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传统工艺与专利保护

[日期:2014-07-21]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摘要】传统工艺的发展需要多方面的保护,专利保护作为其中的一种,很多时候我们更容易偏离的认为,更加适合的是现代化工业设计方面,其实不然,现代传统手工技艺在传承发展的同时为了应对市场竞争,同样需要实施专利权的一种保护,既是为了促进产品的市场保护同时也是有利于创作者的保护,值得我们传统手工艺从业人员的重视。

 

  关键词:专利 外观新型 实用新型

 

  说到传统工艺与专利保护的关系,可能很多业内人士会认为两者关系不大,甚至会有些背道而驰,因为很多的传统工艺都是有着上百年甚至是上千年的历史,靠的是心口相传,不但不适合专利保护,而且还要不断放大,让更多的人来学、来传承,专利保护可能更适合的是现代科技发明方面的。这样的认识也许也不无道理,但笔者这里的所要谈及的传统工艺与专利保护也并非完全是传统技艺本身方面的。

  近些年来,由于受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工艺行业的很多企业因不能及时调整与加强自身的保护,而被市场经济大潮所吞没,给传统工艺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而有些企业则通过不断的改进与创新,顺应市场的瞬息万变,最终成为了市场的弄潮儿,不仅促进了自身的发展,也带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市场的瞬息万变和优胜劣汰的法则也要求我们传统企业在积极应对的同时更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不仅要对传统技艺实施有效的保护,对企业在实际经营运作过程中的很多方面也要加以保护。当然各式各样的保护措施也因不同的企业特点和行业特点而有所不同。这里笔者仅想从扬州漆器专利保护的角度出发来谈一下类似的保护措施给企业发展带来的帮助和促进作用。

  作为传统工艺种类,扬州漆器技艺与其他技艺品类一样,很难申请技艺发明之类的专利保护,目前仅有一种是宝螺镶嵌漆器加工工艺,另外两种则是外观和实用新型,其中外观专利相对更多一点。

  外观设计专利与发明或实用新型完全不同,不是技术方案。中国《专利法》第二条中规定:“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做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即外观设计专利应当符合以下要求:⑴是指形状、图案、色彩或者其结合的设计;⑵必须是对产品的外表所作的设计;⑶必须富有美感;⑷必须是适于工业上的应用。(参见百度百科之外观专利)显然,作为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美的扬州漆器而言,在外观的申请上还是有着比较独特的优势的,如2009年荣获第十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金奖的漆雕工艺品东山对弈图(专利号:201030119162.X),该作品以天然山籽石料为内坯形,采用夹纻工艺,脱胎后髹以朱红大漆500余层,经过大师们的精心设计、细致雕刻而成为一件创新型红雕漆精品。

  作者在天然而成的漆坯上“因材施艺”,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中的故事,运用山水画构图,巧妙地构思表现在山籽之上,使之成为一件立体的红雕漆摆件。作品山峦叠嶂、飞瀑流淙,苍松翠柏之中,东晋名相谢安与友对弈于石砰之上,神态安然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成就了“以少胜多”的经典范例。

  作品雕刻精美,刀法纯熟,细致入微,层次分明,远近有序,为扬州漆器中雕漆山籽雕之首创佳作。在作品获得博览会大奖后,扬州漆器厂就及时的申请了外观专利,加强对作品的保护。

  另一件工艺品纯雕漆地屏《春和景明》(专利号:201130453617.6)根据宋代文人范仲淹咏春诗句而设计,以文人《岳阳楼》中的一句“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为主题,歌颂春和景明,春光和煦的景象。

  作品画面以苍劲挺拔、粗壮有力的玉兰树为中心,以端庄秀丽、气质非凡的迎春花为主题,还有粉嫩的桃树牵挂在大树下,整个画面如同爆竹庆安平;盛开的牡丹、月季、桃花揭开了美好的春色;几只和平鸽、春燕活跃在树木花丛之中,或展翅飞翔、或站立在山石上、相互呼应;一对鸳鸯泛游湖上,在微声密语;一对白头鸟舒展对翼,在鸣叫报春;长满红果的万年青和灵芝仙草掩映其中,随风摇曳,象征着人间美好的生活;还有折枝悬挂的玉兰、富贵的牡丹、错落有序的梅花和月季开放在两旁。这些花鸟树石,整体画面形象生动、栩栩如生、春意浓浓,体现了一派风和日丽、春意盎然的景象,歌颂了大地一片繁荣。

