案色彩的运用,并不是有什么颜色就用什么颜色,而须提炼出主体色彩,分析主色与配色之间此消彼长的对比递进关系。此外,对纯色中的补色、黑白色的处理也都是我们需要衡量的重点。综上所述,在研究苗族装饰图案的过程中,研究者应以现代漆画创作的视角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挖掘,赋予传统文化在现代艺术氛围下的全新内涵和时代精神,拓展现代漆画表达的民族元素空间,将苗族装饰图案的造型与色彩运用于现代漆画创作。随着中国文化建设的进一步推进,以苗族装饰图案为代表的民族文化产业正逐步崛起并壮大,因而当代漆画领域也大力倡导和引进具有民族特色的元素,这是当下民族艺术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黄蔷.苗族装饰图案色彩构成解析及应用研究.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 1.

  【2】申卉芪.论苗族传统服饰图案的现代应用.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作者简介:

  吴志勇,男,1975年1月生,江苏江都人。1997年大学毕业后进入扬州漆器厂,一直致力于推动工艺美术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目前主要负责企业的新型漆画生产项目。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