  实用新型专利又称小发明或小专利,是专利权的客体,是专利法保护的对象,通常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一是实用新型专利只保护产品。该产品应当是经过工业方法制造的、占据一定空间的实体。二是对实用新型的创造性要求不太高,而实用性较强,实用价值大。三是在专利权审批上采取简化审批程序、缩短保护期限、降低收费标准办法加以保护。(参见百度百科之实用新型专利)如2012年扬州漆器厂申请的青花瓷和漆器工艺相结合的,一种漆器工艺品(专利号:201120375224.2),工艺将青花瓷作品和漆器工艺相结合,体现作品的实用性,在很短的时间内便获得了国家专利的通过。

  虽然外观专利在申请上产生的经济利益相对较小,且与发明专利等相比,其使用的范围相对较窄,但对于扬州漆器而言,却可以很大程度上杜绝市场上的复制和仿冒行为。以扬州漆器最大的生产厂家,扬州漆器厂为例,仅在几年前,由于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扬州漆器厂的很多新稿件、新作品出来以后,整个扬州的漆器市场上很快就会有相同的仿冒品出现,而且由于不需要研发费用,在价格上往往更有竞争性,给扬州漆器厂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更有甚者,连产品包装袋都采取模仿的样式,在市场上混淆视听,以假乱真,不仅给企业的形象带来了很恶劣的影响,同时也极大的影响了创作人员的积极性。而因行业的生产特点以及大多是小企业和小作坊,打官司等一些法律途径并不能完全解决类似问题,所以企业除了加强宣传之外只能是自认倒霉。转机发生在2003年,由于厂里新研发了一批漆器年历产品,销路非常好,为了防止假冒,有人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想到了专利申请。于是专利保护就这样被推倒了一个以生产传统工艺的老企业面前。而事实也证明,由于保护有力,至今市场上都没有出现假冒的漆器年历。尝到了甜头的扬州漆器厂再接再厉,又注册了漆器文房用品等产品专利,有效的保护了企业的利益和漆器产品市场的有序性。此外,除了考虑到对产品的保护,为了树立企业形象,扬州漆器厂还下大力气重新设计了新的礼品包装袋,用传统的中国红、黑作为底色来展现漆器的深厚内涵,用扬州漆器厂近年来获得的一些荣誉与保护作为标识来展示企业实力与形象,让客户可以清楚的辨别的同时也加强了漆器的品牌宣传。而为了防止假冒事件的再次重演,在新的包装袋一投放使用后,扬州漆器厂就及时的申请了专利,杜绝市场上有可能出现的假冒行为。

  可以说,正是由于加强了自身的保护意识,扬州漆器厂近几年才能在发展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不断进取。而扬州漆器厂的实例也告诉我们,传统工艺行业虽然有其特殊的行业特点,但是作为传统工艺企业却绝不可以拘泥其中,而应及时的调整策略,寻找到最有效的保护措施与方法,来更好的保护和发展自己。

  当然,由于专利申请需要一定的时间,就是外观专利最短也需要将近半年以上的时间,而扬州漆器产品如平磨螺钿、刻漆、骨石镶嵌等工艺种类的小件生产周期在一个月到半年左右,且品类繁多,价格不一,所以很多时候,并不能对所有的新研发作品及时的进行专利或著作权申请的保护,这也导致了专利申请工作在漆器产品的保护中并没有广泛而全面的开展。同时由于专利申请,尤其是在外观专利申请中,限定比较直接,通常就是一个稿面的全部,当仿冒者对此做出部分修改或者换了一个造型、名称时,专利的保护相对就很难执行下去。因此这是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保护难题。为此,还需要相关企业在对一些重点作品、大师作品申请专利保护的同时再增加一些新的保护方法,如著作权保护等。

  参考文献:

  【1】参考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324197.htm?fr=aladdin 外观设计专利

  【2】参考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62869.htm实用新型专利

  作者简介:

  汪素琴 (1978— )女,本科学历 ,助理工艺美术师 扬州漆器厂出口部经理

回到顶部